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6 统计图表类
【题型解读】
一、题型特点
这种题型的材料以数据表格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现,常见的相关知识点有人口数量变化、人口迁移、城镇化、河流径流量等。
图表型选择题对考生的考查要求有以下三方面:①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问题要求;②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③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
1.看——题干、图名和图
首先审题干,抓住关键信息,大致了解本题组所要考查的主干知识。利用图名来了解图像所表现的主要内容,确定坐标轴(平面直角)的具体含义,分清图示内容所表达的数据信息。
2.读——坐标和图例
(1)对坐标轴和图所表现出的具体内容进行探究,联想到地理事物和地理内容,明确坐标轴之间所呈现出的具体内容与地理内容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将所涉及的各类已知信息进行填图。
(2)某些图像中所涉及的坐标轴种类较多,防止数据出现问题,或是在分析数据过程中不严密导致的填错问题需要注重刻度。
(3)当有多幅坐标轴图时,要明确各类坐标所表现出的单位是否一致,同时判断数值所呈现的内容是否与现实数据相符;将坐标轴所表示的数据仔细研读,确定比例或数量方面的数据,防止偷换概念。
3.联——读图内信息,联系图外的有关知识
4.析——数值大小
(1)变化趋势(上升、下降,波动上升、波动下降)
(2)变化幅度(大、小)
特殊值:起点、终点、峰值、谷值、转折点出现的时间或空间。
5.用原理来解题
分析坐标图需对其极值进行分析,例如,最大值、最小值及具体的变化过程,联系地理学科中所涉及的具体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其地理发展规律。
三、地理表格的判读
地理表格是地理数据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灵活运用表格数据,从数据中找到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读、析、定、比”四字法判读地理表格如下:
1.“读”——充分把握表名的中心内容
表名表达了表格所要展示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表名往往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息。
2.“析”——抓主要线索,综合分析地理规律
表格集中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也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3.“定”——对表格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解答表格题通常重视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上作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就可以观察分析出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进行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算数据,作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例如,表格给出了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地各月降水量,要求确定该地所处的干湿地区,解答此题必须把各月降水量逐月累加,由定量到定性分析。解答表格题是作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作定性分析,因题而异,解题时要灵活掌握。
4.“比”——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比较
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的特点。
(2024年广东卷)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可反映都市圈内“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在外围城市集聚”的城市分工特点,指数值越大,表明分工程度越高。下表示意2008年、2015年和2019年我国三个都市圈功能分工指数值。据此完成1~2题。
名称 2008年 2015年 2019年
上海都市圈 3.45 5.21 6.54
兰州都市圈 2.20 2.36 2.78
合肥都市圈 2.16 0.81 0.97
1.从区域空间组织视角考虑,与2008年相比,2019年上海都市圈内( )。
A.各城市间的信息流大幅降低
B.城市间功能互补性明显减弱
C.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显著提升
D.中心城市制造业多样化增强
2.根据合肥和兰州两个都市圈的功能分工指数值变化,可以判断( )。
A.兰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降低
B.兰州都市圈的地域范围扩大
C.合肥市受上海都市圈影响较大
D.合肥都市圈的城市数量增多
第1题
第2题
1.C 2.C
(2023年广东卷)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下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
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
4.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经过
第3题
阶段气象特征降水类型
第一 阶段 18日14时至20时,气温大于0 ℃且达到露点温度,所以有降雨过程,风速明显增大,故天气为风雨交加 雨
第二 阶段 18日20时至19日凌晨,气温达到露点温度,开始低于0 ℃,但不是很低,此时降水变为冻雨或雨夹雪 冻雨或 雨夹雪
第三 阶段 19日上午及以后,气温明显低于0 ℃,降水类型全面转为雪,风速减小,雪花纷飞 雪
第4题
从图中标注的信息可以看出,此次天气过程气温明显降低,且出现雨雪、大风天气,符合冷锋过境的特点。
3.A 4.D
变式1
