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件习题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部编版历史期末复习专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件习题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部编版历史期末复习专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1 10:47:06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期末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栏目导航
思维导图·建体系
回顾教材·串重点
连接真题
思维导图建体系
回顾教材串重点
一、官渡之战
1.曹操壮大势力的措施
(1)政治:把   从都城洛阳接到许,“   ”,并招揽各种人才;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
(2)经济:实行   ,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2.官渡之战
(1)经过:200年,曹操和   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敌人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后勤供应营地,烧毁其全部军粮。袁绍军队被迅速歼灭。
汉献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
屯田
袁绍
考点一:三国鼎立
(2)性质:官渡之战是一次   的著名战役。
(3)影响:为曹操日后统一   打下基础。
二、赤壁之战
1.背景: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刘备与孙权决定联合迎战曹军。
2.经过:曹军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周瑜采纳黄盖的建议,由黄盖派人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大败曹军。
3.性质:是一次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4.影响:为   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以少胜多
北方
以少胜多
三国鼎立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1.形成
洛阳
刘备
建业
2.三国的经济
(1)曹魏:重视   ,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   ;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   ,加强了大陆与   的联系。
(3)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农业生产
海外贸易
夷洲
台湾
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263年,魏
灭   。
2.建立:266年,   建立晋,定都   ,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
3.统一:280年,西晋灭   ,统一了全国。
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
1.八王之乱
(1)原因: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后来,分封的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晋惠帝昏庸无能,西晋统治腐朽。

司马炎
洛阳

考点二: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概况:   在位时,八个宗室亲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影响: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
   的转折点;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出现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成都出现一个与西晋并立的   割据政权,是统一王朝分裂的开始。
2.西晋灭亡:   年,内迁的   人攻陷西晋都城。西晋王朝在   和内迁各族南下的双重打击下灭亡。
晋惠帝
由盛而衰
人口迁徙
成汉
316
匈奴
八王之乱
三、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各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
   人和   人,由西向东迁入关中地区;分布在漠北草原上的   人和  人,由北向南迁到汾河流域一带;而   人有一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有一部分迁到河套、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匈奴

鲜卑
预习案·自主学习
一、东晋的兴亡
1.东晋建立:317年,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   重建晋王朝,以
   为都城,史称东晋。
2.统治: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时人称之为“  .
 ”。东晋曾多次北伐,未能恢复中原,也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3.灭亡: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司马睿
建康
王与马,
共天下
考点三: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二、南朝的政治
1.概况:420—589年,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   、   、
   、   四个朝代,都在   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2.繁荣:宋是南朝疆域最广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时,轻徭薄
赋,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
3.败落:南齐梁武帝萧衍统治后期,政治败坏,叛乱不止。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建康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   。
(2)江南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
(3)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4)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
(5)统治者制定适当的政策。
生产技术
2.表现
农业 开垦大量荒地,增加耕地面积,兴修水利工程,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实行农业多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发展
商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3.影响: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建康
一、淝水之战
1.背景: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
权,再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   ”。其中氐人苻氏建立的   逐渐强盛,一度统一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概况:383年,前秦与东晋在   展开决战,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影响:前秦很快瓦解灭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4.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十六国
前秦
淝水
考点四: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439年,   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用鲜卑习俗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2.内容
(1)迁都:494年,迁都   。
(2)推行汉化措施:官员在朝廷上必须使用   ,禁用鲜卑语(改说汉语);以   代替鲜卑服(改穿汉服);改鲜卑姓为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   ;等等。
3.影响:促进了   ,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鲜卑
洛阳
汉语
汉服
汉姓
联姻
民族交融
三、北朝政权更替
1.背景:北魏后期,北方六镇军人不满地位降低,导致兵变,战火蔓延到河北、山东、关陇地区。
2.概况: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   和   两部分。东魏后被   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后被   取代,史称北周。北周竭力促成   与   的交融,国力渐渐强大。577年,北周灭掉   ,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时间: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族的大交融。
东魏
西魏


鲜卑人
汉人
北齐
2.表现:生活上错居杂处;政治上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经济上密切交往;文化上交流日益频繁,   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北方民族的   、   等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民族心理上,民族认同感日益加强,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3.影响: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   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语
乐器
歌舞
隋唐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作者:北朝的   。
2.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
3.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   ,种植农作物要   ,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4.思想:突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   的务实精神。
5.影响: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贾思勰
农书
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
以民生为本
考点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二、科学家祖冲之
1.生活时代:南北朝时期。
2.成就
(1)数学:把   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   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在数学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收集在他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缀术》一书中。
(2)天文历法: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
(3)机械制造: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圆周率

