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四中八年级历史阶段测试一 20160317
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20分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嚣蓄譬至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 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个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2.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你知道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在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3.2016年,某校举办抗美援朝的讲座,准备请一个经历这一时期的家长做主持人,最适合的是
A.赵家长,85岁 B.刘家长,66岁 C.孙家长,67岁 D.李家长, 56岁
4.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A.选举制 B.人民民主专政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共和制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6.新中国外交政策成就的标志是
A.共同纲领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苏友好 D.求同存异
7.某兴趣小组在举办“第一个五年计划”图片展时,收集了以下材料。其中不能选用的是
8.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A.交通运输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农业和商业
9.我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完成时间( )年。
A.1950 B.1951 C.1952 D.1953
10.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A.1949-1953 B.1950-1954 C.1952-1956 D.1953-1957
11.1948年,毛泽东对其他人说,我们要去北京赶考,是指
A.参加科举考试 B.建立和巩固新政权
C.与国民党决定 D.要经受住资产阶级糖衣炮弹
12、每周星期一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决定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大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
14、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养殖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A.制定《共同纲领》 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制定宪法 D.确定国旗、国歌
16.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①邱少云 ②董存瑞 ③黄继光 ④雷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右图为“1950--1953年我国耕地分配图”。下
列对其反映历史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19.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
20.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确定的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民族独立 B.民族自治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融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
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
——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
材料二:
图一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图二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实行的政治制度。我国宪法是什么类型的宪法?4分
(2)据材料二,请回答:(1)这个忙碌的身影是谁?提出了哪一外交政策?成为曰后处
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据图二,说说他当时正在出席一次什么重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哪一方针?推动会议的圆满成功。4分
(3)如果把上述材料概括为一个学习主题,请你简要拟出一个名称。1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必须在童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
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
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
——《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兰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1952年12月22日)
材料二:
材料三: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到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就这一方面而言,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实现。……这无论如何是一个伟大的胜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的历史和党的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重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两例;)6分
(2)材料二表明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据材料三
和所学知识,概述“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6月)
材料三.1951~年我派代表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代表进行谈判……从此,西藏人民永远
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和羁绊,回到了祖国大家庭……”
——《达赖喇嘛在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作的讲话》 (1956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是什么事件?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目的。这次战争是什么的唯一对抗? 3分
(2)据材料二,概述土地改革的标志,分析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最大最彻底改革”的原因?4分
(3) 1951年,“我派代表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代表进行谈判”的结果是什么?据材料三,简述其意义。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