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赠刘景文》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此诗虽似写景,但每句都切合刘的身世,并用以勖勉对方。这在苏诗中确属精心之作。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的景物描写,才能领略诗中的积极涵义。
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作者简介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检查自读情况
赠 刘 残 犹
傲 君 橙 橘
yóu
ào
jú
zèng
liú
cán
jūn
chéng
字词检查
擎:举,向上托。
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犹:还,依然。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君:你,指刘景文。
须:必须。
字词解释
要求:齐读诗歌,想象画面。
思考: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荷花、擎雨盖、残菊、傲霜枝。
重点词汇
要求:齐读诗歌,想象画面。
思考: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荷花、擎雨盖、残菊、傲霜枝。
我会读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败
qínɡ
荷尽已无擎雨盖,
.
.
.
.
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
yóu ào shuānɡ
菊残犹有傲霜枝。
.
.
.
.
.
--菊残
这两句诗通过对秋天荷花和菊花的不同状态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对比鲜明的意境。荷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而菊花的傲霜则体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这种对比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佩之情。苏轼用这种方式鼓励刘景文,即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像菊花一样保持坚强和乐观的态度。
xū
一年好景君须记,
.
.
.
君须记:你一定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
.
.
.
.
.
.
--收获的季节
这两句诗通过对秋天丰收景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意境。它不仅赞美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苏轼用这种方式告诉刘景文,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要像欣赏秋天的美景一样,保持乐观的心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结合前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朋友刘景文的鼓励和支持。诗人希望刘景文能够在人生的秋天里,依然保持坚强和乐观的态度,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并且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学习。
通过学习《赠刘景文》这首诗,学生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还能从中体会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鼓励。这样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发现平凡中的美好。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荷尽已无
菊残傲霜
橙黄橘绿
赠刘景文
乐观向上
课文结构
课堂小练
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 、 描绘出秋末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荷尽
菊残
课堂小练
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橘绿是一年好景?
景色虽然萧瑟冷落,但更是成熟丰收的时节,显露出勃勃生机。
《赠刘景文》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唤起了我们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总结课文
课后作业
把这首古诗配上音乐,让这首诗变成了一首歌曲。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