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年版重点高中保送生考试科学模拟试卷
1.(2022·浙江模拟)科学与生产、生活和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废电池深埋,可以防止重金属污染
B.宇宙是由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组成的
C.当水沸腾后,将火烧得越旺,食物熟得越快
D.为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藏保存
2.(2022·浙江模拟)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
A.真菌细胞内遗传物质是 DNA,但没有成形细胞核
B.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说是保护易感者
D.只要把高毒农药的浓度降得很低,就可以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农作物上
3.(2022·浙江模拟)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
A.BaMnO4:锰酸钡 B.Na2FeO4:铁酸钠
C.Hg2Cl2:氯化汞 D.CaHPO4:亚磷酸氢钙
4.(2022·浙江模拟)某无色气体可能由 H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从下图中选用了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①中黑色固体变红;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⑦中白色固体变蓝色。根据实验目的及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同学实验选用的装置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⑦⑤
B.装置④的作用是验证 HCl的存在
C.该混合气体一定有 H2和CO
D.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5.(2022·浙江模拟)把20g0℃的冰与280g10℃的水混合(不计热量损失),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为4℃。现有一定质量的一杯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刚好使1g0℃的冰熔化为0℃的水,则这杯水的质量为 ( )
A.80g B.100g C.120g D.140g
6.(2022·浙江模拟)在已有的人工材料中,有一种称为负折射的材料。负折射材料不仅在隐身技术上有重要的运用价值,在制造光学器件上应用也很广泛。这类材料,光在其中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图甲是将笔放在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图乙是将笔放在负折射材料中发生的折射现象。现有一束光通过某长方体透明负折射材料(如图丙所示),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7.(2022·浙江模拟)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铁(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认真观察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程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 。
(2)在沉淀池Ⅱ中,为使K2SO4晶体分离,要进行过滤操作,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 。
(3)在沉淀池Ⅱ中还要加入有机溶剂丙醇,其原因可能是 。
8.(2022·浙江模拟)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重量基本相同的蓝莓苗若干株,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的甲、乙、丙三组设施中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如下表)。
组别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甲 0.03% 土壤浸出液
乙 0.06% 土壤浸出液
丙 0.06%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蓝莓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甲、乙两组中,发现乙组蓝莓苗的长势更好,分折其主要原因是 ;
②在乙、丙两组中,若丙组蓝莓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蓝莓苗的生长还需要 。
(2)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生长素促进蓝莓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
9.(2022·浙江模拟)伽利略是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一生中有许多发明和发现。
(1)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空气温度计,其结构如图所示:一个有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盛有红色水的壶中,通过细管中的液面高度变化来显示气温变化。如果将玻璃球轻轻向上提但玻璃管下端没露出水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序号)。
A.玻璃细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玻璃球内封闭气体体积变大
B.玻璃细管内外的高度差变大,玻璃球内封闭气体体积变大
C.壶底受到水的压力变大
D.壶底受到水的压力变小
(2)下表是根据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来列的,表中第二列表示的是时间,第三列则是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1 32
4 2 130
9 3 298
16 4 526
25 5 824
36 6 1 192
49 7 1 600
64 8 2 104
(3)伽利略还有许多发明和发现,请你列举一例: 。
10.(2022·浙江模拟)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盐水和冰块,冰块与容器底接触,液面恰好与容器口相平,冰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当冰熔化后,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溢出的液体重力G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
