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素
养
目
标
1.(史料实证)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口号,能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2.(历史解释)引导学生通过对材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的概括和提取信息能力。
3.(家国情怀)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弘扬的民主与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核
心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袁世凯为实现专制独裁统治,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复辟帝制、尊孔复古逆流。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局面。
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思想文化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自主阅读教材58-60页,在书上勾画,梳理基本信息。(4分钟)
新文化运动概况 开始时间及标志
主要代表
重要阵地
口号
主要内容
历史影响
1915年陈独秀在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
青年》一文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及标志
《青年杂志》(第二卷更名《新青年》
1915年陈独秀在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新文化运动概况 开始时间及标志
主要代表
重要阵地
口号
主要内容
历史影响
1915年陈独秀在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
青年》一文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2.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
新
文
化
运
动
代
表
新文化运动概况 开始时间及标志
主要代表
重要阵地
口号
主要内容
历史影响
3、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1915年陈独秀在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
青年》一文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3、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新道德。
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
——唐俟(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旧道德
旧文化
抨击礼教最猛烈:鲁迅
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你如何看待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这件事?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3分钟)
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其其糟粕。
交流展示
内容
2.提倡民主和科学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拼命积攒铜钱,千方百计去找人血,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鲁迅《药》
封建、愚昧、迷信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民主
科学
民主、
科学
新文化运动口号
情景短剧q
20世纪初的一天深夜,-老秀才忽然对他老伴喊道: "贤妻, 速燃银灯,尔夫为毒虫所袭!”连喊几声,他妻子就是听不懂,他又接着说: "身如琵琶 ,尾似钢锥,叫声贤妻,打着个亮子,看是个什么东西。”他的妻子还是听不明白,书呆子实在忍不住了,-急之下,顺口吼道:”老婆子, 快点灯,我让蝎子给蛰了! " .这回他的妻子才反应过来,呀道: "不说大白话, 疼死你活该!”
《新青年》从第四卷起就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刊登新体诗。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胡适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倡导文学革命
意义
全班齐读课本P60最后一段,归纳新文化运动历史
意义,展示成果。
①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② 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③ 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课堂检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民报》的创刊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2.请看右图,此刊物提出的口号是( )
A.民主和科学 B.自强和求富
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
B
A
3.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是( )
①《每周评论》 ②《新青年》 ③北京大学 ④《湘江评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请说说“德、赛两先生”指的是什么?
民主、科学
C
课后作业
结合所学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为题写一篇
历史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