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专项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专项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2-19 15:44:25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四上·钱塘期中)用力敲击铜锣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停止敲锣仍能听到这一现象是因为(  )。
A.锣面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
B.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人耳的错觉,实际上声音已经消失
2.(2024四上·钱塘期中)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C.轻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弱;重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强
3.(2024四上·钱塘期中)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波 C.气流
4.(2024四上·钱塘期中) 利用(  )和纸杯做的“土电话”传声效果最好。
A.金属丝 B.棉线 C.尼龙绳
5.(2024四上·钱塘期中)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
A.纸喇叭相当于耳郭
B.用纸喇叭和没有纸喇叭听起来声音差不多
C.纸是固体,声音引起了纸的振动,通过纸的振动传到了耳朵里
6.(2024四上·钱塘期中)“阅览室严禁大声讲话”是提醒人们控制声音的(  )。
A.高低 B.音调 C.强弱
7.(2024四上·钱塘期中)如图是小亮制作的吸管排箫,下列建议比较合理的是(  )。
A.小方:吸管改得更粗些,容易吹出高音
B.小红:从管口齐平的一端吹,方便吹奏
C.小明:吸管剪得更短些,容易发出响亮的声音
8.(2024四上·钱塘期中) 下列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强
B.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9.(2024四上·钱塘期中)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B.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的空气量
C.测量肺活量可以用肺活量测量袋,单位是毫米
10.(2024四上·钱塘期中) 平静状态下,我们正常情况一分钟呼吸(  )次。
A.5-10 B.18-22 C.40-60
11.(2024四上·钱塘期中)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C.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12.(2024四上·钱塘期中)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下列保护耳朵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B.听到过高声音捂住耳朵
C.经常挖耳朵
13.(2024四上·钱塘期中)我们耳朵里的(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然后通过其他器官将声音信号传入中耳、内耳。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14.(2024四上·钱塘期中)我们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却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它没有(  )。
A.改变形状 B.受到力 C.振动
15.(2024四上·钱塘期中)用一根钢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16.(2024四上·钱塘期中)早餐,我吃一个鸡蛋、一碗蛋炒饭,喝一杯牛奶。应该记录为(  )种食物。
A.2 B.3 C.4
17.(2024四上·钱塘期中)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声音。
A.1次 B.2 次 C.3 次
18.(2024四上·钱塘期中)当我们听到轻微的声音时,(  )
A.都是微小物体在振动
B.没有物体振动
C.有物体在轻微振动
19.(2024四上·钱塘期中)动物通过呼吸获得 ,维持身体的需要?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
20.(2024四上·钱塘期中)风铃是由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同种金属管制成。如果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风铃上 4 根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如图),他们发出声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二、连线题
21.(2024四上·钱塘期中)连一连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4四上·钱塘期中)根据研究,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比较,如下表: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吸进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1)观察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空气是一种(  ) 。
A.氧气 B.氮气 C.混合气体
(2)观察表中的数据,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空气相比,含量不变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3)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呼吸时会消耗更多的(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4)深吸一口气,屏住一段时间,再尽力呼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会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6%。
(5)根据以上资料,请你描述:平时我们呼吸一次后,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相比,有哪些不同?(至少写出两条)
23.(2024四上·钱塘期中)下图是演示呼吸过程的模型图,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
A     C   
(2)图1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的状态。(A.吸气B.呼气)
(3)此时图2中气球下拉,肺部   。(A.收缩B.扩张)
(4)呼吸器官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请列举一个保护呼吸器官的措施。
24.(2024四上·钱塘期中)我们认识了新的工具——音叉,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敲击音叉后,用眼睛观察音叉振动     (明显/不明显),用手触摸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    。
(2)如图,小科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填“水”“空气”或“桌面”)传播的。
(3)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音叉声音的,这是因为
25.(2024四上·钱塘期中)小科利用音叉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敲击音叉 音叉与气球皮的远近不变
轻轻敲击 重重敲击
碎纸屑跳动情况 跳动不明显 跳动明显
(1)图中将气球皮套在杯口,是模拟耳朵中(  )的作用。
A.耳郭 B.鼓膜 C.耳蜗
(2)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说明音叉在   ,且通过   传给了气球皮。
(3)音叉与气球皮的远近不变时,先轻敲再重敲,发出的声音(  )。
A.一样 B.高低不同 C.强弱不同
(4)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的(  )。
A.振动幅度大 B.振动速度快 C.振动幅度小
26.(2024四上·钱塘期中)在学习了《声音》单元内容后,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制一个乐器。请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成成利用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制作了一个弹拨乐器(见右图)。
启启利用试管制作一个吹奏乐器。
(1)在开展自制乐器活动中,我们首先应该完成(  )
A.设计 B.寻找材料 C.展示
(2)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
A.1号弦 B.2号弦 C.4号弦
(3)演奏时,他发现声音太轻了,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响的是(  )
A.用力拨动橡皮筋 B.换更细的橡皮筋 C.把橡皮筋拉的更紧
(4)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的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5)右图中,启启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水,制作出“3”“1”音试管。请画出“2”“4”音试管中的水位。
(6)启启取其中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然后用力吹奏,比较两次声音的强弱(  )
A.轻轻吹奏声音强 B.用力吹奏声音强 C.两次声音强弱相同
