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4-06 20: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Cu2O ( http: / / www.21cnjy.com )),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如下反应:Cu2S+2Cu2O=6Cu+SO2↑,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2.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A.A B.B C.C D.D
 
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①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② KOH溶液 SiO2 浓盐酸
③ O2 N2 H2
④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
①C、CO②AlCl3、Al(OH)3③Fe、Fe(NO3)2④Na2CO3、NaHCO3.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铁与硝酸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6.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
B.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
 
7.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B.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镁
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9.(2分)(2015秋福州校级期末)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A.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则Li与氧气反应也能生成Li2O或Li2O2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CO3和O2,则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10.水处理包括水的净化、杀菌消毒、蒸馏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包括氯气、臭氧、漂白粉、活性炭等.游泳场馆往往用臭氧、活性炭对游泳池进行消毒和净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臭氧、活性炭处理水的原理相同
B.氯气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用氯气消毒的水也可以用于配制各种化学试剂
C.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等体积的两者混合会提高漂白的效率
D.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失效
 
11.美国宇航局“凤凰”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火星登陆器的显微、电子化学及传导分析仪对两份土壤样本的分析发现,火星北极区表层土壤可能含有高氯酸盐,可创造不利于任何潜在生命的恶劣环境.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高氯酸盐的土壤不利于生命存在与高氯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有关
B.当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C.可以考虑用加入亚铁盐等还原性物质的方法改善这种土壤
D.一定条件下高氯酸盐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
 
12.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向其中不断加入0.1mol/L 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2:3 C.6:1 D.3:1
 
13.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14.60mL含有0.20mol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钠的溶液和20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
A.10.0 mol/L B.15 mol/L C.1.2 mol/L D.0.9 mol/L
 
15.用FeSO4还原MnO4﹣,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还原5×10﹣3mol MnO4﹣,消耗10mL 2.5molL﹣1FeSO4溶液,则Mn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 B.+2 C.+4 D.+5
 
16.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H4)2CO3 ②Al(OH)3 ③NaHCO3 ④Al2O3 ⑤Fe(NO3)2.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全部
 
17.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中的导电能力(用I表示)可近似地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A.A B.B C.C D.D
 
18.某溶液中,若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试推测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为(  )
离子 Na+ Al3+ Cl﹣ X
个数 2a a a b
A.NO3﹣、2a B.SO42﹣、2a C.OH﹣、2a D.SO42﹣、4a
 
19.短周期主族元素X、Y ( http: / / www.21cnjy.com )、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20.13C﹣NMR(核 ( http: / / www.21cnjy.com )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12C是同一种核素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
 
21.下列变化中,不存在化学键断裂的是(  )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干冰气化
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22.13C﹣NMR(核磁共振)、15 ( http: / / www.21cnjy.com )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23.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的常见化学式为(  )
A.XY B.XY2 C.X2Y D.XY3
 
24.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最高化合价:Al>Mg B.金属性:Al>Mg
C.酸性:H2SO4>H3PO4 D.原子半径:Cl>F
 
25.硼的原子序数为5,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BO2 B.H3BO3 C.H2BO3 D.H4B2O5
 
26.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27.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Mg B.Na C.F D.Cl
 
28.下列物质中既有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Na2S B.NaCl C.Na2O2 D.BaCl2
 
29.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有化学能变化的是(  )
A.氯化铵热分解反应
B.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的反应
C.碘升华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淀粉
 
30.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为负极,Cu为正极
B.正极反应为 Zn﹣2e﹣═Zn2+
C.负极反应为Cu﹣2e﹣═Cu2+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二、填空题(40分)
31.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①      周期、第②      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③      (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      .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⑤      ;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⑥      ,阴极上观察到得现象是⑦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⑧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⑨      .
(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 ( http: / / www.21cnjy.com )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⑩      .
 
32.甲、乙、丙三种化合物均由氢、氮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铜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常温下,甲是一种含氮质量分数为87.5%的液态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中某种主要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乙和丙是铜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是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还原产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结构式      .
(2)甲是一种二元弱碱,则甲与过量硫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应的产物为      (写化学式).16g甲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一种常见液态物质和氮气,放出311kJ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
(3)甲和丙反应的产物中含有乙和一种气态单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4)向乙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硫酸酸化的硫酸铁溶液,乙固体完全溶解,得到透明溶液.
①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
②若所得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均约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0.1mol/L,再向所得混合溶液中加丙,最先得到      沉淀(不同浓度的阳离子开始和完全以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图).
③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反应:2RH(有机相)+Cu2+(水相) R2Cu(有机相)+2H+(水相),已知其它阳离子与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反应,也不相溶.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有机相中含有铜元素.
 
