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项脊轩志》 课件 (共6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 《项脊轩志》 课件 (共60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2-20 11:01:55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1课时



斋有着
新课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翻来《项脊轩志》,看看归有光的书斋发生过什么故事吧!
阅微草堂
;聊斋
纪晓岚
蒲松龄
梁启超
古人对自己的书斋有着独特的情感,往往会起个富有寓意的名字,同学们知道这些书斋的主人是谁吗?

素养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典型细节来抒写感情的写作技巧。

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亲情。
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八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现在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作者生平
5岁,开始读书;
8岁,母亲周氏去世;
17岁,祖母夏氏去世;
18岁,写成《项脊轩志》前四段;
20岁,考中院试第一名,之后参加乡试五次落第;
24岁,娶母亲生前为他定亲的女子魏氏;
25岁,生下一女,看到女儿想起母亲,与魏氏环抱而哭,写下了《先妣事略》;
28岁,发妻魏氏去世;
29岁,和媵妾寒花(魏氏婢女)的女儿出生;
作者生平
30岁,娶第二个妻子王氏;
32岁,久病卧床,寒花亡,写下了《寒花葬志》;
33岁,重新拿出《项脊轩志》,补写最后两段;
35岁,考中举人第二名,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
43岁,长子去世;
46岁,继室王氏去世;47岁,娶第三任妻子费氏;
48岁,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备守御,作《备倭事略》等;
60岁,考中三甲进士;
64岁,留掌内阁制敕房,参与编修《世宗实录》;
66岁,因劳累过度而抱恨病逝。
写作背景
归家家族曾经一时兴旺,但是归有光的祖父和父亲都没有功名,做了一辈子平民百姓。母亲二十五岁时就丢下三子两女与世长辞,父亲是个穷县学生,家境急遽败落。也许就是这种困境,迫使年幼的归有光过早地懂得了人间忧难,开始奋发攻读。他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他不甘心家道中落,急切希望通过自己一人博取功名从而光宗耀祖,重振门庭。归有光久试不第,在家乡备受嘲讽与冷遇,使得他更加珍视家人的感情,但家族分崩离析。在这种隐痛之下,归有光创作了这篇散文。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三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题目解读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丈见方的斗室)
言其窄小——如颈脊之间,故名。
追念祖先——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项脊泾。
以此自勉——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自号项脊生,立下通过读书撑起家族荣耀的志愿。
“志”是文体的一种,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散文的一种。这种文体常常灵活多种表达方式,内容丰富多样。大多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
任务1:听名家范读,标注生字词,明确字音字形。
任务2:自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
明确字音
渗漉(shèn lù) 修葺(qì) 垣(yuán)墙 栏楯(shǔn) 偃(yǎn)仰 冥(míng)然 万籁(lài) 迨(dài) 异爨(cuàn) 呱(gū)呱而泣 老妪(yù) 婢(bì)女先妣(bǐ) 以手阖(hé)门 象笏(hù) 长号(háo) 扃牖(jiōng yǒu) 枇杷(pí pa)
整体感知
1.文中写了几个人,记了哪些事?




间书斋
种感情
世变迁
个女人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多可喜,亦多可悲
祖辈,父母辈,自己
妪,先妣,先大母,妻子