大明历
三、灿烂的文化
1.书法
(1)背景:汉朝   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2)代表
①曹魏时期:锺繇和胡昭擅长行、草、隶书。
②西晋设置   ,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③东晋:王羲之被后人誉为“   ”,他的代表作《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④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   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造纸术
书博士
书圣
兰亭集序
碑刻书体
2.绘画
(1)概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取得很高的成就。随着山水诗的增多,   开始兴起。
(2)代表:东晋   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雕塑
(1)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
(2)代表: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阳的   。
(3)特点: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
山水画
顾恺之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4.诗歌:   的诗刚健雄劲;   的田园诗清新自然;北朝民歌慷慨豪迈,南方民歌细腻婉转。
曹操父子
陶渊明
连接真题
1. (日照中考)“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
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一辞赋出自苏轼的名
篇,它描述了( C )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
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D )
A. 发展经济 B. 争权夺利
C. 打败孙权 D. 统一中国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六盘水钟山区期末)思维导图中空格处的内容是( D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西晋
4. (黔东南期末改编)西晋是一个骤起骤灭的政权,在中国历史上只存在了50余
年,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对西晋“骤灭”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是( A )
A. “八王之乱” B. 朝廷腐败
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五族内迁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客家人。史学界普遍认为客家人是历史上
渐次南迁的中原汉族人。下列有关中原人口南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西汉末年开始出现大批中原人口南下现象
B.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引发南方社会动荡不安
C.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D. 自然灾害频繁是中原人口南迁的主要原因
6. (河南中考) 317—589年,在这二百多年间,江南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除
草)发展到施用粪肥。这主要体现了江南地区( A )
A. 生产技术的进步 B. 环保意识的增强
C. 水利工程的兴修 D. 自然条件的优越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安顺平坝区期末)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以下文物可以用来印证魏晋南北朝时期
手工业发展的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有学者认为:北朝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构成
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C )
A. 三国鼎立的形成 B. 西晋的短暂统一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9. (福建中考)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
了小满十日种,十日不种一场空”体现了先民( A )
A. 强调不误农时 B. 主张种植水稻
C. 关注农具革新 D. 重视因地制宜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新情境)如图是郑小华同学做的历史课堂笔记,与该笔记内容相符的著作是
( B )
作者:贾思勰
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 《天工开物》 B. 《齐民要术》
C. 《农政全书》 D. 《氾胜之书》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下列哪一史实可以为此结论提供佐证
( C )
A. 制定出夏历
B. 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
C. 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D. 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铜仁沿河县一模改编)归纳总结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是史明辨同学
的归纳总结笔记,据此可知史明辨学习的主题是( B )
一、既是一个长期分裂时期,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时代
二、北方人民大批南迁,江南地区经济开发
三、科技文化有了重大发展
四、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东汉末年以来我国江南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隋唐社会面貌的焕然一新。
请你围绕下面课堂教学的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
【作品解读】
《蒿里行》(节选)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在教学中老师引用了上述作品,请你说出东汉末年北方的社会状况。这种状
况导致中原人口开始大量迁往哪里?对迁入地有何影响?(3分)
北方战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南方(或江南)。影响: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各1分,共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史料解读】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
足……无饥馑之患。
——[西汉]《史记》
材料二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
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2)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以上两段材料,试比较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5分)
变化:江南经济得到发展。(1分)原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
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的战乱较
少,社会相对稳定;等等。(至少答出两点,每点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建言献策】
(3)请结合江南地区发生变化的原因,为本地政府发展经济提两条合理化的建
议。(4分)
建议:大力发展科技,引进科技人才;保持社会稳定,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等
等。(至少答出两点,每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共16张PPT)
期末复习课堂习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时空观念)(2023济南中考)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是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图为( )
A.牧野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C
2.(2023长春中考)下图是西晋颁给内迁少数民族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根据该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 )
A.农业发展
B.海外贸易
C.朝政腐败
D.民族关系
D
3.(唯物史观)(2023滨州中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能证明“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和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观点的是
( )
A.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前秦、东晋淝水之战 D.北魏孝文帝改革
B
4.(2023重庆中考A卷)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在历史探究学习中,围绕主题收集了一些史料,现摘录部分典型如下。他们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内容 出处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史记》
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均位于我国北方)流人相帅(率)过江淮 《晋书》
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建康)贡使商旅,方舟万计 《宋书》
A.政权建设与社会进步
B.技术发明与经济发展
C.人口迁徙与区域开发
D.商业繁盛与文化交流
( )
C
5.(2023贵阳中考)下面是史明辨同学拟办历史手抄报的素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北宋王安石变法
C
6.(2024连云港中考)北魏迁都洛阳后营建的龙门石窟,从其飞天身上飘扬的丝带、清瘦飘逸的风貌和超凡脱俗的神韵中,可窥探到中原汉文化的诸多影响。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南北政权对峙 B.江南经济开发
C.书法艺术成熟 D.北方民族交融
D
7.(2023荆州中考)朱绍侯等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材料说明( )