33.如图1为实验室制备、收集少量HCl的装置.
①制备HCl所用药品为浓硫酸和浓盐酸,则甲的最佳装置应选用图2中的      .
②请解释能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制备HCl气体的原因      .
③装置丙用来吸收过量的HCl气体,为防止倒吸,则烧杯中应该装入水和      .
 
34.以下为苯的取代反应的探究实验.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在B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K1,开始进行反应,放入适量混合液后,关闭K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装置C的作用是      .
④反应结束后,用试管取少量D中的溶液,加入      (描述试剂和现象),则证明B中的取代反应已经发生.
⑤把B中的固液混合物体过滤,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离出液体混合物,按下列方案精制含有苯和溴的溴苯.其中试剂为      ,操作名称为      .溴苯、苯、溴溴苯.
 
 
2015-2016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Cu2 ( http: / / www.21cnjy.com )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如下反应:Cu2S+2Cu2O=6Cu+SO2↑,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u2O
B.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Cu2S+2Cu2O=6Cu+ ( http: / / www.21cnjy.com )SO2↑ 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的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的还原产物,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答】解:A.反应中,Cu2S和Cu2O中的+1价Cu元素得电子生成0价的Cu,所以Cu2S和Cu2O都是氧化剂,故A错误;
B.反应中,+1价Cu元素得电子生成0价的Cu,所以Cu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硫化铜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正确;
D.根据Cu2S+2Cu2O=6Cu+SO2↑知,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化合价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该题中反应物都是氧化剂,但Cu2S还是还原剂,为易错点.
 
2.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c中收集的气体 d中的物质
A 浓氨水 CaO NH3 H2O
B 浓硫酸 Na2SO3 SO2 NaOH溶液
C 稀硝酸 Cu NO2 H2O
D 浓盐酸 MnO2 Cl2 NaOH溶液
A.A B.B C.C D.D
【考点】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所制备的气体应为固体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液体制备,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以及采用防倒吸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根据各选项中反应物的状态判断发生装置、气体的性质以及是否除杂等角度解答本题.
【解答】解: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c装置中应该短管进,长管出,故A错误;
B、浓硫酸可以与亚硫酸反应,生成二氧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硫,S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c装置中应该长管进,短管出,SO2气体会污染空气,所以要吸收尾气,故B正确;
C、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为NO,NO2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水不能完全吸收,故C错误;
D、浓盐酸与MnO2制氯气需要加热,且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所以c中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应该在bc之间应添加除去氯化氢的装置,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气体的制备),实验装置、仪器的使用,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3.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①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② KOH溶液 SiO2 浓盐酸
③ O2 N2 H2
④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考点】真题集萃;硅和二氧化硅;镁、铝的重要化合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①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②二氧化硅不能溶于盐酸;
③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NO,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
④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
【解答】解:①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故①符合;
②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钾反应反应生成硅酸钾与水,在酸中二氧化硅只与HF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故②不符合;
③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NO, ( http: / / www.21cnjy.com )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常温下氮气不能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故③不符合;
④常温下,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故④符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
 
4.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
①C、CO②AlCl3、Al(OH)3③Fe、Fe(NO3)2④Na2CO3、NaHCO3.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推断题.
【分析】符合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有变价物质的氧化反应、两性物质的转化以及多元酸对应的盐类之间的反应等,以此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为CCOCO2,CCO2的转化;
②为AlCl3Al(OH)3NaAlO2,AlCl3NaAlO2的转化;
③为FeFe(NO3)2Fe(NO3)3,FeFe(NO3)3的转化;
④为Na2CO3NaHCO3CO2,Na2CO3CO2的转化.
以上反应都符合,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难度不大,学习中注意积累相关基础知识,此类题目可轻松解答.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2
B.NaH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2CO3
C.铁与硝酸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3+存在
D.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考点】铁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
B.NaHCO3在高温下分解,Na2CO3在高温下不分解;
C.Fe+2Fe3+=3Fe2+,在Fe大量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没有Fe3+存在;
D.根据Zn是较为活泼的金属,原电池负极失去电子分析.
【解答】解:A.Fe与S混合加热生成FeS,故A错误;
B.NaHCO3在高温下分解,Na2CO3在高温下不分解,因此NaHCO3的热稳定性小于Na2CO3,故B错误;
C.Fe+2Fe3+=3Fe2+,在Fe大量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没有Fe3+存在,故C错误;
D.Zn是较为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作为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有关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意反应物的量不同时产物可能不同.
 