件事情
修葺项脊轩;诸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
2.梳理文章结构,本文可分为几部分?
整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叙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风貌,以写景为主,字里行间倾注了作者对先继续按的由衷喜爱。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对家庭生活琐事的回忆,充满悲情。
第三部分:(第4-5段)补写项脊轩的变迁和逸事,表达对亡妻的悼念之情。
探究文本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一丈见方
渗漏
雨水往下倾泻
几案,矮小的长方桌
没有可以挪置桌案的地方
照到阳光
旧日的,原来的
译文: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屋内仅一丈见方,只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上百年的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渗透漏下,雨水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环视四周没有可以挪置(桌案)的地方。(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时间一过中午(屋内)就已经昏暗。
探究文本
探究文本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指阁子北面,因为这阁子是“北向”的
四周围绕院子砌上墙
n做v,砌上垣墙
明亮的样子
栏杆
增加光彩。
胜,美
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译文: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阁子北面开了四扇窗子,四周围绕院子砌上墙,用(北墙)对着南边射来的日光(使其反照室内)。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植物,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光彩。
探究文本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俯仰,这里指安居、休息
静静地独自端坐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能听到
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树影摇动的样子
译文:借来的书籍摆满书架,我安居室内长啸歌吟,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来啄食,有人来了(鸟)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树影摇动,非常喜人。
探究文本
思考1:项脊轩修葺前后有什么不同?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修葺前 特点 修葺后 特点 总体
狭小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老旧、
破漏
阴暗
珊珊可爱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杂植兰桂,庭阶寂寂,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不漏
明亮
幽雅
前后对比鲜明,先写修葺前是为欲扬先抑,表达对书斋的喜爱之深。
探究文本
思考2:你认为“兰”“桂”“竹”“小鸟”象征什么?
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象征高洁、清雅的品质。
兰 桂
竹子
“未曾出土先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被喻为有气节的君子,象征坚贞、高风亮节、虚心向上。
小鸟
小鸟不怕人,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项脊轩富有生机和诗意。
探究文本
思考3:本段写书斋中的起居生活是什么样的?提到“借书满架”有何用意?独自端坐时“万籁有声”起到什么作用?
“借书满架”写书多,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写诵读与思考。既写环境,又写动作,表现出作者悠然的读书生活。
“万籁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庭阶寂寂”,写出庭院寂静、环境清幽,能听到自然界的一切声音。
探究文本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
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叔伯
等到
到处都是
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
越过厨房去吃饭
不久后
一共两次
在此以前
名词作状语,在内外
分家
译文: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可喜的事,也有许多可悲的事。在此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为一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内外设置了许多矮院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就对着西家叫,客人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里栖息。庭院中先是用篱笆隔开,不久后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探究文本
爨字始见于战国,古文字的“爨”可以说是一幅生火煮食图
异爨:分灶做饭,即分家。
代表将甑放在灶上的双手。
代表甑,泛指锅镬一类炊具
是灶口的象形
下半部则是进柴烧火的缩影:双手(E)把一根根柴火(D)推进灶内
一把“火”在下面熊熊燃烧着
探究文本
思考:叔伯分家后什么光景?对于作者来说是“喜”还是“悲”?
(1)多置小门墙
兄弟分家,以墙相隔。
(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将分家后的混乱嘈杂,疏远陌生,家道中落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作者的悲伤与无奈。
“厅”在古代本是庄严的场地,除了宴请会客、嫁娶时新人、丧葬时的吊唁都是在厅堂里完成。而在这庄严的场所里却有家禽栖息,可见这个大家庭礼制的荒废破坏。
(3)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从“篱”到“墙”,空心柔软到实心坚硬,反映出家人的疏远与隔膜,充满了人世的沧桑感;句尾的“矣”字,像一声叹息,无限唏嘘。

探究文本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
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老妇人
去世的祖母
给父亲和自己两代人喂过奶
内室
去世的母亲
曾经
经常
“而”通“尔”
这里
表修饰
译文: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这个老婆婆是我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我母亲生前待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来过一次。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 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门说:‘孩子是冷呢? 还是想吃东西呢?’我在门外一一答。” 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了起来,老婆婆也哭了起来。
探究文本
思考:对先妣问寒问暖这一细节,老妪怀里抱的是他的姐姐,而不是他,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细节 为何不直接写母亲的音容笑貌,而要通过老妪之口?
(1)归有光8岁丧母,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没有什么印象。从老妪的角度写,会更真实。
(2)细节描写最为动人。娘“扣扉问儿”的姿态、嘘寒问暖的话语,通过老妪之口,寥寥数笔加以勾勒。虽尽是生活日常,但平淡处,最关情,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一个温婉慈爱的年轻母亲形象,闪耀着母性的光辉。传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探究文本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
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
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古代男孩诚通束发为髻。因此以“束发:代指儿童。
到我(这里来)意思是过来看我
很像
等到离开的时候
关闭
没有效果
整天

译文: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 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待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啊?” 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长久没有人考取功名了,这孩子取得成就是指日可待的呀!”
探究文本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象牙制的手板
瞻视回顾先人留下的旧物
不一会儿
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chǎng),在明宣德年间曾任太常寺卿。公,尊敬的称呼。
大哭
笏(hù),中国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译文:不一会儿,拿着一个象牙制的手板走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觐见皇帝用的,日后你会用到它!” 贍视回顾这些物,(这些事) 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令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课下作业
1.本段第一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通读全文,找出体现作者“喜”与“悲”的事件。
2.预习余下课文,找出问中国线索,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观(共30张PPT)




第2课时



斋有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项脊轩志》的前两段,作者在第一段中交代了自己曾经修葺过项脊轩,请回忆课文内容,说出修葺前的项脊轩有什么特点?
狭小
老旧
破漏
阴暗
作者在第二段交代了哪些事件?
诸父异爨
怀念母亲
轩中读书,祖母送笏
这节课继续探究文本,品味作者悲喜!

