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专项复习卷】考点28:现代文阅读理解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专项复习卷】考点28:现代文阅读理解3——统编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18 23:0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期末专项复习卷】六年级上册语文
考点28:现代文阅读理解3
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1分)
山间小记
①我越来越喜欢植物世界了,因为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和谐与生机,充满了宁静与安详。
②植物们就是这样,生在哪里便站在哪里,老老实实地站上一辈子,谁也不会跑,谁也不会走,自己找养分,自己找阳光,自己成长自己,自己壮大自己。它们之间,谁也不惹谁,谁也不害谁,谁也不打谁的歪主意。因此,它们这个世界里,便没有追赶,没有欺侮,没有相互间的殴斗与残杀。
③坏的是,因为它们没有脚,灾害来了无法闪躲、逃避。渴了,不能移动身子去找水喝;饿了,也没有办法迈开脚步去找东西吃。好在它们能挨,能忍。有多少吃多少,有多少喝多少。不争,不吵,不抢夺。
④植物们默默地繁衍它们的子孙,默默地绵延它们的后代,也默默地构建它们自己的世界。就拿我家后面的这座山来说,没有人播种,没有人栽培,也没有人去理会,而各类植物们却在这座山上构建起了它们的完美世界。自低矮的小草到高挺的大树,自爬蔓的藤葛到丛生的灌木,都是那么的青嫩,都是那么的壮旺。山的年龄一定是很大了,而植物们的“宗族”,也有很古老的历史了,它们便一代接一代地,守着这片山,守着它们自己的世界。
⑤为了生长,为了生存,为了千秋万世的子子孙孙,植物们也用尽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来保护自己。像某些高个子的果树,为了避免外来骚扰,不得不用树干把花果擎举得高高的。像某些荆棘,为了避免外来的欺凌,不得不武装上一些针刺。荆辣植物看起来怪凶的,然而,你不去惹它,它是绝对不会惹你的,没有听说有站起来追人的荆棘。别看它有针刺、那不是用来攻击,而是以之自卫。
1、用“ ”画出点明作者喜爱植物世界原因的句子。(1分)
2、文中画“ ”的句子中“完美”指的是
。(1分)
3、简要概括第④段的主要内容。(2分)
4、下列选项不是植物特点的是( )。(2分)
A.站立不动。 B.默默守卫自己的世界。
C.荆棘植物的针刺常用来攻击。 D.忍受灾害。
5、为了说明植物为生存用尽了脑筋,作者列举了 和
这两个例子。(2分)
6、植物们生在哪里便站在哪里,不争,不吵,不抢夺。你喜欢它们的这种生存方式吗 为什么 (3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9分)
①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
到火星上去种草,已经排进了人类火星探测的日程表。
人类拟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它的使命之一就是
在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低矮植物。
②当然,在火星上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陆器降落火星,对火星土壤状况进行数据采样,传给地面科学家分析,然后科学家们控制机器人通过施肥、浇水对火星土壤进行改良,营造出拟南芥能够生存的环境。拟南芥的种子,并非直接播入火星土壤,而是首先在着陆器中的微型温室里萌芽,待长成幼苗后再移植到火星的泥土中。
③拟南芥之所以被选为挺进火星的先锋,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优点。它不但个头矮,最高不过20多厘米,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更重要的是这种杂草状的十字花科植物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
④这种拟南芥并非寻常种类,而是经过了转基因技术改造的。它被插入了一些所谓的“报告基因”,能够发出绿莹莹的光,报告自己在火星上是否生了病,是否遭遇高温、干旱等恶劣天气。科学家可以根据转基因拟南芥发回的种种报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得它在火星上更好地生长。
⑤花这么大的气力到火星上去种草,主要是为了实践科学家们提出的“生态合成”理念。具体来说,是想验证能否通过植物来吸纳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制造出生命演进所需要的氧气。