6.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NaHSO4水溶液显中性
B.NO2溶于水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SiO2与酸、碱均不反应
D.Fe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FeCl2和FeCl3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硅和二氧化硅;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NaHSO4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显酸性;
B.NO2与水反应为3NO2+H2O═2HNO3+NO,反应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N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C.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反应,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硅反应;
D.氯气和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能将铁氧化成+3价的铁,氯气和金属铁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铁.
【解答】解:A.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NO2与水反应为3NO2+H2O═2 ( http: / / www.21cnjy.com )HNO3+NO,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由NO2中+4价升高为HNO3中+5价,由NO2中+4价降低为NO中+2价,N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B正确;
C.氢氟酸能和二氧化硅发生SiO2 ( http: / / www.21cnjy.com )+4HF═SiF4↑+2H2O,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常用此反应在玻璃上刻字;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硅发生2NaOH+SiO2═Na2SiO3+H2O,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玻璃中的SiO2与NaOH反应,生成具有粘性的Na2SiO3,会粘住瓶塞,故C错误;
D.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金属铁具有较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还原性,氯气和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能将铁氧化成+3价的铁,氯气和金属铁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铁,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FeCl3,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考查角度广,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中等.
 
7.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B.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镁
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考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A.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NaCl来制取;
B.工业制铁是CO还原铁矿石来制取;
C.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来制取;:
D.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制取;
【解答】解:A.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Na ( http: / / www.21cnjy.com )Cl:2NaCl2Na+Cl2↑,而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2NaCl+2H2O2NaOH+H2↑+Cl2↑,得不到钠,故A错误;
B.工业制铁是CO还原铁矿石:3CO+Fe2O32Fe+3CO2,故B正确;
C.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Mg+Cl2↑,故C错误;
D.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2Al2O34Al+3O2↑,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冶炼,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9.(2分)(2015秋福州校级期末)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A.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会生成两种不同的氧化物,则Li与氧气反应也能生成Li2O或Li2O2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NaCO3和O2,则Na2O2与SO2反应可生成Na2SO3和O2
C.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则Fe与I2反应可生成FeI3
D.Al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Al与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考点】探究化学规律.
【分析】A.Li和氧气只生成氧化锂;
B.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铁和碘反应生成FeI2;
D.Al的活泼性大于Fe、Mn,铝和氧化铁、二氧化锰能发生铝热反应.
【解答】解:A.Li性质不如Na活泼,Li和氧气只生成氧化锂不生成过氧化锂,故A错误;
B.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所以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钠,故B错误;
C.碘的氧化性较弱,铁和碘反应生成FeI2,故C错误;
D.Al的活泼性大于Fe、Mn,铝和氧化铁、二氧化锰能发生铝热反应而生成Fe、Mn,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之间反应,侧重考查物质性质,注意规律中的特例,易错选项是B、C,题目难度不大.
 
10.水处理包括水的净化、杀 ( http: / / www.21cnjy.com )菌消毒、蒸馏等.其中常见的杀菌消毒剂包括氯气、臭氧、漂白粉、活性炭等.游泳场馆往往用臭氧、活性炭对游泳池进行消毒和净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臭氧、活性炭处理水的原理相同
B.氯气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用氯气消毒的水也可以用于配制各种化学试剂
C.氯气和二氧化硫都具有漂白性,等体积的两者混合会提高漂白的效率
D.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失效
【考点】"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应用.
【分析】A.臭氧具有氧化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氯水中含有氯气、HClO、H+、Cl﹣等多种粒子,不能用于配制化学试剂,以免药品变质;
C.氯气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次氯酸钙能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解答】解:A.臭氧具有氧化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二者的漂白原理不同,故A错误;
B.氯水中含有氯气、HClO、H+、Cl﹣等多种粒子,如配制硝酸银溶液时会导致药品变质,故B错误;
C.氯气和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漂白效率降低,故C错误;
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易变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侧重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11.美国宇航局“凤凰”号火星登陆器的显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子化学及传导分析仪对两份土壤样本的分析发现,火星北极区表层土壤可能含有高氯酸盐,可创造不利于任何潜在生命的恶劣环境.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高氯酸盐的土壤不利于生命存在与高氯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有关
B.当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C.可以考虑用加入亚铁盐等还原性物质的方法改善这种土壤
D.一定条件下高氯酸盐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
【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专题】卤族元素.
【分析】A、高氯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
B、处于最高价的元素不一定具有氧化性;
C、高氯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
D、高氯酸盐能与浓盐酸之间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
【解答】解:A、高氯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含有高氯酸盐的土壤不利于生命存在,故A正确;
B、处于最高价的元素不一定具有氧化性,如硫酸钠中硫元素处于最高价+6价,但是不具有氧化性,故B错误;
C、高氯酸盐中的Cl元素处于+7价,最高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强的氧化性,可以和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亚铁离子之间反应,土壤中加入亚铁盐等还原性物质,可以放弃其和土壤中蛋白质反应的机会,所以能改善这种土壤,故C正确;
D、高氯酸盐能中的Cl元素处于+5价,与浓盐酸中的Cl元素处于﹣1间价之间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中的化合价和物质具有的性质之间的关系,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B是易错点,难度不大.
 
