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生物学人教版(2019)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上学期生物学人教版(2019)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2-19 21:5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生物学人教版(2019)期末模拟测试卷B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螺旋藻(属蓝细菌)是一种中药材,可用于减轻癌症放疗、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免疫功能等。下列有关螺旋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螺旋藻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
B.螺旋藻和黑藻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螺旋藻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进行繁殖,说明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细胞
D.光照条件下,螺旋藻细胞内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上
2.梨树从土壤和空气中吸收所需物质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科学家发现梨的果肉细胞和叶肉细胞中的化合物不完全一样。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梨的果肉细胞和叶肉细胞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都有差异
B.梨的果肉细胞和叶肉细胞所含元素的种类大致相同
C.生物体中的元素都来自自然界,故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找得到
D.梨的叶肉细胞和蓝细菌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二者的结构都相同
3.奶茶店常用大量含葡萄糖的糖浆进行调味配制奶茶,经常饮用奶茶容易增加人体患糖尿病的风险。某生物兴趣小组从奶茶店买回一杯宣称用鲜奶调制的白色奶茶,欲对其相关成分进行鉴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斐林试剂混匀后即可观察到奶茶由白色变成砖红色
B.加入斐林试剂若检出到很深的砖红色,则说明奶茶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
C.若该奶茶使用了鲜奶,在奶茶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观察到颜色变紫
D.用苏丹Ⅲ染液滴进奶茶中,若呈红色,则说明奶茶中含有脂肪
4.如图为人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或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是生物大分子,其单体在人体细胞中均能合成
B.若②是激素,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C.若①②共同构成糖蛋白,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关
D.若③是D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核糖、磷酸、A、G、C、T
5.苯丙酮尿症患者早期确诊后,可及时采取严格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的饮食策略辅助治疗。为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下表为研究过程中患者体内几种矿质元素含量的检测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锌(μmol/L) 铁(μmol/L) 钙(mmol/L) 镁(mmol/L) 铜(μmo/L)
实验组 70.58±1.53 7.38±1.20 1.68±0.17 1.65±0.17 21.77±3.97
对照组 78.61±0.90 7.75±0.95 1.72±0.17 1.48±0.20 20.04±5.29
A.表中检测的5种元素均为微量元素
B.实验组不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对照组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
C.表中结果说明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会影响患者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
D.人体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但Ca2+的含量过高会引起抽搐
6.科学家用某方法分离出某动物消化腺细胞中的甲、乙、丙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于丙中,细胞器甲可为其提供能量
B.细胞器乙肯定与蛋白质加工有关
C.该细胞中不具膜的细胞器还有中心体
D.蓝细菌细胞中含有的细胞器只有丙
7.脂滴广泛存在于植物及动物细胞中,是细胞内脂肪的主要贮存场所,它能与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发生相互作用,其中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下列推测最合理的是( )
A.脂滴表面分布有单层磷脂分子,且亲水头部在内侧
B.脂滴的增大只与光面内质网有关
C.营养缺乏时,溶酶体中的脂肪酶可将脂滴中的脂肪分解
D.脂滴是一种类似于糖原的颗粒,只是用来贮存能量
8.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质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细胞分为三组:甲组不作处理;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并分布于细胞膜内外两侧(如图1所示)。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进行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时,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A.蛋白质2和3部分嵌入,并位于膜的外侧
B.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1
C.镶在脂双层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是4和5