⑥在那昼夜温差悬殊、湿度只有0.03%的火星上,草能种得活吗 科学家们十分乐观,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对此毫不怀疑,我们将证明,地球上进化出的生物,也有能力在那遥远的世界里生存。”一旦转基因拟南芥在火星上扎下根,寂寞宇宙中的这片草,无疑将成为吸引人类登临火星的一种无声的号召。
1、为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我会重点阅读第 段;为完成第二个阅读任务,我会重点阅读第 段。(2分)
2、读画“ ”的句子,“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的原因是
,“令人生疑”的原因是
。 (2分)
3、读短文,分析拟南芥的优点。(3分)
4、读画“ ”的部分,其中“此”指的是( )。(2分)
A.到火星上去种草。 B.拟南芥能制造出氧气。
C.拟南芥在火星上能种得活。 D.拟南芥能发回报告。
5、如果在火星上种草成功,科学家们的下一步计划会是什么呢 发挥想象写一写。(3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8分)
巧渡金沙江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diān)边界的深山峡谷间,江面宽阔,水急
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峡谷,招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认定红军的目标既不是贵阳,也不是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4月28日,蒋介石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抵达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935年5月3日,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接受了抢夺皎平渡的任务。他们二话没说,翻山越岭、日夜兼程走了180里路,当天夜晚就来到了金沙江边。在渡口,他们幸运地找到了两条船。原来这两条船是送探子来南岸探查情况的,但探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军委干部团的同志们乘坐这两条船悄悄地渡到北岸。敌人的哨兵以为探子回未了,没有在意。军委干部团来了个突然袭击,一举消灭了一连正规军和一个保安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后来,他们又找到了5条船,动员了36名艄公。
与此同时,红一军团赶到了龙街渡口,红三军团赶到了洪门渡口,但这两个渡口都没有船只,加上江宽水急无法架桥。军委命令他们迅途转到皎平渡过江。
1935年5月3日至9日,在7天7夜的时间里,红军主力就靠这7条小船从容地过了江。担任后卫的九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军委命令一直绕圈子,忽南忽北,牵制了敌人部分兵力。1935年5月6日,他们到了云南东川与巧家县之间,并于5月9日在树节渡顺利地渡过了金沙江。两天以后,敌人的追兵才赶到南岸。可红军早已毁船封江,走得无影无踪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1)如梦初醒:
(2)日夜兼程:
2、如果红军过不了金沙江,会有什么后果?(2分)
3、从哪儿可以看出红军是巧渡金沙江 (2分)
4、这个故事表现了红军的什么品质?(2分)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满天风筝自在飞
天一放暖,花儿就开了。花越开越多,春意就越来越浓了。
田里的花儿铺天盖地,姹紫嫣红。此时,天上也开始开花了,越来越多,
开满了天空——是风筝。很久以前,我就认为风筝是天空开出的花。那时的我还很小。很小的我经常跟着二爷爷玩,二爷爷喜欢放风筝。那时,二爷爷60多岁了。但他和我们小孩儿一样,玩得很开心。
冬天里,雪花绽放的时候,二爷爷就开始扎风筝了。二爷爷不扎青蛙、龙、蜈蚣之类的风筝,不是不会扎,二爷爷说,他不喜欢这文静的天上飘着这么张牙舞爪的东西,不美。二爷爷喜欢扎花,二爷爷扎的花风筝特别的俊,二爷爷最爱扎的是梅花。放的时候,二爷爷一手牵好几个。只要他一松线,迎风一跑,风筝就全飞上了天空。最多的时候二爷爷一手放过十个风筝,线都有条不紊,从不纠缠,旁人都想跟他学这一手,可总也学不会。
二爷爷的风筝在天空开花的时候,所有的风筝都自叹弗如了,二爷爷的周围就聚了一堆人,一堆人就都把脸开成向日葵,仰望着天空中的风筝。大的花,小的花,忽上忽下,漂亮极了。
暮色西沉,该收风筝了,二爷爷就松开手指,手中的风筝就飞走了,只一会儿,就飘得很高,很远……二爷爷看着风筝说:走吧,你们都走吧!之后就长叹一口气,如释重负。二爷爷扎了一辈子风筝,放了一辈子风筝,最后一个也没留下。
村里好多人都纳闷,问他:怎么不留一只呢?他只笑笑,从不说什么。后来我长大了,长大的我渐渐地明白了:那是因为二爷爷把风筝交给了天空,把它们各自的“线儿”都还给了风筝自己,风筝才会自由自在地飞,无拘无束地绽放芬芳。
