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单元 课题1溶液的组成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九单元 课题1溶液的组成 第2课时 授课教师 化学 课型 公开课
教 材 分 析 1.通过实验观察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2.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探究与医疗中的广泛用途。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溶液及其利用”第二课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溶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前面学习的关于纯净 物、混合物的分类,也为认识溶液打好了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综合运用对比、分析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学 情 分 析 通过本课程前八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对常用仪器、药品的取用和操作等都有过初步的训练,对于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有了一些体验。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紧密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现象。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了解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利用吸热放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溶液在化学科学研究、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1.化学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及乳化现象的原理。 2.科学思维:能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等信息的加工,形成科学探究的思维。 3.探究几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实验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现象; 2.难点: 知道溶解过程中一般伴随吸热和放热现象。
教学 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相互反思、习题专练、交流掌握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引入,导入新知 【课件展示】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视频展示,知道学什么
二、 合作探究 任务一:实验记录和实验结论 自主学习:观看实验视频,交流归纳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认识常见溶解中热量的变化,发展学生获取和加工琐碎信息的能力。
任务二:【归纳总结】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使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固体; 有些物质在溶解或稀释时会出现放热现象,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 有些物质在溶解时热量变化不明显,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如氯化钠固体。 引导学生围绕实验目的进行合理的猜想与假设,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归纳总结。
任务三: 交流归纳 有的放热是物理变化,有的放热是化学变化 生石灰遇水放热是化学变化 CaO+H2O=Ca(OH)2 氢氧化钠溶于水是物理变化。 区分的方法:看溶质是否发生改变。 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任务四: 溶液的应用 1.化学反应加速:溶液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这在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尤为重要。通过将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形成溶液,然后混合并振荡,可以加速反应过程。 2.医疗应用: 溶液在医疗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例如葡萄糖溶液和生理盐水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 眼药水等也是根据特定要求配制成溶液使用的,显示了溶液在医疗方面的关键作用。 3.植物营养: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溶液,这些溶液是由水分和各种溶解在其中的养料组成的土壤溶液,帮助植物获取所需养分。 4.生命维持与营养供给: 在动物体内,溶液帮助动物摄取食物中的养分,并通过消化转化为可吸收的形式。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溶解也是通过溶液实现的,这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培养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逆向思考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辩证观。
任务五: 资料卡片 【卡片】乳浊液和悬浊液 振荡植物油与水的混合物,可以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在这种液体里分散着不溶于水的、由许多分子集合而成的小液滴,这种液体叫作乳浊液。把少量泥土放入水中搅拌,也会得到一种浑浊的液体。在这种液体里悬浮着很多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使液体呈现浑浊状态,这种液体叫作悬浊液。 分散在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中的粒子大小是不同的。在溶液中溶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在悬浊液和乳浊液中,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 【实验结论】 1.油与水不能互溶,不能形成溶液,经振荡后形成乳状浑浊的液体,用水不能洗去油污。 2.若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振荡后形成较稳定的乳状浑浊液体,可被水冲洗干净。 【化学与生活常识】 生活中去除油污的方法有三种,但原理各不相同。 一是用汽油等溶解油污; 二是利用洗洁精等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去除油污; 三是把厨房中的碱面(即苏打)用热水溶解后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 乳浊液和悬浊液的应用 通过小视频,了解资料卡片内容。 学以致用,联系生活。
三、小结作业 1.总结: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本节主要内容: ①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②乳化现象 A.乳化并不是溶解,只是使植物油等分散成细小液滴存在水中而不是集聚,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等。 B.去污方法及原理 2.课后作业: 实际探讨:修汽车的工人常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说明汽油 与洗涤剂一样能去油污,二者去油污的原理是否相同 (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总结所学知识,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相关知识。
四、板书设计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2溶液及其应用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二、乳化现象 三、化学实际应用 直观形象,突出本节课重点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教学反思 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组讨论认识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课题由溶液的形成变为溶液及其应用,突出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2.探究改为实验,不再单列标题。 3.乳化现象删去,乳浊液和悬浊液以资料卡片出现,重点突出溶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