(2024年浙江卷,9~10题改编)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总量与该区域的降水量和面积呈正相关。下表为2022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市)水资源状况表,下图为甲、乙两省(区、市)用水量的构成图。据此完成1~2题。
省 (区、市) 降水量 /mm 水资源总量 /108 m3 用水量 /108 m3 人均用水 量/m3
甲 482.1 23.7 40.0 183.0
乙 987.2 714.2 353.1 605.0
1.造成甲省(区、市)水资源紧缺的因素有( )。
①人工生态环境补水 ②农业用水 ③工业用水 ④生活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两省(区、市)相比( )。
A.甲省(区、市)的人口数量更多
B.乙省(区、市)的灌溉农业发达
C.甲省(区、市)适宜推广滴灌技术
D.乙省(区、市)的土壤盐碱化严重
变式2
(2023年河北卷,13~14题改编)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三角图中的点坐标记作(C,L,A),C、L、A分别表示少儿、劳动力和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且C+L+A=100%,如图Ⅰ中点P所示。任意点O的运动方向含义如图Ⅰ所示。图Ⅱ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据此完成1~2题。
图Ⅰ
图Ⅱ
1.为应对1966—200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突出变化,政府应该( )。
A.发展医疗,完善养老设施
B.鼓励生育,扩建教育设施
C.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D.鼓励移民,减轻生态压力
2.假设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④发展趋势,则( )。
A.红利化消失 B.年轻化加剧
C.多子化显著 D.负债化突出
变式3
(2023年湖北卷,10~12题改编)藏色岗日位于羌塘高原(青藏高原主体)中北部。下表示意2006—2015年藏色岗日不同朝向冰川数量和面积变化。据此完成1~2题。
冰川 朝向 2006年 2015年
数量/条 面积/km2 数量/条 面积/km2
西北 18 22.3 19 21.9
北 12 13.4 12 12.9
东北 13 89.6 13 87.9
东 12 64.5 13 63.6
东南 5 9.4 5 9.1
南 5 72.9 5 72.2
西南 6 8.0 6 8.2
西 11 22.0 11 21.8
1.下列冰川朝向中,冰川退缩率最低的是( )。
A.东 B.南 C.西 D.北
2.上述朝向冰川退缩率最低的原因可能是( )。
A.受大气环流影响
B.受地形坡度影响
C.人类活动干扰较少
D.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最新模拟】
(总分:66分)
盐碱地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的土地,一般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或比较干旱的地区易出现盐碱化。华北平原是盐碱地集中区域之一,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春秋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的特征。读某盐碱地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可能是( )。
A.华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河套灌区 D.塔里木盆地
2.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是( )。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秋初 D.秋末冬初
读厄瓜多尔某冰川1976年和2011年不同坡向冰川面积(单位:km2)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山岳冰川面积缩小对该地冰川面积的长期影响是( )。
A.裸地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加剧融化
B.吸收冰川更多热量,减少融化
C.冰川吸收太阳辐射减少,减少融化
D.释放冰川更多热量,加剧融化
4.与南极冰川缩小相比,厄瓜多尔冰川缩小的原因主要是( )。
A.全球变暖 B.光照较强
C.风力较大 D.降水较少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区。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呈动态变化趋势。下表示意该县村庄三个年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值数据。读表,完成5~7题。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 2006年 2016年 2020年
村庄数量/个 占比 /% 村庄数量/个 占比 /% 村庄数量 /个 占比 /%
≤0.60 0 0.00 64 12.75 14 2.79
0.60—0.80 10 1.99 207 41.24 102 20.32
0.80—1.00 472 94.02 197 39.24 360 71.71
1.00—1.20 3 0.60 2 0.40 12 2.39
≥1.20 17 3.39 32 6.37 14 2.79
5.推断在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呈聚集态势的村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为( )。
A.≤0.60 B.0.60—0.80
C.0.80—1.00 D.≥1.00
6.整体来看,柘城县村庄( )。
A.老年人口比重减小
B.老年人口平均年龄减小
C.劳动人口比重减小
D.劳动人口平均年龄减小
7.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区域,一般具有相似的( )。
A.经济规模 B.经济发展趋势
C.人口规模 D.人口职业构成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年)》强调积极引导制造业向新城地区集聚,同时交通通达度、市场竞租、集聚经济等因素均对制造业外溢具有加速影响。读北京市分圈层功能结构图,完成8~10题。
