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统编2024七上历史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七上道法期末专题复习讲练课件
本套期末讲练课件含以下内容
模块1 分课核心考点梳理过关讲练
模块2 分单元梳理总结中考对接训练
模块3 分专题考点归纳强化训练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说明江南地区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此时南方的经济依
然落后于北方。
知识点一 东晋的兴亡
1. “他当皇帝,得益于南北大贵族的拥戴,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时人称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这样的政治局面出现在
( D )
A. 曹丕建立的曹魏 B.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
C. 鲜卑族建立北魏 D. 司马睿建立的东晋
D
2.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南迁的北
方人中,希望恢复中原,并闻鸡起舞、击楫中流,说出:“我如不扫清中原,誓
不复返!”的是( D )
A. 司马睿 B. 王导
C. 王敦 D. 祖逖
D
知识点二 南朝的政治
3. (张家界中考)“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该诗是唐
朝诗人韦庄对曾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古都的感慨。该古都
是今天的( D )
A. 北京 B. 西安 C. 洛阳 D. 南京
4.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A. 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
B. 宋、齐、梁、陈都城都在洛阳
C. 政权核心地区是长江上游、中游一带
D. 四个朝代的更替都是外戚文臣夺权
D
A
知识点三 江南地区的开发
5. 从《史记》记载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到《宋书》记载的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与北方有关的是
( D )
A. 安定的社会环境 B. 优越的气候条件
C. 有效的经济措施 D. 大量南迁的劳动力
6. 南朝时,一位居住在南方的商人这样介绍自己居住的城市:“这座城市是南方的
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最活跃的大都市。”由此可知这座城市是( C )
A. 长安 B. 洛阳 C. 建康 D. 成都
D
C
7. 东晋时与西方的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时,对日本和
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这体现了东晋南朝时
( C )
A. 社会比较安定 B. 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C. 海外贸易发展 D. 积极进取开疆拓土
C
8.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知识结构图。据此可知,其学习的主题是( C )
A. 三国鼎立的形成 B. 西晋短暂的统一
C. 江南地区的开发 D. 北方各族的内迁
C
9. 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水稻种植方式由原来的直接播种变成育秧移
栽,并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 C )
A. 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 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C. 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 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C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末年、东汉末年和西晋末年人口的分布和迁徙
时间 概况
西汉末年 中原人士开始向长江流域迁徙,更远的还到了岭南地区
东汉末年 黄河流域屡经战火,关中地区经董卓之乱,“长安城中尽空,并皆
四散,二三年间关中无复行人”
西晋末年 中原人民纷纷越淮渡江南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
口迁徙
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
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孔季恭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些时期人口南迁的共同原因。
战乱。
(2)比较材料二两段文字,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落后变得富庶(或由落后到开发)。
(3)试指出两则材料之间的关系。
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