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期末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期末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2-20 18:2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期末复习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
A.煤 B.乙醇 C.天然气 D.氢气
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石蜡熔化 B.电解水
C.天然气燃烧 D.植物光合作用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泄漏时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后,再开灯检查
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利用的是液氧、液氮的密度不同
C.实验室加入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质量
D.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4、燃放烟花爆竹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 )
A. B. C. D.
5、现有①石油气、②煤粉粉尘、③氮气、④氢气、⑤一氧化碳、⑥氧气。当这些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有爆炸危险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②④⑤
6、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下列有关灭火方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7、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就能燃烧 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D.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氧气助燃,因此可用作燃料 B.酒精有挥发性,因此可作燃料
C.氦气密度小,因此可用于制成电光源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充于食品包装袋中用于防腐
9、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带电微粒——质子、中子、阴离子 B.可燃气体——氢气、氧气、天然气
C.氧化反应——呼吸、燃烧、水蒸发 D.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燃烧匙
10、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1、下列探究实验的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分子的运动
C.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D.探究氧气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A.A B.B C.C D.D
12、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表示该物质一定不能燃烧的点是( )
A.N、P点 B.P点 C.M、P点 D.Q点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科普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煤是自然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重要能源.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城市里常将煤加工成“煤气”,其实煤气不是“煤的气体”,而是煤在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条件下分解得到的一种混合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煤气是一种热值很高的燃料,使用煤气要特别小心,千万不能让它泄漏,否则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毒死亡;而且一旦遇明火或电火花,还极易引起爆炸.有人说“可以放一盆水吸收泄漏的煤气”,这是非常荒唐的说法,因为煤气既不能溶于水,常温下又不能与水反应。
(1)煤变成煤气属于 变化。煤气可用作 。
(2)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以推断出煤气的物理性质有: (写出一种即可)。
(3)在上述有关煤气的叙述中,可归纳出煤气的化学性质有: (写出一种即可)。
(4)在厨房中,发现煤气泄漏时,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关闭阀门 B.开窗通风 C.打开排风扇 D.多放几盆水
14、(6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D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安全图标不仅能够提醒潜在的危险因素,还能够引导实验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下列图标不需要标记的一项是 (填数字序号)。
15、(6分)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Si),如图是某种制备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图:
(1)SiCl4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操作Ⅰ的名称是 。
(3)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4)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原因是 (答出一种即可)。
16、(6分)兴趣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任务一】认识燃烧
(1)下列是木炭燃烧的实验:欲证明氧气浓度对可燃物有影响,应该进行的对比实验为 (填数字序号);实验②与实验③对比可以证明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
实验 ① ② ③
操作
【任务二】用如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从导管口通入氧气至a、b露出水面后停止,观察到只有a处白磷燃烧。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240℃。
(2)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的目的是 。
(3)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现象是 。
(4)该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有 。
【任务三】调控燃烧
(5)民间焰火表演艺术打铁花要将生铁烧成铁水,再将铁水在空中用力击打而形成四处飞溅的耀眼“铁花”。烧铁水时,用鼓风机不断向燃着的焦炭中鼓入空气,其目的是 。
17、(5分)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利用秸秆为原料可生产乙醇(C2H6O),其中包含葡萄糖(C6H12O6)转化为乙醇的反应(C6H12O62C2H6O+2CO2↑)。每生产2.3t乙醇,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A C D A C D D D
11 12
A C
13、(5分)(1)化学;燃料;(2)不能溶于水(合理即可);(3)可燃性(合理即可);(4) AB。
14、(6分)(1)水槽;
(2) B;CaCO3+2HCl=CaCl2+H2O+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二氧化碳;
(3)②。
15、(6分)(1)+4;(2)过滤;(3)HCl;
(4) 2H2+SiCl4Si+4HCl;防止H2与O2混合,高温时爆炸或生成的硅又被氧化。
16、(6分)(1) ①、③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使红磷和白磷与氧气接触;
(3)a处白磷燃烧,C处的白磷不燃烧;(4)提供热量,隔绝氧气;(5)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燃烧。
17、(5分)解:设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参加反应的葡萄糖的质量为4.5t。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