8.公共服务功能向北京内环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优 B.竞租能力强
C.规模效益好 D.人口密度大
9.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在四至六环的主导因素是( )。
A.人才成本 B.基础设施
C.产业联系 D.市场因素
10.下列有关北京市功能结构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服务功能内环集聚 B.制造业梯序外溢
C.居住功能圈层分异 D.文创产业圈层外溢
研究沙尘物质在戈壁地区的运动特征能为沙尘源区风沙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下图示意某戈壁未受人类干扰的地区在一场沙尘暴过程中的输沙状况,该戈壁另有局部地区地表被车轮破坏,摩擦阻力减小。粗沙的跃移运动被认为是该地区地表沙粒起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读图,完成11~13题。
11.本次沙尘暴期间,戈壁地区( )。
A.沙粒平均粒径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B.下风向沙粒平均粒径更大
C.粗沙含量在近地层达到最大
D.下风向粗沙分布高度下降
12.粗沙跃移运动导致地表沙粒的起动主要发生在粗沙( )。
A.侵蚀启动时 B.空中搬运时
C.与地表碰撞时 D.空中减速时
13.戈壁地区地表被车轮破坏后,输沙率明显提高的是被破坏地区的( )。
A.上风向近地层 B.上风向过渡层
C.下风向近地层 D.下风向过渡层
(改编题)2022年,中国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占比分别为66.9%和14.9%,而2020年的这两个比重分别为68.55%和13.5%。读2020年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三角形比重图,完成14~16题。
14.与2020年相比,2022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区位在图中移向( )。
A.左下 B.左上
C.右下 D.右上
15.甲、乙、丙分别代表( )。
A.亚洲、非洲、欧洲 B.非洲、欧洲、亚洲
C.非洲、亚洲、欧洲 D.亚洲、欧洲、非洲
16.丁地区位于亚洲,但人口年龄结构显著不同其他亚洲主体国家,主要原因是( )。
A.严格实施计划生育 B.经济发展十分落后
C.地区战乱冲突不断 D.外籍劳工大量迁入
(改编题)石冰川常是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它是一种沿着谷地或坡地缓慢向下蠕动的冰岩混合体,其表面是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其活力取决于它内部的含冰量。雅鲁藏布江流域山势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4 600—5 800 m的海拔范围内分布着近300条大小不等的石冰川。读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不同坡向和坡度的数量分布(单位:条)示意图,完成17~19题。
17.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石冰川主要分布在( )。
A.雪线之上 B.山地阴坡
C.河谷陡坡 D.林线之下
18.推测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分布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
A.气温较高 B.植被覆盖率较高
C.降水较少 D.岩性坚硬
19.随着全球变暖,冰川退缩速度加快,但石冰川可以( )。
A.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
B.增加全球淡水资源
C.缩短淡水资源更新的周期
D.维持高山地区的水源储备
(原创题)随着我国高铁的发展,公路、航空等客运受到了较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各运输行业间既需要扬长避短展开竞争,也需要互相建立协作关系。高铁与航空在不同的运输距离内具有不同的竞争格局。下表示意2024年6条路线上高铁与航空的班次数量、运行时间和票价统计数据。据此完成20~22题。
路线/ 千米 班次数量 /次 运行时间 /小时 票价/元
高铁 航空 高铁 航空 高铁 (一等座) 高铁 (二等座) 航空 (经济舱)
北京—济南/366 132 — 1.7 — 313 186 —
上海—合肥/408 68 3 2.3 1.25 335 202 490
北京—沈阳/626 56 10 3.5 1.5 503 315 830
武汉—广州/832 100 20 4.3 1.75 738 461 800
北京—福州/1 558 11 60 9.3 3 1 361 808.5 750
北京—广州/1 887 8 84 8 3 1 525 953 880
20.高铁、航空客源竞争最激烈的路线是( )。
A.北京—济南、上海—合肥
B.北京—沈阳、武汉—广州
C.北京—济南、北京—福州
D.北京—福州、北京—广州
21.在不同运输距离的竞争格局中,面对高铁带来的竞争,航空业最宜采取的对策是( )。
A.增加300—500千米距离航线的班次数量
B.增加500—1 000千米距离航线的班次数量
C.优化300—500千米距离航线飞行路线,降低燃油成本
D.优化500—1 000千米距离航线飞行路线,降低燃油成本
22.目前我国许多新建高铁在靠近机场的位置设站,主要目的是( )。
A.与航空运输竞争短途客源
B.与航空运输竞争长途客源
C.便于换乘,扩大短途客源
D.替代航空,减少碳排放量
参考答案
真题变式1
1.D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甲省(区、市)人工生态环境补水、生活用水占比较大,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占比较小,①④正确。故选D。第2题,甲省(区、市)人口数量=40亿立方米÷183立方米≈2 200万人,乙省(区、市)人口数量=353.1亿立方米÷605立方米≈5 800万人,乙省(区、市)人口数量更多,A错误;根据图表信息可知,乙省(区、市)降水量大,农业用水充足,我国的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错误;甲省(区、市)水资源总量小于用水量,水环境压力更大,推广滴灌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C正确;乙省(区、市)降水较丰富,水资源充足,土壤盐碱化并不严重,D错误。
