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 6.月球(分层练习)
课堂知识回顾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1 400多年前,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____________是月球表面最显著的地貌特征;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基于观测证据得出月球上环形山主要是由____________撞击形成的,由于撞击月面的速度不同,所形成的环形山大小也不同。
知识点2 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____________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它还是迄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
知识点3 月球上____________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____________光。
知识点4 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____________。月相变化是按新月→上蛾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弦月→下蛾眉月循环出现的,呈现一定的规律,周期为农历的一个月。
知识对点练习
1.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 )[考查知识点1]
2.流星体越大,形成的环形山面积越小。( )[考查知识点1]
3.地球是月球的卫星。( )[考查知识点2]
4.因为月球没有空气阻力,所以在月球上要比地球上跳得高。( )[考查知识点3]
5.月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 )[考查知识点3]
6.到月球上去旅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查知识点3]
A.只要携带氧气即可
B.只要携带水即可
C.必须携带氧气、水和通信设备等
7.李白的诗中写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他看到的像白玉盘一样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的( )。[考查知识点4]
A.初一 B.初七 C.十五
基础达标练
1.填空题。
(1)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____________、高地和“____________”。
(2)现在比较公认的环形山形成的原因的说法是____________。
(3)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____________的光。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月球上有方形的环形山。( )
(2)月球本身能发光。( )
(3)月相变化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密切关系。( )
(4)我国农历中的月份是根据月相变化的周期确定的。( )
(5)月球上虽然没有液态水,但是有空气。( )
3.选择题。
(1)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大约是( )。
A.一天 B.农历一个月 C.一年
(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句词中描述的月相可能是( )。
A.蛾眉月 B.上弦月 C.满月
(3)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4)下面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
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一样的
能力提升练
4.综合应用。
俊希从农历初一开始拍了一些月相的照片,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月相的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按照月相出现的先后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G-B-A-C
B.E-A-G-F
C.A-B-H-F
(3)月亮每天升起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5.实验探究。
俊希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他用一个铺满厚厚的细砂的盆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 下落高度(cm) 坑的深度(cm)
① 20 7.5 50 2.6
② 20 7.5 60 3.5
③ 20 7.5 70 5.0
④ 20 2.5 70 11.3
⑤ 20 1.8 70 12.4
⑥ 60 7.5 70 14.6
⑦ 85 7.5 70 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②、③三组数据可得出:“环形山”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____有关。
(2)由_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出:“环形山”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环形山”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在质量和下落高度不变的情况下,体积越大,“环形山”的深度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堂知识回顾
[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1;环形山 流星体
知识点2:月球
知识点3:没有 太阳
知识点4:月相
[知识对点练习]
1.√ 2.× 3.× 4.√ 5.√ 6.C 7.C
课后巩固训练
1.(1)环形山 月海 (2)撞击说 (3)太阳月相解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月相,月球本身不发光,而太阳只能把月球的一半照亮,即亮面。当月球绕着地球运动时,在地球上观察到的亮面发生变化,会看到不同形状的月相。
2.(1)× 解析:环形山又叫作月坑,形似圆,中间地势低平,内侧较陡峭,外侧较平缓。
(2)× 解析: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
(3)√ 解析: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它 的光来自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因此,月相的变化就与它和太阳、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着密切关系。
(4)√ (5)× 解析:月球上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空气。
3.(1)B解析:两次满月大约相隔三十天,约是农历一个月。
(2)A解析:“月如钩”说明此时的月相像钩子一样,应该是蛾眉月。
(3)B解析: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地球是行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
(4)C解析:环形山数目众多,大多是圆形的,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环形山的大小和深浅不一,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4.(1)上蛾眉月 渐盈凸月 下蛾眉月 渐亏凸月
(2)B解析:月相变化的特点是上半月亮面在右,且亮面越来越大;下半月亮面在左,且亮面越来越小。
(3)月初时在西方,然后升起位置逐渐东移。月中时,升起位置在东方,之后升起位置又从东逐渐西移。月末时,升起位置在西方。
5.(1)下落高度 解析:根据①、②、③三组数据可以看出质量和体积都无变化,只有下落高度有变化。
(2)③、⑥、⑦ 解析:如果要知道环形山的深度是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那么体积和下落高度应都不变。
(3)越浅 解析:根据③、④、⑤三组数据可以判断出,质量和下落高度不变,体积越大,深度越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