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21张PPT)+随堂练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课件(21张PPT)+随堂练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7 12:52:07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第15课目录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内容、意义?
2、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讨论的主要问题、提出的方针、影响?这幅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举着刀枪的强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思考:清朝官员指的是清政府,强盗指的是西方列强。被迫、屈辱的外交。红色:社会主义阵营
黄色:资本主义阵营蓝色:与美帝国主义缔约的国家建国初期,新中国奉行的是什么外交方针?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冷战格局中,在新中国所面临的特殊历史环境下,新中国外交的总方针是“一边倒”——鲜明地倒向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摘自《共同纲领》 材料二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声明史料通过材料分析:由以下材料分析新中国的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0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0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03时间1954年基本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影响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被越来越来的国家所接受信息整合有人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过时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不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在中国同印度政府关于西藏问题的谈判中提出的,后经发展,由中、印、缅三国共同提出。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当今社会,新的政治秩序还没有完全形成,霸权主义仍然存在,威胁着世界的安全,因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然可以作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指导原则。1955年4月17日,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955年在第一次亚非(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01中国政府代表02会议的主题03时间地点1955年4月代表周恩来议题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信息整合“求同”
是指“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相互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相互排斥和对立‥‥‥”“存异”
是指“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生活的反应,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求同存异”中的“同”应如何理解? “异”指的是什么?周总理多次发言和发表声明、谈话,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对亚非会议的成功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与万隆会议概括具体政策内容时间意义【1】新中国政府为中国第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的举措有( ) ① 和平解放西藏 ②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提出 ③ 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第制定 ④ 中国代表团万隆期间卓有成效第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2】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第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 C.一国两制
D.和平统一A单选题: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基础巩固
1.下列各图都包含有同一历史人物,其中最能体现该人物外交才能的是( )
2.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
①出席APEC会议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
3.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接见的代表团是( )
A.缅甸
B.印度  
C.越南
D.朝鲜
4.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殖民主义
C.反对帝国主义
D.求同存异
5.关于亚非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会议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
④会议就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进行了讨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关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7.1954年发表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两个国家是( )
①朝鲜
②印度
③越南
④缅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能力提升
1.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其含义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于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18日在华盛顿会见了达赖。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干涉内政
C.互不侵犯 
D.平等互利
4.孔子曾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5.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硝烟和艰辛,其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B.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
C.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
D.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D
2.B
3.B
4.D
5.C
6.C
7.D
能力提升
1.D
2.D
3.B
4.A
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