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9 08:5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与倒幕运动;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影响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2.时空观念: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结果、及其影响;培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3.史料实证:阅读《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理解日本武士阶层的处境不断恶化。指导学生阅读第16页的相关史事,加深对明治维新措施的认识。
4.历史解释:日本的天皇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知识拓展(第16页),让学生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与应该的君主立宪制的君主制有天壤之别。根据《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具有非常大的权力,后来演变为军国主义天皇制。
5.家国情怀: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作用,让学生理解日本从闭关锁国到被破打开国门,再到主动进行改革的转变,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忧):幕府统治的危机
(1)政治上:日本德川幕府统治危机加剧,幕府掌握实权,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名义首脑,无实权
掌握实权
藩主,占全国2/3的土地,全国各地260多个,在藩内是全权统治者。
将军、大名的家臣,有佩刀称姓特权。
中下级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幕藩体制
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商人都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和压迫。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众矢之的
第一任幕府源赖朝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忧):幕府统治的危机
(2)内忧: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和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材料一:在德川幕府将军统治时期,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七成作为贡租上缴,禁止农民自由离开土地、对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者征收收入七成杂税......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不下一千多次;中下级武士自身经济状况日趋恶化,对幕府统治不满;商人和新兴的地主阶级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要反对幕府统治......幕府统治已危机重重......——张同文编译美国莱特尔《日本记》
材料二: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只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幕府禁令
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
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源赖朝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明治维新的背景(外患):列强入侵
(3)外患: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化国内矛盾
1853 年,美国司令官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出现在扼守江户湾要冲的浦贺近海,在武力威逼之下,面对美军的强硬态度,第二年,日本幕府只好与美国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神奈川条约》和《下田条约》。
这是锁国以来,外国军人首次踏上日本国土,从此打开了日本的大门。西方列强风闻日本开国,纷纷来到日本强行与其签订各自的不平等条约。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黑船事件
美国海军在日本登陆
二、倒幕运动
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机器纺织厂
阅读课本14-15页,被迫开放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影响?
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市场
日本黄金大量外流
许多手工工场倒闭
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民族危机
统治危机
加 剧
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倒幕运动
“不思国患,不顾国辱,不奉天敕(chì),将军之罪天地不容,神人皆愤” 。—吉田松阴(明治维新精神领袖)
二、倒幕运动
2.幕府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
内忧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矛盾
激化
导致
外患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导致
加剧
幕府
统治
危机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倒幕运动
3.倒幕运动:
(1)时间:
1868年
中下级武士
武力或者暴力方式
倒幕派结束了幕府统治,睦仁天皇亲政,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推翻幕府统治
(2)主力:
(3)目的:
(4)方式:
(5)经过:
发动“王政复古”政变;粉碎幕府的武力反扑。
(6)结果:
睦仁天皇
德川庆喜
幕府最后统治者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
为改革推行扫除了障碍
“不思国患,不顾国辱,不奉天敕,将军之罪天地不容,神人皆愤。”
——日本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吉田松阴
1868年,睦仁天皇率领公卿大臣向“天地神祇”宣誓,颁布了新任统治集团对于日本未来国运走向的《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各遂其志,使人心不倦;
四、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改革后的睦仁天皇
(画像)
《五条誓文》表明了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1.方式: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三、明 治 维 新
①时间:1868年
②学习对象:西方
③主持者:明治维新
④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岩仓使节团的出访
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 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
木户孝允
山口尚芳
岩仓具视
伊藤博文
大久保利通
使节团“目睹彼邦数百年来收获积蓄之文明成果,粲然夺目,始惊、次醉、终狂”。
——远山茂树《明知国家的权力与思想》
明治天皇
三、明 治 维 新
2.慨况:
三、明 治 维 新
明治政府废除割据状态的藩国,设置都、道、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的直接管辖,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分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明治天皇
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为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三府七十二县
②【巩固新政权】结束了地方割据势力,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加强了国家统一
3.改革内容/措施:

中央政府
府知事
县令
可以随时解雇和罢免








三府七十二县
三、明 治 维 新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征兵令,在“国民皆兵”的口号下,强征大批青年,建立常备军。这支军队称为“皇军”,即天皇的军队。强调效忠于天皇,并贯彻“武士道”精神。
强兵
影响:
壮大了军事实力,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日本新式陆军
三、明 治 维 新
殖产兴业: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移植西方的样板企业,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成长。
为日本近代化工业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19世纪70年代的工厂
日本的早期火车
明治政府大力扶持企业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明治政府大力扶持企业
(4)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东京的化妆舞会
东京银座的路灯
穿西服的日本男子
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普及率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培养资本主义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影响最深远】
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8%;
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
国家教育经费其中50%都用于义务教育;
最具可持续发展和远见的措施: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伊藤博文
三、明 治 维 新
三、明 治 维 新
达·伽马首次印度之旅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①积极: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明治维新影响
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一个国家像那个时期的日本发展的那么迅速。
—【英】H.G.韦尔斯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积极性:
奴隶
社会
大化改新
封建
社会
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
社会
摆脱民族危机
明治天皇
三、明 治 维 新
②消极: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早在1876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队占大多数;
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朝鲜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世界
日本
台湾
有人说:“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对外政策的变化:
明治维新前
明治维新中
明治维新后
闭关锁国
对外开放
侵略扩张
2.明治维新影响
拓展提升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俄国1861农奴制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相同点 时代 原因 性质 影响 不同点 原因
核心 内容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都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都面临内忧外患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的改革。
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克里木战争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
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废除农奴制
发展资本主义
项目 第一次 第二次
名称
时间
主持者
学习对象
社会性质变化
646年(7世纪中期)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中国的隋唐时期
从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过渡
从封建社会
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明治维新
1868年(19世纪中期)
明治天皇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拓展提升】日本历史上两次向外学习的范例
启示:①统治者要善于学习他国优秀的发展经验;结合国情进行改革,不断创新。②统治者要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扩大
巩固
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19世纪
60年代
17世纪
18世纪
工业革命
合作探究:各国进入资本主义的途径和时间
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方式:革命/改革
课堂小结
明治维新
影响
积极
①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实现社会转型)。
②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消极
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启示
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2.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3.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全面而不全盘)
随堂训练
1.某历史学家在评价日本时说:“1866年,它还是一个中世纪的民族……到了1899年,它已经是一个完全西方化了的民族。”日本实现全面西化的政治前提是( )
A.实行大化改新 B.倒幕运动成功
C.完成迁都大业 D.明治天皇与德川幕府达成妥协
B
2.1871年,木户孝允等以明治天皇的名义宣布诏书:“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符,政令归一。”为实现“政令归一”,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殖产兴业”B.废藩置县C.地税改革D.“文明开化”
B
3.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手工业。”为此明治政府实施了
A.改革变法 B.文明开化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
D
3.1872年,伊藤博文在《奉命使节要点》中写道:“欧洲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皆超绝东洋。由之,移开明之风于我国,将使我国民迅速进步至同等化域。”这一观点( )
A.彻底否定东方国家的政治体制 B.主张日本全盘照搬西方的社会制度
C.主张日本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 D.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天皇统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