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16课 三国鼎立【统编2024版七上历史期末专题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第16课 三国鼎立【统编2024版七上历史期末专题复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0 20: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统编2024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七上道法期末专题复习讲练课件
本套期末讲练课件含以下内容
模块1 分课核心考点梳理过关讲练
模块2 分单元梳理总结中考对接训练
模块3 分专题考点归纳强化训练
第16课 三国鼎立
  曹操是东汉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知识点一 官渡之战
1. 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其原因是( A )
A. “挟天子以令诸侯”
B. 实行屯田,保证供应
C. 安抚流民,组织生产
D. 官渡之战打败袁绍
2. “官渡之战,兵少粮薄的①兼听广纳,握发吐哺;而兵多粮厚又占据有利地形的
②却不纳忠言,拒谏饰非。”材料中①、②处的两个军阀分别是( D )
A. 刘备和孙权 B. 袁术和袁绍
C. 董卓和孙权 D. 曹操和袁绍
A
D
3. (郧西期末)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
能够反映曹操功绩的是( A )
A.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
B.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D.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A
知识点二 赤壁之战
4. “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
役。”该战役可能是( C )
A. 涿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赤壁之战 D. 官渡之战
5. 如图所示,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B )
A.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B. 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
C. 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D. 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
C
B
知识点三 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6. 历史研究往往可以通过零散的古迹来触摸,而这些零散的古迹构成了历史证据。
下列对研究三国时期历史最为可信的是( A )
A. 三国吴简 B. 《三国演义》 C. 官渡之战战场遗址 D. 《资治通鉴》
A
7. 图示法是一种学习历史的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
出来。下面示意图反映了三国鼎立形势的一项是( B )
A B C D
8.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个政权积极发展各自的内政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 曹操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B. 诸葛亮治理蜀汉,发展造船业
C.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与台湾联系
D. 孙吴致力改善民族关系,开发西南
B
C
9. 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据此可知( D )
文献 记述
《三国志· 先主传》 (刘备、孙权)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刘
备)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

《三国志· 吴主传》 公(孙权)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
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A. 南方整体实力优于北方 B. 北方将会出现人口锐减
C.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出现 D. 疾疫暴发加剧战局变化
D
10. 经过多年的征战兼并,曹操统一了北方;孙权在江淮扩张势力,夺荆州、占岭
南,统一了江南;刘备占益州,夺汉中,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统一了巴蜀地
区。这反映出当时( B )
A. 战乱破坏社会经济
B. 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C.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 政权分立一直持续
B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 (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
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公曰(曹操):“夫定国之术,在于
强兵足食……”是岁乃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
——陈寿《三国志·武帝纪》
(1)材料一中的“周郎”指的是谁?所述战役“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有哪些?
“周郎”:周瑜。原因:曹操骄傲轻敌;孙刘联军采取正确战术,用火攻,
使曹军大溃;曹军士兵为北方人,不习水战等。
(2)根据材料二,简述曹操的治国举措及产生的作用。
治国举措:任人唯贤,重视人才;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屯田。作用:促进经
济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实力逐渐强大,为曹操统一北方提供了条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