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小明有 20 块糖,给了小红 5 块后,两人糖的数量一样多,小红原来有( )块糖。
A. 10 B. 15 C. 5
2.下面哪个算式的结果与 4×9 不相等?( )
A. 9 + 9 + 9 + 9 B. 4 + 9 C. 9 × 4
3.分针从数字 3 走到数字 9,经过了( )分钟。
A. 6 B. 15 C. 30
4.每两个小朋友握一次手,4 个小朋友一共握( )次手。
A. 4 B. 6 C. 8
5.一条长50厘米的彩带,第一次剪去15厘米,第二次剪去18厘米,这条彩带比原来短了多少厘米?( )
A.3 B. 33 C.1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7 + 7 + 7 + 7 =( )×( )
2.56÷7 =( ),用到的口诀是( )。
3.6 个 9 相加是(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的讲台高约 1( ),一支钢笔长约 12( )。
5.时针从 12 走到 4,走了( )小时。
6.比 45 多 23 的数是( )。
7.8×9-8 =( )×( )
8.72 里面有( )个 9。
9.从 63 里面连续减去 7,减( )次结果是 0。
10.写出得数是 30 的乘法口诀( )。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角的两条边越长,角就越大。( )
2.36÷6 表示把 36 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是 6。( )
3.两个乘数都是 7,积是 14。( )
4.1 米的绳子比 100 厘米的绳子短。( )
5.一个三角形有 3 条边,一个正方形有 4 条边。( )
四、口算题(每题 1 分,共 14 分)
4×8 = 9×5 = 3×7 = 7×6+50 =
2×9 = 6×8 = 5×9 = 8×8-12 =
4×7 = 7×9 = 3×9 = 6×6÷9 =
48÷6 = 36÷4 = 27÷3 = 54÷9×9 =
五、竖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49+11+37 = 85-23+19 = 7+63-28 =
六、应用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1.学校有 8 个排球,篮球的个数是排球的 4 倍,篮球有多少个?
2.小丽和她的 3 个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每人借了 5 本书,一共借了多少本书?
3.一本故事书 80 页,小明每天看 9 页,9 天能看完吗?
4.二(2)班有男生 28 人,女生 14 人,每 6 人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几组?
5.妈妈买了 5 盒饼干,每盒 8 块,分给小朋友 25 块,还剩多少块?
答案
一、选择题
A
小明给小红 5 块后两人一样多,此时两人都有 20 - 5 = 15 块,那么小红原来有 15 - 5 = 10 块。
B
4×9 = 36,9 + 9 + 9 + 9 = 36,9×4 = 36,而 4 + 9 = 13,不相等。
C
分针从数字 3 走到数字 9 走了 6 大格,一大格是 5 分钟,5×6 = 30 分钟。
B
设 4 个小朋友为 A、B、C、D,A 与 B、A 与 C、A 与 D、B 与 C、B 与 D、C 与 D 握手,共 6 次。
B
彩带短的长度就是两次剪去的长度和,15 + 18 = 33 厘米。
二、填空题
1.7×4
2.8,七八五十六
3.54(9×6 = 54)
4.米,厘米
5.4
6.68(45 + 23 = 68)
7.8×8(8×9 - 8 = 8×(9 - 1)=8×8)
8.8(72÷9 = 8)
9.9(63÷7 = 9)
10.五六三十
三、判断题
×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
×
7×7 = 49,不是 14。
×
1 米 = 100 厘米。
√
四、口算题
4×8 = 32 9×5 = 45 3×7 = 21 7×6+50 = 92
2×9 = 18 6×8 = 48 5×9 = 45 8×8 - 12 = 52
4×7 = 28 7×9 = 63 3×9 = 27 6×6÷9 = 4
48÷6 = 8 36÷4 = 9 27÷3 = 9 54÷9×9 = 54
五、竖式计算
97,81,42
六、应用题
1.8×4 = 32(个)
答:篮球有 32 个。
2.1 + 3 = 4(人)4×5 = 20(本)
答:一共借了 20 本书。
3.9×9 = 81(页),81>80
答:9 天能看完。
4.28 + 14 = 42(人)42÷6 = 7(组)
答:可以分成 7 组。
5.5×8 = 40(块)40 - 25 = 15(块)
答:还剩 15 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