D.该实验证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不对称性
9.如图表示不同条件下植物细胞吸收或外渗离子的情况。在正常条件下,处于低盐溶液中根吸收离子W时,初始几分钟(图示中的a段)离子W的流入速度很快,这是因为起初离子W流入的是细胞壁而没有通过质膜进入细胞;此后离子W以基本恒定的速率持续流入根细胞。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示中的植物细胞以主动转运的方式吸收离子W
B.曲线1中cd段离子W外渗迅速的原因是外渗的离子W大多只需通过细胞壁,而不是来自细胞内部
C.曲线2中限制代谢作用的条件包括缺氧、低温或存在呼吸抑制剂等
D.曲线2中初始一段时间吸收离子W的速率受影响较小,之后的吸收速率仍大于0
10.生物膜上能运输H+的载体蛋白统称为质子泵,常见的质子泵有V型、F型和P型。V型泵主要存在于小泡的膜上,能逆浓度转运H+;P型泵在水解ATP的同时发生磷酸化,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F型泵能顺浓度梯度转运H+,并利用其释放的能量合成ATP,所以F型泵也叫ATP合酶,由F0和F1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V型质子泵可存在于动物细胞的溶酶体膜上,使溶酶体内呈酸性
B.抑制细胞呼吸不影响P型质子泵运输H+的速率
C.ATP合酶从功能上说既是酶,也是载体
D.线粒体内膜上可能存在ATP合酶
11.能荷调节也称腺苷酸调节,指细胞通过调节ATP、ADP、AMP(一磷酸腺苷)两者或三者之间的比例来调节代谢活动。计算公式为:能荷=(ATP+1/2ADP)/(ATP+ADP+AMP)×100%。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低能荷时产生相反效应。能荷对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分子AMP中只有一个磷酸基团,在正常细胞中为DNA的自我复制提供原料
B.根据能荷的计算公式推测,一般情况下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对能荷的大小没有影响
D.根细胞在吸收无机盐时,能荷数值较高更有利于吸收
12.凝乳酶能够使乳汁凝固,凝乳酶在加工生产奶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不同水浴温度下,足够浓度的凝乳酶使一定量的乳汁凝固所需时间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浴温度为10℃和60℃时,凝乳酶不凝乳的机理不相同
B.水浴温度为40℃时凝乳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最大
C.图示曲线走向与凝乳时间随pH的变化曲线相似
D.水浴温度为20℃时,若增加凝乳酶的浓度,凝乳时间会缩短
13.植物甲的花产量、品质(与叶黄素含量呈正相关)与光照长短密切相关。研究人员用不同光照处理植物甲幼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光照处理 首次开花时间 茎粗(mm) 花的叶黄素含量(g/kg) 鲜花累计平均产量(kg/hm2)
① 光照8h/黑暗16h 7月4日 9.5 2.3 13000
② 光照12h/黑暗12h 7月18日 10.6 4.4 21800
③ 光照16h/黑暗8h 7月26日 11.5 2.4 22500
A.第①组处理有利于诱导植物甲提前开花,且产量最高
B.植物甲花的品质与光照处理中的黑暗时长呈负相关
C.综合考虑花的产量和品质,应该选择第②组处理
D.植物甲花的叶黄素含量与花的产量呈正相关
14.叶绿素家族种类较多,主要分为叶绿素a、b、c、d、f等,其中叶绿素f是最近新发现的一种叶绿素(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存在于澳大利亚鲨鱼湾的一种蓝细菌中,它的吸收光谱可以延伸到近红外光的范围内,可利用的光能范围更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素f是由C、H、O、N共四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叶绿素f分布在类囊体膜上,起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
C.含有叶绿素f的生物可以生活在更深的海水环境
D.同等强度的光照射,等量叶绿素f吸收光能比叶绿素a高
15.某同学探究O2浓度对苹果果实呼吸速率的影响,并将结果用图甲表示,结合图乙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氧气浓度为a时,对应图乙中的③④,④发生在该生理过程的第二阶段
B.图甲中氧气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5倍
C.图甲中氧气浓度为c时,对应图乙中的①③④,③过程有NADH的积累
D.据图中信息推测,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速率会一直增加,因此低氧条件适合果实的储存
16.人体内存在一类“老而不死”的衰老细胞,阻碍组织再生。我国科学家利用衰老细胞溶酶体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高的典型特征,设计了一种新型靶向药物SSK1,当SSK1进入衰老细胞,会被高活性的B—gal切割,释放出一种毒性小分子去激活M蛋白激酶。激活后的M蛋白激酶可进入细胞核内干扰核内信号传递途径,诱导衰老细胞死亡。进入非衰老细胞,则无此效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信息推测非衰老细胞中没有β—gal
B.衰老细胞中高活性的β—gal会促进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C.SSK1被切割释放的毒性小分子诱导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若某些非衰老细胞具有高活性β—gal,则SSKl可能存在脱靶的风险
17.取某绿色植物两叶片,将甲叶片置于一密闭、恒温的透明玻璃容器内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测得数据如图甲所示。将乙叶片置于开放环境中,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检测其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研究温度对叶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测得数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叶片在第30min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部位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甲叶片第15~45min中叶绿体通过光反应产生的O2量为4×10-7mol
C.在10~20℃之间,温度对乙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小于呼吸作用的影响
