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2.8 太阳钟 课件(36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无忧】2.8 太阳钟 课件(36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2-26 14:08:03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8课
太 阳 钟
(苏教版)四年级

01
核心素养
内容总览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练习
04
活动手册
05
课堂总结
06
板书设计
核心素养
※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
01
02
※知道日晷是古代人根据日影变化规律发明的计时工具。
03
科学观念
04
※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重点
※制作简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难点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会制作简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探究新知
活动一 研究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
实验材料:手电筒、铅笔橡皮。
实验步骤:(1)用手电筒光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可以将铅笔竖直放在橡皮上,观察它的影子。
(2)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3)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影子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光源、不透明物体和承接影子的屏。
探究新知
实验现象:用手电筒照射铅笔能够看到影子,并且影子总是与手电筒光源的方向相反。当改变照射方向时,影子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当改变照射的高度时,影子的长短也会改变,照射高度越高,影子越短;照射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探究新知
实验结论:光源与影子总在相对的方向上,当改变光源照射方向时,影子的方向也随之改变。当改变光源照射的高度时,影子的长短也会改变,照射高度越高,影子越短;照射高度越低,影子越长。
探究新知
活动二 模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1.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怎样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
实验目的: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太阳位置的关系。
实验材料:手电筒竹篾、小标杆(铅笔)。
实验步骤:(1)将小标杆放在桌子中央,接下来把竹篾弯成弧形放在小标杆的上方并固定在桌子上,在竹蔑上标注好相应的整点时刻。
探究新知
(2)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竹篾上,打开手电筒,沿着竹篾的弧形移动,照射桌子中央的小标杆,观察小标杆影子的变化。
实验分析: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相对地球运动的轨迹。小标杆的作用是产生影子,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在模拟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实验结论: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探究新知
2.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影子的影响。
分 析 (1)影子的方向和太 阳位置的关系。早上太阳东升,影子朝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升至正南方向,影子朝北。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东。影子的方向一直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影子的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关系。早晨,太阳东升,影子朝西,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高度角慢慢变大,影子越来越短,到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影子最短。傍晚,太阳西下,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影子越来越长。
探究新知
结 论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探究新知
1.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的变化。
探究问题:阳光下小棒影子有什么变化
实验材料:小棒(可以用铅笔或筷子代替)、橡皮、记录纸、指南针、笔。
实验步骤:(1)把小棒插在橡皮上,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不要移动。
活动三 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的变化情况
探究新知
(2)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在记录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3)每隔1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画出阳光下小棒影子的长度和位置),并记下当时的时间。
探究新知
实验记录: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和温度的变化记录表
时间 8时 9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太阳方向 东 东 东偏南 东偏南 南(头顶上) 南(头顶斜上方) 南偏西 南偏西 偏西
影子方向 西 西 西偏北 西偏北 北 北 北偏东 北偏东 偏东
影子长度/厘米 21.7 13.8 10.2 8.3 8 9.2 12.1 18.6 32.8
探究新知