1、文章开头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1)铺天盖地:
(2)如释重负:
3、全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二爷爷喜爱风筝的?他把风筝都交给了天空,一个也没留
下,为什么?(4分)
4、运用比喻手法可以使语言富有表现力,试着在文中用“ ”画出一处比喻句,
并说说它的好处。(3分)
5、请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2分)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凡尔赛宫
著名世界的凡尔赛宫座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尔赛镇,它是人类艺术宏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开工,1689年竣工,至今约有290年的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设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寒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的进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相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麻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磅碰,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通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湖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边那么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像婷婷而立。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3分)
静谧( ) 恬( )静 摒( )弃 装潢( ) 磅( )礴( )
2、凡尔赛宫有什么特点?(2分)
3、选文重点介绍了凡尔赛宫中最有特点的一处景致,就是 。(2分)
4、文章主要运用了 (填说明方法),②— ④节是 (说明顺序)。
(2分)
5、第②段中划线字”约“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6、作为宫殿建筑,故宫与凡尔赛宫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4分)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
传递快乐的人
▲日本有个叫清水龟之助的邮差(A.chà B.chāi)。每天他都一大早就出门,用自行
车驮着报刊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
邮差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A.bó B.báo),很少有人将其作为一生的
职业。但清水龟之助一干就是25年,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老邮差。
凡是接受过清水龟之助服务的居民都十分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居民们从
他手中拿到信件和报刊的时候,也得到一份他带来的由(A.中 B.忠 C.衷 D.终)的快乐。
日本有一项国家级的奖项,叫“终身成就奖”,以前得到这个奖项的大都是“社会
精英”,这一年政府却将其颁给了清水龟之助。开始,有人对一个邮差获此大奖感到不
解。但是,在得知清水龟之助的事迹后,他们改变了看法。
很多人认为:经济界人士给民众带来了富裕,清水龟之助则给民众带来了快乐,而
快乐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
▲在一次访谈中,记者问清水龟之助为什么会这样快乐地干一份枯(A.躁 燥 C.噪)
的工作。清水龟之助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随母亲到寺庙去进香,
看到老和尚在洗鲜桃,孩子站住了不想走。老和尚便把洗好的桃子递给孩子,但母亲不让孩子伸手接,并对老和尚说:“师父还是自己留着吧,这桃子若是给了他,您就少了一个!”老和尚听后便笑了:“我少吃一个挑子。但多了一个人拥有吃桃子的快乐。”老和尚把鲜桃塞到孩子的手中,飘然而去。
