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淹没 没有 B.纳闷 闷闷不乐
C.转弯 眼珠一转 D.丰盛 盛饭
2.“痪”字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
A.病 B.疼 C.焕 D.负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报纸 评桨 B.已经 穿戴
C.秧苗 苍茫 D.扁担 汽水
4.下列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米白 奶白 雪白 B.土黄 金黄 淡黄
C.蓝天 海蓝 湖蓝 D.火红 桃红 枣红
5.读句子,选出能体现商量语气的一句话。( )
A.谁也不许动我的玩具!
B.看,多美的花呀!你愿意和我一起浇花吗?
C.这本书我还没看完,我一定要再看几天才还给你。
D.我爱看的动画片马上开播了,奶奶,快把电视遥控器给我!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来了,公园里的菊花真多呀!
B.冬天来了,青蛙都冬眠去了。
C.这里我没来过,是谁的家呢!
D.爸爸对我说:“我们一起回去。”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可摘星辰(说明楼很高)
B.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草比较矮)
C.千山鸟飞绝(说明天气冷)
D.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瀑布很高)
8.下列哪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意思不同。( )
A.难道叶子上的虫子还要治?
B.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C.叶子上的虫子能不治吗?
D.叶子上的虫子还治什么!
9.“再数一数除去部首还有6画。”这句话应放在( )
①老师让我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诚”字。
②我先确定“诚”的部首是“言字旁”,共2画。
③找到字典“部首目录”那页,从2画中找到了“言字旁”,看看后面的页码。
④我翻到有“言字旁”的那页,就可以从6画中找到“诚”字。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10.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瞧,从树上_________的花瓣和从远方_________而来的纸船,都_________在湖面上。听,孩子们优美的歌声在空中_________着,多美好的春天哪!
A.飘荡 漂流 飘落 漂浮
B.漂流 飘落 漂浮 飘荡
C.飘落 漂浮 漂流 飘荡
D.飘落 漂流 漂浮 飘荡
11.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你觉得这两位同学谁说得对呢?
B.兰兰做作业的时候真用心啊。
C.小兔子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
D.狐狸对老虎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12.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句子是( )
A.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
B.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C.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dā)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pénɡ)。
D.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3.看拼音写词语。
(1)cāng máng 的大海上,一艘艘装满了鱼和虾的轮chuán ,向àn biān 驶来。
(2)小猪kě 极了,jí máng 跑进树林里,找水hē 。
(3)wú lùn 是爬雪山,还是走山lù ,zhàn shì 们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
14.汉字变身再组词。
(1)加一加。山(仙)神仙 同( ) ( ) 。
(2)减一减。哄(共)共同 猫( ) 影( ) 。
(3)换一换。抄(炒)炒菜 挂( ) ( ) 。
15.选择合适的字词,填空。(填序号)
①叽叽喳喳 ②咚咚咚 ③哗啦哗啦 ④哈哈哈
(1)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忽然听到 的敲门声。
(2)下课了,校园里到处是同学们 的欢笑声。
(3)大雨 地下个不停。
(4)小鸟在树上 地叫着。
⑤怎么 ⑥多么 ⑦什么
(5)有几个虫子怕 !
(6)熊哥哥和熊弟弟不知道 分这块奶酪。
(7) 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仰望瀑布,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疑是 。”
(2)来到美丽的大草原,看到牛羊悠(yōu)闲(xián)地吃着草,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天苍苍, , 。”
(3)数九天真冷啊,那真是“ ,三九四九冰上走”啊。
(4)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矩,否则难以成功,正如《孟子》中所言:“ 规矩, 。”
(5)“ ”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向着目标努力就会成功。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7.小凯爱好摄影,他想给自己拍摄的美景配上文字介绍,请你帮帮他。
拍摄地点:池塘
照片介绍:水中的荷叶又大又圆,像 。池塘里的小鱼有时候 ,有时候 。这些鱼儿颜色真多, ,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四.句子训练(共1小题)
18.照样子写句子。
(1)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夏日的阳光照着花儿。
(2)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自己的事情还用爸爸去做?