12.现有AlCl3和MgSO4混合溶液,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不断加入0.1mol/L 的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 B.2:3 C.6:1 D.3:1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由图可知加入6mLN ( http: / / www.21cnjy.com )aOH溶液,沉淀达最大量,沉淀为Mg(OH)2、Al(OH)3,根据氢氧根守恒可知2n[Mg(OH)2]+3n[Al(OH)3]=n(OH﹣),加入0.7mL NaOH溶液时,沉淀由最大值减小为最小值,故1ml NaOH溶液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根据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计算n[Al(OH)3],再计算出n[Mg(OH)2],进而计算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解答】解:由图可知加入6mLN ( http: / / www.21cnjy.com )aOH溶液,沉淀达最大量,沉淀为Mg(OH)2、Al(OH)3,根据氢氧根守恒可知2n[Mg(OH)2]+3n[Al(OH)3]=n(OH﹣)=0.006L×1mol/L=0.006mol,
加入7mL NaOH溶液时,沉淀由最大值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为最小值,故1mL NaOH溶液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根据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n[Al(OH)3]=n(NaOH)=0.001L×1mol/L=0.001mol,所以n[Mg(OH)2]= =0.0015mol,
溶液中n(Cl﹣)=3n[Al(OH)3]=0.003mol,原溶液中n(SO42﹣)=n[Mg(OH)2]=0.0015mol,
所以原溶液中Cl﹣与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3mol:0.0015mol=2:1,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目难度中等,关键是明确各阶段发生的反应,试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注意守恒法的应用.
 
13.今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
①2FeCl3+2KI═2FeCl2+2KCl+I2
②2FeCl2+Cl2═2FeCl3
③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若某溶液中有Fe2+和I﹣共存,要氧化除去I﹣而又不影响Fe2+和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A.Cl2 B.KMnO4 C.FeCl3 D.HCl
【考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反应①中氧化性:Fe3+>I2;还原性:I﹣>Fe2+;
反应②中氧化性:Cl2>Fe3+;还原性:Fe2+>Cl﹣;
反应③中氧化性:MnO4﹣>Cl2;还原性:Cl﹣>Mn2+,
所以氧化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MnO ( http: / / www.21cnjy.com )4﹣>Cl2>Fe3+>I2,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I﹣>Fe2+>Cl﹣>Mn2+,要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选择氧化剂发生反应不能引入新杂质,且Fe2+和Cl﹣不能参加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信息可知,氧化性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至弱的顺序为:MnO4﹣>Cl2>Fe3+>I2,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I﹣>Fe2+>Cl﹣>Mn2+,
A.氯气能将Fe2+、I﹣均氧化,故A不选;
B.KMnO4能将Fe2+、I﹣和Cl﹣均氧化,故B不选;
C.FeCl3能氧化除去I﹣而不影响Fe2+和Cl﹣,故C选;
D.HCl与三种离子均不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应用的考查,注意氧化剂比较及除杂的原则,题目难度不大.
 
14.60mL含有0.20mol碳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钠的溶液和20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
A.10.0 mol/L B.15 mol/L C.1.2 mol/L D.0.9 mol/L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碳酸钠滴入盐酸中的反应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盐酸滴入碳酸钠中的反应,结合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来找出盐酸与碳酸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根据盐酸的浓度范围值来确定答案.
【解答】解:当碳酸钠滴入盐酸中时发生CO32﹣+2H+═H2O+CO2↑,
当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时,反应顺序为CO ( http: / / www.21cnjy.com )32﹣+H+═HCO3﹣、HCO3﹣+H+═H2O+CO2↑,则HCl的物质的量应大于Na2CO3的物质的量,又因为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
则HCO3﹣+H+=H2O+CO2不能全部完成,即HCl的物质的量比Na2CO3的物质的量的二倍少,
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
则HCl的物质的量应介于0.2mol~0.4mol之间,
盐酸溶液的体积为20mL=0.02L,
即盐酸的浓度应该是大于10mol/L,小于20mol/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分析盐酸的浓度,明确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通过比较及信息中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是解答的关键.
 