清水龟之助说,那个孩子就是他自己。从此以后,他就知道快乐是可以互相传递的。他做邮差时,最初很苦恼,但他不想把自己的苦恼传染给别人,因此,始终在工作时露出笑脸。他看到那么多人在接到信件时露出了微笑,那一份份快乐又传递给了自己,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访谈播出后,人们对那段精彩的对话好评如潮。后来,人们就把清水龟之助称做“传递快乐的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2分)
邮差 (A.chà B.chāi) 微薄 (A.bó B.báo)
由 (A.中 B.忠 C.衷 D.终) 枯 (A.躁 B.燥 C.噪)
2、文中用哪个成语形容清水龟之助这样的老邮差在日本很少见?(2分)
3、画线这句话对清水龟之助启发很大,从此,他知道了:
。(2分)
4、短文已经用“▲”分成两段,请写出第一段段意。(2分)
5、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第一段已经向我们介绍了清水龟之助这个人物,文章为什
么还要写第二段?( )。(2分)
A.因为这次访谈很重要,很成功。
B.因为第二段揭示了清水龟之助成为“传递快乐的人”的原因。
C.因为看一个人,不仅要看他怎么做,更重要的是看他怎么想。
D.因为清水龟之助讲的故事很有趣。
6、在学习或生活中,你一定给他人带来过快乐,你一定享受过他人给你带来的快乐。
请选择其中的一次经历写一段话。(3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4分)
武汉的夏天
武汉夏天的热,好像尽人皆知。到底有多热?热到什么程度?热得有多么难受?武
汉人倒没有外地人表达得传神。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问我:现在武汉的夏天热吧?我答:热。于光远先生说:热得怎样?我答:42摄氏度的高温连续几个星期。
于光远先生笑着摇头,讲述了这么一段往事: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邀去武汉做报告。武汉三镇,数武昌凉快一些,有偌大的东湖,有几十所大专院校,校园都搞绿化,因此式昌比汉口、汉阳都要凉快。报告就安排在武昌讲。那个时候,大礼堂一般都没有空调设备,电扇也不多,吹出来的还是热风,所以报告就安排在室外进行。到了做报告的时候,于光远先生一看,是在东湖的游泳池里。于光远先生坐在游泳池边沿讲活,听报告的人黑压压一片,都站在游泳池里。听的人倒不错,独热坏了于光远先生一个人。于光远先生走遍天南海北,如今已八十多岁,所经历的最热也就是武汉的这一次了。
另一个朋友,北方人,大夏天不幸被派到武汉出公差。临行前害怕武汉的热,找到武汉人打听,去了武汉住哪里比较凉快?别人告诉他如果是出公差住不起大饭店,最好就住长江边的招待所,江边总是比较凉快的。朋友来到武汉,然就寻到长江边上的一家招待所住宿。到了晚上,又热又闷,人躺下不一刻,草席上就是一个人的印迹,汗水涸的。电扇打开,热风烫面,只好关掉,一夜辗转,痛苦难当。第二天的晚上,朋友困极累极,来到长江边上,只见江边坐满了乘凉的人,他也试着坐坐,不行,依然是热得要命,且还有蚊虫叮咬。万般无奈,朋友急中生智:到长江里头去睡。
朋友寻来一段绳索,再连接上自己的皮带,一头系在江岸的铁锚上,一头套住自己的脖子,人就坐进江水里,在水面露出鼻孔呼吸,这样才迷迷糊糊地得以打几个盹儿。天亮之后,朋友不顾一切,仓促北逃。
从此,一提起武汉的夏天,朋友有如谈虎,必然色变。他这一辈子,无论如何,是绝对不会在夏天来武汉的了。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尽人皆知:
急中生智: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中连用三个“?”有什么作用?(2分)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武汉没有连续几个星期都是42摄氏度的高温天气
B.1956年的夏天,于光远先生应邀去武汉做报告,是在江边做的
C.作者的朋友大夏天去武汉出差,晚上住在江边很凉快
D.作者的朋友到武汉出差,只待了两天就热得受不了,仓促北逃
4、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处细节描写主要写了 的情景,其作用
是 。(2分)
5、本文围绕”武汉夏天的热”讲了哪几件事?请简单地概活出来。(3分)
6、文章讲述了武汉这个城市的一个特点:夏天特别热。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哪些特
点呢?试举一例,与大家分享吧!(3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8分)
贝多芬
①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 玩赏 欣赏)楼上(优良 优美 优秀)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雷鸣振撼着大地。
②“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滴”的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来人呀!”
