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一节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七章 力与运动问题导学 图7-1-1新知梳理 一 牛顿第一定律让滑块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滑下,滑到不同水平面上的情况如图7-1-2所示。可见,水平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阻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滑块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若阻力为零时,滑块将做________________。
图7-1-2第七章 力与运动小慢长 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第七章 力与运动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状态二 惯性第七章 力与运动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________。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受力无关,惯性只与________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________,质量小的物体惯性________。
质量质量大小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一 牛顿第一定律 例1 小明利用如图7-1-3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图7-1-3
a.如图甲所示,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第七章 力与运动b.如图乙所示,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所示,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选填“a”“b”或“c”)。b 第七章 力与运动(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___运动。
远匀速直线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2)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图示可知,木板的表面最光滑,则小车在木板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长;(3)由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可以推知:如果运动的小车不受力,它的速度将不变,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例2 如图7-1-4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
图7-1-4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
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C 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由于电灯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故当所有外力全部消失时,电灯仍处于静止状态。C选项正确。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二 惯性 例3 2015?潍坊中考(多选)如图7-1-5所示,锤子的锤头变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锤柄下端受到撞击时,锤柄先停止运动
B.锤柄下端受到撞击时,锤头先停止运动
C.这利用了锤头的惯性,锤头质量越大越容易套紧
D.这利用了锤头的惯性,锤头质量越小越容易套紧图7-1-5 AC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因此不能肯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而获得的
D.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这是一种理想情况,无法用实验证明,故A错。该定律虽然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但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是人们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故B错。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力作用时遵循的规律,故D错。 第七章 力与运动2.为探究物体不受力时会怎样运动,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制订了一个研究计划,他们设计实验的思路是:分别将小车放在斜面的同一高度,让其自行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轨道上的运动情况,实验装置如图7-1-6所示。
(1)让小车三次从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______________。图7-1-6 相同的初速度 第七章 力与运动(2) 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最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最_____, 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最_______;小车在玻璃表面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最__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最______,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最______。
(3)实验说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车的速度减小得就越______,假如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
(4)上述采用了科学推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 称之为____________法。大短快小长慢做匀速直线运动 理想实验小长慢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1)让小车每次都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便于比较。(2)实验表明,小车在毛巾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运动的距离最短,速度减小得最快;小车在玻璃表面滑行时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的距离最长,速度减小得最慢。(3)据此可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的话,小车将会一直滑行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4) 科学家经过大量类似实验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也不是科学家凭空猜想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的。第七章 力与运动知识点2 惯性及应用 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跳高运动员起跳以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C.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D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惯性知识及其应用。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A、B选项说法均错。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故D选项说法正确。 第七章 力与运动4.用手拍打衣服时,可以把衣服上的尘土“拍”下来,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原来是静止的,当________受到拍打后运动,而________由于具有________仍保持静止状态,所以尘土就从衣服上掉了下来。衣服和尘土衣服尘土惯性[解析] 衣服和尘土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拍衣服时,衣服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尘土由于惯性仍然保持静止,两者分开,尘土掉下来。课件19张PPT。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二节 力的合成第七章 力与运动问题导学 图7-2-1新知梳理 一 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____;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________。
第七章 力与运动合力分力新知梳理 二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当二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合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当二力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合力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 力与运动二力之和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二力之差与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一 合力 相同 合力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二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例2 “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实验装置如图7-2-6所示,该实验应用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道理。图中AE表示橡皮筋原来的长度,EE′表示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通过比较图________和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a”“b”或“c”)两种情况,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通过比较图________和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a”“b”或“c”)两种情况,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a c 之和 b c 之差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D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知识点1 合力 相同 合力 分力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对“合力”和“分力”概念的理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小孩能推动一个木箱,一个大人也能推动这个木箱,说明这两种情况下推力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由合力和分力的定义可以判断大人的作用力相当于合力,每个小孩的作用力相当于分力。 第七章 力与运动知识点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A 第七章 力与运动3. 如图7-2-6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10 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小车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
图7-2-6
A.10 N 20 N B.10 N 10 N
C.10 N 0 N D.20 N 10 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题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弹簧测力计受到了相反方向的两个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10 N。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两个力的作用,向左的拉力为物体的重力10 N,向右的拉力也为物体的重力10 N,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之差0 N;故选C。第七章 力与运动4.如图7-2-7所示,重为3 N的脐橙,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关于脐橙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7-2-7
A.大于3 N,方向向上 B.小于3 N,方向向上
C.大于3 N,方向向下 D.小于3 N,方向向下D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脐橙下落过程中,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而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上,故合力的大小为二力之差,且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第七章 力与运动5.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力为400 N,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300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
A.一定是700 N B.一定是100 N
C.可能是0 N D.可能是700 N D 课件24张PPT。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三节 力的平衡第七章 力与运动问题导学 图7-3-1新知梳理 一 二力平衡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____________。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互称为________。第七章 力与运动平衡状态平衡力二 二力平衡条件1.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上,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上。可以简单记忆成“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第七章 力与运动同一物体相等 相反同一直线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一 二力平衡 例1 下列运动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苹果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C.沿光滑斜坡滚动的小球
D.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跳伞运动员D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实心球在空中上升时,受重力与阻力作用,速度逐渐变小,故不受平衡力;从空中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也不受平衡力;在地上越滚越慢,速度变小,也不受平衡力;停在地面上时,保持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 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二 二力平衡条件 第七章 力与运动(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__。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________________,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 旋转一个角度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可忽略重力和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探究实验。相同的钩码产生的拉力是相等的;将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时,钩码对卡片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从而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两边的钩码分别将其中一半卡片拉动,不再平衡,可见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选用较轻卡片可以忽略卡片的重力和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三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例3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与其相关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
