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继续发展(宋元时期)
【理脉络】
宋元时期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时期。
政治上,宋元时期,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集权制的强化阶段。宋代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皇权和加强中央集权。元代行省制的创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上,宋元时期是古代中国经济繁荣的一个时期。宋代出现了“商业革命”,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文化上,宋词、元曲成为社会主流文学形成,反映了商品经济下市民阶层的娱乐文化要求,具有世俗化、大众化的特征。
【高考对策】
宋元时期知识考点,主要是二府三司制、行省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代“商业革命”和宋明理学等内容考查较多。此外,这一阶段相关历史知识点考查具有良好的拓展性,如与西方近代商业革命等中外历史的比较分析考查。
备考时,要夯实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中外历史的比较分析,认识中外历史的差异性及给予的历史教训等。
【主干知识】
一、宋元经济
我国经济重心于宋代南移至江浙地区实现,而且在宋代还出现了商业革命。
1、农业经济
(1)宋代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制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模式
(2)灌溉工具:高转筒车
2、手工业经济
(1)纺织业: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棉纺织业在南方(闽、粤)得到发展。
(2)制瓷业:出现五大名窑;出现青花瓷。
3、商业经济
(1)海外商运迅速发展;
(2)城市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宋代的“市”突破时空限制,如晓市的出现;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都市商业繁盛。
二、宋元政治
宋元时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发展,主要是体现在于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和元代的行省制。
1、中央官制
(1)宋代重文轻武。二府三司制下,相权被参知政事、枢密院等分割,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
(2)元代实行一省制,即中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2、地方官制
元代实行行省制。行省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古代中国三大地方行政制度之一,加强了中央集权。
3、市民阶层的扩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宋元时期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三、宋元科技文化
1、思想——宋明理学
经历了隋唐的三教合一和儒学复兴,宋元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学经历了北宋五子的创立、朱熹时期的成熟和陆九渊的心学产生的新发展等几个阶段的发展。南宋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影响深远。
2、科技——三大发明的改进与传播(“中学西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三大发明大致都经阿拉伯人先后传播到西方,对西方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
3、艺术
(1)文学
宋词、元曲(“瓦肆”、“勾栏”);宋代书法艺术追求个性。文人山水画和风俗画的兴起。
【剖考点】
一、宋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1、二府三司制
(1)结构与职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二府”是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指度支、盐铁和户部,长官是三司使。
(2)特点:以文制武,分散相权(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事权,而三司则分割财政权),加强皇权。
2、行省制
(1)、结构与职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2)、作用:加强了中央集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
(1)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2)大量中原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了生产工具与技术,以及充足劳动力
(3)统治者的重视
(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历程
开始于隋唐,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实现南移(完成)
3、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三、宋明理学
1、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2、内容
(1)创立——北宋五子
①周敦颐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②邵雍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③张载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
④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
(2)成熟——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①思想主张:理气论、道统论、心性论(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②评价: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时期成为官方哲学。
(3)新发展——陆九渊创立心学
①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
②评价:心学的产生,克服了程朱理学的僵化,使得儒学信仰价值的重建任务完成,但其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比较
(1)相同点
①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②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③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
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
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