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第2课时 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第2课时 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课件(共21张PPT) 2024-2025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19 19:0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七单元 溶 液
第2课时 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
新知导学
新知导入
1. 什么是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有哪些?
3. 生活中打开可乐瓶盖后为什么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饮用可乐后为什么常会打嗝
任务一:认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观察实验:氯化钾的溶解
实验证明:在20℃时,100g水最多溶解34g氯化钾。
算一下,由此可得氯化钾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其中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活动1】
任务一:认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化学上用溶解度表示物质溶解的限度。
任务一:认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定义
阅读教材P40页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固体溶解度的四个要素。
(1)一个条件:一定温度;(2)一个标准:100g溶剂;
(3)一个状态:饱和状态;(4)一个单位:“克(g)”。
任务一 认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含义
氯化钾在20 ℃时的溶解度是34g,”这句话的含义。
练习1: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9 g。其含义是该温度下100 g水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g,此时溶液质量为   g,且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1.9
131.9
饱和
任务一 认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含义
练习2:在温度为T ℃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a g,即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   g,2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  g,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   g。
a
0.5a
2a
任务一 认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2.溶解度的含义
[合作交流]已知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09.2 g,则60 ℃时将80 g硝酸钾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104.6
任务一 认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阅读教材P41内容。
(1)溶解性:通常指物质 。
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2)溶解度:衡量物质溶解性 的物理量,通常用具体数表示——定量表示法。
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强弱
任务二 认识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阅读教材P43气体溶解度的概念。
气体溶解度的五个要素。
(1)两个条件:温度、压强;(2)一个标准:1体积水;
(3)一个状态:恰好饱和; (4)一个单位:体积。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溶解度与什么有关?
讨论与交流
【活动2】
任务二 认识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在因素:
压强越小,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归纳】
任务二 认识气体物质的溶解度
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任务三 认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6 21.4 31.9 45.6 62.9 84.2 109.2 138.1 170.3 205.8 242.5
【讨论】列表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哪些?
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溶解度曲线
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绘制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任务三 认识物质溶解度曲线
【讨论】溶解度曲线的优点有哪些?
溶解度/g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
.
.
.
硝酸钾
.
.
.
.
2.溶解度的应用“三线、两点、两转化、两比较”
任务三 认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任写一条)。
(2)P点的含义: ;
Q点的含义: 。
[拓展]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
[拓展]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t2℃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g
4:5:9
不能
2.溶解度的应用“三线、两点、两转化、两比较”
任务三 认识物质溶解度曲线
(3)t℃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t℃时,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或 。
(4)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降温
降温
加溶剂
丙>乙>甲
丙>乙>甲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气体的溶解度与多种因素有关,下列能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的是 (  )
A.氨气极易溶于水,而氧气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
C.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
D.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
D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2.“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
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水64 g
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即25∶9)
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3.如图Ⅰ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P点的含义: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相等,均为 。
(3)t2℃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12g分别加入40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Ⅱ所示,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丙>乙>甲
1:4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