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一年级12月调研考试
生物
学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題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5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湖泊中动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桃花是植物的“组织”,由多种细胞构成
B.湖泊中的各种植物和动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C.与鸭相比,竹子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
D.湖泊中所有的鱼构成了一个种群
2.牛油果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如钾、钙、铁、锌和镁等,这些元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至关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牛油果中的钙、铁和锌属于微量元素
B.牛油果细胞中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组成牛油果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①
D.牛油果树生长期间缺镁可能会导致叶片发黄
②@
3.如图为大豆叶肉细胞中某种核酸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⑥是A,则⑤一定是RNA分子的局部结构
B.若⑥是T,则④代表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若⑥是U,则图中所示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D.大豆叶肉细胞中由A、T、U三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6种
4.如图为某真核生物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G代表细胞膜上或附近的一些物质。研究发
现,E蛋白和F蛋白构成了锚定和支撑细胞质中许多细胞器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K结合位点
ATPTOADP-Pi
00
0
ONa
K'
【高一年级12月调研考试·生物学第1页(共6页)】
25-X-295A
A.猪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获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B.E蛋白和F蛋白构成的结构是细胞骨架,该结构与胞内的物质运输有关
C.G蛋白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进行信息交流时都必须依赖于物质B
5.我国科学家研发出的一种小分子绑定化合物(ATTEC)能通过自噬一溶酶体途径降解细胞中
的异常蛋白,ATTEC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机制如图所示,其中LC3为自噬标记物。在亨廷
顿舞蹈症(HD)患者的大脑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会使神经元大量死亡,最终表现出运
动、记亿等方面的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溶步休
异常蛋白
LC3
降解
8
止常蛋白川(
内质网
白嗾休
A.ATTEC能特异性结合异常蛋白,却不能结合正常蛋白
B.内质网在形成自噬体的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异常蛋白只要与ATTEC结合后就能通过形成自噬体被降解
D.ATTEC有望成为治疗HD的一种有效途径
6.研究者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实验原
理:a、b两管中盛放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将叶圆片放在a管里,当细胞失水或吸水时会使蔗糖
溶液的浓度改变,15分钟后在ā管中加入亚甲基蓝使溶液呈蓝色,但对蔗糖溶液浓度的影响
忽略不计。取a管中一滴蓝色溶液置于b管中部,观察蓝色小液滴在b管中的移动方向,实
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雊辖榕液
毛细滴管
15分钟后
耿管巾一滴蓝色
叶岗片
管中师入
溶液置丁管屮部
业甲基监结晶
h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蔗糖溶液浓度(g/mL)
0.1
0.2
0.3
0.4
0.5
实验结果
下沉
下沉
基本不动
上浮
显著上浮
A.由实验结果推测叶圆片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20.4g/mL之间
B.实验结束时第1组叶圆片细胞的吸水能力低于第4组
C.可在0.2~0.4g/L之间进一步细化浓度梯度继续进行实验
D.若这5组的结果均是下沉,应增加蔗糖溶液浓度更低的组别
7.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由扩散的运输速率与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有关,与被运输物质的大小无关
B.葡萄糖可通过主动运输但不能通过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进入细胞
C.逆浓度梯度运输Na+、K离子时Na+一K+泵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D.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运输物质时,不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
【高一年级12月调研考试·生物学第2页(共6页)】
25-X-295A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高一年级12月调研考试·生物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花是植物的“器官”,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A错误:湖泊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群落,B错误;与鸭相
比,竹子不具有“系统”这一层次,C正确:湖泊中的鱼有许多种,因此属于多个种群,D错误。
2.A牛油果中的钾、钙、镁属于大量元素,铁和锌属于微量元素,A错误:牛油果细胞中的各种元素大多以化
合物的形式存在,B正确:牛油果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元素都来自无机自然界,因此组成牛油果细胞的元素在
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C正确:镁参与构成叶绿素,因此牛油果树生长期间缺镁可能会导致叶片发黄,D
正确。
3.C若⑥是A,则⑤可以代表一个RNA分子的局部结构,也可以代表一个DNA分子单链的局部结构,A错
误;④不能代表一个核苷酸,B错误;若⑥是U,则图中所示物质为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C正确:大豆
叶肉细胞中含有DNA和RNA,因此由A、T、U三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4种,D错误,
4,D猪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获取细胞膜的理想材料,A正确;
E蛋白和F蛋白构成的结构是细胞骨架,该结构与胞内的物质运输有关,B正确;G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转运
蛋白,它的功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正确: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多样,并不
一定都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物质B(糖蛋白),如植物细胞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D错误。
5.C ATTEC能特异性结合异常蛋白,却不能结合正常蛋白,A正确:内质网在形成自噬体的过程中体现了细
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异常蛋白与ATTEC结合后还需要被LC3标记后,才能通过形成自噬体被降解,C错
误;ATTEC将大脑神经元细胞中突变后的mHTT蛋白与LC3结合在一起,形成自噬体,进而降解异常的
HTT蛋白,从而达到治疗HD的目的,因此ATTEC有望成为治疗HD的一种有效途径,D正确。
6.D若细胞吸水会导致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液滴在b管的无色蔗糖溶液中将下沉,若细胞失水导致a
管溶液浓度下降,则b中蓝色小液滴将上浮。叶圆片的细胞液浓度介于0.2一0.4g/mL之间,A正确:实验
时第1组叶圆片细胞发生吸水,细胞液浓度下降,吸水能力降低,第4组叶圆片发生失水,细胞液浓度上升,
吸水能力增加,因此实验结束时第1组叶圆片细胞的吸水能力低于第4组,B正确: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细胞
液浓度,应在0.2~0.4g/L之间进一步细化浓度梯度进行实验,C正确;若这5组的结果均是下沉,说明蔗
糖溶液的浓度太低,应增加蔗糖溶液浓度更高的组别,D错误。
7.C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其运输速率与膜两侧物质的浓度差有关,还与被运输物质分子的大小有关,A
错误;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
错误;Na+一K+泵是一种载体蛋白,在转运时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C正确;通过胞吞或胞吐作用进出细
胞时,爆泡需要与细跑膜上的蛋白质发生识别,所以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D错误。
8.A酶的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从图2中可
以看出,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抑制剂I的抑制作用可被抵消,可以达到无抑制剂时的最大速率,所以抑制剂
I是竞争性抑制剂;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与酶结合改变酶的结构,从而抑制酵促反应速率,即使底
物浓度再增大,酶促反应速率也不能达到无抑制剂时的最大速率,所以抑制剂Ⅱ是非竞争性抑制剂,B正确:
在测定图2所示曲线的实验过程中,温度和pH都属于无关变量,应设置为最适条件,C正确:当底物浓度是
S2时,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提高②的酶促反应速率,D正确。
9.B图中所示物质为ATP,组成元素是C、H、O、N、P,与核酸组成元素相同,A正确;①是腺嘌呤,②是核糖,
①②组成一分子腺苷,B错误;ATP末端的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④⑤之间的化学键不稳定,容易
断裂,C正确;蛙的红细胞结构完善,也能通过细胞呼吸合成ATP,D正确。
10.C实验前先将图1注射器反复抽拉的目的是获得去除CO2的空气,A正确;乙组横线处的操作是用注射
器吸取25l酵母菌培养液,但不吸人图1锥形瓶中的空气,B正确:甲组和乙组均为实验组,这组对比实
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有O2,C错误: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
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后再取样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D正确
11.D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能产生乳酸,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进行有氧呼
吸,产生NAD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错误;B点有氧呼吸很弱,且O2浓度较A点高,能更
【高一年级12月调研考试·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5-X-29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