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 封 线
外
不
写
考
号
姓
名
)
九年 · 化学(省命题)
学 校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九年化学(四)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得分 评卷人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冰雪消融 B.煤油燃烧 C. 酒精挥发 D. 海水晒盐
2.化学物质具有多样性。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冰水 B.空气 C.果汁 D. 澄清石灰水
3.“善存”片富含维生素、钾和镁等。这里的“钾”和“镁”指的是 ( )
A.分子 B. 原 子 C. 元 素 D. 单 质
4.加油站以安全为第一准则。其墙壁上张贴的以下消防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烟火
的是 ( )
A B C D
5.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人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 ( )
A.NaCl B.NH NO C.NaOH D.C H O ( 蔗 糖 )
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很广泛。下列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 )
A. 铁制铁锅 B.金制项链 C. 铝制易拉罐 D. 铜制导线
7.下列相关说法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相关说法 解释
A 二氧化碳变成干冰体积变小 二氧化碳分子本身体积变小
B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 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8.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 B.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
C.75% 的医用酒精中,酒精是溶质 D.为节约用水,可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9.构建知识网络可提高学习效率。如图是有关CO 的知识网络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CO 可用于灭火
B. 点 燃CH 之前,应先检验其纯度 C.CO 和 CO 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D. 转化⑤可能是置换反应
②化学试卷第1页 ( 共 4 页 )
1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黄铜片与纯铜片相互 刻画 纯铜片表面有明显划痕 说明纯铜的硬度比黄铜大
B 向某集气瓶中,插入 燃着的木条 木条熄灭 集气瓶中盛有的气体是二 氧化碳
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 再向热水中通氧气 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 氧气后白磷燃烧 氧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D 50 ℃时,将17g KCl 固体加入50g蒸馏 水中,完全溶解后缓 慢降温 降温至20 ℃时开始有 晶体析出 20 ℃时,KCl的溶解度为 17 g
(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
11
Na
钠
299
) (
+11
)28
)11.如图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钠原子结构示意 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2)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变成离子。
12.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的地位。
(1)石墨具有优良的 性,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可以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大 气中的CO 过 多 会 加 剧 效应。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减少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13.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_ (填字母)。
(
个溶解度
B
110.0
) (
KNO
)A. 面粉 B. 白糖 C.豆油
(2)KNO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oP
)①图 中P 点 所 表 示 的KNO 溶 液 (填“饱和”或“不39F
316
饱和”)。
(
2040
温霞
)②将 KNO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o
(写一种即可)。
③20 ℃时,将20g KNO 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考 生 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 座位序号
②化 学 试 卷 第 2 页 ( 共 4 页 )
(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
九年 · 化学(省命魉)
得分 评卷人
14.灭火毯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如图所示)。使用时,将灭火毯从套中取出, 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
(1)灭火毯的灭火原理是
(2)灭火毯是由羊毛及铝质纤维制成的,羊毛和铝质纤维都是可燃物,但在 灭火时灭火毯没有燃烧,其原因是
15.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
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青铜器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锈蚀生成Cu (OH) CO 。Cu (OH) CO 中 C、0 元 素的质量比为_ (填最简整数比)。
(2)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今铁仍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高炉炼铁的 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钢铁每年因腐蚀造 成巨大的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3)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原因是
16.某实验室要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配制75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进行 (填操作名称)时要用到仪器漏斗;在蒸发结晶 操作中,将滤液完全蒸干才停止加热,导致一些液滴溅出,则精盐的产率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配制溶液:
氯化钠
A D E
①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②改正错误后进行实验。E 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若实验 中称量氯化钠时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所配置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填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得分 评卷人
17.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些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制取过程中,小奇同学选用C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熄灭,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上 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
(3)若把D 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H 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 ( 填“a” 或
"b") 端连接一个量筒。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想研究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中金属
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完全相同;所用稀盐酸的浓度、用量也相同)。 【猜想与假设】某同学的猜想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银。 【实验与探究】(1)该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
(
叶作
) 铁片 -铜片 稀盐酸 硝酸银 溶液 ① ② -锌片 X金属片 稀盐酸 -Y ③ ④ 实验①和实验③的试管中银白色固体表 面均有气泡产生,但固体表面产生气泡 的 不 同 由实验①和实验 ③得出结论:金 属 活 动 性 顺 序 锌>铁
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由实验②得出结 论:金属活动性 顺序
【反思与评价】(2)要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实验④个溶液中离子的数目
中Y 表示硝酸铜溶液,则X 表示的金属是 。在实验④ 的反应中 (填“有”或“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表达与交流】(3)根据实验②的实际情况,绘制了相关图示(见右 图),图中能表示Cu +变化情况的是 (填字母)。
得 分 评卷人
五、计算题(共6分)
19.过氧化氢溶液既是常用的医用消毒剂,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同学取25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人1.5g 二氧化锰,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 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九年化学( 四)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共 10 分)
1 . B 2 . A 3 . C 4 . A 5 . B 6 . D 7 . A 8 . D 9 . C 10 . C
二 、填空题(共 10 分)
11 . (1) 11 (2)失去
12 . (1)导电 (2)吸附 (3)温室 天然气
13 . (1)B (2) ①不饱和 ②加水或升高温度 ③65 . 8
三 、简答题(共 12 分)
14 . (1)隔绝氧气(或空气) (2)灭火毯的着火点高(或温度没有达到灭火毯的着火点)
高温
15 . (1)3 ∶ 20 (2)Fe2 O3 +3CO 2Fe+3CO2 表面刷漆等 (3) 铝在空气中能与
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 16 . (1)过滤 偏低 (2) ①AB ②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偏大
四 、实验与探究题(共 12 分)
17 . (1)B CaCO3 +2HCl CaCl2 +H2 O+CO2 ↑ (2)装置漏气等 (3) a
18 . (1)速率 Cu+2AgNO3 Cu(NO3 ) 2 +2Ag 铜 >银 (2)铁 有 (3) c
五 、计算题(共 6 分) 19 . (1)0 . 8
(2)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狓。
(
2H
2
O
2
2H
2
O+O
2
↑
)MnO2
- ② -
(
8
6
狓
)
68 狓
32 = 0 . 8 g
32
0 . 8 g 狓= 1 . 7 g
则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 57 gg × 100% = 6 . 8%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 . 8% 。九年化学(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B 2.A 3.C 4.A 5.B 6.D 7.A 8.D 9.C 10.C
二、填空题(共10分)
11.(1)11 (2)失去
12.(1)导电 (2)吸附 (3)温室 天然气
13.(1)B (2)①不饱和 ②加水或升高温度 ③65.8
三、简答题(共12分)
14.(1)隔绝氧气(或空气) (2)灭火毯的着火点高(或温度没有达到灭火毯的着火点)
高温
15.(1)3∶20 (2)Fe2O3+3CO???2Fe+3CO2 表面刷漆等 (3)铝在空气中能与
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
16.(1)过滤 偏低 (2)①AB ②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偏大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12分)
17.(1)B 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漏气等 (3)a
18.(1)速率 Cu+2AgNO3???Cu(NO3)2+2Ag 铜>银 (2)铁 有 (3)c
五、计算题(共6分)
19.(1)0.8
(2)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狓。
MnO2
2H2O2????2H2O+O2↑
68 32
狓 0.8g
68 狓
= 狓=1.7g
32 0.8g
则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7g×100%=6.8%
25g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8%。
- ② -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