D.25℃和30℃时乙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相同且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也相同
18.粟米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王牌军粮”,能储存九年之久。古人通常挖仓窖储存粟米,先将窖壁用火烘干,后采取草木灰、木板、席、糠、席等五层防潮、保温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仓窖密封后,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可以正常进行,需氧的第三阶段受到抑制
B.有氧呼吸转化能量的效率有限,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窖壁用火烘干等措施能够降低环境湿度,减少细胞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代谢速率
D.仓窖中的低温环境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
19.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细胞多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G1、S、G2、M期分别为DNA合成前期、DNA复制期、DNA合成后期、细胞裂期)时相中,DNA合成阻断法可实现细胞周期的同步化。TdR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将过量的TdR加入连续增殖的细胞培养液中,处于S期的细胞立即被抑制,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将TdR洗脱后更换培养液,阻断于S期的细胞开始沿细胞周期正常运行(图中箭头表示细胞周期的运转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加入过量的TdR,培养(G1+G2+M)时长后,细胞将处于乙状态
B.第一次更换培养液后,S培养时长(G1+M+G2)时,细胞处于甲状态
C.要实现丙图状态,需在第一次洗脱后培养时长小于(G1+M+G2)时加入TdR
D.经过至少3次加入TdR后,所有时期的细胞将被同步化在G1/S期
20.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都要经过分化、衰老、死亡等几个阶段。研究表明,人类面临着三种衰老:第一种是生理性衰老,是指随着年龄增长所出现的生理性退化,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第二种是病理性衰老,即由内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使衰老现象提前发生。第三种是心理性衰老,人类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产生“未老先衰”的心理状态而影响机体的整体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分化和衰老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B.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力下降,加速病理性衰老的发生
C.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DNA被截断导致的衰老属于生理性衰老
D.细胞死亡都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21.根据不同农作物种子化学成分的差别,可将种子分为淀粉类种子、蛋白质类种子、脂肪类种子。表中的三种作物种子分别属于上述三类种子,表中数据为三种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质 淀粉及可溶性糖 脂肪 纤维素
小麦 11.0 68.5 1.9 1.9
大豆 36.0 26.0 17.5 4.5
油菜 23.0 25.0 48.0 -
(1)实验测定的几类物质中,不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_____。播种时,种子细胞呼吸需要消耗氧气,这与呼吸底物分子中O含量有关,三种种子种植深度相对较浅的应为_____,从细胞代谢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
(2)实验表明,三类种子浸入水中后,大豆的体积变化大于小麦的,远大于油菜的,浸种初期种子细胞吸收的水分主要以_____形式存在,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三类种子吸胀体积大小与种子中物质的亲水性有关,根据这一实验结果,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亲水性大小依次为_____。
(3)如图是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几种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①根据图示,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有_____和_____。
②若要鉴定种子中的可溶性还原糖,需要使用_____试剂,向样液中加入该试剂后,需要进行_____,才能观察到_____。
22.霉菌是多细胞丝状真菌,通过分解现成有机物获得营养,条件适宜时,菌丝生成丝状团,叫作菌丝体。如图为霉菌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内填数字):
(1)霉菌细胞与蓝细菌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霉菌细胞具有______与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霉菌细胞无______这种细胞器。
(2)霉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都具有______(结构),发挥支持和保护的功能,但两者的组成物质不同。细胞质中具有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络结构——______,它在维持细胞形态并控制细胞运动及胞内运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霉菌淀粉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它们通过______键连接起来。
(4)霉菌细胞中淀粉酶合成的控制中心是______,淀粉酶的加工、分泌过程需要图中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参与。