(3)例:葡萄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期末基础知识检测卷-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A C B C B C C D A
题号 12
答案 C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淹没 没有 B.纳闷 闷闷不乐
C.转弯 眼珠一转 D.丰盛 盛饭
【解答】A.“没”为多音字,读作“mò”时,意思是沉下去、漫过、高过,用于描述物体被水等液体覆盖或高于某一物体的状态;也表示隐藏、消失等意思。读作“méi”时,主要意思是表示不具有、不存在,或者尚未发生等否定意义。在“淹没”中读“mò”,在“没有”中读“méi”,读音不同。
B.“闷”为多音字,读作“mèn”时,意思是心烦、不舒畅,用于形容人的心情压抑、不愉快的状态;也可表示密闭、不透气的意思。读作“mēn”时,主要表示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在“纳闷”和“闷闷不乐”中都读“mèn”,读音相同。
C.“转”为多音字,读作“zhuǎn”时,意思是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用于描述物体或事情的方向、状态等方面的改变;也可表示把一方的物品、信件、意见等传到另一方。读作“zhuàn”时,主要意思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或者量词,用于绕圈的动作等。在“转弯”中读“zhuǎn”,在“眼珠一转”中读“zhuàn”,读音不同。
D.“盛”为多音字,读作“shèng”时,意思是兴旺、繁茂、丰富、华美等,用于形容事物的繁荣、昌盛的状态,也可用于表示深厚等意思;读作“chéng”时,主要意思是把东西放进去,用于动作方面。在“丰盛”中读“shèng”,在“盛饭”中读“chéng”,读音不同。
故选:B。
2.“痪”字可能与下面哪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 )
A.病 B.疼 C.焕 D.负
【解答】通过观察可知,“痪”与“焕”都是形声字,都从“奂”声,结合形声字的特点,“痪”与“焕”这两个读音可能相近。
故选:C。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报纸 评桨 B.已经 穿戴
C.秧苗 苍茫 D.扁担 汽水
【解答】A.有误,评奖:评出应获得奖励的人或单位等。故“评桨”的“桨”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4.下列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米白 奶白 雪白 B.土黄 金黄 淡黄
C.蓝天 海蓝 湖蓝 D.火红 桃红 枣红
【解答】A.“米白”“奶白”“雪白”都是形容不同类型的白色,属于同一类。
B.“土黄”“金黄”“淡黄”都是形容不同类型的黄色,属于同一类。
C.“蓝天”是名词,而“海蓝”“湖蓝”是形容不同类型的蓝色,不属于同一类。
D.“火红”“桃红”“枣红”都是形容不同类型的红色,属于同一类。
故选:C。
5.读句子,选出能体现商量语气的一句话。( )
A.谁也不许动我的玩具!
B.看,多美的花呀!你愿意和我一起浇花吗?
C.这本书我还没看完,我一定要再看几天才还给你。
D.我爱看的动画片马上开播了,奶奶,快把电视遥控器给我!
【解答】A.“谁也不许动我的玩具!”是命令的语气,态度强硬,没有体现商量的意思。
B.“看,多美的花呀!你愿意和我一起浇花吗?”用询问的方式表达了希望对方和自己一起浇花的意愿,语气委婉,体现了商量的语气。
C.“这本书我还没看完,我一定要再看几天才还给你。”虽然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但语气比较坚决,没有体现商量的感觉。
D.“我爱看的动画片马上开播了,奶奶,快把电视遥控器给我!”中“快把……给我”带有催促和要求的意味,不是体现商量的语气。
故选:B。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来了,公园里的菊花真多呀!
B.冬天来了,青蛙都冬眠去了。
C.这里我没来过,是谁的家呢!
D.爸爸对我说:“我们一起回去。”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是谁的家呢”是疑问句,句末用问号。
故选:C。
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可摘星辰(说明楼很高)
B.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草比较矮)
C.千山鸟飞绝(说明天气冷)
D.疑是银河落九天(说明瀑布很高)
【解答】A.该项正确。“手可摘星辰”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
B.该项错误。“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敕勒歌》,描绘了一幅风吹过草原,原本被草丛遮盖的牛羊显现出来的生动画面。
C.该项正确。“千山鸟飞绝”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江雪》,描绘了一幅在风雪严寒中独自垂钓的画面。
D.该项正确。“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诗句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
故选:B。
8.下列哪一句与其他三句的意思不同。( )
A.难道叶子上的虫子还要治?
