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课件(打包4套)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课件(打包4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4-07 18:00:41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1节 温度哪只手更热?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
单位:摄氏度(℃ ) 3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 1、什么是温度?4、自然界中的一些温度值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标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
宇宙中的温度下限是-273.15 ℃,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是达不到的。即达不到摄氏温度的-273 .15℃。
在微观粒子和天体研究方面都采用热力学温标。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常 用 温 度 计实验用温度计的结构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常用温度计的原理: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
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其他温度计:1、数字式温度计:根据物质导电性与温度关系制成的。2、用双金属片制成的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值?最小分度值?使用前应认清量程和分度值错误正确偏大偏小正确体温计的构造及使用
1.特殊构造:如图甲,在玻璃泡与细管之间有一个弯曲的毛细管,这样就可使上升到毛细管中的水银在体温表离开人体后不会自动缩回.
2.体温表的量程:35~42 ℃,测量人的体温需要很精确的值,所以体温表的分度值较小,为0.1 ℃.体温计3.使用
(1)体温表在测体温前要捏住上端甩动,使管内汞柱降至35 ℃以下;
(2)放在身体被测部位要停留5分钟左右再读数.
(3)体温表读数时,可从被测部位拿出,让其刻度面所对的棱正对眼睛读数(棱起放大镜的作用).【典例】2009年全球流行甲型H1N1流感,
患上这种流感后第一症状就是发热,因此
要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请简要说出它们在构造和使用上的三个不同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程不同分度值不同体温计上有缩口一、温度
1.概念
2.摄氏温度
二、温度计及其使用
三、体温计课件16张PPT。第2节 熔化和凝固水的三种状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你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吗?火山爆发冰 山熔化 ——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凝固 ——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
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设计实验:
(1)了解实验装置,如何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
(2)明确步骤。
实验装置铁架台 酒精灯
石棉网 烧杯
大试管 温度计
搅拌器 石蜡
蜂蜡 水
碎冰 火柴记录数据绘制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绘制碎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结论碎冰的熔化特点
碎冰的熔化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熔化
熔化时吸热
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石蜡的熔化特点
石蜡的熔化条件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时吸热
熔化时温度变化情况
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三、熔点和凝固点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晶体和非晶体 有些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例如:萘,海波,食盐,冰,各种金属 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例如:松香、蜂蜡、玻璃、沥青时间温度熔点吸热熔化放热凝固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海波熔化和凝固图像AB段:固态
BC段:固液共存
CD段:液态
B点: 固态
C点: 液态
DE段:液态
EF段:固液共存
FG段:固态
E点: 液态
F点: 固态先变软,后变稀,最后变为液体先变硬,后变稠,最后变为固体比较晶体和非晶体异同固 体晶 体非晶体相同点不同点熔化
条件凝固
条件熔化过程都是由固态变为液态,都要吸热;凝固过程都是由液态变为固态都要放热。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温度不变。没有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和凝固过程吸热,温度不段升高。吸热,
达到熔点放热,
达到凝固点吸热放热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______。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_____。
2.小明在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当这种物质的温
度达到36℃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一
组记录数据:36℃、39℃、42℃、45℃、48℃、
48℃、48℃、51℃、54℃、57℃。这种物质是______
体,它的凝固点是______。熔化凝固晶48℃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
C.各种晶体都有相同的熔点
D.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铁在熔化过程中,一定( )
A. 吸收热量,同时温度升高
B. 吸收热量,同时温度不变
C. 放出热量,同时温度降低
D. 放出热量,同时温度不变D B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晶体: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5.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6.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课件18张PPT。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会发现眼镜片变得模糊,再细细一看,会发现眼镜片上有小水珠。你知道是怎样产生的吗?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第3节 汽化和液化 实验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小烧杯内装大约100克的温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把温度计从塑料盖子中央的孔内穿进去,盖上烧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没入水中。1.水沸腾前的温度变化是_________。
