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在所征服地区兴建了许多城堡,有些逐渐发展成经济文化中心,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由此推断,该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客观上( )
A.毁灭了东西方文化 B.促使东方文明走向衰落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D.促使希腊文明走向衰落
2.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现象能佐证这一论断的是( )
A.古埃及人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 B.古巴比伦人发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C.印度人创造了著名的“阿拉伯数字” D.希腊人创立了早期的民主政治制度
3.“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博学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你认为恩格斯这段话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宗教改革 D.法国大革命
4.雷诺德·罗伯特·莱奥纳德在《欧洲兴起》中指出:“当农奴们能在城镇中找到工作时,庄园已经无法把他们固定在庄园中工作。当谷物已被纳入市场,而其他地方能生产廉价的谷物时,再生产便是愚蠢的,不转入获利较高的、市场需要的蔬菜、黄油、奶酪和肉类的生产,也是愚蠢的。”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是( )
A.自给自足的经济开始衰落 B.商品经济是庄园经济的主体
C.西欧庄园已经彻底瓦解 D.农奴不愿被固定于庄园中
5.“他对法国的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A.克伦威尔 B.罗伯斯庇尔 C.拿破仑 D.伏尔泰
6.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这位老师是( )
A.美国 B.中国 C.俄国 D.英国
7.1804年《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以上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议会主权 B.革命共和 C.平等自由 D.公平正义
8.美国史学家巴克勒在《西方社会史》一书中指出,历史学家以不同的名称命名1450-1650年这一时期,比如“发现时代”、“探索时代”、“扩张时代”。以下事件中典型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9.从3世纪起,由于罗马奴隶制社会陷入危机,统治阶级迫切要求将反映本阶级意志的现行法律固定下来,因而着手进行法律汇编工作。据此可知,罗马法的编撰旨在( )
A.扩大帝国疆域范围 B.推动罗马法律发展
C.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10.1830年,英国小女孩弗朗斯·泊尔兴奋地搭乘了一种新式的交通工具。她描述说:“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30英里)出发,它比鸟儿的飞翔速度还要快。”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者是( )
A.凯伊 B.斯蒂芬森 C.哈格里夫斯 D.亚里士多德
11.1774年3月,英国政府在北美连续颁布法令,包括征用居民的私人住宅供英国军队住宿,削弱马萨诸塞殖民地自治政府的权力,增加由英国委派的执政官的权利等。这些法令( )
A.加剧了北美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
B.使北美殖民地政府出现了严重财政危机
C.加强了北美各地与英国的经济贸易往来
D.标志着英国政府被迫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12.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他们所作的贡献评价最恰当的是( )
A.都推动了国家发展 B.都推翻了殖民统治
C.都结束了封建统治 D.都赢得了民族独立
13.西欧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封臣要解下佩带的武器脱帽,下跪,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中,说:“阁下,我是您的人了。接下来封臣还必须宣誓效忠。之后,封君将封臣拉起,宣誓保护封臣,将象征分封的信物交给封臣”。根据材料可知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是( )
A.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 B.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C.存在一定的契约关系 D.完全平等的互助关系
14.巴黎大学由原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学校发展而来;1209年,在巴黎出现了教师行会组织;1215年,教师行会与学生会一起得到教皇的正式承认;1231年,罗马教皇以敕令肯定了该大学的自决权。上述史实说明早期巴黎大学( )
A.享有完全的自治地位 B.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C.得到世俗王权的支持 D.学术研究氛围较浓厚
15.一位导游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介绍某一历史文物时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查士丁尼法典》
16.当亚历山大把战火燃向东方时,也把希腊的辉煌文化带到了东方。此时东方文明也征服了亚历山大大帝及其后继者们,渗透入希腊统治者建立的新社会体制中,深刻影响了希腊文化的演变。这说明了( )
A.战争给被征服地区人们带来灾难 B.东方文明传播到西方
C.战争客观地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D.欧洲文明传播到东方
17.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说:“在民主政治的字典里,妥协是政治的灵魂。”下列能体现“妥协”的是
A.新议会的召开 B.斯图亚特王朝复解
C.“光荣革命”爆发 D.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18.欧洲中世纪常常被认为是最黑暗的时代,但在这黑暗之中也盛开了“最美好的花朵”。“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 )
A.城市的自治 B.庄园法庭的建立
C.大学的兴起 D.工商业的繁荣
法国著名史学家米希勒称16世纪为“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的世纪。依据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9.“人的发现”指的是( )
A.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 B.早期殖民掠夺
C.文艺复兴运动 D.无产阶级的壮大
20.“世界的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是( )
A.麦哲伦 B.哥伦布 C.迪亚士 D.达·伽马
读下边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做下面小题
21.以下选项中的文明成果分别与( )
①、③两个文明中心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A.金字塔佛教的创立 B.青铜器《汉谟拉比法典》
C.太阳历水稻的种植 D.楔形文字种姓制度
22.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其中从来没有中断的文明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他把他的法典带到了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联盟的伟大革命。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为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利乌斯的小册子》
(1)材料二中,恩格斯肯定拿破仑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三中,列宁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的是怎样评价的?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华盛顿、拿破仑等资产阶级政治家在历史上有何共同作用?