11.(2022·浙江模拟)生活中人们习惯外出时随身携带一个保温杯,除了装水之外,还有人会装些果汁、碳酸饮料、茶水和中药等。然而调查显示部分不锈钢保温杯存在重金属迁移的风险,某实验员用pH约为4的醋酸(HAc)溶液代替果汁依次加入不同保温杯内,半小时后检测发现锰元素最高超标34倍。好奇的小科同学上网找到资料:不锈锅中往往加入锰、铬、镍等金属以加强耐腐蚀性:锰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易溶于酸性溶液生成二价锰盐。
(1)下列有关不锈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是一种合金 B.属于金属材料
C.是一种混合物 D.是一种化合物
(2)实验中锰和醋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2022·浙江模拟)实验室现有100g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液,小科同学想测定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往该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振荡,得到沉淀的质量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50 75 100 1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0 1.45 4.35 x 5.8
(1)表格中X为 g;
(2)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3.(2022·浙江模拟)为保护环境,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电动小轿车。
(1)电动小轿车的自动大灯光控开关采用光敏电阻控制,在开车时遇到光线变暗时(如进入隧道),大灯就会自动开启,当光线充足时自动关闭。某光敏电阻R,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照度/ lx 0.2 0.4 0.6 0.8 1.0 1.2
电阻/kΩ 75 40 28 23 20 18
如图所示为汽车自动照明系统的简化电路。电源电压为3.0V,当光线照度降低至 1.0ix时,测得 Rp两端的电压为2.0 V,则定值电阻.R1= 此时光敏电阻. 的电功率为 w。
(2)现有一辆牵引功率为 的电动小轿车,在平直路面上以v=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所受阻力的大小是 N。
(3)设想改用太阳能电池给该车供电,其他条件不变,求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小面积。结合计算结果,简述你对该设想的思考。[已知太阳辐射的总功率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球面面积计算公式为 为球的半径),太阳光传播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约有30%的能量损耗,该车所用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5%]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沸腾及沸腾条件;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宇宙分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
【解答】A. 将废电池深埋,不可以防止重金属污染。会加重土壤污染,A错误;
B. 宇宙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B错误;
C. 当水沸腾后,将火烧得越旺,温度不会变化,食物不会熟的更快,C错误;
D.为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藏保存,D正确;
故答案为:D
2.【答案】B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第一,切断传播途径;第二,保护易感人群;第三,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解答】A. 真菌细胞内遗传物质是 DNA,有成形细胞核,A错误;
B.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正确;
C. 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说是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
D. 高毒农药的浓度降得很低,也不可以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农作物上,D错误;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 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的,化合价的价数等于每个该原子在化合时得失电子的数量,即该元素能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的数量,这往往决定于该元素的电子排布,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排布,当然还可能涉及到次外层能达到的由亚层组成的亚稳定结构。
【解答】A.BaMnO4:锰酸钡 ,锰酸钡中的锰是+6价,A正确;
B. 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铁元素的通常显+3价,所以为高铁酸钠,B错误;
C. Hg2Cl2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读作氯化亚汞,C错误;
D. CaHPO4:磷酸氢钙,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错误;
故答案为:A
4.【答案】A
【知识点】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氯离子会与银离子生成沉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会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进行分析。
【解答】A、应该首先通过硝酸银检验氯化氢气体,然后通过浓硫酸将水蒸气除去,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还原性,通过氧化铜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水的生成,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所以该同学实验选用的装置正确的顺序为④⑥①⑦⑤,故A错误;
B、氯离子会与银离子生成沉淀,所以装置④的作用是验证HCl的存在,故B正确;
C、该混合气体一定有H2和CO,故C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5.【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分析】根据Q=cmΔt算出280克10℃水温度降低到4℃所放出的热量和20g 0℃的水温度升高到4℃吸收的热量;