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内部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_。不断升高内部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到水面而破裂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是否继续沸腾?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概念: 沸腾在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在这个温度,吸热,沸腾,但不升温。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到达沸点继续吸热摊开晾在风大处晒在太阳下温度更高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更快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结论 4.液体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的性质有关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热,一个人觉得冷?生活中哪里还用了蒸发致冷?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的人皮肤上的水分 ,水在 过程中需要 ,就要从人的皮肤 热量,使体表温度 ,所以感觉 。多蒸发吸热吸收降低冷 狗没有汗腺,靠伸出湿湿的舌头,加快呼吸使空气流动加快而降温。说明:液体蒸发时,要自发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使周围的环境和液体本身的温度降低,因此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收热量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1.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
2.只在一定温度 (沸点)下发生1.液体温度的高低
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液体表面气压的大小液化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变成了白雾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1.你能说出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白气”和“水珠”从哪里来的吗?你能解释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吗?热的水蒸气遇冷的环境而液化成小水珠2.冬天,截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到屋里来,眼镜上立刻会有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产生的?思考根据液化放热这一性质,为了使气体容易液化你觉得应怎么做?降低温度想一想:家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石油气变成液体装在钢瓶里的呢?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
(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1.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海波凝固的图像是( ) 2.把0℃的水和0℃的冰同时拿进0℃的房间将会 ( )
A.冰将会熔解 B.水将会结冰
C.水和冰都保持原状态 D.无法判断练习DC3.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汽化的特点。把酒精擦在身上后,酒精易挥发,发生汽化现象,汽化过程会从身上吸收热量,这样会降低身上的温度。
答案:汽化(或蒸发) 吸收 1. 蒸发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a.液体的温度
b.液体表面积
c.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3. 蒸发的特点:液体在蒸发过程中吸热
4.使气体液化的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液化过程要放热课件17张PPT。第4节 升华和凝华气态固态液态凝固熔化液
化汽化吸热吸热放热放热??温故而知新一、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迷你实验: 把少量的碘放入玻璃容器中,然后微微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
停止加热后,继续观察有何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2、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冬天结冰的衣服也能变干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生活中的升华现象“雪”是怎样形成的?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二、凝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时放热 雾凇俗称树挂,是严冬时节出
现在吉林松花江畔十里长堤的自然现象,
与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
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窗玻璃上的冰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而形成的。霜前冷,雪后寒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因此,“霜前冷”是必然的。
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要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1、物质固态、液态、气态的一般判别方法 一般情况下,温度低于熔点,物质处于固态;温度高于沸点,物质处于气态;如果温度在熔点与沸点之间,物质处于液态;如果温度刚好为熔点,则物质可以是固态,可以是液态,也可以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如果温度刚好为沸点,则物质可以是液态,可以是气态,也可以处于液气共存状态。
(特殊: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为水蒸气)2、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与放热某晶体的物态变化过程物态变化过程吸热的有:熔化、汽化(沸腾与蒸发)、升华。
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左图为某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过程,讨论AB、BC、CD、DE、EF、FG各段的含义,以及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交流与讨论1.夏天,小明为了解渴,去买一支冰棒。售货员从冰柜里拿出冰棒,小明发觉硬梆梆的冰棒上沾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就冒“白雾”;他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分析】 一支硬梆梆的冰棒刚从冰柜里取出,小明看到的白花花的“粉”就是霜,它是冰柜中的水蒸气在冰棒上遇冷凝华产生的;
一剥去纸,冰棒会冒“烟”,这里的烟实质上是大量小水滴组成的雾,它是冰棒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把冰棒放在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这实质上是大量小水珠,它是杯周围的水蒸气遇到被冰棒冷却了的茶杯液化而成。 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B.放在敞开的瓶子中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慢慢的变小,最终消失
D.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出现的冰花
3.日光灯管用久后,两端会变黑,这是灯丝钨发生
了( )
A.升华的结果 B.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
C.凝华的结果 D.先凝华后升华的结果DB一、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
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灯丝变细了
二、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雾淞的形成、灯泡
变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