③“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跑进来。
④“楼上是谁,怎么往天花板上倒水 ”旅客生气地问。
⑤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⑥“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句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⑦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⑧不,不!你不要(搅扰 打扰 干扰)他,我自己看看吧。
⑨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⑩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赞叹 赞美 赞颂)道:“ ”。
1、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2、填空回答问题。(2分)
第一自然段中的“他”是指 ;第八自然段的“他”是指 。
默读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句子实在事物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分别是什么?(2分)
文章通过一位旅客在旅店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贝多芬什么样的精神。(2分)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1分)
故乡(节选)
(一)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二)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揸,……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按原文在第(一)段文字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3分)
2、这两段文字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动作、神态的不同,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加以说明:(2分)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中“欢喜”和“凄凉”的原因是:(2分)
欢喜:
凄凉:
4、闰土“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想说的话是什么?请你揣摩语境、联系全文,把它补出来。(2分)
5、“我也说不出话”。“我”在当时没有说,当时“我”想说什么呢?请你联系课文写出来。(2分)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5分)
京剧脸谱(节选)
京剧舞台上,几千出戏,数不清的花脸角色,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套画法,这
就是我们所说的脸谱。脸谱看来五颜六色,五花八门,其实自有一套章法,也就是说各有各的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等等。每一种脸谱虽画法各异,但都是从人的五官部位、性格特征出发,以夸张、美化、变形、象征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
以三块瓦脸的基本画法而论,即由眉子、眼窝、嘴窝这“三块”组成,其他画法大多从这三块瓦脸演变而来。如十字门脸,即从脑门至鼻梁有一条黑道,俗称“通天纹”,与两只眼、眉连接起来像一个黑“十”字。又如花三块瓦脸,即在夸张的眉眼中加一些颜色和装饰图案。如关羽“面如重枣”,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曹操“面带奸诈”便是一副奸白脸。
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红色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脸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紫色表示老实忠厚;黄色表示凶狠勇猛;蓝色表示桀骜不驯、刚强爽快;白色表示奸诈多疑;绿色表示骁勇鲁莽;粉红色表示年迈血衰;金银色表示庄严,多用于神仙圣人。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1)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
(2)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2、每一种脸谱都是从人的 、 出发,以 、
、 、 等手法来寓褒贬、分善恶,从而使人一目了然。(3分)
3、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1分)
4、将脸谱的颜色及其性格和人物连在一起。(6分)
金银色 刚正不阿 程咬金
红色 忠诚耿直 关羽
白色 表示庄严 包拯
黑色 骁勇鲁莽 曹操
绿色 奸诈多疑 二郎神
5、京剧脸谱如果从线条和布局来看,大致可分为哪几种?(4分)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9分)
悼鲁迅先生(节选)
巴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掉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枝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逝世——( ) 汇集——( ) 悲痛——( )
2、“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 。(1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全中国人民
的心情。(2分)
4、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还要 。(1分)