15.用FeSO4还原MnO4﹣, ( http: / / www.21cnjy.com )若还原5×10﹣3mol MnO4﹣,消耗10mL 2.5molL﹣1FeSO4溶液,则Mn元素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A.+1 B.+2 C.+4 D.+5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n(Fe2+)= ( http: / / www.21cnjy.com )0.01L×2.5mol/L=0.025mol,n(MnO4﹣)=5×10﹣3mol,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表现为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以此解答.
【解答】解:n(Fe2+)=0.0 ( http: / / www.21cnjy.com )1L×2.5mol/L=0.025mol,Fe2+被氧化生成Fe3+,失去电子0.025mol,n(MnO4﹣)=5×10﹣3 mol,应得到0.025mol电子,设Mn还原后的化合价为x,
则5×10﹣3 mol×(7﹣x)=0.025mol,
x=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算,侧重于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的角度解答该类题目.
 
16.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NH4)2CO3 ②Al(OH)3 ③NaHCO3 ④Al2O3 ⑤Fe(NO3)2.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全部
【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分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有:铝、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弱酸酸式盐、弱酸的铵盐、氨基酸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①(NH4)2CO3 是弱酸的铵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故选;
②Al(OH)3 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故选;
③NaHCO3 是弱酸酸式盐,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故选;
④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故选;
⑤Fe(NO3)2中硝酸根离子在酸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环境下能够氧化二价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硝酸亚铁中二价铁离子能够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故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熟悉物质性质即可解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归纳总结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注意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的强氧化性.
 
17.向Ba(OH)2溶液中逐 ( http: / / www.21cnjy.com )滴加入稀硫酸,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中的导电能力(用I表示)可近似地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A.A B.B C.C D.D
【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恰好反应时导电性为0,过量后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若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42﹣=BaSO4↓+H2O,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则溶液导电性逐渐减弱,当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硫酸钡和水,所以溶液相当于纯水,导电性为0,过量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图象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为高频考点,明确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关系及该反应实质是解本题关键,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8.某溶液中,若忽略水的电离,只含有下表中所示的四种离子,试推测X离子及其个数b可能为(  )
离子 Na+ Al3+ Cl﹣ X
个数 2a a a b
A.NO3﹣、2a B.SO42﹣、2a C.OH﹣、2a D.SO42﹣、4a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
【分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总数来解答.
【解答】解: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Na+、Al3+,根据各自离子个数可知带正电荷数为2a×1+3×3=5a,
因溶液呈电中性,则阴离子也应带5a个负电荷,因含有a个Cl﹣,则选项离子应带4a个负电荷,
选项阴离子电荷数分别为2a、4a、2a8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难度大不,注意从电中性的角度解答该题.
 
19.短周期主族元素X、 ( http: / / www.21cnjy.com )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r(X)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考点】真题集萃;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因此X是C,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W与X同主族,W是Si,短周期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因此Z为Mg,
A、同周期自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MgO中含有离子键,SiO2中含有共价键;
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解答】解: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层电子数的2倍,因此X是C,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W与X同主族,W是Si,短周期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因此Z为Mg.
A、Mg和Si、C和O同周期,C和Si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主族,同周期自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r(Mg)>r(Si)>r(C)>r(O),故A错误;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MgO、SiO2,MgO中含有离子键,SiO2中含有共价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B错误;
C、C和Si同主族,非金属性C>Si,因此碳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故C错误;
D、非金属性O>Si,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H2O的热稳定性大于SiH4,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短周期元素种类推断,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及元素周期律中原子半径、非金属性的比较以及化合键的判定等知识,难度不大,熟悉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10个电子的微粒是解题的必备知识.
 
20.13C﹣NMR(核磁共振)、15 ( http: / / www.21cnjy.com )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12C是同一种核素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
【考点】同位素及其应用;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13C、15N的质量数分别为13、15,质子数分别为6、7,利用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及同位素的概念来解答.
【解答】解: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7、8,故A错误;
B.13C与12C中子数不相同,不是同一种核素,故B错误;
C.15N与14N为质子数都是7,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丰度)的和,不知道丰度,无法求出,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较简单,熟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判断可解答.
 
21.下列变化中,不存在化学键断裂的是(  )
A.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B.干冰气化
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 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考点】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或电解质溶于水都发生化学键断裂.
【解答】解:A.氯化氢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故A不选;
B.干冰气化,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化学键没有断裂,故B选;
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有化学键的断裂,故C不选;
D.氢气的氯气中燃烧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断裂,明确化学键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裂的情况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注意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发生化学反应,如AC选项,为易错点.
 
