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41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课件(41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0 09: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导入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背景
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摘编自《百年百篇·会议篇: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序实施并有把握提前完成。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 时间 地点
内容 意义 我们搭乘的这辆社会主义列车已经找到了方向,火车头迎来了良好的开端...
合乎国情
1956年
北京
①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探索的良好开端。
合乎民意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没有坚持下来呢?
在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上,毛泽东看到赫鲁晓夫提出15年赶上美国的口号,于是提出15年赶上英国的口号。这个口号向全世界公布后,就给毛泽东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总怕完不成,于是在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在“大跃进”运动中,他的这种心理压力和运动的速度互相推动,即越着急就越要求快,越要求高就越着急。
——郭德宏《对国史研究中争论较大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领导人缺乏建设经验,急于求成。
出现失误
材料一: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总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
——《人民日报》
时间:
会议:
内容: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材料二: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还是受束缚。
——毛泽东
经济落后
人民日报社论
总路线
1958年
材料一说明总路线强调什么?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出现失误
“大跃进”
居民捐献家中铁制用具炼钢
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年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
“大跃进”是指1958年至1960年全国在经济建设中开展的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性运动。
工业上:大炼钢铁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危害:对生态环境和资源造成极大破坏,使国民经济比例(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出现失误
“大跃进”
农业上:盛行浮夸,虚报产量
1958年8月27日,一篇名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文章赫然出现在当天的《人民日报》上。 各地纷纷以虚假的高指标、高纪录相夸耀。
虚报产量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农业出现各种奇迹
  “大跃进”的影响:
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造成
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出现失误
人民公社化
大办公共食堂
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吃大锅饭”
人民公社化运动“列队搞生产”
上工人喊人
下地人等人
干活人看人
收工人赶人
饭后上工,社员在地里拿工具懒洋洋地什么都不干,邻居大婶还说“别那么卖力了,反正干多干少晚上食堂吃的都一样。”
危害: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
共产风
出现失误
三年困难时期
各个农村的粮食短缺,公共食堂无米下炊,导致了严重的饥荒,许多人因此被饿死,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在此期间因饥馑而非正常死亡(饿死)的农民多达三千多万人。
刘少奇引用并肯定农民说法“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灾荒中饥饿的村民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2405 54.9%
生猪存栏数 14590 8227 43.6%
出现失误
国民经济调整(1961-1965)
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于1961年开始实施
成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1962年 七千人大会
相关史事:
七千人大会是1962年 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空前规模的总结经验大会。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 “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会上,发扬了民主,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次大会对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教训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1)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3)关注民生,把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放在首位。
这是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这是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十年。
这就是……
我们搭乘的这辆社会主义列车经济上的失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那政治上有没有脱轨呢?
二、“文化大革命”
背景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
——《五·一六通知》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根本原因:“左”倾错误的发展
概况
时间
反革命集团
动乱表现
最大冤案 国家主席 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
结束标志 年10月, 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66年-1976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
·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
·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
刘少奇
1976
江青
表现
(1)指挥机构: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中央文革小组。
(2)阶级斗争方式:发动红卫兵
红卫兵是各地中学、大学,以及各个单位的青壮年自发组织。典型着装是头戴绿军帽、身着绿军装、腰间束武装带、左臂佩红袖标,手握红宝书,高呼“革命无罪,造反有理”“保卫毛主席”的口号。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掀起了“保卫毛主席,保卫红色共产党”的疯狂的红卫兵运动。这加重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表现
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备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拆匾额
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
大字报满天飞
拆寺庙 斗和尚
表现
迫害老干部,大批领导干部被撤职、夺权。
批斗彭德怀
批斗罗瑞卿
批判邓小平
文艺人士受牵连
表现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 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
火葬单上刘少奇的名字被改为“刘卫黄”共和国主席成了“无业”游民
表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
二月抗争
(1)老一辈革命家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2)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1967年1月19日至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会议和2月中旬在怀仁堂召开的两次政治局碰头会议上,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等(因陈、叶、徐、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谭、二李为当时的副总理,因此又被称为“三老四帅”或“四帅三副”),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同林彪、康生、陈伯达、江青、张春桥、谢富治等进行坚决的斗争,当时被诬称为“二月逆流”,实际上,它是一场正义凛然的“二月抗争”
徐向前
叶剑英
聂荣臻
陈毅
李先念
谭震林
李富春
九一三事件
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
——林彪
党的“九大”,林彪被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文革”中林彪集团加紧夺权,策划政变,被毛泽东、周恩来粉碎,1971年9月13日败露后出逃苏联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标志着“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破产。
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以林彪为首的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
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乘飞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九一三事件)
文革结束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1976年北京·四五运动
首都人民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
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
危害与教训
·14000多名卓有成就的学者、教授被迫害!