2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含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常被用作科学研究的材料。实验人员测定任氏血中葡萄糖的含量,通过其变化反映人成熟红细胞在保存过程中的代谢能力,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从人的血液中分离得到成熟红细胞,加入含有葡萄糖的任氏液(成分与血浆相似),混合成为任氏血,测定任氏血中初始葡萄糖含量。
步骤二:将任氏血灌入血袋,在适宜条件下保存。
步骤三:5小时后,测定任氏血中葡萄糖的含量,分析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的对照实验操作是_____。
(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通过_____方式吸收葡萄糖;人成熟红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比任氏血中高将近30倍,推测红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是_____。
(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清水中能迅速吸水涨破,有人推测这可能与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有关。水通道蛋白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显著提高了水分子的运输速率。请以甲、乙两组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这个推测是正确的。请完善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①将甲组红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破坏,乙组红细胞_____;
②将两组红细胞同时置于_____中;
③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细胞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
④若_____,说明推测正确。
(4)蛋白A是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为验证蛋白A是否为水通道蛋白,研究者选用细胞膜中缺乏此蛋白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组号 在等渗溶液中进行的处理 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母细胞的水通透速率/(cm/s·10-4)
Ⅰ 向卵母细胞注入微量水(对照) 27.9
Ⅱ 向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mRNA 210.0
Ⅲ 将部分Ⅱ组细胞放入含HgCl2的等渗溶液中 80.7
Ⅳ 将部分Ⅲ组细胞放入含试剂M的等渗溶液中 188.0
注:卵母细胞接受蛋白A的mRNA后可以合成蛋白A,并将其整合到细胞膜上。
①与Ⅰ组细胞相比,Ⅱ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____。
②Ⅱ、Ⅲ组实验结果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_____作用。
③Ⅲ、Ⅳ组实验结果说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_____,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______。
④综合上述结果可知,蛋白A______(填“是”或“否”)为水通道蛋白。
24.物质M能降低高温等环境因素对类囊体膜造成的伤害。下图是叶肉细胞中合成物质M的有关过程,其中A.B代表相关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A代表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A中合成NADPH的场所是____________。B中[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
(2)光合作用为物质M的合成提供____________(填物质)。
(3)高温下叶肉细胞中物质M的合成量增加。据图分析,主要原因是高温下B内的反应受抑制,使____________(填物质)向叶绿体输送的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物质M的合成。
(4)为了验证高温使B内的反应受抑制,而导致物质M合成增多,研究人员准备了以下材料。恰当选取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供选择材料:生长健壮的叶片、完全营养液、呼吸抑制剂、可调温度培养箱等。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
25.人体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图甲所示,图甲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控制的蛋白质合成。图乙表示造血干细胞分裂的三个时期示意图(图中仅表示部分染色体),图丙表示造血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网织红细胞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合成蛋白质。
(2)图乙中的2表示有丝分裂________期,图中纺锤体的形成与细胞的________(填结构)有关,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乙还缺少________期的细胞。
(3)图丙BC段对应图乙中的________(填序号),图丙CD段形成的原因是DE段染色单体的数量是________。
(4)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成熟红细胞排出细胞核和丧失细胞器的意义是________。
(5)人红细胞的寿命为100~120天,每分钟有数百万至数千万个红细胞死亡,下列关于红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成熟红细胞凋亡不受基因控制
B.红细胞凋亡过程中会发生DNA有规律地降解
C.细胞的凋亡对个体的发育是不利的
D.细胞以出芽的方式形成凋亡小体,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螺旋藻(属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是自养型生物,A正确;黑藻是真核生物,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B正确;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螺旋藻通过细胞增殖的方式进行繁殖,说明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细胞,C正确;螺旋藻是原核生物,不含叶绿体,D错误。