22.13C﹣NMR(核磁共振 ( http: / / www.21cnjy.com ))、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位素及其应用.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13C、15N的质量数分别为13、15,质子数分别为6、7,利用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及同位素的概念来解答.
【解答】解:A.13C与15N的中子数分别为7、8,故A错误;
B.13C为原子,C60为单质,二者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15N与14N为质子数都是7,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则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15﹣7=8,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构成及原子中的数量关系,较简单,熟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及判断可解答.
 
23.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元素X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的常见化学式为(  )
A.XY B.XY2 C.X2Y D.XY3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是Na+、Y是O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确定化学式.
【解答】解:元素X的离子结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意图为,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是Na+、Y是O2﹣,要使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X、Y离子个数之比为2:1,所以其化学式为X2Y,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判断、化合价判断等知识点,属于基础题,题目难度不大.
 
24.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最高化合价:Al>Mg B.金属性:Al>Mg
C.酸性:H2SO4>H3PO4 D.原子半径:Cl>F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Al的最高价位+3,Mg的最高价为+2;
B.同周期自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C.非金属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D.同一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解答】解:A.Al的最高价位+3,Mg的最高价为+2,元素最高化合价:Al>Mg,故A正确;
B.Mg、Al处于第三周期,自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金属性:Al<Mg,故B错误;
C.非金属性S>P,酸性H2SO4>H3PO4,故C正确;
D.F、Cl处于同一主族,Cl比F多一个电子层,因此原子半径Cl>F,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侧重于粒子半径、非金属性和金属性、主要化合价的比较,难度一般.
 
25.硼的原子序数为5,硼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A.HBO2 B.H3BO3 C.H2BO3 D.H4B2O5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硼的原子序数为5,最外层有3个电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结合化合价规则计算各选项中B元素的化合价,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硼的原子序数为5,最外层有3个电子,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A.HBO2中B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故A正确;
B.H3BO3中B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故B正确;
C.H2BO3中B的化合价为+4价,不符合,故C错误;
D.H4B2O5中B的化合价为+3价,符合,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注意根据原子结构判断最高化合价,再利用化合价规则解答,难度不大.
 
26.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
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C.元素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
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
【解答】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5、6、7,逐渐增多,故A正确;
B.N、O、F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B错误;
C.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为+1、+2、+3,依次升高,故C正确;
D.Li、Na、K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的金属性依次增强,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及应用,熟悉元素周期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7.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Mg B.Na C.F D.Cl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稀有气体除外),同主族原子自下而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Na、Mg、Cl处于第三周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l和F处于同一主族,自下而上,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非金属最强的是F,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比较基础,注意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
 
28.下列物质中既有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Na2S B.NaCl C.Na2O2 D.BaCl2
【考点】化学键.
【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
【分析】离子键: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解答】解:A、Na2S中只有离子键,故A错误;
B、氯化钠中只有离子键,故B错误;
C、Na2O2中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间存在离子键,过氧根离子中氧原子和氧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氯化钡中只有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共价键的区别,侧重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
 
29.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中有化学能变化的是(  )
A.氯化铵热分解反应
B.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的反应
C.碘升华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淀粉
【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分析,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物质生成的物质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的物质变化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中有化学能变化,以此分析.
【解答】解:A.氯化铵受热分解为氨气和HCl,属于化学变化,转化过程中有化学能变化,故A正确;
B.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转化过程中有化学能变化,故B正确;
C.碘升华是物理变化,转化过程中没有化学能变化,故C错误;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淀粉,属于化学变化,转化过程中有化学能变化,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把握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0.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为负极,Cu为正极
B.正极反应为 Zn﹣2e﹣═Zn2+
C.负极反应为Cu﹣2e﹣═Cu2+
D.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变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能的装置,属于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故A正确;
B、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B错误;
C、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故C错误;
D、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属于原电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一般可以根据金属的活泼性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注意镁、铝和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铝是负极,为易错点.
 