24.有人这样说过: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当地的居民都来到岸边……有人给我们送来淡水,有人给我们送来食物。有一位老人坐船前来……包括妇女在内,每人都带来东西。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日记
材料三: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陆岛……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辞福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自哥伦布日记
(1)题干中所说的“人”和“世界”被发现的说法你认为分别指的是什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哪一技术为“世界被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阅读材料一,你认为《哈姆雷特》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的什么思想内涵?
(3)材料二中的“当地的居民”是指什么人?哥伦布认为他们是什么人?
(4)根据材料三回答: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给欧洲带去的最重要影响是什么?
25. 古希腊罗马文化被欧美人誉为古典文化,是西方古代文化的精华和近现代文化的范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罗马人将希腊柱与拱门结合一体,形成独特的罗马式建筑结构……在建筑材料上,罗马人利用火山灰制成天然混凝土 (水泥),这是一项重要发明。罗马城里的万神殿就充分发挥了混凝土建筑材料的优势,运用大跨度的穹拱技术,成为古代穹拱建筑的典范。除神庙以外,罗马人还有许多世俗的建筑……罗马人的剧场坚固牢实,观众席一般可容万人。
——摘编自朱寰《世界古代史》
(1)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罗马建筑的特点。
(2)建筑是历史留给世人的烙印。请再举出中外历史上一处建筑并说说它的历史价值。
26.历史长河中,杰出的历史人物总是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他们常常是某个特定时代的代表和旗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其中一个人在黄河边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摘编自余秋雨《千年一叹》
材料二 公元前27年,元老院给他上了一个新尊号:奥古斯都,“至圣至尊”之意,这是一个比皇帝更光荣的称号。他是没有“皇帝”称号的第一个罗马皇帝。从此,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材料三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宁愿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四 ……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极为不安的既得利益集团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也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他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购、赋税、征兵、战争和关于战争的谣言感到厌烦。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的思想先哲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首创的政治形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并指出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他”实施的法典名称叫什么?并对“他”在被征服地区采取的统治措施进行一分为二的简要评价。
三、材料题
27.人们自古以来就追求民主与法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谟拉比即位以后,为了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形势,在各城邦原有法律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一部成文法,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也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因此具有无可估量的历史价值。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1编·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
材料二:伯里克利曾在一篇演说中描述雅典民主政治的理想时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它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权力实际上掌握在贵族手中……平民权利有限,奴隶更是无权无势。经过平民与贵族长期的斗争之后,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部成文法”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其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说说你对“伯里克利时代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的理解。
(3)据材料三,指出《十二铜表法》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古代亚欧社会民主与法制的阶级统治实质。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A C B C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B A C C C C A
题号 21 22
答案 A D
23.(1)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2)法兰西的民族战争成为帝国主义战争。
(3)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24.(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指南针(罗盘针)。
(2)人文主义。
(3)美洲人;印度人(印第安人)。
(4)给欧洲带去了大量财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5.(1)将希腊柱与拱门结合一体;建筑材料开始使用混凝土;注重使用穹顶技术; 坚固牢实。
(2)例如,紫禁城太和殿,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重要史料。(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26.(1)先哲:释迦牟尼;苏格拉底。
(2)人物:屋大维。形式:元首制。
(3)作品:《蒙娜丽莎》。精神:人文主义精神。
(4)法典:《拿破仑法典》。
评价:进步性,打击了封建势力,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局限性,其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灾难。
27.(1)《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也是研究古巴比伦王国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2)理解: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人唯“才”;实行津贴制度。
(3)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习惯法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4)实质:都是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