2.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梨的果肉细胞和叶肉细胞中的化合物不完全一样,据此可推知梨的果肉细胞和叶
肉细胞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都有差异,A正确;不同细胞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大致相同,B正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归根结底是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得的,因此生物体中的元素都来自自然界,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找得到,C正确;梨的叶肉细胞是真核细胞,含有叶绿体,蓝细菌的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二者的结构不完全相同,D错误。
3.答案:C
解析:A、使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塘时,需要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到待测样本中,然后进行水浴加热,才会观察到颜色变化,不是加入混匀后即可观察到变化,A错误;
B、斐林试剂只能检测是否存在还原糖,不能确定具体是哪种还原糖,奶茶中可能存在其他还原糖导致出现砖红色反应,不能仅据此说明奶茶中含有大量葡萄糖,B错误;
C、如果奶茶中使用了鲜奶,鲜奶中含有蛋白质,双缩眼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所以在奶茶中加入双缩眼试剂,可观察到颜色变紫,C正确;
D、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S,若①是生物大分子,则其为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只有非必需氨基酸可在人体内合成,A错误:
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而的组成元素是C、H、O,若②是激素,可表示性激素,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B错误;
C.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S,可以是蛋白质;②的组成元素是C、H、O,可能是糖类,若①②共同构成糖蛋白,其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关,C正确;
D.若③是D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为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而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的,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钙、镁是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A错误;
B、据题干信息“苯丙酮尿症患者早期确诊后,可及时采取严格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的饮食策略辅助治疗”可知,实验组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B错误;
C、对患者进行严格限制高蛋白食物摄入后,据表中数据可知,患者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与对照组相差不大,说明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会影响患者体内矿质元素的含量,C正确;
D、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但是Ca2+的含量太低会引起抽搐,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含蛋白质和脂质的细胞器具有膜结构,可能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含核酸的细胞器可能为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甲、乙、丙三种细胞器存在于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和液泡)中,甲具膜,且含有核酸,为线粒体;乙具膜,但不含核酸,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不具膜,但有核酸,为核糖体。核糖体为蛋白质合成场所,合成蛋白质的能量可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细胞器乙若为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则与蛋白质的加工有关,若细胞器乙为溶酶体,则与蛋白质的加工无关,B错误;该动物细胞中不具膜的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C正确;蓝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只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正确。
7.答案:C
解析:脂滴表面分布有单层磷脂分子,且亲水头部在外侧,A错误;脂滴是细胞内脂质贮存的主要场所,其形成主要与光面内质网有关,B错误;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当营养缺乏时,溶酶体中的脂肪酶可将脂滴中的脂肪分解,以便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C正确;脂滴广泛存在于植物及动物细胞中,是细胞内脂肪的主要贮存场所,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多糖,脂肪除了用来贮存能量外还具有保温和缓冲机械压力等作用,D错误。
8.答案:A
解析:依题意,甲组不作处理,膜上蛋白不水解;乙组胰蛋白酶不能进入细胞,则其水解的是分布于细胞膜外侧的蛋白质;丙组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并分布于细胞内外两侧,则其水解细胞膜两侧的蛋白质。电泳时,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结合图2分析,1号蛋白质在甲乙丙三组中大小关系是甲组>乙组>丙组,说明其位于细胞膜内、外侧部分被处理了,位于脂肪层内部的没被处理,1号蛋白质贯穿整个细胞膜;2号蛋白质在甲乙丙三组中大小关系是甲组>乙组=丙组,说明2号蛋白质一部分分布于细胞膜外侧,被水解了,另一部分嵌入脂双层,未被水解;3号蛋白质大小关系为甲组=乙组>丙组,说明3号蛋白质一部分位于细胞膜内侧,被水解了,另一部分嵌入脂双层,未被水解;甲乙组中分离到4、5号蛋白质,丙组中没有分离到4、5号蛋白质,说明4、5号蛋白质镶在细胞膜内表面,被水解了。据此分析可知,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不对称性。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1号蛋白质,A错误,BCD正确。
