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6 21:3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朝君权的加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掌握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以及特点。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导致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起义,________年初,________以________为都城,改称________,建立________朝。
2.改革行政机构,掌握全国军政大权
在地方,废除________,设立直属中央的________,分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在中央:废除________,撤销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________负责。全国的________大权,都集中到________手里。
3.建立特务机构
明太祖建立特务机构________,这个机构由________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4.“八股取士”选拔官吏
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________,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答卷的问题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________”,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部分人成为皇帝的________,从而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的思想控制。
明成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明太祖为了巩固统治,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孙们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的势力日益膨胀,明太祖死后,继位的________实行________。北平的燕王________打出“________”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________”。
6.“靖难之役”后,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________年,明成祖迁都________。目的是为了________。
7.明成祖为了巩固统治,进一步强化君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继续执行________政策。在锦衣卫之外,增设特务机构__________。由皇帝的亲信宦官统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__________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你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对当时的社会有何作用?
2.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科举制度从隋朝建立到唐朝完善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展,再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历经1300多年至清末被废除,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形式却保留下来。请你结合自身体会说一说我们今天的考试在内容与文体上与明朝相比有哪些进步?文体方面我们可以以语文的作文为例。(提示:内容指都考哪些科目。文体就是作文的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等)
三、归纳总结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总结回忆一下本课的内容!
四、巩固检测
1.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人是( )
A.铁木真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李世民
2.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是在( )
A.1271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
3.“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秦朝
4.明太祖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设立了( )
A.军机处
B.东厂
C.西厂
D.锦衣卫
5.位于北京西北的明十三陵中,没有明太祖的陵墓,你认为他的陵墓应该在哪个城市郊外( )
A.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6.明成祖时期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军机处
B.锦衣卫
C.东厂
D.西厂
7.下列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靖难之役”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8.如果你是明朝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
A.熟读四书五经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9.下列属于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的是( )
A.迁都北京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分封藩王
10.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
A.逃避南方水灾
B.逃避南方战乱
C.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D.喜欢北京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罢丞相不设,析(撤销)中书省改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很少)所参决。
(1)这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文中“帝”指谁?
(2)“六部”指的是?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1368 朱元璋 应天 南京 明
2.行省 三司 民政 军政 刑狱 丞相 中书省 皇帝 军政 皇帝
3.锦衣卫 皇帝
4.四书五经 八股文 忠实奴仆
5.建文帝 削藩 朱棣 靖难 靖难之役
6.1421 北京 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7.削藩 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对明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客观上造成了君主权力过于集中,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体衰落。
2.同意。焚书坑儒和八股取士都属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想控制。八股取士对人们思想文化的迫害要比焚书坑儒还要严重,它直接导致了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考试科目更多,答题方式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应试者才能的发挥。
三、归纳总结
明朝强化君权
四、巩固检测
1.B 2.C 3.C 4.D 5.A 6.C 7.A 8.C 9.C 10.C
11.(1)明朝。明太祖。
(2)吏户礼兵刑工。皇帝。
(3)皇权空前加强,皇帝大权独揽。
(4)加强了明朝的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