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渣君高考历史复习系列】“理脉络、剖考点”(通用版):中华文明逐走向衰落(明清时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渣君高考历史复习系列】“理脉络、剖考点”(通用版):中华文明逐走向衰落(明清时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7 08:3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文明逐步走衰落(明清时期)
【理脉络】
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封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阶段。与世界相比,中国未能与时俱进、与世界同步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逐渐落伍。
从政治上看,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如明代内阁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特别是军机处的设立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空前强化,既是这一制度发展的表现,同时也意味封建制度正走衰落。不再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 ,反而是新经济和新思想发展的重要障碍。
从经济上看,这一时期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出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康乾”盛世,而且在少数行业部门中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萌芽。与世界经济总量相比较,中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然而这一样样优异的成绩下,我国并没有出现社会的转型,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已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
从文化上看, 这一段具有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萌新的特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都出现了新的成就,如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的早期启蒙思想。然而,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封闭、保守和落后。由于重人文轻科技等思想的影响,明清时期的科技也开始落后于西方。
【高考解读】
明清时期知识点高考命题率较高,是复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点。重点掌握君主专制的加强并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化进行比较。对科举制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
经济上侧重于考查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如资本主义萌芽、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的,
思想文化主要是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此外,这一时期的考查知识点须注意中外历史的比较分析。如东西方科技思想的差异、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或者明清时期为什么会开始落后于西方,理解这一阶段由盛转衰的时代特征。
【主干知识】
一、明清经济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帮的形成),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
1、农业经济
(1)农耕技术:一年多熟制,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用。
(2)农业著作:徐光启《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
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的衰落;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
2、手工业经济
(1)纺织业:苏、杭是当时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
(2)制瓷业:明代创造了五彩瓷;清代出现了珐琅彩瓷。
(3)、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规模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经济
(1)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2)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3)地域性商人群体的产生:徽商与晋商
(3)社会分工的发展与区域性专业化生产
4、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
①含义:强调和重视农业生产,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格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2)“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
①“海禁”政策: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严禁沿海人民私自出海贸易,这是一种对内防卫的消极措施。
②闭关锁国:因东南沿海地区的反清斗争等因素,清代实行严格限制和管理外国商人来华贸易,这是一种对外防卫的消极措施。
二、明清政治
1、中央官制
(1)明代
①内阁制的形成: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并于明成祖时期正式形成了内阁。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仅是内侍咨询机构。强化了皇权。
②监察制度:中央设都察院和监察御史
(2)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①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为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
②职能:上传下达,跪受笔录
③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了中在集权;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地方官抽制
(1)明代:废行省,设三司,分掌行政、司法与监察。
(2)清代:设理藩院管理西藏等边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事务,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三、明清文化
1、思想
(1)心学: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
①主张:宣传心外无理、无外无物;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主张
(2)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①李贽的“离经叛道”:否认孔子的权威,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反对空谈仁义道德。
②明清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背景 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化上:思想文化专制政,理学僵化
主张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 提出亡国、亡天下观念主张经世致用 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2、科学技术
因君主专制的强化,统治者推行思想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专制政策等因素,科技方面并没有突破性发展,主要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和典籍的整理。主要成就采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农业上则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3、文学艺术
(1)文学——明清小说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形式。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名著最为著名。
(2)戏曲艺术——京剧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的优点和特长演变而成。具有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等特征,是中国国粹之一。
【剖考点】
一、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1、内阁制
(1)背景:因相权妨碍皇权,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后,导致政繁忙。
(2)演变:奠基于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确立于明成祖,发展于明宣宗(票拟权)
(3)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咨询侍从机构
(4)作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军机处
(1)原因: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为了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
(3)特点:简——机构简单,人员精干;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保密性强;政治决策封闭性明显;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4)影响:皇权进一步强化,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提高行政效率。
二、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1、重农抑商
(1)含义:强调、重视农业生产,抵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经济思想与政策
(2)原因:由小农经济所决定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需要
(3)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4)表现:专营制度、政治上歧视上商人、苛捐杂税繁多
(5)评价(古代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后期则以消极为主)
积极: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的发展;保障了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为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消极:阻碍了古代中国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2、“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海禁”政策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古代中国政府严禁国人私自出海贸易,主要是对内防范;闭关锁国政策是指古代中国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是对外国人在华贸易的严格管理与限制,其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
(2)原因:其根源是小农经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3)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4)评价:在一定程度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了一定的自卫的作用,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稳定,但严重限制了中外交往的发展,不利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特别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5) “重农抑商”政策和明清闭关政策的比较
时代 目的 原因 内容 影响
相同点 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采取的政策 维护封建统治 出于统治需要而采取的政策 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不同点 重农抑商 最初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压制商人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 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地主经济 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控制、对商人地位和势力进行压制 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的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闭关锁国 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防止外来殖民势力,以维护封建统治体制,以巩固封建经济 首先是由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特点所决定的,其次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依“滋扰生事”;再次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 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限制了与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
2、产生标志:明代中叶,“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产生(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
3、特征:只是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发展缓慢,水平低。
4、实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即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萌芽。
5、发展缓慢的原因
(1)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
(2)具体原因:小农经济;“海禁”、闭关锁国政策
四、如何认识客观评价宋明理学
1、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奋发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2、消极:维系三纲五常专制的统治,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五、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1、背景
(1)政治上: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3)思想:理学僵化,八股取士使文化专制加强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主要著作 评价
李贽 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童心说 《藏书》、《继藏书》、《焚书》、《继焚书》 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黄宗羲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法治,主张限制君权工商皆本 《明夷待访录》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 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倡导经世致用 《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世界是物质的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运动是绝对的 《周易外传》《读通鉴论》《船山遗书》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对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4、性质: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
5、评价
(1)积极:是中国古代中上一次思想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潮流,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冲击了封建专制,带有早期启蒙性质,深刻影响关清末民初的思想家和民主革命家。
(2)局限: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六、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衰落原因)
古代中国科技长期以来是领先于世界的,明清时期却落后于世界,与社会环境、封建制度的阻碍有关。其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1、经济: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2、经济政策: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发展。
3、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化专制政策禁锢思想,摧残文化。
4、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正常文化交流,使中国失去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
5、传统:传统价值观念的约束。长期重文轻理。科举考试主要考诗赋、对策等,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