9.答案:D
解析:由题图中曲线2可以看出,在限制代谢作用的条件下,除了初始几分钟吸收离子W受影响不大外,之后细胞吸收离子W的量不变,吸收速率等于0,说明根对离子W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转运,A正确,D错误;题图曲线1中cd段离子W外渗比d点后迅速,这是由于c段外渗的离子W主要是流入细胞壁而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离子,B正确;曲线2中限制代谢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低温、缺氧、pH过高或过低、存在呼吸抑制剂等,C正确。
10.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V型泵主要存在于小泡的膜上,能逆浓度转运H+,因此其可存在于溶酶体膜上,使溶酶体内呈酸性,A正确;抑制细胞呼吸会导致ATP减少,而P型质子泵运输H+时需要水解ATP的同时发生磷酸化,因此抑制细胞呼吸会影响P型质子泵运输H+的速率,B错误;ATP合酶能催化ATP的合成,所以是一种酶,同时能顺浓度梯度转运H+,所以也是载体,C正确;ATP合酶利用H+顺浓度梯度运输形成的势能合成ATP,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合成大量ATP,所以线粒体内膜上存在ATP合酶,D正确。
11.答案:A
解析:AMP中含一个磷酸基团,是RNA的合成原料,A错误;根据能荷的计算公式可知,当ATP全部转化为AMP时,能荷数值为0,当AMP全部转化为ATP时,能荷数值为1,一般情况下细胞内ATP被不断消耗的同时也在不断生成,细胞能荷数值小于1,B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与能荷变化无关,C正确;根细胞在吸收无机盐时需要消耗ATP,根据题意“高能荷时,ATP生成过程被抑制,而ATP的利用过程被激发”可知根细胞在吸收无机盐时,能荷数值较高更有利于吸收,D正确。
12.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水浴温度为10℃和60℃时,乳汁不会凝固,其作用机理不同,低温使酶活性降低,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A正确。水浴温度为40℃时凝乳时间最短,凝乳酶催化的反应速率最大,B正确。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pH会影响酶的活性,当凝乳酶处于最适pH时,酶促反应速率最大,凝乳时间最短;当pH大于或小于凝乳酶的最适pH时,酶活性会下降甚至丧失,凝乳时间增加或不能凝乳,凝乳时间随pH的变化曲线走向与题图凝乳时间随温度的变化曲线相似,C正确。由题干可知,在该实验中凝乳酶足量,其不是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故即使增加凝乳酶的浓度,凝乳时间也不会变短,D错误。
13.答案:C
解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与其他组相比,第①组处理首次开花时间最早,说明第①组处理有利于诱导植物甲提前开花,但其鲜花累计平均产量小于第②③组,故A错误;植物甲花的品质与叶黄素含量呈正相关,据表中信息可知,随着光照处理中的黑暗时长减小,植物甲花的叶黄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故B错误;第②组处理植物甲花的叶黄素含量最高,鲜花累计平均产量明显大于第①组,略小于第③组,综合考虑花的产量和品质,应该选择第②组处理,C正确;比较第②组和第③组的结果可知,第②组植物甲花的叶黄素含量较第③组高,但第③组的鲜花累计平均产量高于第②组,说明植物甲花的叶黄素含量与花的产量不呈正相关,D错误。
14.答案:D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叶绿素至少是由C、H、O、N、Mg五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绿素f存在于一种蓝细菌中,而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故叶绿素f不分布在类囊体膜上,也不起固定二氧化碳的作用,B错误;水对红、橙光的吸收比对蓝、绿光的吸收多,即能到达更深的海水环境的是蓝紫光、绿光等短波长的光,红外光波长更长,不能到达更深的海水区域,故含有叶绿素f的生物不能在更深的海水环境中生存,C错误;由于叶绿素a只能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而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以延伸到近红外光的范围内,可利用的光能范围更宽,故同等强度光照射下,等量叶绿素f吸收光能比叶绿素a更高,D正确。
15.答案:B
解析:A、图甲中氧气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对应图乙中的③④,④发生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A错误; B、图甲中氧气浓度为b时,释放的CO2总量为8,无氧呼吸为5,有氧呼吸为3,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5,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5,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5倍,B正确; C、图甲中氧气浓度为C时,对应图乙中的①③④,③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会有NADH的积累,C错误; D、据图中信息推测,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速率不会一直增加,因为会受到酶的数量等因素的限制,D错误。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不能推测非衰老细胞中没有β—gal,可能是活性低,A错误;β —gal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和细胞呼吸无关,B错误;SSK1被切割释放了毒 性分子,进而激活M蛋白激酶干扰核内信号传递途径影响细胞表达,诱导细胞凋亡,C错误;如果某些非衰老细胞具有β—gal高活性,则SSK1可能被切割 产生毒性分子促进非衰老细胞死亡,D正确。
17.答案:A