二、填空题(40分)
31.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① 六 周期、第② ⅣA 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③ 弱 (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 PbO2+4HCl(浓)PbCl2+Cl2↑+2H2O .
(3)PbO2可由PbO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⑤ PbO+ClO﹣=PbO2+Cl﹣ ;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⑥ Pb2++2H2O﹣2e﹣=PbO2↓+4H+ ,阴极上观察到得现象是⑦ 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⑧ Pb2++2e﹣=Pb↓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⑨ Pb2+的利用率降低 .
(4)PbO2在加热过程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或mPbO2nPbO,列式计算x值和m:n值⑩ x=1.4;m:n=2:3 .
【考点】真题集萃;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电解原理;碳族元素简介.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位于第六周期ⅣA族;非金属性越强酸性越强;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说明生成氯气,还应生成PbCl2与水;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据此可知,PbO与ClO﹣反应得到PbO2,同时生成Cl﹣;
阳极上Pb2+失去电子,得到PbO2,需要水参与反应,同时生成氢离子,阴极上,Cu2+获得电子生成Cu,附着在石墨电极上;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上Pb2+获得电子生成Pb,Pb2+生成PbO2的利用率降低;
(4)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PbO2PbOx+O2↑列方程计算x的值;若组成表示为mPbO2nPbO,则O原子与Pb原子的比值为x,据此计算解答.
【解答】解:(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铅位于第六周期ⅣA族;非金属性C>Pb,故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弱,
故答案为:六、ⅣA;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明生成氯气,还应生成PbCl2与水,反应方程式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
故答案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 ( http: / / www.21cnjy.com )溶液反应制得,据此可知,PbO与ClO﹣反应得到PbO2,同时生成Cl﹣,反应离子方程式为:PbO+ClO﹣=PbO2+Cl﹣;
阳极上Pb2+失去电子,得到PbO ( http: / / www.21cnjy.com )2,需要水参与反应,同时生成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Pb2++2H2O﹣2e﹣=PbO2↓+4H+,阴极上,Cu2+获得电子生成Cu,附着在石墨电极上,即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上Pb2+获得电子生成P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Pb2++2e﹣=Pb↓,Pb2+的利用率降低;
故答案为:PbO+ClO﹣= ( http: / / www.21cnjy.com )PbO2+Cl﹣;Pb2++2H2O﹣2e﹣=PbO2↓+4H+;石墨上红色物质析出;Pb2++2e﹣=Pb↓;Pb2+的利用率降低;
(4)若a点固体组成表示为PbOx,根据PbO2PbOx+O2↑有:×32=239×4.0%,解得x=1.4,
若组成表示为mPbO2nPbO,则O原子与Pb原子的比值为x,则=1.4,整理得m:n=2:3,
故答案为:x=1.4;m:n=2:3.
【点评】题目比较综合,涉及元素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常用化学用语、电解原理、根据方程式计算等,题目素材基本取自教材以外,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3)中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时阴极反应为易错点,掌握离子放电顺序是关键,(4)中注意根据方程式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32.甲、乙、丙三种化合物均由氢、氮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铜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常温下,甲是一种含氮质量分数为87.5%的液态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中某种主要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乙和丙是铜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是新制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还原产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结构式  .
(2)甲是一种二元弱碱,则甲与过量硫 ( http: / / www.21cnjy.com )酸反应的产物为 N2H6SO4 (写化学式).16g甲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一种常见液态物质和氮气,放出311kJ热量,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g)+O2(g)=N2(g)+2H2O(l)△H=﹣622kJ/mol .
(3)甲和丙反应的产物中含有乙和一种气态单质,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N2H4+4CuO=2Cu2O+N2↑+2H2O .
(4)向乙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硫酸酸化的硫酸铁溶液,乙固体完全溶解,得到透明溶液.
①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Cu2O+2Fe3++2H+=2Cu2++2Fe2++H2O .
②若所得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均约为0. ( http: / / www.21cnjy.com )1mol/L,再向所得混合溶液中加丙,最先得到 Fe(OH)3 沉淀(不同浓度的阳离子开始和完全以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图).
③向上述混合液中加入有机萃取剂(RH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生反应:2RH(有机相)+Cu2+(水相) R2Cu(有机相)+2H+(水相),已知其它阳离子与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反应,也不相溶.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有机相中含有铜元素.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均由氢 ( http: / / www.21cnjy.com )、氮、氧、铜四种元素中两种元素组成.常温下,甲是一种含氮质量分数为87.5%的液态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中某种主要成份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如为氮气,则相对分子质量为28,没有符合物质,如为氧气,则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该化合物含N的质量为32×87.5%=28,则甲含有N、H两种元素,分子式为N2H4,乙和丙是铜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是新制的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还原产物,则乙为Cu2O,丙为CuO.
