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联考试卷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联考试卷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4-08 08:1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联考试卷
(科学试题)
说明:(1)本卷共6页,有四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交卷时只需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择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城市管理部门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以了解当地的噪声情况.下列哪些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弱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摩托车排气管装有消声器
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2、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
A.∠1 B.∠2 C.∠3 D.∠4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保持在原来位置
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5、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下图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6、“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 ( http: / / www.21cnjy.com )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诗中涉及的传播声音的介质是(  )
A.空气 B.水
C.空气和水 D.钓鱼竿和钓鱼线
8、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电阻R1和R2并联,且闭合开关后,两表
均有示数,则甲、乙两表分别是 ( )
A.电流表 电流表 B.电流表 电压表
C.电压表 电流表 D.电压表 电压表
9、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
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10、下列四个电路中,电流表能测量通过灯L1电流的是( )
11、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
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
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
12、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
A.倒立 放大像    放大镜 B.会聚光线 凹透镜
  正立 放大像 投影仪 发散光线 凸透镜
C.远视眼镜 凸透镜 D.实像 不可用光屏接收
近视眼镜 凹透镜 虚像 可用光屏接收
13、小明同学用右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D.增加电池的个数
14、下面是某同学对身边的一些有关电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装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既能同时工作又能单独工作,它们是并联的
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
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照明灯和其它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15、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16、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后,合上开关,灯泡发光,但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B.由于电流表接线柱接触不良,断路了
C.电流表被导线短路 D.电源坏了,电路中没有电流
17、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A.大于0.05mm B.等于0.05mm
C.小于0.05mm D.任意
18、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研究液体的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改变液体的深度,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
P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C.灯泡变暗
D.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20、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
示数之比U甲:U乙=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
都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 )
A.2:1 B.3:1
C.2:3 D.1:3
二、填空题:(21题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共28分)
21、(1)近几年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严重伤害。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还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      而产生的。地震时产生的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22、(1)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  立、等大的虚像。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 ,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 ,则他本人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   m。
(2)如图所示,S是视力表中的某一点,S′是它通过平面
镜所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
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
(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甲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2)如图乙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的一次实验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图,光具座上A、B、C三点分别用于放置器材,其中B点应放    (填“光屏”、“蜡烛”或“凸透镜”)。若此时刚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蜡烛应放在    点,光屏应放在    点。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光屏上的像是因为光射到光屏上时发生    的缘故,此时每一条光线都 (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图甲 图乙
2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滑片P分别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端点a和d、中点c和图中b位置时,电压表示数按从小到大顺序分别为0V、2V、3V和4V,则在图示b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应为    伏。
25、在某一温度下,两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上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是   Ω,将元件A、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5V的电源两端,干路上的电流是   A。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某科学兴趣小组实验探究光从空气斜 ( http: / / www.21cnjy.com )射入介质时折射角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
表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 表2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折射角 20° 30° 39°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 30° 45° 60°
折射角 22° 32° 43°
(1)从表1、表2可知,当入射角相同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折射角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折射角,因此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时折射角与介质有关.
(2)从表2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 。
27、某校研究小组同学在实验中意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现苹果的柄和苹果底部向内凹进的部分竟然是导电的,好象两个天然的电极。苹果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以下是该小组的研究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苹果电阻的测量。研究小组连接了测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苹果电阻的实验电路如下。尚未连接完整,请你用铅笔代替导线帮他们接上。并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等效电路图。
(2)连接完整,闭和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最 端(选填“左”或“右”) 。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指针没有偏转,那么该实验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选填下列故障原因的字母代号)
A.苹果的电阻R苹接线短路 B.电源接触不良
C.苹果的电阻R苹接线断路 D.电流表接线短路
(4)有同学在研究中提出:苹果的电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与苹果的甜度有关,还可能与苹果的不规则形状有关。经过讨论,他们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并获得了苹果的电阻与苹果的形状关系不大的结论。你认为实验小组选择了哪一种方案。
A.对相同形状的不同苹果进行测量,发现电阻不变。
B.选择相同甜度不同形状的苹果进行测量,发现电阻不变。
C.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苹果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发现电阻不变。
选择方案: (填字母序号)
28、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物距u/cm 实验序号 焦距f/cm 像距v/cm
 15  1 8 17
2 10 30
3 12 60
(1)为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右表
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选填:“大”或“小”);
②实验序号1中所成的像应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小华用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只将“E',换成“R”,并在同一位置观察,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图 丙中的 (填数字序号)
四、分析计算题(共12分)
29、(5分)用超声波测海深,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发出超声波后4s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
①求海的深度;
②除了测量距离,说说超声波的一项其它用途;
③能用超声波来探测月球等太空中的奥秘吗?为什么?
30、(7分)某同学利用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a)所示的电路测定RX的阻值,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该同学实验步骤和操作均正确,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1V。当他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中点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3.0V、0.30A,接着他又移动滑片到某点A,这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c)所示。
请在表中将该同学未填写的数据填写完整,并写出相关的计算过程(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Ω,写出计算过程,并在表格中填写数值)。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联考答题卷
(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择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21题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共28分)
21、(1) 、 、
(2)
22、(1) 、
(2)
23、(1)
(2) 、 、 、 、
24、 、
25、 、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1)
(2)
27、(1)
(2)
(3)
(4)
28、(1)① ②
(2)
四、分析计算题(共12分)
29、(5分)
30、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
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联考答案
(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择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C B C B C B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C B A C A C D D
二、填空题:(21题每空1分,其它每空2分,共28分)
21、(1) 固体 、 振动 、 次声波
(2) D
22、(1) 正 、 0.4
(2)
23、(1)
(2) 凸透镜 、 C 、 A 、 漫反射 、 遵循
24、 变大 、 2V
25、 5 、 0.9
三、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6、(1) 小于
(2) 增大
27、(1)
(2) 右
(3) A
(4) B
28、(1)① 大 ② 放大
(2) ④
四、分析计算题(共12分)
29、(5分)
(1)3000米
(2)略(合理即可)
(3)不能。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0、(7分)
I1=(U总-U1)/20Ω=0.195A
R1= U1/ I1 =2.1v/0.195A≈10.8Ω
R2= U1/ I1 =3v/0.3A=10Ω
R3= U1/ I1 =2.3v/0.22A≈10.5Ω
平均电阻R= R1+ R2 +R3 /3=10.8Ω+10Ω+10.5Ω/3≈ 10.4Ω
陶罐在镜中成像
D
树荫下形成
圆形光斑
A
竹在水中
的倒影
B
铅笔好像在
水面断了
C
A
V
A B B
S
S′
A
第25题图
第24题图
S
S′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