B.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C.叶子上的虫子能不治吗?
D.叶子上的虫子还治什么!
【解答】ABD.意思相同,都是: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C.与其他三句的意思不同,意思是:叶子上的虫子能不能不治。
故选:C。
9.“再数一数除去部首还有6画。”这句话应放在( )
①老师让我用部首查字法查出“诚”字。
②我先确定“诚”的部首是“言字旁”,共2画。
③找到字典“部首目录”那页,从2画中找到了“言字旁”,看看后面的页码。
④我翻到有“言字旁”的那页,就可以从6画中找到“诚”字。
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之后
【解答】根据部首查字发的方法“找出这个字的部首有几画→在部首目录找到几画→看页码到检字表→剩下偏旁有几画→页码看到就翻到哪一页→找到字。”可知,“再数一数除去部首还有6画。”这句话应放在“找到字典“部首目录”那页,从2画中找到了“言字旁”,看看后面的页码”之后,然后“我翻到有“言字旁”的那页,就可以从6画中找到‘诚’字”。
故选:C。
10.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瞧,从树上_________的花瓣和从远方_________而来的纸船,都_________在湖面上。听,孩子们优美的歌声在空中_________着,多美好的春天哪!
A.飘荡 漂流 飘落 漂浮
B.漂流 飘落 漂浮 飘荡
C.飘落 漂浮 漂流 飘荡
D.飘落 漂流 漂浮 飘荡
【解答】飘荡:指在空中随风摆动或在水面上随波浮动。
漂流:浮在液体的表面随水流动。
飘落:物体从空中飘着下来。
漂浮:指在液体的表面移动或停留;漂泊,漂流。
结合语境依次应选:飘落、漂流、漂浮、飘荡。
故选:D。
11.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你觉得这两位同学谁说得对呢?
B.兰兰做作业的时候真用心啊。
C.小兔子不知道自己的妈妈在哪里?
D.狐狸对老虎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解答】A.正确。
B.有误,这个句子是感叹句,句末有感叹号。
C.有误,这个句子是陈述句,句末有句号。
D.有误,“让你看看我的威风。”应放在引号内。
故选:A。
12.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句子是( )
A.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哗啦哗啦地向田里流去。
B.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C.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dā)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pénɡ)。
D.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
【解答】A、B、D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水”“眉毛”“小鸟”“风儿”赋予人的特点。
C.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茂密的枝叶”比喻为“绿色的凉棚”。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3.看拼音写词语。
(1)cāng máng 苍茫 的大海上,一艘艘装满了鱼和虾的轮chuán 船 ,向àn biān 岸边 驶来。
(2)小猪kě 渴 极了,jí máng 急忙 跑进树林里,找水hē 喝 。
(3)wú lùn 无论 是爬雪山,还是走山lù 路 ,zhàn shì 战士 们没有一个喊苦喊累的。
【解答】故答案为:
(1)苍茫 船 岸边;
(2)渴 急忙 喝;
(3)无论 路 战士。
14.汉字变身再组词。
(1)加一加。山(仙)神仙 同( 桐 ) 梧桐 ( 筒 ) 竹筒 。
(2)减一减。哄(共)共同 猫( 苗 ) 禾苗 影( 景 ) 景色 。
(3)换一换。抄(炒)炒菜 挂( 娃 ) 娃娃 ( 洼 ) 水洼 。
【解答】故答案为:
(1)桐 梧桐 筒 竹筒;
(2)苗 禾苗 景 景色;
(3)娃 娃娃 洼 水洼。
15.选择合适的字词,填空。(填序号)
①叽叽喳喳 ②咚咚咚 ③哗啦哗啦 ④哈哈哈
(1)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忽然听到 ② 的敲门声。
(2)下课了,校园里到处是同学们 ④ 的欢笑声。
(3)大雨 ③ 地下个不停。
(4)小鸟在树上 ① 地叫着。
⑤怎么 ⑥多么 ⑦什么
(5)有几个虫子怕 ⑦ !
(6)熊哥哥和熊弟弟不知道 ⑤ 分这块奶酪。
(7) ⑥ 幸福啊,1961年的泼水节!
