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统编2024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七上道法期末专题复习讲练课件
本套期末讲练课件含以下内容
模块1 分课核心考点梳理过关讲练
模块2 分单元梳理总结中考对接训练
模块3 分专题考点归纳强化训练
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以前)
制度 时间 内容
禅让制 原始社会时期 尧、舜、禹时期采用民主推举的办法将部落首领之位
传给贤德之人
世袭制 奴隶社会至 封建社会时期 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世代继承
分封制 西周 为稳固周初的政治形势,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
劳大小,分封诸侯;诸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需承
担向周王纳贡并服从调兵的义务
制度 时间 内容
中央集
权制 战国时期 法家代表韩非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
制统治;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 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
一切大权;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 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大一统。政治上,采纳“推恩”建
议,削弱地方势力;经济上,实行盐、铁、酒专营,统一铸造
五铢钱;思想上,尊崇儒术;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
奴
2.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项目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不同
点 侧重点 侧重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军
队战斗力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
易俗
目的 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
扩张创造条件 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
状态,加强对中原的统治
相同点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都取得了成功;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都巩固了统治
启示 ①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它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应坚持改革 ②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国情 ③改革要勇于创新,善于学习,重用人才
1. (潍坊中考)“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
描述了( A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A
2. (安徽模拟)夏启实行王位世袭,虽然源于权力的争斗,但是却在无形中推动了
社会的发展,进而产生了“国家”的雏形,成就了奴隶社会“家天下”的时代。
据此可知,世袭制的出现( B )
A. 造成社会公平丧失
B. 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C. 开创地方行政模式
D. 推动了文明的出现
B
3. 周朝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卿大夫在等级序列中高于士,两
者合称“大夫士”,但到战国时出现了一个新概念——“士大夫”。此后,“大
夫士”逐渐演变为“士大夫”。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重大变化是( C )
A. 禅让制的废除 B. 统一趋势的加强
C. 分封制的瓦解 D. 教育水平的提高
4. (深圳中考)商鞅变法造就了以军工和才干晋升的官僚功勋系统,使秦国社会的
动力驱动系统焕然一新。推动这一驱动系统建立的变法措施是( C )
A.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C.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D. 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C
C
5. (安徽中考)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
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B )
A. “无为而治” B. 因势而变
C. “兼爱非攻” D. 尊卑有序
B
6. (宁夏中考)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
(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黏土,上盖印章)上有许多“上郡”“代郡”等郡名
和“蓝田”“下邦”等县名。而《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
形式。据此可知秦统一全国后( C )
A. 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
B. 中央与地方组成政治联盟
C. 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
D. 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
C
7. 观察右下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C )
A. 首创县制,派人管理
B. 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C. 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 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C
8. (徐州中考)河间献王刘德是汉景帝之子,汉武帝之兄。献王诸子,除嫡长子刘
不害继承王位外,其他儿子大多在献王去世后被封为列侯,封地分布在今河北沧
州境内及周围地区。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C )
A. “文景之治”的影响
B. 北击匈奴的需要
C. “推恩”的实施
D. 农民起义的打击
C
9. (苏州中考)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开始,儒家经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
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时的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千
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D )
A. “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 察举制度逐步确立
C. “推恩”诸侯加强控制
D. 儒家经学成为官学
D
10. 孝文帝针对北魏礼乐异于中原的现实,多加厘革,诸如祭祀、丧礼、冠礼等均
改用汉制;同时,禁止鲜卑同姓之间的通婚,大力倡导他们与汉人诸姓通婚。
这些措施( C )
A. 促进北方农业生产发展
B. 提高官员的政治素养
C. 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 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世袭的特权,这些皆所谓贵族。但从
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除却皇帝可以把皇位
传给他儿子以外,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
已是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
——摘编自《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大刀阔斧地推行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世功显赫的时代,也
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
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
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从秦汉以后,封建制度早已推翻”中“封建制
度”的具体名称;简要评价“这已是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的进步”这一观
点。(提示:先分析原因,再指出该政治制度,最后说明历史影响)
名称:分封制。评价:为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开创了此后我
国历代王朝中央与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材料二认为,汉武帝“大刀阔斧地推行制度变革”。结合所学知识,任意选
择一项汉武帝推行的“制度变革”,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措施:汉武帝在经济上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平抑物价。影响:使国
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12. 【政治制度篇】纵观中国古代史,政治制度不断创新与完善。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
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
家的历史任务。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图中A、B代表的等级身份分别是什么?
制度:分封制。A:周天子。B:诸侯。
(2)材料一中图二又是哪一王朝实行的制度?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
王朝:秦朝。制度:郡县制。
(3)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巩固国家的统一。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
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中国历史讲义》中讲道:“帝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宗室勋
旧,不悦者多……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
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而张之洞《劝学篇·变法》却讲道:“北魏孝
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
(1)材料一中的“商君”进行了哪一政治改革?根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
的两项措施。
政治改革:商鞅变法。措施:废除旧的土地制度(或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
私有);奖励耕战。
(2)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请分别概括材料二中的两种
观点。
观点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导致北魏的衰亡。 观点二:北魏孝文
帝改革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使北魏发展壮大(或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