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灵石县第一中学2024年高二12月份周考考试
地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M同学根据观察记录绘制的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2为2024年3月17日浙江某地月亮和太阳高度轨迹示意图,当天某时间段M同学观察到日、月同天景象。完成1、2题。
图1 图2
1.M同学当天所观测的月球在图1中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当天M同学观察到日、月同天景象的时间段内
A.月亮亮面朝西且逐步变小 B.太阳与月亮高度角相同
C.月亮较太阳位置更偏向东 D.太阳高度大于月亮高度
我国D市(46.5°N,125°E)某公司办公楼周围有多处露天停车位,2023年6月某日天气晴好,公司小李8时到单位时仅剩余a、b、c、d四个车位(如图),他泊车于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的车位。完成3~4题。
3.小李选择的车位是( )
A.车位a B.车位b
C.车位c D.车位d
4.为确保18时下班前爱车不被阳光暴晒,他应该( )
A.最迟11:40左右挪车位
B.最迟12时左右挪车位
C.最迟15:20左右挪车位
D.最迟16时左右挪车
龙泉山脉位于成都平原东部,是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山脉。受山脉屏障作用及阴阳坡的影响,易引发热力性越山气流。2016年12月7日,龙泉山西部的成都平原大气出现重污染,该区域的温度场呈现特殊的分布状况。下图为2016年12月7日10:00该区域等温面分布图。据此完成5~7题。
5.与同一海拔西坡相比,此时龙泉山东坡( )
A.气温较高,形成上坡风
B.气温较低,形成上坡风
C.气温较高,形成下坡风
D.气温较低,形成下坡风
6.相较于东侧平原,此时成都平原近地风力较弱,其根本原因是( )
A.太阳辐射较弱 B.平原面积更小
C.背景风力更强 D.大气逆温更强
7.龙泉山脉( )
①起伏平缓 ②高耸崎岖 ③地形破碎 ④山体完整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晋南马首山盛产青石,青石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在海湖盆地生成的灰色或灰白色岩石,经石匠从深山开凿、转运、优选、切割、清洗、粗雕、打磨、精雕后成器。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西庄村地处半山坡,背靠马首山,千余年来,一代代石匠在此落户聚集,世代以雕石为业,逐渐形成了多姓氏共居的村落。下图甲为山体下部片理构造(岩石形成薄片状),图乙为海拔1500米以上优质石料场。据此完成8~10题。
8.被西庄村村民用来石雕的青石为
A.玄武岩 B.变质岩 C.花岗岩 D.沉积岩
9.优质石料场多分布在山体上部可能是因为
A.山体上部岩石采运方便 B.山体上部岩石质地松软
C.山体下部岩石变质严重 D.山体下部岩石过于坚硬
10.西庄村的区位选择更多考虑的是
A.石料加工 B.石料开采 C.农业生产 D.取水方便
爪哇海是南海通向印度洋及亚洲与澳大利亚间的重要航海通道。下图示意爪哇海及周边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4—10月,爪哇海()
A. 盛行东南风 B. 盛行西南风 C. 盛行西北风 D. 盛行东北风
12. 11月—次年3月,从南海经卡里马塔海峡、爪哇海至龙目海峡航行的船只()
A. 顺风顺水 B. 顺风逆水 C. 逆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巴伦支海属于北冰洋的浅水边缘陆架海,是大西洋海水进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时,来自北冰洋的海水和海冰会进入巴伦支海,成为北极区域海—气—冰相互作用的关键海区。巴伦支海冬季北部气温约-25℃,南部约-5℃;夏季北部气温为0.9℃,南部达10.9℃,其南部海区终年不冻,被誉为北冰洋的“暖池”。下图为巴伦支海地理位置及其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巴伦支海南部海区终年不冻原因是()
A. 距北冰洋较远,海冰难以到达 B. 北大西洋暖流流入,海水增温
C. 全部位于大陆架,海水深度浅 D. 终年受西风影响,多暖湿气流
14.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巴伦支海海—气之间热量交换作用增强最显著的海域是()
A. 东部海域 B. 南部海域 C. 北部海域 D. 西部海域
土壤呼吸主要微生物分解活动、植物根系呼吸等组成。图为福建某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前存在大面积侵蚀裸露地)植被恢复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示意图(实线表示正效应,虚线表示负效应;箭头粗细表示影响强弱)。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 植被恢复后,土壤呼吸作用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凋落物量增多,植物根系呼吸增强 B. 碳氮比提高,微生物量增加