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D.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A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平衡力的判断。二力平衡的条件为: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判断两个力是否为平衡力,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A项汽车受到的牵引 力和汽车受到的阻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项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汽车受到的重力,两个力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两个力的大小不一定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正确。C项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正确。 D项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物体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不正确。故选A。 第七章 力与运动例4 质量为50 kg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为______N。小宇用40 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刚好能使其做匀速运动,则改用60 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g取10 N/kg)500 40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箱子的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F=G=500 N;小宇用40 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刚好能使其做匀速运动,箱子受到的摩擦力f=F=40 N,改用60 N的力水平推这个箱子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仍为40 N。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知识点1 二力平衡 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第七章 力与运动D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实心球在空中上升时,受重力与阻力作用,速度逐渐变小,故不受平衡力;从空中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也不受平衡力;在地上越滚越慢,速度变小,也不受平衡力;停在地面上时,保持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 第七章 力与运动知识点2 二力平衡条件 B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物体甲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时,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甲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重力,等于30 N;物体乙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40 N。 第七章 力与运动4.如图7-3-5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F与F′大小相等,则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是( ) 图7-3-5C 第七章 力与运动知识点3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5.2015?齐齐哈尔中考如图7-3-6所示,小明用20 N的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但没有推动,小车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0 N,如果此时小车受到的外力都同时消失,小车将处于________状态。
图7-3-6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受两对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受汽车牵引力和摩擦阻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作用。故A、B、D选项错误,C正确。 第七章 力与运动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1.6 N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只有让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它所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因为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大小相等,摩擦力为1.6 N。 课件39张PPT。第七章 力与运动本章总结提升第七章 力与运动知识框架第七章 力与运动重点梳理(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此牛顿第一定律无法用实验直接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第七章 力与运动2.惯性
(1) 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惯性是由物体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外力、运动状态无关。
(3)对惯性的理解第七章 力与运动[注意]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和作用点,而大小也没有具体数值,无单位,故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不能认为能用力克服惯性,或比较惯性和力的大小。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4.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若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或者说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体在受平衡力作用下的状态叫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第七章 力与运动(3)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4)二力平衡的应用
①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受力平衡的方法、措施。
5.运动与力的关系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一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实验探究物体运动和受力的关系、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防止惯性危害的措施等是各类考试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形式考查。 第七章 力与运动距离(或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下滑,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由题图可知: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因为木板最光滑,由此可以推理得出:当小车不受阻力时,应该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第七章 力与运动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能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由图可知,当车在路上行驶时,如果车失去控制,由于惯性,车将会沿原来运动的方向冲出,即会冲到图中的甲区和丁区,故人在乙区或丙区是安全的。故选C。 第七章 力与运动【针对训练】1.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 )
A.立刻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力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平衡力消失后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D。 第七章 力与运动C 第七章 力与运动A.图甲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图乙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C.图丙中运动员在做引体向上,当他在单杠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竖直向上的拉力和他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图丁中运动员正在跳高,当他腾跃到最高点时,惯性最大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运动与力的关系。图甲中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慢慢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阻力的作用。图乙中百米冲线后运动员没有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图丙中运动员只受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的重力,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运动员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图丁中运动员腾跃到最高点时,惯性不变,因为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大小不变。 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二 力的合成 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已知合力求分力以及已知分力求合力等知识点是中考的热点之一。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 C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针对训练】3.用6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一桶重为450 N的水,不计桶重,则桶受到的合力大小是________N,合力方向____________;若用3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则________(选填“能”或 “不能”)提起水桶,此时水桶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 150 竖直向上 不能 0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用6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重为450 N的水桶,合力F=600 N-450 N=150 N,方向竖直向上;若用300 N的力提450 N的水桶,则不能将水桶提起,此时这两个力的合力是F=450 N-300 N=150 N,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水桶对地面有150 N的压力,地面同时也会产生150 N的支持力,所以水桶所受的合力为零。也可以用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受合力等于零来分析。 第七章 力与运动类型三 二力平衡 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平衡力的判断等知识点是常见考点之一,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BC 第七章 力与运动A.牛奶对杯底的压力大小等于牛奶所受的重力
B.杯子和牛奶所受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与桌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由图可知,杯子上口大、下底小,牛奶对容器底的压力F<G(还有一部分重力由杯壁承担),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杯子和牛奶受到的总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的受力物体是杯子,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桌面,二力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C选项说法正确。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等于杯子和牛奶的重力之和,杯子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选项说法错误。 第七章 力与运动图7-T-6 例5 如图7-T-6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1和F2分别拉开,F1=F2=5 N,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 N,甲的示数是5 N
C.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 N,乙的示数是10 N
D.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 B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七章 力与运动【针对训练】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图C中的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图A中的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图B中的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图D中的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故选C。 第七章 力与运动C 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A、B两个选项中的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均属于相互作用力。D选项中的两个力是方向相同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也不属于平衡力。 第七章 力与运动D [解析] 由图可知: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见此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第七章 力与运动7.如图7-T-10所示,用F=6 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 )
A.4 N,向左 B.4 N,向右
C.6 N,向右 D.6 N,向左
图7-T-10 B[解析]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知识。用F=6 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 N,说明物块B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 N;弹簧测力计向左拉物块B,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故选B。第七章 力与运动8.一块黑板擦放在水平讲台面上,以下关于这块黑板擦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它所受的力有三个且合力为零
C.它对桌面的压力不等于它的重力
D.它对讲台的压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第七章 力与运动[解析] 黑板擦受到的重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黑板擦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B错。黑板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故C错。黑板擦对讲台的压力和讲台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