(7)启启发现4个试管的音高变化不明显,该如何改进他的乐器?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敲击铜锣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停止敲锣仍能听到这一现象是因为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故选B。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轻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弱;重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强。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 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4.【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利用金属丝和纸杯做的“土电话”传声效果最好。故选A。
5.【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实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郭。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人们在公共场所讲话时,要注意控制自己讲话声音的响度,控制声音的强弱。
7.【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自制吸管排箫越短、越细,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吸管越长、越粗,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从管口齐平的一端吹,方便吹奏。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故选C。
9.【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故选C。
10.【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在平静状态下,我们正常情况一分钟呼吸18-22次。故选B。
11.【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故选C。
12.【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耳朵,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听力,不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不常挖耳朵,当听到巨大的响声后捂住耳朵。
13.【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听觉
【解析】【分析】耳道对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1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我们用力弯曲尺子,尺子受力的作用改变了形状,但尺子没有振动,因此没有发出声音。
1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解答】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有关,发声体越短,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本题考的是和长短的关系。
16.【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早餐,我吃了一个鸡蛋、一碗蛋炒饭,喝一杯牛奶,应该记录为鸡蛋、米饭、牛奶三种食物。故选C。
17.【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可以听到2次声音,一次是固体传播,一次是空气传播。故选B。
1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所有的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19.【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动物通过呼吸获得氧气,然后进行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20.【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越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风铃是由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同种金属管制成。如果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风铃上 4 根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如图),他们发出声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B。
21.【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22.【答案】(1)C
(2)B
(3)A
(4)小于
(5)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故选C。
(2)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氮气不变。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主要场所是肺。
(3)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逐渐增加,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气体。故选A。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深吸一口气,屏住一段时间,再尽力呼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会小于16%。
(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23.【答案】(1)气管;肺
(2)B.呼气
(3)B.扩张
(4)呼吸新鲜空气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1)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吸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底下的橡胶膜模拟隔肌。
(2)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
(3)吸气时隔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隔肌向上,胸腔收缩。通过模拟我们知道,控制气体进出的结构是我们身体的胸廓和隔肌。
(4)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呼吸器官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经常呼吸新鲜空气、多参加体育锻炼来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增强我们的呼吸功能。
24.【答案】(1)不明显;麻麻的
(2)水
(3)没有介质帮助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音叉后,音叉振动发出声音,用眼睛观察音叉振动不明显,用手触摸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麻麻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如图,小科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水传播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声音的,是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的环境,没有介质帮助声音传播。
25.【答案】(1)B
(2)振动;空气
(3)C
(4)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1)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图中将气球皮套在杯口,是模拟耳朵中鼓膜的作用。故选B。
(2)敲击后的音叉会产生振动,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说明音叉在振动,且通过空气传给了气球皮。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故选C。
(4)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的幅度大。故选A。
26.【答案】(1)A
(2)C
(3)A
(4)C
(5)略
(6)B
(7)试管中水的高低变化更明显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科学技术对工程建设之间有重大影响,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实施一项工程前要先进行设计,所以在开展自制乐器活动中,我们首先应该完成的是设计。故选A。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所以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声音最低的是4号琴弦。故选C。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所以演奏时声音太轻,可以用力拨动橡皮筋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响。故选A。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试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故选C。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可以通过改变试管中水位的高低改变音高,“2”的水位比“1”高,“4”的水位最高。
(6)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所以比较轻轻吹和用力吹两次声音强弱不同,用力大声音强。故选B。
(7)启启发现4个试管的音高变化不明显,可以将试管中的水位高低变化更明显的方式改进他的乐器。
