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 Topic 3 Section B听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 Topic 3 Section B听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4-12-23 08:3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英语学科
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 Topic 3 Now it is a symbol of England.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1课时 Section B 课型 听说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本课属于课标话题人与社会——“历史与社会(History and society)”中著名人物(Famous people)项目,主要通过Susanna,Kangkang和Li Ming的对话谈论他们各自的英雄。 主要教学活动为1a,2和3,通过Susanna,Kangkang和Li Ming的对话,了解他们的英雄林肯、居里夫人和爱迪生,进一步学习并列连词的用法,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语言能力。通过2听力练习,训练学生听力获取信息的能力。3仿照例子写句子,巩固并列连词中主谓一致的用法。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本课时以谈论著名人物的场景开头,询问三人喜欢的著名人物为活动任务,向学生展示了一篇对话,学生通过完成语篇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居里夫人,爱迪生和林肯的故事,并学会在语篇中合理地使用并列连词。帮助学生建立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的语法观,引导学生在理解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认识语法形式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语境,重视在语境中呈现新的语法知识,指导学生在语境中观察和归纳所学语法的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使用规则和语用功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和设计既有层次又强调整合不同类型的练习和活动,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会应用语法知识准确地理解他人和得体地表达自己。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本课通过主人翁Susanna,Kangkang和Li Ming谈论著名的人物为主线,带领学生们走进名人故事。让学生们根据不同并列连词来描述不同的事物。又继听力活动中Susanna,Kangkang和Li Ming的对话引发学生思考,你知道的其他的著名人物还有哪些,来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出含有并列连词的句子。从而自然过渡到并列连词的用法,在探讨用法的时候,允许学生们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外国人文历史与人们日常学习息息相关这一情境,贯穿了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对外国文化的了解,激发国际文化意识和爱国热情。 根据学情和本课的语法及话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听与说相结合。以多组听力材料为载体,立足话题,聚焦语法。通过听录音,训练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在语言生成阶段,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用并列连词描述事物,最终达到知识迁移创新的目的。
学情分析
【已知】 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和英语听说能力,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经过新课程的实践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有了自主合作探索的能力和很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三年的学习就已经学过并列连词,对于并列连词的用法,都能够掌握和熟练运用,这都为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未知】 学生对并列连词的用法没有完全学完。故要通过呈现含有并列连词的句子,引导其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让学生多读,多背,鼓励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掌握并列连词的表达法,提高其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所以本课的课程设计、教学编排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能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继续感知并列连词的表达方式,学习常见的口语表达方式,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学生能够运用并列连词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语言能力:学生能够使用新单词和短语描述某个事物;学生能够理解新单词和短语通过图片和语篇,同时通过使用并列连词的结构,学生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精听和泛听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对话主旨与细节;能正确使用并列连词。 2.学习能力: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学习资源并且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可以选择使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来监测,评估,反思以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内容;学生会与他人合作并且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会喜欢英语并且选用合适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思维品质: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和语境推测单词含义;设计一些问题,并进行“留白”,适当地等待,努力促进学生去主动地参与思维,并让他们深入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多媒体展示出含有并列连词的句子,让学生观察以上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启发学生思考你知道的名人有哪些,你能用并列连词介绍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外国的历史人文,关注外国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通过听力活动和朗读对话,掌握对话大意和细节,培养“听”与“读”的语言能力; 2. 在对话中和练习中巩固并列连词的用法,并正确用于表达; 3. 在小组活动中仿照对话,运用所学知识,介绍自己的英雄,培养“说”的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并列连词。
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活动观,情境式教学,任务型教学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 激发学生兴趣,准备好英语学习的活动;猜测文章主题; 通过听语篇初步理解词汇和语篇意义; 任务一:Lead in Watch and say 观看视频,并带着目的观看--视频中的人是谁? 任务二:Pre-listening 1.Learn new words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语篇,引导学生猜测新单词的含义 2.Prediction: 教师通过展示课文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猜测文章内容 任务一: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学生能否了解视频中的内容并激发学习兴趣并做好学习准备; 任务二:通过呈现有新单词的句子,观察学生能否根据句子猜测词义,以及能否根据音频正确发音;通过文章图片,观察学生能否根据图片猜测文章内容。
设计意图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任务;使用视频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的语境学习新单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知识带入生活实际,让学生不是孤立机械地学习新单词,让学习充满趣味同时每个新单词后面紧跟音频,有利于学生模仿跟读,正确发音;根据图片猜测文章主题,让学生了解本课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通过泛听直接从文本获取信息,完成听力练习;角色扮演对话;分析并列连词的含义及用法; 任务三:While-listening 1.Work on 1b Listen to 1a and complete the table. 听前教师让学生浏览表格并记录关键信息 2.Listen and answer 听前教师让学生读题划关键词,给予学生听力指导 任务三:通过问题,观察学生能否运用泛听的技能找出答案;查看学生能否运用精听的听力策略完成听力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初听了解文章大意,文章主要在谈论什么,锻炼学生通过关键词抓取文章大意的能力;通过细节听力练习,锻炼学生抓取细节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 提供新的情境,运用并列连词谈论其他事物。 任务四:Post-listening 1.Watch and understand 2.Listen and follow 3.Language points 4.Read and fill 教师让学生先朗读课文然后再填空。 Work on 1C Work in groups of three to retell the information based on 1b. 教师可以给学生分成三大组,一组复述一个人物,或者四人一小组复述全篇。 6.Work on 2 听前教师让学生浏览题目记录关键信息,并划好关键词,有针对性地听;听完后对题目语言点进行讲解。 7.Free talk 通过问题回忆旧知,教师可以点个人回答,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8.Summary 总结并列连词用法,为接下来的练习做铺垫。 9.Work on 3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核对,最后全班核对。 任务五:summary 任务四: 通过学生的朗读情况,评价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句子,语音语调是否正确;通过语言点的讲解,观察学生能否理解运用本课知识点;通过听后活动,查看学生是否深度理解了对话,完成听后练习;通过展示含有并列连词及定语从句的句子,观察学生能否在小组合作中得出规律;观察学生能否在新的情境中运用本课知识。 任务五: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新知。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视频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跟读语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面貌,加深对文章理解,内化知识;语言点有利于突破文章重难点,让学生接受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并列连词的用法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后面的口语合作练习则是在掌握新知后的迁移创新,让学生学会自己运用新知,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练习题可以让学生查漏补缺;由半扶半放过渡到全放,让学生体验,参与,以任务型的活动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并予以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和并列连词的运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既创造了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进了交际活动的展开。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Unit 5 China and the world Topic 3 Now it is a symbol of England. Section B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1.背诵1a 2.绘制本课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掌握最基本的语言知识;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化语言学习能力目标。 课标中要求学生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背诵文章可以练习语音语调并且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夯实基础;绘制导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并且响应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利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
提高题: 和搭档分角色根据著名的人物编一段采访并在下次课展示。 迁移创新本课新知用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会迁移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拓展题: 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著名人物并在下次课上做报告。 学习判断信息的异同与关联,学会举一反三。 创设日常情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以外的地方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建立知识联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够较好地谈论著名人物。作业设计分层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基础题巩固了基础知识,提高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深度,拓展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不足 对于部分学生在分析并列连词的用法上仍然存在困难,教学方法可能不够多样化,需要进一步改进。在课堂互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问题设置不够合理或者教学氛围不够活跃,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改进 针对并列连词用法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在问题设置上,要更加注重问题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欲望。同时,要营造更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例如采用游戏化教学元素,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