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拔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创作应不早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8年
2.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中“画了一个圈”是指(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
C.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
D.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4.深圳原来是贫穷落后的小镇,现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有人以“一夜城”来形容深圳的迅速崛起,说明了( )
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C.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改革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5.某档案馆有一份20世纪80年代初有关农民收入的抽样调查统计表,观察下表,你认为1978年——1982年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6.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感谢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阅读材料
材料1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流传
材料2 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
材料3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间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回答: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从材料2到材料3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D
6.D
7.材料一反映了包括朱元璋在内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残酷压迫,造成安徽凤阳的贫穷落后。
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期间,“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造成包括凤阳在内的全国许多地方生产停滞的情况。
材料三反映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凤阳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经济出现迅速发展的情况。
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有:长期以来农村人民公社的体制和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难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和国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课件30张PPT。改革开放第9课目录1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国有企业的改革学习目标1.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学会分析问题。
3.了解: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了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复习提问:1、改革开放的开端从哪开始,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1980年我国首先在哪四个城市建立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渐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1985年开始的城市改革重点是什么?此时的城市改革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
5、党的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是如何加快的? “乞丐大省”——凤阳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安徽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原件,成为中国农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安徽省凤阳县3名“包大胆”队干部改革的形式是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凤阳县粮食产量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思考:
1、 算一算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1979年的粮食产量、人均口粮和人均分配收入比1976年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现在的凤阳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乡镇企业建国后我国在农业政策上有哪些变化?农村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1、农业政策上的变化
1950年土地改革
1953-1956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人民公社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
2、实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3、结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这番话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
这种局面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思考:国家工人企业没有生产自主权,缺乏活力吃大锅饭,没有劳动积极性管得太多、太死国有企业国家工人企业扩大自主权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给企业松绑国有企业单一公有制经济政企结合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政企分开平均分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挂牌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十年来,海尔集团(前身为青岛电冰箱厂)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 海尔集团总部张 瑞 敏为什么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后,生产都大大发展了?(1)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大大得到发展的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在城市实行改革后,生产大大得到发展的原因:实行改革后,政企分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的经营成果相联系,这大大提高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1、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这个圈画在哪一事件之后?
2、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3、画出这个“圈”有何意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思考:海南浦东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 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深圳改革前深圳改革后中国近代史上的对外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对外开放有哪些本质的不同?(1)前提不同:前者是被迫开放,后者是主动开放。
(2)性质不同:前者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侵略政策,后者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为搞活经济所采取的政策。
(3)目的和影响不同:前者是西方列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投资设厂,扩大在华权益而强迫中国对外开放,有利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后者则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格局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城市改革
B.农村改革
C.国有企业改革
D.沿海地区开放B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私营企业的改革
C.中外合资企业的改革
D.外商独资企业的改革A【3】有一座城市,它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是
( )
A.汕头
B.深圳
C.珠海
D.厦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