A.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居主导地位
B.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B
8.(2023金昌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杂居相处,相互依存,相互吸收,共同创造出新的制度和文化,呈现出新的社会面貌,进而形成新的“中国”——隋唐国家。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
A.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彻底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C.奠定了隋唐繁荣与发展的基础
D.加速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C
9.(2023鄂州中考)读图,能准确解读该图的一项是( )
A.民族大交融
B.从分裂到统一
C.分封制盛行
D.经济重心南移
B
10.(2023衢州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数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流与交融,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材料一中科学家A的姓名和书法作品B的名称。
答:姓名:祖冲之;名称:兰亭集序。
材料二 正因时局的动荡,中原地区的民族向南迁移。江南之地,汉时火耕水耨,而无积聚;东晋南朝时,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莫不有中原民族的足迹,有利于增进当地的文化。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南北朝的始末》
(2)根据材料二,描述江南地区经济发生的变化。
答:汉朝时,生产方式落后,人民生活贫穷;东晋南朝时,因为北方人大规模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足。
(3)综合材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是如何继续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
答:祖冲之等科学家在前人基础上不断探索,促进科技持续发展;王羲之等文化大师吸收前人经验,不懈追求,推动文化持久发展;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人们辛勤劳作,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促进了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元试题(后附答案)
一、选择题
1.(2023 衡阳)《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
2.
(2023 长春)如图是西晋颁给内迁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该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D)
A.农业发展 B.海外贸易C.朝政腐败 D.民族关系
3.(2024·湖南)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 ( )
A.八王之乱的爆发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4.(2023 临沂改编)“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这是宋朝抗金名臣李纲对4世纪末期一次以少胜多著名战役的描述。这次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 D.牧野之战
5.(2023 贵阳改编)如表是史明明同学拟办历史手抄报的素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鲜卑族 494年迁都洛阳 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改鲜卑姓为汉姓等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魏国李悝变法
6.(2023 宜宾)《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 )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7.(2023·福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各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各族地区。这说明了 ( )
A.民族的交融 B.江南的开发 C.文治的出现 D.科技的进步
8.(2024·滨州)《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是指使人民丰衣足食,“要术”是说重要的方法,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指百姓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和知识。这反映出作者具有 ( )
A.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B.不迷信权威的批判精神
C.注重实验分析的科学精神 D.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9.(2023 广东)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 )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羲之 D.祖冲之
10.(2024·广西)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 ( )
A.风格多样 B.交流频繁C.立意高远 D.题材广泛
11.(2024·重庆)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风,绘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晋文公、汉成帝等人物故事,其画风与《女史箴图》有共通之处。这反映了 ( )
A.鲜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B.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C.魏晋南北朝政权的并立D.汉文化对北魏社会的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2.(2022·贵阳)(节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
以上图片反映了民族间经济交往的有 。
以上图片反映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有《 》;《 》
答案:
单元试题(教师版,答案版)
1.(2023 衡阳)《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哪一场著名战役有关 (B)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桂陵之战
2.
(2023 长春)如图是西晋颁给内迁酋长的“晋归义羌侯”印文。该印文可以了解西晋的 (D)
A.农业发展 B.海外贸易
C.朝政腐败 D.民族关系
3.(2024·湖南)西晋灭亡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截至南朝初期,南渡人口已达九十五万,占当时南方人口总数的六分之一。这推动了 (C)
A.八王之乱的爆发 B.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
4.(2023 临沂改编)“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这是宋朝抗金名臣李纲对4世纪末期一次以少胜多著名战役的描述。这次战役是 (C)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牧野之战
5.(2023 贵阳改编)如表是史明明同学拟办历史手抄报的素材,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鲜卑族 494年迁都洛阳 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改鲜卑姓为汉姓等
A.齐国管仲改革 B.秦国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魏国李悝变法
6.(2023 宜宾)《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 (C)
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B.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
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
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7.(2023·福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各族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各族地区。这说明了 (A)
A.民族的交融 B.江南的开发
C.文治的出现 D.科技的进步
8.(2024·滨州)《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是指使人民丰衣足食,“要术”是说重要的方法,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指百姓从事生活资料生产的最重要的技术和知识。这反映出作者具有 (A)
A.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B.不迷信权威的批判精神
C.注重实验分析的科学精神
D.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9.(2023 广东)天文学与数学是两个关系密切的学术领域。在上述两个领域都取得突出成就的是 (D)
A.张仲景 B.贾思勰
C.王羲之 D.祖冲之
10.(2024·广西)锺繇的楷书刚柔兼备,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北魏的书法雄劲骏放、端庄古雅。这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 (A)
A.风格多样 B.交流频繁
C.立意高远 D.题材广泛
11.(2024·重庆)在山西大同北魏贵族墓葬中出土的漆屏风,绘制有包括帝舜、周太姜、晋文公、汉成帝等人物故事,其画风与《女史箴图》有共通之处。这反映了 (D)
A.鲜卑族的农业生产水平
B.魏晋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
C.魏晋南北朝政权的并立
D.汉文化对北魏社会的影响
12.(2022·贵阳)(节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
以上图片反映了民族间经济交往的有《采桑图》;“永通万国”币。
以上图片反映了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有《北魏帝王出御图》;《北齐校书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