真题变式2
1.C 2.D 解析 第1题,读图Ⅱ可知,1966—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突出变化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由55%上升至70%,劳动年龄人口多,可能出现就业问题,发展经济可以为劳动年龄人口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故选C。第2题,对照图 Ⅱ 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④发展趋势与图 Ⅰ 示意状况分析,该发展趋势过程中,我国劳动力比重大幅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大幅上升,人口红利化向负债化发展,人口老龄化显著,少儿人口比重下降,少子化显著,D正确。
真题变式3
1.C 2.A 解析 第1题,冰川退缩率=(2006年冰川面积-2015年冰川面积)/2006年冰川面积,据此测算,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冰川退缩率分别约为0.014、0.010、0.009、0.0373,因此冰川退缩率最低的是朝西冰川。故选C。第2题,该区域受西风和印度洋夏季风影响突出,带来大量水汽,形成充足降水,朝西冰川退缩率最低。故选A。
1.C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7、8月进入雨季,年降水总量在200 mm左右,华北平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年降水总量明显大于200 mm,A错误;塔里木盆地全年干旱少雨,D错误;松嫩平原冬季气温低于-10 ℃,B错误;河套平原位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附近,降水相对较少,但有明显的雨季,C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春秋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的特征,华北平原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春季少雨,春末夏初气候最为干旱且温度较高,蒸发旺盛,此阶段盐碱化问题最严重,B正确。
3.A 4.B 解析 第3题,山岳冰川面积缩小,裸地增加,裸地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加剧冰川融化,A正确;冰川消融吸收热量,从而调节气温,即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但气温主要由纬度(太阳辐射)、地形地势等因素决定,故冰川消融吸收的热量对减少冰川融化的作用较小,B错误;冰川反射的太阳辐射减少,吸收太阳辐射增多,加剧融化,C错误;若释放热量,则冰川易积累,D错误。第4题,与南极冰川缩小相比,厄瓜多尔冰川缩小的原因主要是纬度较低,光照较强,B正确;全球变暖是南极冰川缩小和厄瓜多尔冰川缩小的共同原因,A错误;南极风力更大,C错误;厄瓜多尔降水较多,D错误。
5.D 6.C 7.B 解析 第5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地大多数村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小于1,即常住人口数量小于户籍人口数量,受城镇化发展影响,人口以净迁出为主,而在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呈聚集态势的村庄受城区的辐射作用强,经济发展条件较优越,吸引人口迁入,故其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大于1,D正确。第6题,整体来看,在经济因素影响下,柘城县村庄劳动力人口大量外出,老人和儿童留守村庄,使其劳动人口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可能增加,C正确,A错误;据表中信息不能确定老年人口平均年龄及劳动人口平均年龄,B、D错误。第7题,当今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不同区域的经济规模一般有所差异,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趋势的区域,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相似,因此具有类似常住人口变化状况的区域,一般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趋势,B正确。
8.D 9.C 10.D 解析 第8题,内环区人口密度大,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高,导致公共服务功能向北京内环集聚,D正确;内环区人口密集,建筑物稠密,生态环境并不优越,A错误;公共服务功能竞租能力弱,B错误;公共服务功能向北京内环集聚与规模效益无关,C错误。第9题,高技术制造业与集聚在四环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集聚在六环外的制造业存在着产业方面的联系,为了产业联系的便利,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在四至六环,C正确;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对人才成本影响不大,A错误;高技术制造业利润较高,共用基础设施节省生产成本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B错误;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受市场影响小,D错误。第10题,北京公共服务功能、生活服务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在四环的占比始终处于高位,其占比中位数均超过50% ,同时三类服务型功能类数量由四环向六环外逐圈层递减,总体表现出中心高度集中化的特征,A正确,不符合题意;制造业在北京四环、四至六环、六环外三个圈层中高低值范围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制造业梯序外溢特征,由内圈层至外圈层演化数量依次递增,B正确,不符合题意;北京居住功能演化在四环、四至六环、六环外的占比中位数分别约为33%、49%、15%。四至六环区域成为吸纳核心区人口疏解的住房建设聚集区。六环外相较于四环与四至六环区域,其演化强度较弱,演化集中在轨道交通站点沿线及远郊区的中心街道,C正确,不符合题意;文创产业四环占比大,并未出现外溢,D错误,符合题意。