·300多万人在动乱中非正常死亡!
·16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失去了教育的机会!
·2.5亿人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缺吃少穿!
·5000亿元的经济财富损失殆尽!
·无数的文物古迹、艺术珍品被砸碎焚毁,中华文明惨遭浩劫!
数字看“文革”破坏力
前六届全国人大召开时间 第一届 1954年-1958年
第二届 1959年-1963年
第三届 1964年-1965年
第四届 1975年
第五届 1978年-1982年
第六届 1983年-1987年
危害
政治上: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社会秩序混乱;
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受到破坏,遭受巨大损失;
文化上: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摧残。
教训:
①健全民主与法制建设;
②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注重发展科教文化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
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6.27)
三、建设成就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工业 建成 、 两大钢铁基地;
建成 、 、 三大油田;
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
交通 修建了 、 、 等铁路
科技 我国首先完成了 ,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同时,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
武汉
包头
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兰新
兰青
包兰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两大钢铁基地
武汉钢铁基地
包头钢铁基地
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
大港油田
三大油田
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的石油的全部自给,彻底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兰州
乌鲁木齐
兰新线
西宁
兰青线
包头
包兰线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
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67.6)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方红一号”(1970.4)
首次成功培育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1973)
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而多的成就
四、巩固练习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大典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项正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排除B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排除C项;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A项。
D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A.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主要矛盾
B.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A
3.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共八大以后,中国( )
A.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B.立即掀起了“大跃进”运动的高潮
C.国内主要矛盾无法解决 D.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D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揭示了当时的主要矛盾,反映了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将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D项正确;1959-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排除A项;“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排除B项;“国内主要矛盾无法解决”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4.“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些宣传标语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
A.“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C.“七千人大会”的召开 D.中共中央“八字方针”的提出与实施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浮夸风严重,“一个萝卜干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就体现了大跃进的浮夸风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人民公社,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是领导人错误发动的一场内乱,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七干人大会”的召开初步总结了1958年以来的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困难,中共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全面调整,排除D项。故选B项。
5.1959——1961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严峻挑战,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C项正确;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此背景下,人们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了诸多不切实际的口号,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排除AD项;1966年,文化大革命兴起,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B项。故选C项。
6.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模范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 D.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B
解析:据题意要求从“铁人”王进喜,“人民的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两弹元勋”邓稼先等人物的事迹中归纳时代特征。根据所学知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是我国创业的开始时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当时的时代特征,选项中B符合题意;“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与五四运动有关,排除A;“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与抗美援朝有关,排除C;“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是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排除D。故选:B。
材料一:此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是具有创造精神的,是向着伟大目标前进的良好开端。
材料二: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三:建国后的1966年,中国迎来对于国家和人民损失极为重大的一场内乱。国家的各项工作陷入混乱状态,当时的国家主席受到了迫害,在被迫害时曾以宪法为武器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谁罢免了我的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但无济于事,最终被贴上了内奸、工贼等标签……
答案:(1)中共八大;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三年困难时期。
(3)文化大革命;刘少奇;教训: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个人崇拜,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治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此次会议”是指什么会议?这次会议是哪一年召开的?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我国进入了一个什么历史时期?
(2)材料二反映了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严重失误?这种严重失误带来了什么后果?
(3)材料三提到的1966年的内乱是指什么事件?被贴上标签的国家主席是谁?这场内乱给我们留下哪些深刻教训?
解析:(1)根据材料“此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向着伟大目标前进的良好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以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材料一中提到的“此次会议”是指中共八大;这次会议是1956年召开的;会议的召开意味着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根据材料信息“1958年8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的严重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这种严重失误带来的后果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三年困难时期。
(3)事件:根据材料“建国后的1966年,中国迎来对于国家和人民损失极为重大的一场内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材料三提到的1966年的内乱是指文化大革命。
国家主席:根据材料“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最终被贴上了内奸、工贼等标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污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被贴上标签的国家主席是刘少奇。
教训:根据材料“文化大革命使国家经济、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内乱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教训有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反对个人崇拜,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