【解答】叽叽喳喳:拟声词,形容声音杂乱细碎,多用于形容鸟叫声。
咚咚咚:拟声词,可用来形容敲门声。
哗啦哗啦:拟声词。形容东西流下的声音。
哈哈哈: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
(1)形容敲门声,选择“咚咚咚”。
(2)形容同学们的欢笑声,选择“嘻嘻哈哈”。
(3)形容雨水流下的声音,选择“哗啦哗啦”。
(4)形容鸟叫声,选择“叽叽喳喳”。
怎么:询问情状、性质、方式、原因、行动等。
多么: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含有夸张语气和强烈的感彩。
什么:表示不同意对方说的话。
(5)通读句子可知,“有几个虫子怕( )”表示不同意对方说的话,认为不需要怕几个虫子,故选择“什么”。
(6)通读句子可知,熊哥哥和熊弟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来分奶酪,括号处应填表示询问方式的词语,故选“怎么”。
(7)从“幸福啊”和句末的感叹号可知,这是在感叹,故选“多么”。
故答案为:
(1)②;
(2)④;
(3)③;
(4)①;
(5)⑦;
(6)⑤;
(7)⑥。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仰望瀑布,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 银河落九天 。”
(2)来到美丽的大草原,看到牛羊悠(yōu)闲(xián)地吃着草,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天苍苍, 野茫茫 , 风吹草低见牛羊 。”
(3)数九天真冷啊,那真是“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啊。
(4)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矩,否则难以成功,正如《孟子》中所言:“ 不以 规矩, 不能成方圆 。”
(5)“ 有志者事竟成 ”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向着目标努力就会成功。
【解答】(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敕勒歌》,其意思是天空青苍蔚蓝,草原辽阔无边。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3)“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出自《数九歌》,其意思是过了冬至的前十八天内,气温快速下降,冷得手不能放在外面。等到了第三、第四个九天,每九天为“一九”,天气就到了最冷的时候,河面上结冰,可以在上面行走了。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其意思是如果不用圆规和角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圆形和方形。
(5)“有志者事竟成”出自《后汉书》,其意思是形容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难题最终都会迎刃而解。
故答案为:
(1)飞流直下三千尺 银河落九天;
(2)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一九二九不出手;
(4)不以 不能成方圆;
(5)有志者事竟成。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7.小凯爱好摄影,他想给自己拍摄的美景配上文字介绍,请你帮帮他。
拍摄地点:池塘
照片介绍:水中的荷叶又大又圆,像 一把把撑开的伞 。池塘里的小鱼有时候 躲在叶下 ,有时候 跳出水面 。这些鱼儿颜色真多, 红的、黄的、白的、黑的 ,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解答】根据题干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把句子补充完整即可。示例:水中的荷叶又大又圆,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池塘里的小鱼有时候躲在叶下,有时候跳出下面。这些鱼儿颜色真多,红的、黄的、白的、黑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故答案为:
一把把撑开的伞 躲在叶下 跳出水面 红的、黄的、白的、黑的
四.句子训练(共1小题)
18.照样子写句子。
(1)例: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白云。
夏日的阳光照着花儿。
夏日的阳光照着盛开的花儿。
(2)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自己的事情还用爸爸去做?
自己的事情不用爸爸去做。
(3)例:葡萄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有踢球的、赛跑的、跳舞的、唱歌的 ,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解答】(1)观察例句可知,两句话的变化在于增加了一个形容词“美丽的”,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和具体。这个形容词不仅描述了白云的一个特性,还增强了读者的感受。在仿写时,也可以为事物添加形容词。
(2)原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一个反问句,它实际上是在说“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种转换是通过将反问句中的疑问词“还用”替换为否定词“不用”,并调整句子的语调来实现的。在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时,要去掉疑问词,如反问句中没有否定词则需要添加,如果有否定词则需要去掉。反问句末尾的问号改为句号。示例:自己的事情还用爸爸去做?自己的事情不用爸爸去做。
(3)观察例句可知,例句中使用了“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的排比形式,列举出葡萄的颜色由此体现“五光十色”的特点。仿写时,先描述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场景,然后列举他们活动的多样性,或者描述活动的热闹氛围,最后以总结性的语言来强调这种热闹和欢乐。
故答案为:
(1)夏日的阳光照着盛开的花儿。
(2)自己的事情不用爸爸去做。
(3)有踢球的、赛跑的、跳舞的、唱歌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