素养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典型细节来抒写感情的写作技巧。

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浓浓亲情。
探究文本

探究文本
思考1:关于祖母的描写有哪些?表现了祖母对作者的什么情感?
(1)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3)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年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三个细节,三种语气,三个层次。依次道来,不饰雕琢,但感人至深,读之欲泪。
宠爱
赞许、期望
——嗔怪中是心疼是欣慰
——自语中是赞许是期待
——自豪中激励孙儿博取功名
探究文本
思考2:“比去,以手阖门”你如何看待祖母的这个细节?
“以手阖门”的细节,不仅表现出祖母唯恐惊动孙子学习的心理,而且与上文写归有光“竟日默默”相照应。祖母的喃喃自语,分明是多年忧虑中透出的殷切期望。
思考3:归有光回忆先妣时,是“泣”,而回忆大母时却是“长号不自禁”。虽然都是哭,但是程度却有所差别,为何产生如此差异呢?
相关背景:归有光自幼饱读诗书,天资聪颖,9岁能文,但屡试不第,直到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会试是三年一次的。直到六十多岁才中进士,当了湖州长兴县县令。由于作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及地方豪绅同流合污,三年后被明升暗降为顺德府通判。后来在大学士高拱的保荐下做了南京太仆寺丞,但只做了一年就病死任上。
探究文本
由“泣”到“长号不自禁”,情感进一步发展,作者为辜负祖母的期望,为无法改变“吾家读书久不效“的现状而深深自责。古代读书人,博取功名,光耀门楣,是职责,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更是儒生的追求,当初偃仰啸歌 ,如今一事无成,由此,前者之悲是有泪无声,有节制的,而后者是如潮水汹涌,无法克制。
表达了对祖母的深切怀念,但更多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此为可悲者三:期待成空。
探究文本
思考4:请梳理第二段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分家)
异爨——家道中落之悲
从客观的记述中寄予深长的感叹
思亲之悲,失母之痛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情动于中,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
辜负亲人,功名未成之愧
令人长号不自禁
情如汹涌的潮水,直泻而出,完全失控
由内敛到外放
由沉稳到强烈
层层递进
探究文本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关上窗户
时间长了
介词,按照,依照
能够
恐怕,可能
曾经
总共
译文: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那里去,要从轩前经过。我关上窗户待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脚步声辨别经过的人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明护佑着它吧。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居官守法
二者必居其一
昂其值,居为奇货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过了
处于
当,任
占据
存储

探究文本
思考:本段是补叙,非常简略,写了几件事?如此点染有何作用?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事情:“以足音辨人”和“轩四遭火而未焚“两件事。
作用:结构上,“能以足音辨人”轻轻一点,照应前文。
内容上,既突出了小轩的寂静清幽,又同分家后的纷乱形成鲜明对比,使“竟日默默于此”显得非常合理。
情感上,接着,又写小屋四次遭火而未焚,更表达了作者对小屋的深厚感情。
探究文本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之后
写作
指本篇中这一句之上的内容,从这句以下时后来补写的。
指嫁到我家来
靠着几案学写字
出家的女子回家省亲
(回家后)转述她小妹们的话
助词,用于句首
译文:我作了这篇志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问我一些古代的事情,或者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省亲,回来转述小妹们的话说:“ 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子,那么什么是阁子呀?”
探究文本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形制,规制

译文: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感到无聊,就让人再次修葺南阁子,形制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多在外地,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像伞盖一样高高耸立了。
直立的样子
伞盖
探究文本
思考1:作者写了哪些与妻子有关的事情,流露了怎样的情感?
婚后轩中学书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归宁回来转述姐妹疑问
“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妻子离世
“吾妻死 ”
妻子种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感情:睹物思人,追忆往事,流露了对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之情。
探究文本
思考2:为什么妻子去世后,项脊轩坏了却不再修缮?
“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当初的情景已荡然无存,委婉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
思考3:作者让人重修项脊轩后,为什么不常住了?
①怕睹物思人———欢乐不再(吾妻死)
②久卧病无聊(依靠,依赖)———内心惨淡,精神无所寄托
探究文本
思考4:对于妻子的亡故,作者的心情应该更为悲伤,但文中反而没有了“泣”“长号”或“悲”之类表达伤感的字眼了,你能找出作者表现这份说不出的伤痛的文字吗,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
室坏不修
吾妻死了,再无心情去修缮小轩,含蓄地写出了内心的忧伤。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睹物伤怀,物是人非,作者把对亡妻的缅怀和眷念表达得蕴藉含蓄,深远绵长。
探究文本
思考5:总结文中四五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前
凭几学书
归宁妹语
夫妻恩爱
死后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室坏不修
余久卧病


补记内容:对婚后生活的回忆与对亡妻的悼念。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讨论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①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亲人的深沉怀念。
②在选材上,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加以表述。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似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
合作探究
讨论2:“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过渡句,请简要概括文中写了哪些可喜的事和可悲的事。