解析:甲叶片在第30min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部位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正确;甲叶片第15~45min中,既通过有氧呼吸消耗O2,也通过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产生O2,叶绿体通过光反应产生的O2量为容器内增加的O2量与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之和,由题图甲可知,前15min只进行细胞呼吸,可以计算出前15min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为1×10-7mol,则第15~45min消耗的O2量应为2×10-7mol,据此可以计算第15~45min叶绿体产生的氧气量为(8-4)×10-7+2×10-7=6×10-7mol,B错误;在10~20℃之间,乙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明显上升,但是呼吸速率变化不大,说明温度对乙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对呼吸作用的影响,C错误;叶片积累的有机物量为净光合产生的有机物量,由于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据题图乙可以看出,25℃和30℃时对应的真正光合速率相同,但是30℃时的呼吸速率更高,因此30℃时叶片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低于叶片25℃时积累的有机物量,D错误。
18.答案:A
解析:A、仓窖密封后,由于氧气的缺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受到抑制,进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也受到抑制,A错误;B、有氧呼吸转化能量的效率有限,有氧呼吸中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只有少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B正确;C、窖壁用火烘干等措施能够降低环境湿度减少细胞自由水含量,降低湿度来降低其细胞呼吸的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损耗,C正确;D、粮食储存时所需的条件为:低温、干燥、低氧,低温环境可以降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酶的活性,D正确。
19.答案:C
解析:A、第一次加入过量的TdR,S期细胞被阻断,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并沿细胞周期运转,培养G1+M+G2时,G2、M、G1期中的细胞将全部运转停滞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细胞所处状态如图甲,A错误;
B、第一次更换培养液后,S培养时长(G1+M+G2)时,原来处于S期的细胞完成DNA复制,进入到G1、G2、M期(不会再进入S期),则细胞处于乙图的状态,B错误;
CD、为了实现培养液中所有细胞的同步化,需要2次加入TdR,第一次将过量的TdR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养(G1+G2+M)时长后,所有细胞处于G1/S交界和S期,然后洗脱更换培养液,继续培养时长大于S小于(G1+G2+M),然后第二次加入TdR,所有细胞被阻断在刚进入S期,C正确,D错误。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D、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而细胞坏死是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胞被迫中断正常代谢的现象,不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D错误。
21.答案:(1)可溶性糖、脂肪;油菜种子;油菜种子脂肪含量高,脂肪分子中O含量低,油料种子萌发时分解脂肪消耗的氧气量比较多
(2)结合水;蛋白质>淀粉>脂肪
(3)①可溶性糖转变成了脂肪;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糖类;②斐林;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解析:(1)播种时,表中三种种子种植深度相对较浅的应为油菜种子,这是因为油菜种子脂肪含量高,脂肪含氢量高。种子萌发时消耗氧气量比较大。
(2)实验表明,三类种子浸入水中后,大豆的体积变化大于小麦,远胜于油菜,这说明表中前三种物质中,亲水性的大小依次为蛋白质>淀粉>脂肪。
(3)题图为油脂类种子成熟过程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图中可溶性糖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可溶性糖转变成了脂肪,另外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糖类也是原因之一。若想鉴定种子中的可溶性还原糖,所用的检测试剂分别为斐林试剂,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才能观察到(浅)蓝色→棕色→砖红色的颜色变化。
22.答案:(1)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
(2)细胞壁;细胞骨架
(3)氨基酸;肽
(4)细胞核;①;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③;线粒体
解析:(1)霉菌属于真核生物,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霉菌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成形的细胞核)。与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霉菌细胞无叶绿体这种细胞器。
(2)霉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都具有细胞壁,发挥支持和保护的功能,但两者的组成物质不同,霉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几丁质,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络结构,它在维持细胞形态并控制细胞运动及胞内运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霉菌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它们是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
(4)细胞核是遗传代谢的控制中心,所以霉菌细胞中淀粉酶合成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淀粉酶的加工、分泌过程需要题图中细胞器①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③线粒体的参与。
23.答案:(1)测定任氏血初始葡萄糖含量
(2)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3)不做处理;蒸馏水(或清水)乙组吸水涨破所需时间小于甲组
(4)①增大;②抑制;③部分恢复;空间结构④;是