用280克10℃水温度降低4℃所放出的热量减去20g 0℃的水温度升高到4℃吸收的热量算出20g 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吸收的热量;再算出1克0℃的冰熔化为0℃的水需要的热量,根据“一定质量的一杯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刚好使1g0℃的冰熔化为0℃的水”算出水的质量。
【解答】 280克10℃的水降到4℃时放出的热量为:
Q放=cm(t0水-t)=4.2×103J/(kg ℃)×0.28kg×(10℃-4℃)=7056J;
20g 0℃的水温度升高到4℃吸收的热量为:
Q水吸=cm化水(t-t冰)=4.2×103J/(kg ℃)×0.02kg×(4℃-0℃)=336J;
故20g 0℃的冰熔化为水需要的热量为Q熔化=Q放-Q水吸=7056J-336J=6720J;
1克0℃的冰熔化为0℃的水需要的热量为;
因为一定质量的一杯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刚好使1g0℃的冰熔化为0℃的水,
所以水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发生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分析解答。
【解答】由题可知,光在负折射材料中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
A、由图知,光由负折射材料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异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两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在法线的同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知,光由空气进入负折射材料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异侧,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两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在法线的异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1)为了除去过多的 NH4HCO3
(2)烧杯、漏斗、玻璃棒
(3)K2SO4难溶于有机溶剂丙醇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氢铵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烧杯、漏斗、玻璃棒进行分析;
(3)根据在沉淀池乙中加入有机溶剂丙醇,应该是有利于硫酸钾沉淀析出,因此硫酸钾在丙醇中的溶解度应该是很小进行分析。
【解答】(1)碳酸氢铵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该流程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过多的NH4HCO3;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在沉淀池乙中还要加入有机溶剂丙醇,其原因可能是K2SO4难溶于有机溶剂丙醇。
8.【答案】(1)乙组环境比甲组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所以乙组蓝莓植株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多;无机盐
(2)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高于高浓度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实验要遵循“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的原则,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变量一定要唯一。
2、了解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答】(1)①甲蓝莓与乙蓝莓是以二氧化碳浓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其它的条件均相同。由于乙蓝莓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甲蓝莓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蓝莓进行光合作用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原料增多,有机物就会制造得多,故实验的结果是乙蓝莓苗比甲蓝莓苗长得快。
②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乙和丙是以土壤中的无机盐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从而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2)该学习小组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这是因为生长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根的生长,否则会抑制根的生长。所以为了要确定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多设几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为实验组,直至找到适合生根的最佳浓度。
9.【答案】(1)B;D
(2)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天文望远镜、摆的摆动等时性、发现了太阳黑子、木星有四颗卫星、维持运动并不需要外力(其他合理的都可)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误差分析
【解析】【分析】(1)将玻璃球轻轻向上提但玻璃管下端没露出水面时,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变大,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壶中的水压入瓶中,据此判断玻璃细管内外的高度差;大气压支撑着水柱没有下落,故大气压等于水柱的压强加上玻璃球内封闭气体的压强,根据水柱压强的变化,判断出玻璃球内封闭气体压强的变化,根据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减小即可得出结论;
根据p=ρgh判断出壶底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根据F=pS判断出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变化;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3)伽利略最早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且最早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解答】(1)如果将玻璃球轻轻向上提但玻璃管下端没露出水面时,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变大,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壶中的水压入瓶中,玻璃细管内的水柱升高,玻璃细管外的水面降低,所以,玻璃细管内外的高度差变大,玻璃管中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增大;
