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弹力 力的测量和表示
6.2
第六章 力和机械
(沪粤版)八年级
上
认识弹力
学会怎么测量力
a、形变的类型
b、什么是弹力
a、认识弹簧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测量力
学会做力的示意图
a、从力的三要素学会看力的示意图
b、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c、弹力产生的条件
一
二
三
01
学习目标
d、常见的弹力
02
激趣导入
观察下图运动,他们所用到的器材有什么共同点……
蹦床运动员的“蹦床”
撑杆跳运动员的“撑杆”
跳水运动员的“跳板”
器材都发生了形变,给运动员提供了弹力……
03
想一想,议一议
究竟什么是弹力呢?
所有的形变都能产生弹力吗?
知识点1——弹力
a、形变的类型
b、什么是弹力
c、弹力产生的条件
一
04
新知导入——知识点1 力的概念
d、常见的弹力
观察下列图片,说出图片的内容……
弹簧受到外力发生形变,撤去外力能恢复原状
橡皮泥受到外力发生形变,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
受到力的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形变,撤去外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这种形变叫塑性形变。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归纳
跳水运动员就是利用跳板变形时产生的弹力使自己高高地弹起,从而在空中完成各种翻腾动作的。
我们用手拉弹簧的同时,感觉弹簧对手也有力的作用。
那么弹力的特点是怎样的,产生的条件又是什么呢?
向后形变的弓弦在回弹为弓箭提供向前的弹力
向下形变的跳床为小朋友提供向上的弹力
向下形变的跳板为运动员提供一个向上的弹力
弹力方向:总是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要接触 ②物体有发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
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吗?
不一定,如下图小球与竖直面恰好接触,但物体间未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故它们间无弹力。
04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有哪些呢?
激光笔A固定在支架上,激光束分别经过平面镜B和C的反射后射到听天花板,形成一个光斑D。
现桌面上放一重物M桌面施加了一个压力,发现光斑D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说明重物M的对桌面的压力使桌面发生了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小形变
重物M对桌面的压力本质也是一种弹力
支持力
压力
拉力
本质上是
弹力
都有微小的形变
小资料
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
a、认识弹簧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测量力
二
物体的弹性具有一定的限度,在这个限度内就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17世纪,英国科学家胡克 做了大量的实验后发现:当弹簧或金属丝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弹性形变时,它的伸长量跟其所受拉力的大小成正比。这个规律后来叫做胡克定律。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6-2-3
6-2-4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1.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1)仔细观察图 6-2-3 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主要由刻度板、弹簧和指针等部件组成。刻度板上的字母“N”是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牛顿”。
(2)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0~5 N,分度值为 0.1 N。
2. 阅读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明(摘要)
(1)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若有偏差,可通过调零拉扣进行校正,这一步骤叫做调零。
(2)测量时,先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
(3)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方向要与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3. 感受力的大小
参照图 6-2-4,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并感受1 N、2 N、4 N 力的大小。
(课本P9)
阅读课本实验内容,根据老师播放的视频认识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吊环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
2、待指针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1、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确保测量准确
指针
弹簧
刻度盘
挂钩
测量前
初步了解弹簧测力计后,跟着老师一起操作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简单的测力。
2、校零,将未挂重物时的指针调到零刻度线处
3、来回轻轻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知识点3——力的示意图
a、从力的三要素学会看力的示意图
b、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三
在物理日常学习中,为了更具体分析力的问题,力的示意图来分析问题。
力的示意图: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
力的大小:线段的长短
力的方向:线段的箭头
因此左图所示的就是物体受到了桌子对其的30N的支持力
尝试分析下图中力的示意图
即钩子受到手指向下的5N拉力的。
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位于钩子上
力的大小:线段的长短——用大概长度示意5N的力
力的方向:线段的箭头——向下
尝试画出力的示意图。
作图方法:1、找到作用点;2、沿着力的方向画一端带箭头的线段;3、标上力的符号或大小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 面上放有一木块,木块一点处受到一个大小为20 N、方向与水平面成θ =30°角的向左上方的拉力,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用100N 的 力 水 平 向 右推小车,小车受到的推力
用300N的力沿着斜向上的方向拉小车,小车受到的拉力
F=20N
F=100N
30°
F=100N
14
课堂小结
弹力
弹力
弹性和塑性
弹簧测力计
力的示意图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方向:总是与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要接触, ②物体有发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认识力的示意图
作图方法
1、找到作用点;
2、沿着力的方向画一端带箭头的线段;
3、标上力的符号或大小
05
随堂练习
1、如图所示一只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杯和桌均不发生形变 B.桌对杯的支持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C.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杯子发生了形变 D.杯对桌的压力是因为桌面发生了形变
C
2、下列有关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能产生弹力 B.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D.物体间不直接接触也可能产生弹力
B
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并列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静止木箱甲和乙,则( )
A. 甲和乙之间没有弹力 B. 甲对乙有弹力,乙对甲也有弹力
C. 只有甲对乙有弹力 D. 只有乙对甲有弹力
A
05
随堂练习
4、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起跳前压弯跳板,因跳板形变后要恢复原状所产生的力是( )
A.脚对跳板的压力 B.跳板对脚的支持力
C.跳板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B
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必须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零刻线和分度值、量程
D.如图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N
C
05
随堂练习
6、如图,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是( )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正确的是( )
A.2.1N
B.2.2N
C.3.4N
D.3.8N
B
B
8、(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 、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如图甲、乙为不同的弹簧测力计,现要测量一个约为1.5N的拉力,选用 弹簧测力计测量结果更准确。图丙中手的拉力为 。
(2)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若将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调零后,在竖直方向测量物体的重力,测出物体的重力将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3)如图戊所示,圆筒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看清量程和分度值;使用中,测得空桶重为G,则桶中水重为 G。
05
随堂练习
调零
作用效果
乙
1N
0.2
偏大
0.5
05
随堂练习
10、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施加一个力F1、F2,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F1、F2的大小分别为( )
A.2N 2N B.4N 4N C.0N 0N D.8N 4N
9、用一个刻度准确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就直接去测量大小为2N的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2N,若直接用它去测另一个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4.3N,则被测力的大小为( )
A.4.1N B.4.3N C.4.2N D.无法确定
A
B
05
随堂练习
11、在教材安排的“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实验中:
(1)模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弹簧测力计能够测量力的大小,利用的是 ;
A.力可以改变弹簧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方向
C.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快慢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
①把待测物体加在挂钩上;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弄清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顿;
③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对准零刻线);④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关于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合理的顺序是 ;
(3)实验方案要求:用手拉挂钩,使指针指到0.1N、0.5N,这样安排的目的是:
;
(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所受的拉力为 N;
A
②③①④
感受不同的拉力同时检查弹簧拉伸是否灵活
3.2
05
随堂练习
12、大雁塔的四角都挂着铃铛,每当风吹拂铃铛时,铃铛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请在图中画出铃铛受到拉力F的示意图。
05
随堂练习
13、如图弹簧—端固定在墙壁上,用手向左按压弹簧另一端。请画出弹簧对手的弹力示意图。
05
随堂练习
14、如图所示,小车受到大小为3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试作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