5、为什么鲁迅先生的逝世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填补的损失?请用“ ”把文中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分)
参考答案
一、1、我越来越喜欢植物世界了,因为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和谐与生机,充满了宁静与安详。
2、植物品种多,生长旺盛
3、植物们繁衍子孙,绵延后代,构建了它们自己的世界。
4、C
5、某些高个子的果树荆棘植物
6、喜欢。植物们不争,不吵,不抢夺,从而构建了一个充满和谐与生机,充满宁静与安详的世界,这种世界让人向往。
三、1、② ⑤
2、如果这项试验成功,就可在火星上生成氧气,从而为人类登陆火星开个好头 火星昼夜温差悬殊,湿度极低,土壤贫瘠,植物难以成活
3、①个头矮,最高不过20多厘米。 ②生长周期短,一个月内即可发芽抽叶。 ③基因在所有植物基因组中率先被完整破译。
4、C
5、如果在火星上种草成功,等到植被面积达到可以改变火星的大气环境时,科学家们会放养一些适应性强的动物,等形成了火星的生态循环系统后,就可以考虑人类移居的问题了。
三、1、好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2、如果红军过不去,就会被敌人压进深山峡谷,招致全军覆灭的危险。
3、红军利用探子的船只消灭了敌人,控制了皎平渡两岸渡口,使红平主力顺利地渡
过了金沙江。
4、表现了红军的机智、勇敢。
四、1、表现春天充满生机的优美景色,点明放风筝的季节,为全文增添了诗情画意。
2、一下子到处都是,文中指田里花儿开得快,来势很猛。
像放下重担那样轻松。文中指二爷爷放走风筝后的轻松愉快。
3、从扎风筝、放风筝两个方面来写。把风筝各自的“线儿”都还给了它们自己,风
筝才会自由自在地飞,无拘无束地绽放芬芳。
4、示例:天上也开始开花了,越来越多,开满了天空——是风筝。
好处:把风筝比作花,富有童趣,充满想象力,写出了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5、示例:春天,二爷爷把自己亲手扎的风筝放上天空,使它们自在地飞。
五、1、mì tián bìng huáng páng bó
2、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布局严密、协调;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
术魅力
3、列数字 空间顺序(从外-内-外)
4、不能,因为“约”是表示估计,不确定。所以用约数表示,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
确性。
表示不确定。因为“至今”的“今”在不断变化,所以用约数表示,体现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
6、相同: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结构对称。
不同: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故宫建筑群更大,9000多间房屋;故宫是
东方建筑特色,比如塑画有许多龙凤,凡尔赛宫则是西方建筑特色,比如: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设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六、1、BABB
2、屈指可数
3、我少吃了一个桃子,但多了一个人拥有吃桃子的快乐。快乐是可以互相传递的。
4、第一段段意:日本一个叫清水龟之助的人,在邮差的岗位上工作了25年,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因而获得“终身成就奖”。
5、B
6、有一次我生病了,不能去学校了,所以请假 呆在家里休息。他放学的时候特意跑来我的家,把今天在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告诉我,我本来 不舒服的心情一下子变好了,他就像是一个小太阳,暖暖的。他还把今天老师教的内容都跟我讲了一遍,而且非常耐心的教我。
七、1、人人都知道。
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
2、加强语气,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为下文写武汉夏天的热作铺垫。
3、D
4、晚上,江边热得让人难以入睡,痛苦难当;可以让读者切身体会到当时“朋友”热的程度
5、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于光远先生做报告,听报
告的人在游泳池中站着听(泳池中听报告);另一件事是作者的一个朋友夏天到武汉出差,夜晚在长江里入睡(长江中睡觉)。
6、昆明被称为春城,一年四季气候如春,适宜人们居住。
八、1、欣赏 优美 打扰 赞叹
2、住旅店的客人 贝多芬
3、实在事物: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高亢
由此产生的联想:低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雷鸣振撼着大地。
4、刻苦勤奋,专心弹琴的精神。
九、1、深蓝;金黄;一望无际;碧绿;项带银圈;尽力。
2、少年闰土健康活泼,勇敢能干;中年闰土饱受当时社会的摧残,生活艰苦,对“我”的态度恭敬,像木偶人。
3、“欢喜”是因为与“我”久别重逢,心情高兴;“凄凉”是因为想到自己的处境,与“我”的身份差距越来越大。
4、老朋友,这些年你过得好吗?你去我家乡看看吧,我带你去捉揸。
5、小时候,我们无话不说,你教给我怎样在雪地里捕鸟,如何在夏夜里刺向西瓜地里的揸,可岁月不饶人,风霜改变了彼此的面容,封建礼教把你我隔膜地如此生分。
十、1、铁面无私 五花八门
2、五官部位 性格特征 夸张 美化 变形 象征
3、京剧脸谱根据某种性格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来以色定调。
4、金银色——表示庄严——二郎神
红色——忠诚耿直——关羽
白色——奸诈多疑——曹操
黑色——刚正不阿——包拯
绿色——骁勇鲁莽——程咬金
5、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碎脸、歪脸、白粉脸、太监脸以及小花脸,
等等。
十一、1、出生 分散 欢喜
2、鲁迅先生逝世了
3、比喻 悲痛
4、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斗
5、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