因为该水柱产生的压强加上玻璃球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且大气压不变、p水柱增大,所以玻璃球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小,玻璃球内封闭气体质量不变,则玻璃球内封闭气体体积变大,故A错误,B正确;
由(1)知,当将玻璃球轻轻向上提但玻璃管下端没露出水面时,玻璃细管外的水面降低,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而容器的底面积S不变,由F=pS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变小,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BD;
(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下滑的距离大约变为原来的4倍,时间变为原来的3倍,通过的距离变为原来的9倍,可知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伽利略最早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且最早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10.【答案】变小;大于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冰熔化前对冰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冰排开水的体积,冰熔化后求出水的体积,比较这两个体积判断冰熔化后液面是否变化,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情况。
(2)冰熔化之前冰受到浮力作用,即F浮=G排,G排也是指与浸入部分等体积水的重力;冰熔化成水后有水溢出,设留在盐水中水的重力为G留,溢出部分水的重力为G,即G冰化水=G留+G,据此分析溢出的水和压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 (1)杯底对冰的支持力等于冰对杯底的压力F,
冰熔化之前,冰受到竖直向下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作用,冰处于静止状态,这三个力平衡,
则G冰=F浮+F,
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可得G冰=ρ盐水gV排+F,
则------①
冰熔化后,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G冰=G冰化水,
由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可得:-------②
因G冰=G冰化水,且ρ水<ρ盐水,则比较①②得,V冰化水>V排,所以冰熔化后有水溢出,水和盐水混合导致杯中盐水的密度会变小,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变,
根据p=ρgh得,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变小。
(2)冰熔化前冰处于静止状态,G冰=F浮+F,G冰=ρ盐水gV排+F-------③
冰全部熔化成水,设留在盐水中水的重力为G留,溢出部分水的重力为G,
即G冰化水=G留+G,G冰化水=ρ水gV排+G-------④
由③④得,ρ盐水gV排+F=ρ水gV排+G,
因为ρ盐水gV排>ρ水gV排,
所以,F<G。
11.【答案】(1)A;B;C
(2)Mn+2CH3COOH= Mn(CH3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 (1)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是一种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故填:ABC。
(2)实验中锰和醋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Mn+2CH3COOH=Mn(CH3COO)2+H2↑。
12.【答案】(1)5.8
(2)16%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 (1)由金融1氧化钠溶液50g至75g信息可知,25g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沉淀质量:4.35g-1.45g=2.9g,再加入25g氢氧化钠溶液时,如果完全反应,生成沉淀质量应该是7.25g,而加入到125g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5.8g沉淀,说明加入到100g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过量,因此表格中X为5.8g。
故填:5.8。
(2)设25g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为x,
MgSO4+2NaOH=Mg(OH)2↓+Na2SO4,
80 58
x 2.9g,
x=4g,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3.【答案】(1)10;2×10-4
(2)75
(3)当阳光垂直电池板人射时, 所需板面积最小, 设面积为 , 距太阳中心为 的球面面积 , 若没有能量的损耗, 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太阳能功率为
设太阳能电池板实际接收到的太阳能功率为 ,
另有 , 所以电池板的最小面积
电池板的面积太大, 不符合实际。改进的方法是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化效率。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 (1)根据表格读出当光线照度降低至1.0lx时RP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路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算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算出R1的电阻;
根据P=UI算出光敏电阻Rp的电功率;
(2)根据算出牵引力,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算出它所受阻力的大小;
根据题意表示出地面上每平方米面积接收太阳辐射功率,然后根据效率得出等式求出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小面积。
【解答】 (1)根据表格读出当光线照度降低至1.0lx时RP的电阻为20kΩ=20000Ω,
此时电路的电流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U-UP=3V-2V=1V,
定值电阻R1的电阻为:
,
该条件下光敏电阻Rp的电功率为:
P=UPI=2V×1×10-4A=2×10-4W;
(2)汽车行驶的速度:
v=72km/h=20m/s,
根据知牵引力为:
,