实验分析: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正午)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傍晚)影子最长;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发现,上午影子逐渐变短,正午(太阳正当头顶时)影子最短,下午影子逐渐变长。
探究新知
但要注意的是当地的12时可能并不是太阳位置最高的时候。这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各地的经度不一样,昼夜到来的时间也就不一样,正午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一直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太阳的方向变化是东→南→西;影子的方向变化是西→北→东。 太阳的高度变化是低→高→低;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探究新知
2.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的关系
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此时太阳的方向为南;上午,太阳逐渐升高,影子逐渐缩短,太阳的方向由东向南移动;下午,太阳逐渐下降,影子逐渐变长,太阳的方向由南向西移动。
探究新知
物体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探究新知
太阳变化的证据和规律
探究新知
1.日晷。
古代人早就注意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移动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
活动四 了解日晷
探究新知
日晷中的“日”指“太阳”,“晷"指“影子”,日晷的意思“太阳的影子”。日晷又称“日规”,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计时器。它是最古老的计时仪器之一。
虽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日晷,但是基本的构造却是相同的,都有一个晷针和承接晷针影子的晷面,晷面上刻着时刻的刻度。根据晷面所放角度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种:
探究新知
(1)垂直日晷:也称垂直式日晷,晷面垂直地面,并根据实际可以指向南、北、东或西四个方向,晷针与晷面有一定夹角。
(2)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晷针指向北极星。
(3)地平日晷:曇面平行于地平面,晷针与晷面有一定的夹角(夹角通常与当地纬度值相同)。
探究新知
日 晷
探究新知
2.认识几种不同的日晷。
你认为这些计时工具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1)牛顿钟。
著名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做过一个太阳钟,他在空地上垂直插一根小木棍,每隔两小时,在木棍的投影处放一块石头作为记号,并记下时间。他的太阳钟据说用了70年。人们把这个太阳钟称为“牛顿钟”。
特点:晷面为地面,晷针与地面(晷面)垂直。
探究新知
(2)立式日晷。
这种日晷也称为“垂直式日晷”,一般安置在墙上。垂直式日晷分为三种,即“垂直向南日晷”“垂直向北日晷”“垂直向东和向西日晷”。
如今欧洲的一些国家,在一些古代或现代华丽的中层建筑的向南和向北(东西方向)以及向东和向西(南北方向)的墙上,附近有各种不同色调、大小和风格相异的日晷雕塑。
特点:晷面与地面垂直,晷针与晷面有一定角度。
探究新知
(3)地平日晷。
地平日晷的重要特征是晷面必须严格水平。日晷的产生是从观察阳光下竖直物体影子的方向变化而开始的,最早的日晷就是地平日晷,它必须在使用其他计时工具进行精确计时的条件下,根据表影随时间变化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刻画,这显然是不方便的,但如果采用均匀刻画的方法又会带来相当大的计时误差,这就是地平日晷的重大缺陷。
探究新知
特点:晷面与地面平行,晷针与晷面有一定角度(通常与当地纬度值相同)。
探究新知
无论是哪种日晷,其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于是投向晷盘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比现代钟表的指针,晷盘则好比钟表的表面,用来显示时刻。以中国古代日晷为例: 早晨,针影投向晷盘西端的卯时附近;当太阳到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当地的午时;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探究新知
3.用硬卡纸和指南针制作一个地平日晷。
制作材料:硬纸板(卡纸)、指南针、量角器、圆规、笔、剪刀、胶水。
制作步骤:(1)如图所示,在一张半圆形的硬卡纸上标明刻度和方向。
探究新知
(2)从左到右依次写上6~18,最中间的那条线正好代表中午12时。
(3)从一张硬纸板上剪下一块三角形的硬纸板作为晷针,其中一个角为当地纬度值。
(4)把三角形硬纸板竖直粘在印有刻度的半圆形卡纸上,并指向正北方。
(5)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根据三角形硬纸板的投影,就可以确定当时的时间。
探究新知
制作日晷
课堂练习
1.[填空]日晷是测量_________的工具,它是根据_________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出来的。
2.[判断]虽然世界各地有各种不同的日晷,但它们的制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
3.[判断]日晷不仅能在白天使用,阴天和黑夜也能使用。( )
4.[选择]古人制作的( )是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5.[选择]下列几种日晷中,晷面与地平面垂直的是( )。
A.立式日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时间
太阳
×
A
A
课堂练习
一天中,太阳下物体的影子有规律地变化,日晷的晷针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在晷面上有规律地移动。(合理即可)
6. [简答]说一说日晷的工作原理。
活动手册
活动手册
课堂总结
本课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随着太阳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本课通过学习了解各种日晷后,模仿古代人制造一个自己的日晷,知道日晷的工作原理是日影有规律的变化,感受古代人们探索科学世界的过程。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