【解答】解:甲、乙、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化合物均由氢、氮、氧、铜四种元素中两种元素组成.常温下,甲是一种含氮质量分数为87.5%的液态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中某种主要成份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如为氮气,则相对分子质量为28,没有符合物质,如为氧气,则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该化合物含N的质量为32×87.5%=28,则甲含有N、H两种元素,分子式为N2H4,乙和丙是铜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乙是新制的氢氧化铜与乙醛反应的还原产物,则乙为Cu2O,丙为CuO.
(1)甲为N2H4,结构式为,故答案为:;
(2)肼是一种二元碱,则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与2个H+结合,N2H4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2H4+H2SO4=N2H6SO4,则产物为N2H6SO4,n(N2H4)==0.5mol,燃烧时生成一种常见液态物质和氮气,液态物质为生成水,放出311kJ热量,则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O2(g)=N2(g)+2H2O(l)△H=﹣622kJ/mol,
故答案为:N2H6SO4;N2H4(g)+O2(g)=N2(g)+2H2O(l)△H=﹣622kJ/mol;
(3)甲和丙反应的产物中含有乙和一种气态单质,该气体单质为氮气,反应的方程式为:N2H4+4CuO=2Cu2O+N2↑+2H2O,
故答案为:N2H4+4CuO=2Cu2O+N2↑+2H2O;
(4)向Cu2O固体中加入过量硫酸酸化的硫酸铁溶液,Cu2O固体完全溶解,得到透明溶液,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 ( http: / / www.21cnjy.com )2Fe3++2H+=2Cu2++2Fe2++H2O,故答案为:Cu2O+2Fe3++2H+=2Cu2++2Fe2++H2O;
②反应后硫酸铁过量,由图象可知Fe ( http: / / www.21cnjy.com )3+完全沉淀时所需pH较小,则加入CuO消耗氢离子时,溶液pH不断增大,首先析出的沉淀是Fe(OH)3,故答案为:Fe(OH)3;
③由可逆反应2RH(有机相)+Cu2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相) R2Cu(有机相)+2H+(水相)可知,可在有机相中加入盐酸或稀硫酸,则平衡向逆向移动,如溶液变成蓝色,可说明有机相中含有Cu2+,
故答案为:取有机层,加入盐酸或稀硫酸,振荡后水层呈蓝色,则证明有机相中含有铜元素.
【点评】题目比较综合,涉及物质推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图象分析、实验设计等内容,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信息处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33.如图1为实验室制备、收集少量HCl的装置.
①制备HCl所用药品为浓硫酸和浓盐酸,则甲的最佳装置应选用图2中的 c .
②请解释能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制备HCl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的原因 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吸收了浓盐酸中的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HCl气体的挥发,所以可以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制备HCl气体 .
③装置丙用来吸收过量的HCl气体,为防止倒吸,则烧杯中应该装入水和 CCl4 .
【考点】实验装置综合;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①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放出大量的热,促进盐酸挥发;
②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与HCl的挥发性分析;
③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而且HCl难溶于四氯化碳,据此分析.
【解答】解:①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会挥发出大量HCl,该过程不需要加热,所以选择装置c,故答案为:c;
②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与浓盐酸混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时会吸收浓盐酸中的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由于HCl易挥发,硫酸放热促进了HCl气体的挥发,所以可以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制备HCl气体,
故答案为: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吸收了浓盐酸中的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HCl气体的挥发,所以可以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制备HCl气体;
③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HCl难溶于四氯化碳,所以装置丙用来吸收过量的HCl气体,为防止倒吸,则烧杯中应该装入水和CCl4,故答案为:CCl4.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34.以下为苯的取代反应的探究实验.
①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B中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K1,开始进行反应,放入适量混合液后,关闭K1.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装置C的作用是 吸收溴和苯的蒸气 .
④反应结束后,用试管取少量D中的溶液,加入 方法一:AgNO3,产生淡黄色沉淀;
方法二: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描述试剂和现象),则证明B中的取代反应已经发生.
⑤把B中的固液混合物体过滤,分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液体混合物,按下列方案精制含有苯和溴的溴苯.其中试剂为 NaOH溶液 ,操作名称为 分液、蒸馏 .溴苯、苯、溴溴苯.
【考点】苯的性质;实验装置综合.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③苯和液溴在铁粉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氫,苯、溴易挥发,可用有机溶剂吸收;
④溴化氫易溶于水电离出H+和Br﹣,通过检验H+和Br﹣证明;
⑤溴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溶液,与苯和溴苯分层,根据沸点不同最后把苯和溴苯分开.
【解答】解:解:③在催化剂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苯、溴易挥发,易溶于四氯化碳,故装置C的作用为:吸收溴和苯的蒸气;
故答案为:;吸收溴和苯的蒸气.
④如果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溴化氢,溴化氫易溶于水电离出H+和Br﹣,只要检验含有氢离子或溴离子即可,溴离子的检验:取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淡黄色沉淀就证明是溴离子;氢离子的检验:如果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就证明含有氢离子,
故答案为:方法一:AgNO3,产生淡黄色沉淀;方法二: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⑤溴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次溴酸钠的水溶液,与苯和溴苯分层,通过分液分离,苯和溴苯互溶,再蒸馏即可得到纯净的溴苯.
故答案为:NaOH溶液;分液、蒸馏.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离和提纯,侧重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通过分液得到的还是苯和溴苯的混合物,还需要蒸馏操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