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汽车所受阻力f=F=75N;
1 / 1浙江省2022年版重点高中保送生考试科学模拟试卷
1.(2022·浙江模拟)科学与生产、生活和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废电池深埋,可以防止重金属污染
B.宇宙是由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组成的
C.当水沸腾后,将火烧得越旺,食物熟得越快
D.为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藏保存
【答案】D
【知识点】酶及其催化作用;沸腾及沸腾条件;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分析】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宇宙分为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了太阳系;太阳系包含了地月系;
【解答】A. 将废电池深埋,不可以防止重金属污染。会加重土壤污染,A错误;
B. 宇宙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B错误;
C. 当水沸腾后,将火烧得越旺,温度不会变化,食物不会熟的更快,C错误;
D.为防止蛋白质变性,疫苗等生物制剂应冷藏保存,D正确;
故答案为:D
2.(2022·浙江模拟)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以下正确的是( )
A.真菌细胞内遗传物质是 DNA,但没有成形细胞核
B.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C.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说是保护易感者
D.只要把高毒农药的浓度降得很低,就可以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农作物上
【答案】B
【知识点】真菌的主要特点;传染病及其传播;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的免疫功能
【解析】【分析】预防传染病的途径有三种:第一,切断传播途径;第二,保护易感人群;第三,控制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病原体。它是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使机体获得的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
【解答】A. 真菌细胞内遗传物质是 DNA,有成形细胞核,A错误;
B.乙肝病毒与相应抗体结合而被清除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正确;
C. 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从传染病预防措施来说是切断传播途径,C错误;
D. 高毒农药的浓度降得很低,也不可以用于蔬菜、瓜果、茶叶等农作物上,D错误;
故答案为:B
3.(2022·浙江模拟)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
A.BaMnO4:锰酸钡 B.Na2FeO4:铁酸钠
C.Hg2Cl2:氯化汞 D.CaHPO4:亚磷酸氢钙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 化合价是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构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一般的,化合价的价数等于每个该原子在化合时得失电子的数量,即该元素能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的数量,这往往决定于该元素的电子排布,主要是最外层电子排布,当然还可能涉及到次外层能达到的由亚层组成的亚稳定结构。
【解答】A.BaMnO4:锰酸钡 ,锰酸钡中的锰是+6价,A正确;
B. 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铁元素的通常显+3价,所以为高铁酸钠,B错误;
C. Hg2Cl2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读作氯化亚汞,C错误;
D. CaHPO4:磷酸氢钙,该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D错误;
故答案为:A
4.(2022·浙江模拟)某无色气体可能由 H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从下图中选用了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①中黑色固体变红;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⑦中白色固体变蓝色。根据实验目的及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同学实验选用的装置正确的顺序为④①⑦⑤
B.装置④的作用是验证 HCl的存在
C.该混合气体一定有 H2和CO
D.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答案】A
【知识点】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氯离子会与银离子生成沉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会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进行分析。
【解答】A、应该首先通过硝酸银检验氯化氢气体,然后通过浓硫酸将水蒸气除去,一氧化碳和氢气具有还原性,通过氧化铜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无水硫酸铜可以检验水的生成,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所以该同学实验选用的装置正确的顺序为④⑥①⑦⑤,故A错误;
B、氯离子会与银离子生成沉淀,所以装置④的作用是验证HCl的存在,故B正确;
C、该混合气体一定有H2和CO,故C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所以该实验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5.(2022·浙江模拟)把20g0℃的冰与280g10℃的水混合(不计热量损失),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为4℃。现有一定质量的一杯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刚好使1g0℃的冰熔化为0℃的水,则这杯水的质量为 ( )
A.80g B.100g C.120g D.140g
【答案】A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现象;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分析】根据Q=cmΔt算出280克10℃水温度降低到4℃所放出的热量和20g 0℃的水温度升高到4℃吸收的热量;
