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立体的画面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立体的画面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6-04-07 19:5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课题 第14课《立体的画面》 执教人 朱宗亮
课时 1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及学情分析 浮雕的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半立体的艺术形式,在建筑、产品包装等方面被广泛使用。本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贴近他们的生活,利于他们的理解和创作。教材选择了山西九龙壁、中国古铜镜、古希腊银币三件浮雕作品以及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的手工作品作为欣赏图例,旨在让学生欣赏浮雕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创作立体画面的兴趣。学生以往的课业多是进行平面的绘画练习 ,而本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利用制作材料,运用恰当的方法创作出浮雕形式的手工作品,而本课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利用制作材料,运用恰当的方法制作出浮雕形式的手工作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发现身边各种可利用的手工制作材料,并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学生创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创造,力争使作品个性鲜明,充满童趣。
教学目标 了解浮雕一半立体的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工具将所收集的材料加工成立体的画面。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再创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寻找身边可利用的各种材料制作出立体的画面。难点:引导学生求新、求异,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立体画面。
教学策略 1.引导阶段2.发展阶段3.展示与评价阶段4.收拾与整理阶段
教学资源环境 教师:辅助课件;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和工具,如锡纸、果壳、彩泥等。学生: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评价 自评、互评和师评。好 较好一般新知识的接受自己动手实践自己作品感觉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导阶段二、发展阶段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带领学生欣赏各种浮雕作品,为学生讲解浮雕的相关知识,由浮雕艺术引出课题《立体的画面》。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生活中见过的浮雕作品,学生畅谈看到这些浮雕时心中的感受,从而启发学生发现浮雕的装饰作用及其形式特点—半立体的、平面化的。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立体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哪些可以作为制作立体画面的材料。有些材料不能直接利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方法,如对材料进行组合、裁切等,将它们变成可以利用的材料。请学生简述本次作业的创作思路,准备制作工具和材料。提示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创意进行制作,感受边想边做的创作乐趣,学会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方法。(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并及时表扬优秀作业,关注不完善的作业。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应提出修改的建议。(四)讲评作业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五)收拾与整理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美术工具和材料。
课堂小结 教师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感受。 小结点击
课后拓展 课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浮雕作品。 拓展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