①修葺南阁子;②祖母关心与鼓励“我”;③母亲慈爱;④夫妻情深。
①老屋破旧;②伯父、叔父们分家;③母亲去世;④作者功名未就;⑤妻子亡故;⑥项脊轩失火。
合作探究
讨论3:文章最后为什么要写“枇杷树”?有何用意?
枇杷是一种文化隐喻。枇杷作为嘉果入祀庙堂在《周礼》就有记载,隐喻读书人庙堂之志。因其岁寒开花,古人认为它媲美松柏。苏轼邀刘景文赏枇杷,所作诗盛赞枇杷岁寒开花,初夏结果,以为偃蹇文人风骨写照。
写枇杷树是因为物在人亡,睹物思人。
讨论4:赏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借物抒情
结尾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收束全篇,看似随意,却意蕴无穷。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这树便成了他对妻子情感的化身。作者明写树,实则借物抒情,寄托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乐景衬哀
树愈繁茂,人离去愈久。时间愈久,思念愈深。树在人亡!物是人非!睹物思人,托物寄情,真可谓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合作探究
讨论5:作者是如何写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的?
扣扉问食——温婉慈爱
先妣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
“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先妣事略》
祖母
至轩过余
——怜爱期望
归宁妹语——恩爱情深
妻子
(先妻)尝谓有光曰: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 ”
合作探究
讨论6:最后段是作者补记,有人认为可以删去,你觉得呢?
为什么?
不可以删去。写这部分“补记”,作者并不是为了使文章完美,而是为了抒发对亡妻的怀念。因原文写了对祖母、母亲的怀念,那么若干年后把亡妻也写到里面,是情之必然,顺理成章。然而,客观上讲,加上了“补记”部分,才使《项脊轩志》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前面交代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怀念亲人的伤感,二是读书做官的志向,很明显言志重于抒情。现在加上“补记”,像在天平上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使文章向着记人抒情的方向倾斜了。在读者心中,《项脊轩志》记述作者发愤苦读、成就功名的心志淡化了,而文中所写的对祖母、对母亲、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却使人深深感动。而且补记部分与前一部分虽然作于不同时期,但都是围绕项脊轩与家庭生活琐事展开的,抒发自己或喜或悲的感情,前后格调一致,情感贯通,因而不可删去。
归纳总结

写作特色
①结构严谨,文脉贯通。文章紧扣项脊轩来写,又用或喜或悲的感情作为贯通全篇的脉络,让那些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
②善于用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抒发感情。写母亲,只再现了当年她叩门问饥寒的情景,以表现母亲的慈爱。写祖母,则只抓住赠“象笏”这件事,以表现祖母的关怀以及对“我”的期望。写亡妻,并不直接说如何思念她,只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移情于物。
写作特色
③语言清淡,不事雕饰。此文在叙事上以白描见长,抒情亦以素朴为主。如在写老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作者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十分真实感人。语气亲切而又诙谐,真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之情。临去,祖母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欣慰、以及对孙子殷切的期望。
④善用叠字,更富美感。本文善用叠字,如“寂寂”“呱呱”等,使摹声更为真切,状物更为细致,写景更为生动。朗读起来,音韵和谐,更富美感。
文章主旨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深情回忆性散文,以项脊轩为叙事线索,细腻描绘轩内环境,同时回忆亲人往事。
文章从幼年失母之痛,到少年负望之愧,再到成年丧妻之哀,以书斋项脊轩为载体,交织着归家几代人的命运变迁。作者以真挚笔触,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怀念。全文情感深沉,叙事娓娓道来,用笔简练却饱含深情。语言朴实无华,不求华丽辞藻,却以淡雅之风,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谨拜表以闻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D.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
2.下列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影相吊(吊:安慰) 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
B.逮奉圣朝(逮:及、至) 往往而是(往往:到处)
C.听臣微志(听:听从) 余久卧病无聊(无聊:精神空虚)
D.刘病日笃(笃:病重) 大类女郎也(大类:很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均为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B项,副词,不久后;副词,已经。C项,介词,在;连词,与,和。D项,副词,每次;副词,常常。
A
解析:C项,听:任从,这里指应许。无聊:指精神无所寄托,郁闷。
C
当堂检测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与“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中“上”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妣,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4.下列句中,加粗词与“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两膝相比者 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D.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解析:例:上,从上面,名词作状语。A.下,向下,名词作状语。B.乳,喂养,名词作动词。C.西,向西,名词作状语。D.手,亲手,名词作状语。故选B。
B
D
解析:例句:动词,等到。A.动词,靠近。B.动词,作比较。C.介词,比起。D.动词,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