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历史八上 期末复习大串讲05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历史八上 期末复习大串讲05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19 09:3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八上期末复习大串讲
出品人:一蓑烟雨工作室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目录编排
单元概述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了解国民革命时期和国共对立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能结合语文、地理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近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共对立
1924年
1月
国民党一
大召开
1924年
5月
1926年7月
1927年
4月
1927年
7月
1927年8月
1927年9月
1928年4月
1934年10月
黄埔军校建立
北伐
战争
开始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分共
会议”
南昌
起义
井冈山会师
红军长征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1936年10月
秋收
起义
1927年10月
1935年1月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2022年课标:
考点一:
1.1 第一次国共合作
时间 1924—1927年 方式 党内合作(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背景 (1)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 (2)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3)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标志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地点:广州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2022年课标:
考点一:
1.1 第一次国共合作
成果 (1)创办黄埔军校:
①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
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③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2)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破裂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知识拓展:
新旧三民主义的对比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目标) 三大政策
(方法手段)
民族主义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强调反帝反封建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更广泛的民主
维护工农的利益
反帝反封建的一致性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2022年课标:
考点一:
1.2 北伐战争
时间 1926—1927年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总司令 蒋介石
初期战场 湖南、湖北
重要战役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英雄部队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主要战绩 消灭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农民运动、工人运动。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失败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主观:共产党缺乏革命经验。
教训: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合,民族兴,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等。
启示: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等国民革命的主要内容;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性质。
2022年课标:
考点一:
1.3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概况
统治政策
性质
统一全国
灭亡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实行反共政策(“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东北易帜)
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全国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宁汉合流,国民政府建都南京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1.(2023年山东省滨州市)孙中山指出:“我今天来分别共产主义和民生主义,可以说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 )
A.提出三民主义 B.领导武昌起义
C.主张国共合作 D.创立黄埔军校
2.(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在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战争中,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召开 B.古田会议召开
C.八七会议召开 D.国民党一大召开
C
D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3.(202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小茗同学观看纪录片《激荡年代:誓师北伐》,从中了解到孙中山曾经创办一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这所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4.(2023年广东省)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载,1926年12月北伐军中担任政治工作的共产党员有1500人左右。在他们的宣传下,士兵加深了对“打倒军阀”的认识,因此作战非常勇敢。由此可知,这(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 B.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D.打击了国民党的分裂活动
D
C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022年课标:
考点一:
2.1 南昌起义
时间 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背景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2)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地点 南昌
概况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占领南昌城;
(2)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堵,损失严重;
(3)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
意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022年课标:
考点二:
2.2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论断
意义
1927年8月7日
湖北·汉口
①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②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分析了革命形势和革命性质,指明了革命前进的方向
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湖南这次失败,可说完全由于书生主观的错误,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的讲话
八七会议会址*汉口
枪 杆 子 里 面 出 政 权!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022年课标:
考点二:
2.3 秋收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
目标
旗帜
经过
结果
1927年9月
湘赣边界
毛泽东
攻占一些县城—受挫山区进军—三湾改编——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工农革命军”
失败
攻占长沙
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022年课标:
考点二:
2.4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时间
领导人
地位
意义
1927年10月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
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
据地的序幕。
时间
双方
结果
意义
1928年4月
朱德、陈毅和毛泽东
两军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
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
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
党代表
增强了井冈山地区工农武装力量,
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
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知识拓展:
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两条正确的道路
时期 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开创者 成就 理论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两条道路 共同点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毛泽东
建立了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邓小平理论
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022年课标: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022年课标:
考点二:
2.5 井冈山会师
1930年1月,毛泽东在古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正确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形成
时间
地点
意义
1929年12月
福建上杭县古田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1.(2023年江西省)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些“红色区域”是指( )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国统区
C.敌后抗日根据地 D.解放区
2.(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确立了( )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
C.开展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 D.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A
D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3.(2023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武装暴动。其中,集中体现中国革命正确方向的是( )
A.工农武装割据 B.城市工人起义
C.农民武装暴动 D.敌后战场抗战
4.(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蒋介石说:“(朱毛红军)窜川南时,对人民毫无骚扰,有因饿取食土中萝卜者,每取一头,必置铜元一枚于土中。”据此推断( )
A.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B.红军纪律严明有利于赢得民心
C.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A
B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2022年课标:
考点三:
3.1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原因 博古、李德等人错误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目的 战略转移,北上陕甘
经过 始发 江西瑞金 受挫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挫败了蒋介石的阴谋,红军损失惨重) 转折 强渡乌江,召开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会址
【识图依据:二层,有走廊】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2022年课标:
考点三:
3.1 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 经过 突围 ①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②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
③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④翻雪山,过草地;
⑤突破天险腊子口,进入甘肃
胜利 (1)吴起镇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
(2)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2022年课标:
考点三:
3.2 遵义会议
遵义 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1)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知识拓展:
毛泽东诗词蕴含的历史信息
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022年课标:
单元概述课标要求时空观念知识建构知识梳理史料实证链接中考通过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古田会议等基本史事,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2022年课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湘江战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⑧爬雪过山草地、突破腊子口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通过了解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等艰难历程的史事,感悟长征精神。
2022年课标:
考点三:
3.3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主要内涵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1.(2023年四川省内江市)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在军事上的错误,红军遭到严重削弱、苏区大部丧失。其结果是红军( )
A.被迫开始了长征 B.展开了北伐战争
C.改编成为八路军 D.千里跃进大别山
2.(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在红军长征途中,中央红军“通道转兵”的作用是( )
A.获得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B.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C.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D.粉粹了消灭红军的企图
A
A
单元概述
课标要求
时空观念
知识建构
知识梳理
史料实证
链接中考
3.(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该材料叙述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的历史事件是指( )
A.国共合作实现 B.南昌起义爆发
C.八七会议召开 D.遵义会议召开
C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