用280克10℃水温度降低4℃所放出的热量减去20g 0℃的水温度升高到4℃吸收的热量算出20g 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吸收的热量;再算出1克0℃的冰熔化为0℃的水需要的热量,根据“一定质量的一杯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刚好使1g0℃的冰熔化为0℃的水”算出水的质量。
【解答】 280克10℃的水降到4℃时放出的热量为:
Q放=cm(t0水-t)=4.2×103J/(kg ℃)×0.28kg×(10℃-4℃)=7056J;
20g 0℃的水温度升高到4℃吸收的热量为:
Q水吸=cm化水(t-t冰)=4.2×103J/(kg ℃)×0.02kg×(4℃-0℃)=336J;
故20g 0℃的冰熔化为水需要的热量为Q熔化=Q放-Q水吸=7056J-336J=6720J;
1克0℃的冰熔化为0℃的水需要的热量为;
因为一定质量的一杯水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刚好使1g0℃的冰熔化为0℃的水,
所以水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A。
6.(2022·浙江模拟)在已有的人工材料中,有一种称为负折射的材料。负折射材料不仅在隐身技术上有重要的运用价值,在制造光学器件上应用也很广泛。这类材料,光在其中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图甲是将笔放在水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图乙是将笔放在负折射材料中发生的折射现象。现有一束光通过某长方体透明负折射材料(如图丙所示),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根据发生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分析解答。
【解答】由题可知,光在负折射材料中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一侧;
A、由图知,光由负折射材料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异侧,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两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在法线的同侧,故B符合题意;
C、由图知,光由空气进入负折射材料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异侧,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两次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都在法线的异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2022·浙江模拟)以氯化钾和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和氧化铁(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认真观察工艺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流程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 。
(2)在沉淀池Ⅱ中,为使K2SO4晶体分离,要进行过滤操作,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 。
(3)在沉淀池Ⅱ中还要加入有机溶剂丙醇,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1)为了除去过多的 NH4HCO3
(2)烧杯、漏斗、玻璃棒
(3)K2SO4难溶于有机溶剂丙醇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氢铵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是:烧杯、漏斗、玻璃棒进行分析;
(3)根据在沉淀池乙中加入有机溶剂丙醇,应该是有利于硫酸钾沉淀析出,因此硫酸钾在丙醇中的溶解度应该是很小进行分析。
【解答】(1)碳酸氢铵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该流程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过多的NH4HCO3;
(2)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3)在沉淀池乙中还要加入有机溶剂丙醇,其原因可能是K2SO4难溶于有机溶剂丙醇。
8.(2022·浙江模拟)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里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重量基本相同的蓝莓苗若干株,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的甲、乙、丙三组设施中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如下表)。
组别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甲 0.03% 土壤浸出液
乙 0.06% 土壤浸出液
丙 0.06%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蓝莓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甲、乙两组中,发现乙组蓝莓苗的长势更好,分折其主要原因是 ;
②在乙、丙两组中,若丙组蓝莓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蓝莓苗的生长还需要 。
(2)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生长素促进蓝莓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
【答案】(1)乙组环境比甲组环境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所以乙组蓝莓植株光合作用强,合成的有机物多;无机盐
(2)在某同学使用的两种浓度生长素的基础上,分别在低于低浓度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以及两浓度之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高于高浓度范围设置一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从而找到促进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实验要遵循“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的原则,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变量一定要唯一。
