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测试卷-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百米赛跑中,小刚用了13秒,小华用了15秒,小丽用了16秒。( )跑得快。
A.小刚 B.小华 C.小丽
2.已知○和△表示不同的数,如果○是△的5倍,下列算式中错误的是( )。
A.○÷△=5 B.△÷○=5 C.5×△=○
3.李叔叔将农场稻田分割成了如图甲、乙两部分,分割后甲、乙两个区域的周长情况是( )。
A.甲比乙长 B.乙比甲长 C.甲、乙一样长
4.从下边的竖式中可以知道( )。
A.□-☆=0 B.□-☆=1 C.☆-□=1
5.知道“一个月卖出5箱保温壶”和下面条件中的“( )”,就可以求出“一共卖了多少个保温壶”。
A.每个保温壶25元 B.每箱有12个保温壶 C.还有10箱没卖
二、填空题
6.里面有( )个,再加上( )个等于1。
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的差是( ),和是( )。
8.小朵家种有梨树286棵,桃树408棵,梨树和桃树大约一共( )棵,梨树比桃树大约少( )棵。
9.用一根5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10.一个长方形花坛,宽是5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花坛的长是( )米,周长是( )米。
11.商店里,一个足球48元,一个羽毛球6元。足球的价格是羽毛球的( )倍。
12.要使□78×3的积是四位数,口里最小填( );要使□6÷6的商是一位数,口里最大填( )。
13.三(1)班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和音乐兴趣小组的共有42人,其中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23人,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有26人,同时参加两个兴趣小组的有( )人。
三、判断题
14.六一汇演中,报名参加唱歌的有8人,跳舞的有16人,两项都参加的有4人,参加这两项表演的一共有20人。( )
15.铅笔长18毫米。( )
16.若3□6-2△2=34,则可以知道□<△。( )
17.6个与5个的差列式为。( )
18.397×4的积比1600小。( )
19.左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那么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0厘米。( )
四、计算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2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4)小题。
(1)56×8= (2)182×3=
(3)216+368= (4)420-238=
22.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五、作图题
23.以点A为起点,画一条长3厘米6毫米的线段。
六、解答题
24.王医生给三、四年级的学生做核酸,每个学生使用一根采样拭子,三年级有393名学生,四年级有369名学生,王医生需要准备多少根采样拭子?
25.小军有6本故事书,8本历史书,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4倍。
(1)小军有多少本连环画?
(2)小军一共有多少本课外书?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6.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262千米。他们上午9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9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27.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从中间剪开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共多少厘米?
28.一个长方形草坪长18米,宽9米,它被一条宽1米的小路平均分成两个小草坪(如图),每个小草坪的周长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C B B
1.A
【分析】比较3人所用的时间,因为3人都是跑百米,所以所用时间最少的,就跑得最快。
【详解】16秒>15秒>13秒,小刚跑得快。
故答案为:A
2.B
【分析】A.倍数表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数量关系,当“○是△的5倍”时,意味着○所代表的数量包含了5个△所代表的数。
B.在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当涉及到倍数问题时,被除数就相当于那个较大的数(这里是○),除数相当于较小的数(这里是△),商就是倍数(这里是5)。所以按照倍数关系,就可以得出“△÷○=5”,通过这种关系来判断相关除法算式是否正确。
C.乘法在表示倍数关系时,是用较小的那个数(这里是△)乘倍数(这里是5)就可以得到较大的那个数(这里是○),即“5×△=○”,依据这个知识点来判断乘法算式的正确性。
【详解】A.已知“○是△的5倍”,也就是说,用○除以△,得到的倍数就是5,所以“○÷△=5”这个算式是正确的,它符合倍数关系的表示方法,即较大数除以较小数等于倍数。
B.因为○是△的5倍,也就是○比△大,按照除法的意义,应该是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才能得到倍数5,而现在是用较小的数(△)除以较大的数(○),得到的结果肯定是小于1的,不可能等于5,所以“△÷○=5”这个算式是错误的。
C.根据乘法的意义以及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用这个数乘倍数,在这里,已知○是△的5倍,也就是△的5倍是○,那么用5乘△就等于○,所以“5×△=○”这个算式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3.C
【分析】周长的认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图中的甲、乙各有一组长方形的相邻的边,这两组边的和是相等的,而把它们分开的中间的一条曲线是甲乙所共有的,所以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等。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分割后甲、乙两个区域的周长一样长。
故答案为:C
4.B
【分析】万以内的减法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一当十。据此解答。
【详解】计算4□6-1☆7时,个位上6减7不够减,从十位借一当十,16-7=9。十位上□-1-☆=0,所以□-☆=1。
故答案为:B
5.B
【分析】题目已经知道了有5箱保温壶,要求保温壶的总个数,还需要知道1箱有几个保温壶,据此来解答。
【详解】知道“一个月卖出5箱保温壶”和“每箱有12个保温壶”,就可以求保温壶的总个数。
故答案为:B
6. 7 2
【分析】把一个物体或一些图形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它的。取其中的7份,用分数来表示。所以里面有7个;取其中的9份,用1来表示。9-7=2,所以再加上2个等于1。
【详解】里面有7个,再加上2个等于1。
7. 1 1999
【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用1000减去999,即可求出它们的差,用1000加上999,即可求出它们的和。
【详解】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1000-999=1
1000+999=1999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的差是1,和是1999。
8. 700 100
【分析】求梨树和桃树大约一共有多少棵,把梨树和桃树的棵数相加即可;求梨树比桃树大约少多少棵,用桃树的棵数减梨树的棵数即可,因为有大约,所以要进行估算。万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把三位数看成与之最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再相加或相减。
【详解】286+408≈300+400=700(棵)
408-286≈400-300=100(棵)
小朵家种有梨树286棵,桃树408棵,梨树和桃树大约一共(700)棵,梨树比桃树大约少(100)棵。
9.13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52÷4=13(厘米)
用一根5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3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及灵活运用。