解析:(1)题述实验步骤中起对照作用的操作是测定初始葡萄糖含量,通过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情况来反映人成熟红细胞的代谢能力。
(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属于易化扩散;人成熟红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比任氏血中高将近30倍,可见钾离子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红细胞的,为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和能量。
(3)根据题意,要验证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能迅速吸水涨破,与水通道蛋白有关,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设计实验步骤为:①将甲组红细胞膜中的蛋白质破坏,乙组红细胞不做处理;②将两组细胞同时置于蒸馏水(或清水)中;③测定两组细胞吸水涨破所需的时间;④若乙组吸水涨破所需时间短,说明推测正确。
(4)①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与Ⅰ组细胞相比,Ⅱ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②将部分Ⅱ细胞放入含HgCl2的等渗溶液中,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母细胞的水通透速率,结果远远低于实验Ⅱ组,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抑制作用。③Ⅲ、Ⅳ组实验结果中,在低渗溶液中测定卵母细胞的水通透速率,Ⅳ组>Ⅲ组,说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部分恢复,故可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空间结构。④综合上述结果可知,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
24.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还原型辅酶I(NADH)
(2)ATP、NADPH、3-磷酸甘油醛
(3)3-磷酸甘油醛、PEP
(4)思路:切取生长健壮的长势一致的叶片,分为3组,将叶片的叶柄浸入相应的完全营养液中;第1、2组在常温下培养,第3组高温下培养,给第2组加一定量呼吸抑制剂。一段时间后,提取出3组叶片的叶绿体,分别测定3组叶绿体中的物质M的含量。预期结果:第2、3组物质M的含量相当,高于第1组。结论:高温使呼吸链(B内反应)抑制,导致物质M合成增多。
解析:(1)A中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说明其是叶绿体,A中合成NADPH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B中进行了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说明其是线粒体,线粒体中的[H]为还原型辅酶I(NADH);
(2)由图可知,光合作用为物质M的合成提供ATP、NADPH、3-磷酸甘油醛;
(3)高温下叶片呼吸作用降低,丙酮酸消耗降低,使3-磷酸甘油醛、PEP向叶绿体输送的数量减少,增加了物质M的合成;
(4)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是否添加反应抑制剂,因变量是物质M的含量,其他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为保持适量且一致。设计思路如下:配制缓冲液,均分为3组,第2组加适量的反应抑制剂,第2、3组不加。切取生长健壮的长势一致的叶片,分为3组。将叶片的叶柄浸入相应的缓冲液中,第1、2组分别置于常温条件下培养,第3组置于高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3组叶片的物质M的含量。
预期结果:由于高温使叶绿体内的反应受抑制,导致物质M合成增多,第2、3组物质M的含量相当,高于第1组;
结论:高温使呼吸链(B内反应)抑制,导致物质M合成增多。
25.答案:(1)不同;能
(2)中;中心体;间期和末
(3)1、2;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0
(4)成熟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其排出细胞核和丧失细胞器可以为运输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5)B
解析:(1)造血干细胞经分化产生幼红细胞,因此其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幼红细胞形成网织红细胞过程中排出细胞核,但后者仍然含有已合成的RNA和核糖体,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
(2)题图乙2中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因此2中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动物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与中心体有关。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题图乙中1代表分裂前期,2代表分裂中期,3代表分裂后期,还缺少间期和末期细胞。
(3)题图丙BC段代表每条染色体上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BC段对应题图乙的1、2,CD段说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此时染色单体数为0。
(4)成熟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排出细胞核和丧失细胞器可以为运输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
(5)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细胞编程性死亡,虽然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其凋亡基因在细胞核排出之前就已经开始表达,所以其凋亡仍受基因控制,A错误;细胞凋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细胞染色体的DNA降解,这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B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相关基因活动加强,对于个体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是有利的,C错误;细胞以出芽方式形成凋亡小体,该过程属于胞吐,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