2、了解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答】(1)①甲蓝莓与乙蓝莓是以二氧化碳浓度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其它的条件均相同。由于乙蓝莓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甲蓝莓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蓝莓进行光合作用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原料增多,有机物就会制造得多,故实验的结果是乙蓝莓苗比甲蓝莓苗长得快。
②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乙和丙是以土壤中的无机盐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从而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2)该学习小组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这是因为生长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根的生长,否则会抑制根的生长。所以为了要确定生根的最适浓度,应多设几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为实验组,直至找到适合生根的最佳浓度。
9.(2022·浙江模拟)伽利略是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一生中有许多发明和发现。
(1)伽利略在1603年制作了空气温度计,其结构如图所示:一个有细长颈的球形瓶倒插在盛有红色水的壶中,通过细管中的液面高度变化来显示气温变化。如果将玻璃球轻轻向上提但玻璃管下端没露出水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序号)。
A.玻璃细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玻璃球内封闭气体体积变大
B.玻璃细管内外的高度差变大,玻璃球内封闭气体体积变大
C.壶底受到水的压力变大
D.壶底受到水的压力变小
(2)下表是根据伽利略1604年做斜面实验时的一页手稿来列的,表中第二列表示的是时间,第三列则是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的距离,第一列是伽利略在分析实验数据时添加的。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1 32
4 2 130
9 3 298
16 4 526
25 5 824
36 6 1 192
49 7 1 600
64 8 2 104
(3)伽利略还有许多发明和发现,请你列举一例: 。
【答案】(1)B;D
(2)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天文望远镜、摆的摆动等时性、发现了太阳黑子、木星有四颗卫星、维持运动并不需要外力(其他合理的都可)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误差分析
【解析】【分析】(1)将玻璃球轻轻向上提但玻璃管下端没露出水面时,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变大,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壶中的水压入瓶中,据此判断玻璃细管内外的高度差;大气压支撑着水柱没有下落,故大气压等于水柱的压强加上玻璃球内封闭气体的压强,根据水柱压强的变化,判断出玻璃球内封闭气体压强的变化,根据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减小即可得出结论;
根据p=ρgh判断出壶底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根据F=pS判断出壶底受到水的压力的变化;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3)伽利略最早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且最早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解答】(1)如果将玻璃球轻轻向上提但玻璃管下端没露出水面时,球形瓶中空气的体积变大,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壶中的水压入瓶中,玻璃细管内的水柱升高,玻璃细管外的水面降低,所以,玻璃细管内外的高度差变大,玻璃管中的水柱产生的压强增大;
因为该水柱产生的压强加上玻璃球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且大气压不变、p水柱增大,所以玻璃球内封闭气体的压强变小,玻璃球内封闭气体质量不变,则玻璃球内封闭气体体积变大,故A错误,B正确;
由(1)知,当将玻璃球轻轻向上提但玻璃管下端没露出水面时,玻璃细管外的水面降低,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减小,而容器的底面积S不变,由F=pS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力变小,故C错误,D正确。
故答案为:BD;
(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下滑的距离大约变为原来的4倍,时间变为原来的3倍,通过的距离变为原来的9倍,可知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3)伽利略最早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且最早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10.(2022·浙江模拟)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盐水和冰块,冰块与容器底接触,液面恰好与容器口相平,冰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当冰熔化后,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溢出的液体重力G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
【答案】变小;大于
【知识点】压强的变化;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分析】 (1)冰熔化前对冰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冰排开水的体积,冰熔化后求出水的体积,比较这两个体积判断冰熔化后液面是否变化,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情况。
(2)冰熔化之前冰受到浮力作用,即F浮=G排,G排也是指与浸入部分等体积水的重力;冰熔化成水后有水溢出,设留在盐水中水的重力为G留,溢出部分水的重力为G,即G冰化水=G留+G,据此分析溢出的水和压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 (1)杯底对冰的支持力等于冰对杯底的压力F,
冰熔化之前,冰受到竖直向下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和支持力作用,冰处于静止状态,这三个力平衡,
则G冰=F浮+F,
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可得G冰=ρ盐水gV排+F,
则------①
冰熔化后,质量不变,重力不变,则G冰=G冰化水,
由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可得:-------②