11.D 12.C 13.D 解析 第11题,由图可知,沙粒平均粒径随高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再波动减小,A错误;不同层上风向、下风向平均粒径有大有小,B错误;粗沙含量在过渡层和减小层的交界处达到最大,C错误;上风向减小层和过渡层上半部粗沙含量大于下风向,上风向过渡层下半部和近地层粗沙含量小于下风向,说明从上风向到下风向,粗沙分布高度下降,D正确。第12题,由材料可知,粗沙的跃移运动被认为是该地区地表沙粒起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戈壁地区风速大,且粗沙运动高度较高,所以粗沙跃移运动与地表碰撞时,对地表的撞击力较大,导致地表沙粒更易起动,C正确;粗沙侵蚀启动时,可能还没有开始跃移运动,A错误;空中搬运描述的是沙粒在风中的移动状态,但这一状态与地表沙粒的起动没有直接联系,B错误;空中减速描述的是沙粒在风中的速度变化,与地表沙粒的起动无直接关系,D错误。第13题,戈壁地区地表被车轮破坏后,摩擦阻力减小,推测其下风向风速加快,粗沙含量增大,且由图可知粗沙并非在近地层,而是趋向一定高度分布,因此输沙率明显提高的是被破坏地区的下风向过渡层(该层粗沙含量最大),D正确。
14.B 15.C 16.D 解析 第14题,根据材料可知,与2020年相比,2022年中国少儿、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劳动力人口比重降低,结合三角形比重图可知,人口年龄结构区位在图中移向左上。故选B。第15题,读图可知,甲人口年龄结构具有少儿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的特征,应为非洲;丙人口年龄结构具有少儿比重小、老年人口比重大的特征,应为欧洲;乙少儿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介于甲、丙之间,应为亚洲。故选C。第16题,图示丁地区劳动力比重超大,少子化趋势明显,但老年人口比重极低,最可能为西亚产油国,其特殊的年龄结构是大量引进周边地区年轻劳动力的结果。故选D。
17.B 18.C 19.D 解析 第17题,根据材料“雅鲁藏布江流域山势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并读图可知,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石冰川主要分布在北坡,而北坡的坡度较缓,石冰川分布数量较多,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北坡为山地的阴坡(正午太阳在正南,北坡为背阴坡),B正确,C错误;材料提到“石冰川常是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则其应该分布在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限)之下、林线(垂直带谱的森林上限)之上,A、D错误。第18题,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 600—5 800 m的北坡,该地区海拔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C正确,A、B错误;岩性坚硬,不易形成碎屑物,不利于石冰川的发育,D错误。第19题,石冰川融化速度比山岳洁净冰川慢,因此随着全球变暖,冰川退缩速度加快,但石冰川消融速度慢,可以更多地储存水资源,维持高山地区的水源储备,增加人类对淡水资源的依赖,A错误,D正确;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石冰川只是融化速度慢,并非没有融化,因此在冰川融化的背景下,全球淡水资源也在减少,B错误;石冰川融化速度慢,延长了淡水资源更新的周期,C错误。
20.B 21.D 22.C 解析 第20题,各条路线上的高铁和航空各有优势和不足,竞争力相差不大时,竞争最为激烈。由表可知,北京—济南、上海—合肥两条路线距离小于500千米,高铁班次数量明显大于航空,说明航空处于极大的竞争劣势,高铁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两者竞争不激烈;北京—福州、北京—广州两条路线距离大于1 500千米,高铁运行时间远超过航空,航空班次数量远超过高铁,航空(经济舱)票价更优惠,说明航空竞争优势突出,两者竞争不激烈;北京—沈阳、武汉—广州两条路线距离为500—1 000千米,航空具有运行时间短的优势,高铁具有票价低的优势,班次数量差距相对其他路线较小,说明两者竞争最激烈。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第21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航空与高铁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是500—1 000千米,高铁具有压倒性优势(航空受冲击最大)的运输距离是300—500千米,航空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运输距离是1 000千米以上(在1 500千米以上优势更明显),因此,航空业应该缩减300—500千米距离航线的班次数量,以保证上座率,但因为距离较短,飞行路线难以调整,A、C错误;500—1 000千米距离竞争最激烈,航空业需要适当减少班次数量(提高上座率),而不是增加班次数量,同时采取提高服务水平(如登机、安检的便捷性)、调整飞行路线(降低燃油成本)等措施增强竞争力,D正确,B错误。第22题,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都有竞争和协作。出行者“零距离换乘”的便捷需求得到政府和企业重视,打造公路、高铁、航空和地铁等一体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未来国内交通发展的方向。当前许多航空公司都推出了“空铁联运”“空巴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组合服务,汽车公司也推出“航空+租车”“高铁+租车”等多样化交通结合方式,多数城市普遍将地铁、公交和大巴等运输系统拓展至航空站和高铁站。新建高铁站靠近航空站布局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换乘(便于机场周边旅客登机或离机后旅客抵达周边目的地),与航空相比较,高铁承接的主要是短途客运任务,与航空的关系是协作而不是竞争,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