1 / 1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1.(2024四上·钱塘期中)用力敲击铜锣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停止敲锣仍能听到这一现象是因为(  )。
A.锣面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声
B.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
C.人耳的错觉,实际上声音已经消失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力敲击铜锣会发出响亮的声音,停止敲锣仍能听到这一现象是因为锣面继续振动了一段时间。故选B。
2.(2024四上·钱塘期中)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C.轻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弱;重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强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轻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弱;重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强。故选B。
3.(2024四上·钱塘期中)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波 C.气流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解答】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 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是物体的震动产生的。
4.(2024四上·钱塘期中) 利用(  )和纸杯做的“土电话”传声效果最好。
A.金属丝 B.棉线 C.尼龙绳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利用金属丝和纸杯做的“土电话”传声效果最好。故选A。
5.(2024四上·钱塘期中)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
A.纸喇叭相当于耳郭
B.用纸喇叭和没有纸喇叭听起来声音差不多
C.纸是固体,声音引起了纸的振动,通过纸的振动传到了耳朵里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耳道,耳郭主要功能是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实验纸喇叭模拟的是耳郭。故选A。
6.(2024四上·钱塘期中)“阅览室严禁大声讲话”是提醒人们控制声音的(  )。
A.高低 B.音调 C.强弱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人们在公共场所讲话时,要注意控制自己讲话声音的响度,控制声音的强弱。
7.(2024四上·钱塘期中)如图是小亮制作的吸管排箫,下列建议比较合理的是(  )。
A.小方:吸管改得更粗些,容易吹出高音
B.小红:从管口齐平的一端吹,方便吹奏
C.小明:吸管剪得更短些,容易发出响亮的声音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自制吸管排箫越短、越细,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吸管越长、越粗,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从管口齐平的一端吹,方便吹奏。故选B。
8.(2024四上·钱塘期中) 下列关于音叉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相同的力去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大的音叉声音强
B.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去敲击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故选C。
9.(2024四上·钱塘期中)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B.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的空气量
C.测量肺活量可以用肺活量测量袋,单位是毫米
【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叫肺活量。肺活量是人体发育健康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用简易肺活量袋来测量肺活量,肺活量用毫升作单位。故选C。
10.(2024四上·钱塘期中) 平静状态下,我们正常情况一分钟呼吸(  )次。
A.5-10 B.18-22 C.40-60
【答案】B
【知识点】呼吸次数
【解析】【分析】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在平静状态下,我们正常情况一分钟呼吸18-22次。故选B。
11.(2024四上·钱塘期中)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C.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故选C。
12.(2024四上·钱塘期中)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下列保护耳朵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B.听到过高声音捂住耳朵
C.经常挖耳朵
【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耳朵,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听力,不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不常挖耳朵,当听到巨大的响声后捂住耳朵。
13.(2024四上·钱塘期中)我们耳朵里的(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然后通过其他器官将声音信号传入中耳、内耳。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听觉
【解析】【分析】耳道对传递声波到中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14.(2024四上·钱塘期中)我们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却没有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它没有(  )。
A.改变形状 B.受到力 C.振动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我们用力弯曲尺子,尺子受力的作用改变了形状,但尺子没有振动,因此没有发出声音。
15.(2024四上·钱塘期中)用一根钢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解答】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有关,发声体越短,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本题考的是和长短的关系。
16.(2024四上·钱塘期中)早餐,我吃一个鸡蛋、一碗蛋炒饭,喝一杯牛奶。应该记录为(  )种食物。
A.2 B.3 C.4
【答案】B
【知识点】食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早餐,我吃了一个鸡蛋、一碗蛋炒饭,喝一杯牛奶,应该记录为鸡蛋、米饭、牛奶三种食物。故选C。
17.(2024四上·钱塘期中)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声音。
A.1次 B.2 次 C.3 次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在一根很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可以听到2次声音,一次是固体传播,一次是空气传播。故选B。
18.(2024四上·钱塘期中)当我们听到轻微的声音时,(  )
A.都是微小物体在振动
B.没有物体振动
C.有物体在轻微振动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 所有的声音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19.(2024四上·钱塘期中)动物通过呼吸获得 ,维持身体的需要?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动物通过呼吸获得氧气,然后进行有氧呼吸获得能量。
20.(2024四上·钱塘期中)风铃是由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同种金属管制成。如果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风铃上 4 根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如图),他们发出声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越短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越长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风铃是由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同种金属管制成。如果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风铃上 4 根长短不同的金属管(如图),他们发出声音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B。
二、连线题
21.(2024四上·钱塘期中)连一连
【答案】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
三、实验探究题
22.(2024四上·钱塘期中)根据研究,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比较,如下表: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吸进人体的空气 78% 21% 0.03%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1)观察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空气是一种(  ) 。