C. 土壤微生物活跃,有机质积累少 D. 土壤温度升高,土壤呼吸增强
16. 植被恢复后能够改善土壤肥力,主要得益于( )
A. 土壤温度升高 B. 土壤微生物增多
C. 土壤呼吸作用增强 D. 土壤矿物养分增加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河流袭夺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河流袭夺过程受不同类型侵蚀的影响。主动式袭夺是外力作用造成的,如河源向分水岭伸展快的河流袭夺另一河流(下图甲),或河流侧蚀发生曲流交叉袭夺另一河流。被动式河流袭夺由内力作用造成,是河流流经谷地的某一段由于构造隆起,当河流下切侵蚀量小于上升量时,河流被迫改道或向后倒流,注入另一河流中去。内外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混合式河流袭夺(下图乙)。被夺河与袭夺河相交处,河流流向极不自然,往往呈现突然转弯的现象,称为袭夺湾,在袭夺湾附近有时形成跌水。河流在被袭夺的垭口处,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称为风口。
(1)指出河流袭夺过程中河流的侵蚀类型与结果。(6分)
(2)简述主动式河流袭夺发生的条件。(6分)
(3)说明袭夺河袭夺了被袭夺河后可能发生哪些变化。(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属构造断陷湖,西侧剧烈抬升,形成苍山,该山体有大量混合花岗岩和大理岩出露地表。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河流出山口、入湖处形成连片的平原。图1为苍山、洱海周边区域分布图。
材料二 大理古城位于苍山和洱海之间,冬春季节吹西风,最大可达10级,夜晚尤甚。当地有句歌谣“大理有三宝,风吹不进屋是第一宝”。位于苍山脚下的白族传统民居大多以石头为建筑材料,依山傍水、朝向特别。图2为苍山脚下的白族民居结构示意图。
图1 图2
(1)苍山东坡发育了多条河流,在出山口的甲处形成__________(填地貌名称),河流入湖的乙处形成__________(填地貌名称)。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析洱海西侧连片平原的成因。(6分)
(2)从热力环流及地形的角度,简析古城夜晚风力较大的原因。(4分)
(3)苍山脚下的白族传统民居大门朝__________(填方向)。说明该传统民居大门朝向和以石头为主要用材的原因。(5分)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黑龙江上游穿行于大兴安岭狭窄的山谷,中游流经山地和平原。洛古河水文站位于黑龙江干流上游,上马厂水文站是黑龙江上游的出口控制水文站,卡伦山水文站为黑龙江中游进口控制站,位于结雅河口下游18.9千米处。图1示意黑龙江上中游水文站分布,图2示意黑龙江上中游三个水文站月平均径流量。
(1)据图说明黑龙江上中游的主要水文特征。(6分)
(2)指出三个水文站年径流量差异。(6分)
(3)分析5~10月黑龙江上中游径流量变化的原因。(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DCC
6-10:ACDCA
11-15:AABCA
16.B
综合题。
1 7.(1)溯源侵蚀,使河谷长度增加;下蚀,使河谷加深;侧蚀,使河谷拓宽变弯或曲流交叉。(侵蚀类型3分,侵蚀结果3分,未答出“曲流交叉”不扣分,共6分)
(2)两条河流相距不远;两条河流位于分水岭两侧;分水岭两侧有高差;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溯源侵蚀强烈。(任答三点得6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流程变长,支流增加,流域面积扩大;流量增加,流速加快;河道更弯;可能形成瀑布。(任答三点得6分,其它答案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18.(1)冲积扇(洪积扇)(1分)三角洲(1分)
苍山与洱海间起伏大(坡陡),河流流速快,侵蚀搬运作用强(1分);断层发育,岩层较破碎,容易被侵蚀(1分);河流挟带泥沙随着地势变缓,发生沉积(1分);河流众多,流水沉积地貌连片形成(1分)
(2)夜晚,山坡冷却快,温度低,气流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风(1分);陆地降温快,洱海降温慢,近地面形成陆风(1分);山风与陆风风向一致,加强风力(1分):众多河谷发育,狭管效应,加剧风速(1分)。
(3)东(1分)房屋朝向:白族民居坐西朝东,可减少冬春季节大风直吹,保证房屋内部温度(1分);依山傍水,视野开阔,环境优美(1分);
建筑材料:苍山花岗岩和大理岩出露地表,河流搬运沉积,便于就地取材(1分);该地冬春季节风力大,用石头建房抗风效果好(1分);
19. (1)年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大;结冰期长;有春汛和夏秋汛(春汛、夏汛和秋汛相连,汛期长)。(6分)
(2)自上游到中游年径流量差异较大;年径流量逐渐增大;洛古河站年径流量最小,卡伦山站年径流量最大,上马厂站居中。(6分)
(3)5月,气温回升快,河流解冻,冰雪消融,径流量增大,形成春汛;6~9月,冷暖气流交汇,多锋面雨(气旋雨),河流径流量增大,形成夏秋汛;9~10月,锋面雨带南撤,受夏季风影响减小,降水减少,径流量变小。(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