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比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g硫和3.2g氧化合,生成了3.2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仅④
2.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
A.Cu、O B.Cu、O、H
C.O、H D.Cu、H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2=2Z中,Z的化学式为 [ ]
A.XY2 B.X2Y2
C.X2Y4 D.X2Y
4.在化学反应:M+N=P+Q中,agM和bgN完全反应,生成cgP。则生成Q的质量为 [ ]
A.(b+c-a)g B.(a-c+b)g
C.(a+c-b)g D.(c-a+b)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g碳和4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
A.18g B.11g
C.8g D.5.5g
6.4gA物质与5g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gC物质,剩余3gB。若将7gA与3gB混合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
A.9g B.10g
C.8g D.3g
7.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8.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 ]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9.将A、B、C各10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同时增加了8g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 ]
A.1:5 B.l:4
C.4:l D.5:l
10.现有mgKClO3跟2g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
A.(m+n)g B.(m+2-n)g
C.(m-2+n)g D.(n+2)g
11.某元素R的氧比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 ]
A.RO B.RO2
C.R2O D.R2O5
12.在化学反应A+B===C+D中,80gA和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g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__g。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态物质的质量_____氯酸钾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化学反应A+B===C中,3g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gC。如有12gA,能和_____gB完全反应。
15.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根据这个定律,3g碳在10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16.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一定含有氢气。
(2)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然等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5.D; 6.A; 7.D; 8.C; 9.D; 10.B; 11.A;
12.42
13.小于
14.32
15.参加 等于 生成 质量总和 11
16.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17.(l)氯酸钾受热分解后,生成氯化钾(固体)和氧气。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氯酸钾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物氯化钾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剩余固体的质量必然比原氯酸钾的质量要小。
(2)镁带在空气里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重。
18.(1)错误。应改为“氢气燃烧后生成的水中含有的氢元素与反应前氢气的质量相等。”
(2)正确。
(3)错误。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反应物是铁和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这个反应同样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24张PPT。第1节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内容提要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和读法,掌握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方法。学习目标一、质量守恒定律新知学习1、结合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2、你的猜想是 (变大、变小、或不变);新知学习实验探究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方案1: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方案2: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点燃新知学习红磷燃烧,瓶内有白烟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析出m1n2m2n1m1 = m2n1 = n2容器密闭,不能进出气体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质量均无变化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新知学习上述实验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新知学习实验探究二:
实验1:盐酸 + 碳酸钠 氯化钠 + 二氧化碳 + 水
实验2:镁 + 氧气 氧化镁
点燃你预计这两个反应前后的称量结果是否会有变化?新知学习m1m2m1 > m2n2n1 < n2n1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跑掉,质量减少镁条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质量增加这两个反应的称量结果都有变化,但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新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原子分解为新分子重组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 氢气 + 氧气 → 水新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总结:
1.内容:①适用于化学变化; ②“质量”守恒;
③“参加”反应物质。
2.微观本质:
①过程: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②三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③一变:分子种类改变。
新知学习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蜡烛的质量为什么会变小?铁生锈后,质量为什么会变大?新知学习二、化学方程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用化学式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可表达为:
C + O2 ══ CO2点燃这种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新知学习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即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微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数比宏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新知学习氢气跟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2H2 + O2 ══ 2H2O
分子数之比 2 :1 : 2
质量之比 4 :32 : 36点燃质的方面读作: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量的方面读作: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在
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新知学习试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3.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4P + 5O2 ══ 2P2O5点燃Fe + CuSO4 ══ FeSO4 + Cu2Mg + O2 ══ 2MgO点燃新知学习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
1.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
经典例题D经典例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5g酒精溶解在55g水中形成60g溶液,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大,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 2L氢气和1L氧气点燃后,可生成3L水
D.完全电解10g水得到氢气和 氧气的质量之和仍是10g
D经典例题知识点2:化学方程式
1.关于2CO + O2 ══ 2CO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点燃B经典例题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
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
C.在降温加压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D.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知能训练D知能训练2.我国计划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
A.H2O B.SO2
C.CO2 D.COA知能训练3. 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 + O2 ══ CO2 B.2CO + O2 ══ 2CO2
C.2H2 + O2 ══ 2H2O D.CH4 + 2O2 ══ CO2 + 2H2O反应在点燃
条件下进行各物质的质
量比为7:4:11属于化合反应各物质的分子个
数比为2:1:2点燃点燃点燃点燃B知能训练EndThank
you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