A.氧气 B.氮气 C.混合气体
(2)观察表中的数据,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空气相比,含量不变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3)人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呼吸时会消耗更多的(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4)深吸一口气,屏住一段时间,再尽力呼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会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6%。
(5)根据以上资料,请你描述:平时我们呼吸一次后,呼出的气体与吸进的气体相比,有哪些不同?(至少写出两条)
【答案】(1)C
(2)B
(3)A
(4)小于
(5)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故选C。
(2)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加了,氮气不变。这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其主要场所是肺。
(3)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逐渐增加,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气体。故选A。
(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深吸一口气,屏住一段时间,再尽力呼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将会小于16%。
(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23.(2024四上·钱塘期中)下图是演示呼吸过程的模型图,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结构。
A     C   
(2)图1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的状态。(A.吸气B.呼气)
(3)此时图2中气球下拉,肺部   。(A.收缩B.扩张)
(4)呼吸器官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请列举一个保护呼吸器官的措施。
【答案】(1)气管;肺
(2)B.呼气
(3)B.扩张
(4)呼吸新鲜空气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1)肺是身体进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肺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经常锻炼,可以使肺功能更加强大。吸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底下的橡胶膜模拟隔肌。
(2)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
(3)吸气时隔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隔肌向上,胸腔收缩。通过模拟我们知道,控制气体进出的结构是我们身体的胸廓和隔肌。
(4)人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气管和支气管连接着喉与肺,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呼吸器官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经常呼吸新鲜空气、多参加体育锻炼来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增强我们的呼吸功能。
24.(2024四上·钱塘期中)我们认识了新的工具——音叉,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敲击音叉后,用眼睛观察音叉振动     (明显/不明显),用手触摸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    。
(2)如图,小科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填“水”“空气”或“桌面”)传播的。
(3)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音叉声音的,这是因为
【答案】(1)不明显;麻麻的
(2)水
(3)没有介质帮助传播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音叉后,音叉振动发出声音,用眼睛观察音叉振动不明显,用手触摸音叉,感受到的现象是麻麻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如图,小科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水传播的。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理论上,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是听不到声音的,是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的环境,没有介质帮助声音传播。
25.(2024四上·钱塘期中)小科利用音叉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敲击音叉 音叉与气球皮的远近不变
轻轻敲击 重重敲击
碎纸屑跳动情况 跳动不明显 跳动明显
(1)图中将气球皮套在杯口,是模拟耳朵中(  )的作用。
A.耳郭 B.鼓膜 C.耳蜗
(2)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说明音叉在   ,且通过   传给了气球皮。
(3)音叉与气球皮的远近不变时,先轻敲再重敲,发出的声音(  )。
A.一样 B.高低不同 C.强弱不同
(4)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的(  )。
A.振动幅度大 B.振动速度快 C.振动幅度小
【答案】(1)B
(2)振动;空气
(3)C
(4)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
【解析】【分析】(1)我们耳朵中有个鼓膜,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图中将气球皮套在杯口,是模拟耳朵中鼓膜的作用。故选B。
(2)敲击后的音叉会产生振动,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在气球皮上方但不接触气球皮,碎纸屑会跳动起来,说明音叉在振动,且通过空气传给了气球皮。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故选C。
(4)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的幅度大。故选A。
26.(2024四上·钱塘期中)在学习了《声音》单元内容后,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制一个乐器。请你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成成利用4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制作了一个弹拨乐器(见右图)。
启启利用试管制作一个吹奏乐器。
(1)在开展自制乐器活动中,我们首先应该完成(  )
A.设计 B.寻找材料 C.展示
(2)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
A.1号弦 B.2号弦 C.4号弦
(3)演奏时,他发现声音太轻了,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响的是(  )
A.用力拨动橡皮筋 B.换更细的橡皮筋 C.把橡皮筋拉的更紧
(4)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的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5)右图中,启启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水,制作出“3”“1”音试管。请画出“2”“4”音试管中的水位。
(6)启启取其中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然后用力吹奏,比较两次声音的强弱(  )
A.轻轻吹奏声音强 B.用力吹奏声音强 C.两次声音强弱相同
(7)启启发现4个试管的音高变化不明显,该如何改进他的乐器?
   。
【答案】(1)A
(2)C
(3)A
(4)C
(5)略
(6)B
(7)试管中水的高低变化更明显
【知识点】制作乐器
【解析】【分析】(1)科学技术对工程建设之间有重大影响,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实施一项工程前要先进行设计,所以在开展自制乐器活动中,我们首先应该完成的是设计。故选A。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所以用相同的力拨动时,发出声音最低的是4号琴弦。故选C。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所以演奏时声音太轻,可以用力拨动橡皮筋可以让声音变得更响。故选A。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试管中的空气振动产生的。故选C。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单位是赫兹,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可以通过改变试管中水位的高低改变音高,“2”的水位比“1”高,“4”的水位最高。
(6)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通过实验发现,敲击力度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强。敲击力度越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的声音越弱。所以比较轻轻吹和用力吹两次声音强弱不同,用力大声音强。故选B。
(7)启启发现4个试管的音高变化不明显,可以将试管中的水位高低变化更明显的方式改进他的乐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