因G冰=G冰化水,且ρ水<ρ盐水,则比较①②得,V冰化水>V排,所以冰熔化后有水溢出,水和盐水混合导致杯中盐水的密度会变小,容器中液体深度不变,
根据p=ρgh得,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变小。
(2)冰熔化前冰处于静止状态,G冰=F浮+F,G冰=ρ盐水gV排+F-------③
冰全部熔化成水,设留在盐水中水的重力为G留,溢出部分水的重力为G,
即G冰化水=G留+G,G冰化水=ρ水gV排+G-------④
由③④得,ρ盐水gV排+F=ρ水gV排+G,
因为ρ盐水gV排>ρ水gV排,
所以,F<G。
11.(2022·浙江模拟)生活中人们习惯外出时随身携带一个保温杯,除了装水之外,还有人会装些果汁、碳酸饮料、茶水和中药等。然而调查显示部分不锈钢保温杯存在重金属迁移的风险,某实验员用pH约为4的醋酸(HAc)溶液代替果汁依次加入不同保温杯内,半小时后检测发现锰元素最高超标34倍。好奇的小科同学上网找到资料:不锈锅中往往加入锰、铬、镍等金属以加强耐腐蚀性:锰属于比较活泼的金属,易溶于酸性溶液生成二价锰盐。
(1)下列有关不锈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
A.是一种合金 B.属于金属材料
C.是一种混合物 D.是一种化合物
(2)实验中锰和醋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A;B;C
(2)Mn+2CH3COOH= Mn(CH3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
【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 (1)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是一种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故填:ABC。
(2)实验中锰和醋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Mn+2CH3COOH=Mn(CH3COO)2+H2↑。
12.(2022·浙江模拟)实验室现有100g硫酸镁和硫酸的混合液,小科同学想测定样品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往该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充分振荡,得到沉淀的质量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并进行有关计算。
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50 75 100 1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0 1.45 4.35 x 5.8
(1)表格中X为 g;
(2)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答案】(1)5.8
(2)16%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 (1)由金融1氧化钠溶液50g至75g信息可知,25g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沉淀质量:4.35g-1.45g=2.9g,再加入25g氢氧化钠溶液时,如果完全反应,生成沉淀质量应该是7.25g,而加入到125g氢氧化钠溶液时,产生5.8g沉淀,说明加入到100g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过量,因此表格中X为5.8g。
故填:5.8。
(2)设25g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为x,
MgSO4+2NaOH=Mg(OH)2↓+Na2SO4,
80 58
x 2.9g,
x=4g,
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3.(2022·浙江模拟)为保护环境,我国政府正大力推广电动小轿车。
(1)电动小轿车的自动大灯光控开关采用光敏电阻控制,在开车时遇到光线变暗时(如进入隧道),大灯就会自动开启,当光线充足时自动关闭。某光敏电阻R,在不同照度下的阻值如下表:
照度/ lx 0.2 0.4 0.6 0.8 1.0 1.2
电阻/kΩ 75 40 28 23 20 18
如图所示为汽车自动照明系统的简化电路。电源电压为3.0V,当光线照度降低至 1.0ix时,测得 Rp两端的电压为2.0 V,则定值电阻.R1= 此时光敏电阻. 的电功率为 w。
(2)现有一辆牵引功率为 的电动小轿车,在平直路面上以v=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所受阻力的大小是 N。
(3)设想改用太阳能电池给该车供电,其他条件不变,求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小面积。结合计算结果,简述你对该设想的思考。[已知太阳辐射的总功率 太阳到地球的距离 球面面积计算公式为 为球的半径),太阳光传播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约有30%的能量损耗,该车所用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5%]
【答案】(1)10;2×10-4
(2)75
(3)当阳光垂直电池板人射时, 所需板面积最小, 设面积为 , 距太阳中心为 的球面面积 , 若没有能量的损耗, 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太阳能功率为
设太阳能电池板实际接收到的太阳能功率为 ,
另有 , 所以电池板的最小面积
电池板的面积太大, 不符合实际。改进的方法是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转化效率。
【知识点】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焦耳定律)
【解析】【分析】 (1)根据表格读出当光线照度降低至1.0lx时RP的电阻,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路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算出R1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算出R1的电阻;
根据P=UI算出光敏电阻Rp的电功率;
(2)根据算出牵引力,根据平衡力的知识算出它所受阻力的大小;
根据题意表示出地面上每平方米面积接收太阳辐射功率,然后根据效率得出等式求出所需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小面积。
【解答】 (1)根据表格读出当光线照度降低至1.0lx时RP的电阻为20kΩ=20000Ω,
此时电路的电流为:,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U-UP=3V-2V=1V,
定值电阻R1的电阻为:
,
该条件下光敏电阻Rp的电功率为:
P=UPI=2V×1×10-4A=2×10-4W;
(2)汽车行驶的速度:
v=72km/h=20m/s,
根据知牵引力为:
,
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汽车所受阻力f=F=75N;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