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4 物质的溶解性 课件(共22张PPT) 2024-2025学年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20 08:4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
化学
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
第4节 物质的溶解性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某种溶剂中的能力,称为该物质的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呢?
观察思考
【实验1】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氯化钠、氢氧化钙各1g,再用量筒各量取5 mL水,加入2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2】取2支试管,各加入少量固体碘,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少量水和少量酒精,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3】取1支试管,加入3g硝酸钾,然后加入5mL水,充分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 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发生的变化。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得出哪些实验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拓展视野
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不仅跟气体的性质有关,还跟压强和温度有关。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能力增强;反之,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弱。如生产汽水时,常增大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强,使之易于溶解。而当打开瓶盖时,压强减小,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当压强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弱。如夏天水温有所上升,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因此鱼类有时会上浮到水面进行呼吸。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下列是几位同学设计的比较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能力大小的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方案是?
应该在同一温度下
这样可以吗?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溶剂的量应该相同
这样可以吗?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应该达到饱和状态
这样可以吗?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可行
这样可以吗?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比较固体物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比较溶解性的大小
温度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状态
溶解的溶质质量
溶解度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溶解度(S):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克)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9 g,表达什么意思呢?
在20℃时,100 g 水里溶解35.9 g 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在20℃时,100 g 水里最多能溶解35.9 g 氯化钠。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溶解度 S≥10g 1g≤S<10g 0.01g≤S<1g S<0.01g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而溶解度是定量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
常温下(20℃)物质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实验探究
在下面的活动中,我们将以硝酸钾为例,学习物质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
1.用实验方法测定不同温度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如表。
2.以温度为横坐标,以物质的溶解度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标出不同温度下相应溶解度的点,再用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为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能否找到硝酸钾在50℃、70℃时的溶解度。
新知导学
交流讨论
观察下列溶解度曲线,你有什么发现?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推测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也可以发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还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
新知导学
学以致用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以下问题。
1.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具有怎样的变化规律
2.图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与最小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3.在0℃时,图中几种物质的溶
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怎样的
4.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约
是多少 80℃时,140g硝酸钠溶
于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否为饱
和溶液
新知导学
观察思考
在生产和科研中,人们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找到有利于物质溶解和结晶的温度区域,分析不同温度下溶液是否饱和,还能依据曲线变化计算溶解和结晶的量。
硝酸钾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何结合其溶解度曲线分析其降温结晶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
如图,配制不饱和溶液①。随着温度下降,溶质的溶解度减小,至60℃时形成饱和溶液②。当温度继续下降时,溶解度也进一步减小,晶体不断析出,依次经历状态③和④。
课堂小结
影响因素
物质的溶解性
定量
表示
溶解度
与溶解性的关系
定义:四要素
溶解度曲线
意义:点、线
应用
内因
外因
溶质、溶剂本身性质
温度、压强
1.依据以下事实回答问题。
①氯化钠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③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
(1)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 和
等三个因素有关。
(2)在上述三个因素中选择一个,另外列举一个相应的实例: 。
课堂巩固
溶剂种类
溶质种类
温度
油污溶于汽油,而不溶于水
2.某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35.9 g。该温度下,将15 g NaCl加入50 g 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将20 g NaCl加入50 g 水中,充分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课堂巩固
23.1%
26.5%
饱和
3.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5.9:100
C.将t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硝酸钾溶液的浓度大于氯化钠溶液的浓度
D.分别将1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10℃,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课堂巩固
B
谢 谢 观 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