10. 15 40
【分析】用宽乘3,求出长。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详解】5×3=15(米)
(5+15)×2
=20×2
=40(米)
这个花坛的长是15米,周长是40米。
11.8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用一个足球的价格48元除以一个羽毛球的价格6元,即可解答。
【详解】48÷6=8
所以,足球的价格是羽毛球的8倍。
12. 3 5
【分析】(1)因为278×3=834,378×3=1134,要使□78×3的积是四位数,那么这个□里的数要比3大,即可以填4、5、6、7、8、9,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2)要使□6÷6的商是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十位上的数要小于除数6;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要使□78×3的积是四位数,百位上的数与3相乘,必须向千位进1,即□里可以填3,4,5,6,7,8,9,最小填3;
要使□6÷6的商是一位数,即□<6,所以□里面可以填1,2,3,4,5,最大填5。
13.7
【分析】根据题意,用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数加上参加音乐兴趣小组的人数,再减去三(1)班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和音乐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即可求出同时参加两个兴趣小组的人数。
【详解】23+26-42
=49-42
=7(人)
所以,同时参加两个兴趣小组的有7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问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此题注意(23+26)把两个兴趣小组都参加的人数多算了一次。
14.√
【分析】用参加唱歌的人数加上参加跳舞的人数,减去两项都参加的人数,求出参加这两项表演的人数。
【详解】8+16-4=20(人)
参加这两项表演的一共有20人。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集合问题,用各部分的总和减去重叠部分,求出实际总量。
15.×
【分析】米和分米是测量较长物体时用的单位,厘米和毫米是测量较短物体时用的单位。
长度单位:1米大约米尺的长度,1分米大约手掌的宽度,1厘米大约指甲盖的宽度,1毫米大约1枚硬币厚度;
【详解】结合生活经验和数据相结合可知铅笔长18厘米。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观察发现3□6与2△2个位上的数相减为6-2=4,百位上的数相减为3-2=1,而结果是两位数34,说明3□6十位上的□,不够减去2△2十位上得到△,向百位上的3借了1,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6个是,5个是,计算它们的差,用减法计算,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6个与5个的差列式为。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分数的简单计算。
18.√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用一位数分别从三位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依次乘起。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求出397×4的积,再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397×4=1588
1588<1600
所以397×4的积比1600小,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通过平移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长为3厘米,宽为2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
【详解】通过平移,如下图所示:
(3+2)×2
=5×2
=10(厘米)
即这个图形的周长是10厘米。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周长,应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0.60;13;4800;550;
3000;72;0;54
【详解】略
21.(1)448;(2)546;
(3)584;(4)182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计算整数的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减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当十;减法用加法验算。
【详解】(1)56×8=448 (2)182×3=546
(3)216+368=584 (4)420-238=182
验算:
22.144厘米
【分析】
将所给图形分割成两个长方形,如图:,观察图可以发现,下面长方形的长等于15+15+10=35(厘米),宽为12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上面长方形的两条长的长度,即可求出该图形的周长。
【详解】如图:
15+15+10=40(厘米)
(40+12)×2
=52×2
=104(厘米)
104+20+20=144(厘米)
所以图形的周长为144厘米。
23.见详解
【分析】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的画法:先点一个点,然后用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这个点,接着找出所要画的线段的刻度,并点上一个点,最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即可画出线段,要将长度标注出来。直尺上每一大格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是1毫米,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作图如下:
24.762根
【分析】根据题意,将三、四年级的学生数量相加计算即可。
【详解】393+369=762(根)
答:王医生需要准备762根采样拭子。
25.(1)24本
(2)38本
(3)连环画比故事书多多少本?18本(答案不唯一)
【分析】(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6×4计算即可。
(2)用加法把故事书、历史书、连环画的本数相加,列式计算即可。
(3)根据已知数据,提出新的问题,如连环画比故事书多多少本?用连环画的本数减去比故事书的本数即可。
【详解】(1)6×4=24(本)
答:小军有24本连环画。
(2)6+8+24
=14+24
=38(本)
答:小军一共有38本课外书。
(3)连环画比故事书多多少本?(答案不唯一)
246=18(本)
答:连环画比故事书多18本。
26.能
【分析】12时减9时等于上午9时到12时的时长,再乘90等于汽车可以行驶的路程,然后与262千米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12时-9时=3小时
90×3=270(千米)
270>262,可以达到。
答:中午12时能到达。
【点睛】先计算出上午9时到中午12时的时长,再作进一步解答。
27.30厘米
【分析】周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按图示的方法切开,会增加两条边长,所以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比正方形的周长多了两个5厘米。
【详解】如图所示:
(厘米)
(厘米)
答: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共30厘米。
【点睛】这里依据的是每切割一次,会增加两条边,随后学习了小数乘除法,可以直接计算出长方形的宽,进而求得周长。
28.44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长方形草坪的宽减1米后,再除以2,即可计算出每个小草坪的宽,每个小草坪的长等于大长方形草坪的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依此计算。
【详解】9-1=8(米)
8÷2=4(米)
(18+4)×2
=22×2
=44(米)
答:每个小草坪的周长是44米。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先计算出每个小草坪的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