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
教学目标:
1.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初步感知孔乙己的性格内涵
2.理清小说情节,把握人物性格,激发深入探究的兴趣。
3.理解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品味小说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
4.了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体会作者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孔乙己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理解作者“描写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的深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乙己》的;大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对《孔乙己》如此钟爱,而孔乙己又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孔乙己》,去体味它复杂的情感内蕴。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阔绰( ) 羼水( ) 绽出( ) 不屑置辩( )
颓唐( ) 附和( ) 蘸酒( ) 君子固穷( )
2.鲁迅(1881年—1936年),现代伟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影响。后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落后的国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则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文小说。自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等专集。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3.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找出反映下列内容的语句并揣摩其丰富含义。
(1) 孔乙己的特殊身份?
【明确】“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 句中“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喝酒方式和衣着的矛盾,使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显示出他具有着特殊身份,也预示了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2)孔乙己在人们心中地位?
【明确】“孔乙己是这样的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孔乙己的存在只是为无聊的人们提供一个取笑的对象。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境遇凄凉。在内容上概括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的说明了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的多余人,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地引起了下文,将情节推向了高潮。
(3)孔乙己的结局?
【明确】“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因为我到现在没有再见过孔乙己,也没有得到他的消息,所以用“大约”表示 “我”的猜测。的确: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惨状况,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
(4)小说写了几个孔乙己到咸亨酒店来喝酒的片段?
【明确】片段一:酒客揭短,取消孔乙己偷东西
片段二: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片段三: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片段四: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吃
高潮:孔乙己的不幸遭遇(11节)
结局:孔乙己的悲惨结局(12——13节)
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恩格斯说,小说应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者把文中的这些典型人物安排在一个什么样的空间里活动的呢?文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明确】
A.把“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喝酒形象作对比,突出了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
B.从“我”职务的变换,可以窥见掌柜冷酷势利的一面。
C.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好声气:冷酷的酒店氛围,以小见大,更见世态炎凉。2.讨论: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篇幅来写孔乙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孔乙己的出场有何作用?
【明确】酒店里等级森严,酒客和掌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势利冷漠的环境正是孔乙己所处的环境,揭示了他悲剧的必然性,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做铺垫,也揭示了孔乙己不幸这一社会根源。
五.合作探究,疑点追踪
小说为什么用“我”这个小伙计的口吻来见证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呢?
【明确】(1)使得故事显得更加真实;(2)使得情节显得更加集中;(3)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
六.课时小结,作业布置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一篇猛烈抨 ( http: / / www.21cnjy.com )击封建社会“吃人”的小说,孔乙己是一个备受科举制度愚弄和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把青春浪费在一年又一年的考场搏斗上,可是直到胡子花白,还是连学个秀才也捞不到”,反而染上了“好喝懒做”、轻视劳动的坏习气。他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愿意脱下那件作为读书人标志的破长衫。然而严酷的现实却把他抛出长衫顾客的行列。他成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堆一的人\沦落为“使人快活”、供人奚落的材料,终于被丁举人毒打之后悲惨地从人们记忆中擦去。作品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罪恶,揭露了旧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这样一个冷漠的社会中,经历了这么多的悲惨遭遇的孔乙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请你以“我觉得孔乙己是一个______的人”谈谈你对孔乙己的理解。(提示: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等方面分析)
肖像描写:
①第一次出场:写他“身材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大”,说明他尚有劳动能力;“青白脸色”说明他穷困潦倒,营养不良又不肯劳动的结果;脸上“时常夹些伤痕”,是他穷困而偶然偷东西被人打伤的标志,。也是他走向没落的重要标志。“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既表明他年龄较大而又精神萎顿颓唐。他那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说明他穷酸潦倒,懒得出奇的经济状况和性格特征。
②第二次出场:“他脸上黑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着一件破夹袄”说明他衣食无着,穷途末路。“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满手是泥”说明他被打折了腿,丧失生活能力。断腿前后肖像的对照、更显出他遭遇的悲惨。
语言神态描写:
①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说明他以读书人自居,卖弄学问,迂腐可笑的性格。
②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说明他死要面子,怕人嘲笑。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于’说明他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死要面子的性格。
④“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神气”说明孔乙己“惟有读书高”的自命清高的性格。
⑤“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说明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至死不悟。
③“不要取笑!”“跌断,跌,跌……”明明是丁举人打断的却不敢说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了他的精神,摧残了他的肉体,他却至死不悟,死要面子
动作描写
①“便排出九文大钱”既表现他桔据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穷酸的本相,又对酒店卖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并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这一排”的动作,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心理。
②“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说明穷困潦倒到极点,“摸"字表明了他悲惨的境地。
③孔乙己教“我”识字,表现他的热心善良。
以读书人自居,贫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吃懒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窃,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
小结:这篇小说,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 ( http: / / www.21cnjy.com )、姿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
从外貌:孔乙己是一个穿着长衫,身材高大,胡子蓬乱,脸色清白的人。
从性格:孔乙己是一个自命清高,迂腐而又善良的知识分子。
从社会: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文化、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
2.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总的说来就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具体来说:
(1)直接原因——偷窃挨打,困顿而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迂腐不堪,成了废料笑料,任人取乐践踏的对象。
(2)制度因素——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孔乙己的灵魂,而且使不恨不能成材,相反成为不能谋生的可怜虫。
(3)社会因素——民众的麻木、冷漠、缺 ( http: / / www.21cnjy.com )乏同情。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意识不到自己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反而以嘲笑更加不幸的孔乙己为能事,为乐趣。
(4)性格因素——好喝懒做、偷窃。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把孔乙己推上了死路。
原因似乎是多方面的。可是民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冷漠麻木”正是他们用传统等级观念来衡量他人(试想丁举人满口之乎者也,只会使人肃然起敬);而孔乙己的好喝懒做也是因为他怀抱旧式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将自己视作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君子”,纵然未能通过科举一展才华,但也决不可与芸芸众生为伍。归根结底,孔乙己死亡的根本因素是旧的的社会制度。
五.合作探究,疑点追踪
1.《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一个字是什么 作者这样安排线索用意何在
【明确】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线索,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2.如何理解各种人对孔乙己的取笑
【明确】小伙计的笑是解脱的笑。掌柜的笑是没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短衣帮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小孩的笑是天真无邪的笑。
课文写人们对孔乙己的五次取笑,孔乙已成了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笑料,掌柜看不起他,取笑他,这是没有人性的自私的笑;短衣帮们看不惯他,哄笑他,这是麻木不仁的笑;小孩子们因他的古怪讥笑他,这是天真无邪的笑。最后又在别人的笑声里离去。说明孔乙己的人生价值仅是人们的笑料。从而体会到这笑中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体会到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恶。)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作者对孔乙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内心痛苦与悲哀,寄予了一定的同情。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的、“附和着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的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涯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反映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淡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3.以哄笑声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
这哄笑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麻木的笑,这使孔乙己的悲剧更笼上一层令人窒息的悲凉的意味。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不是同情和眼泪,而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以乐境写哀,更令人悲哀,表示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就更加深刻了。
六.课时小结,作业布置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昏沉、麻木状态。
文章通过对孔乙己这一下层知识分子的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揭露了封建文化、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同时也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文章还通过对其他酒客的描写,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