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二)
一、选择题
1.罪恶的“三角贸易”航程路线是( )
A.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B.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C.非洲——美洲——欧洲——非洲 D.非洲——欧洲——美洲——非洲
2.汤普逊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写道:“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革命的。”这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
A.市民阶层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城市的兴起,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农奴逃离庄园,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D.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加速了西欧国家的分裂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
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以法律权利取代君主特权
C.国王不能随意征税 D.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13世纪,西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在商人与工人之间形成了彻底的( )
A.雇佣关系 B.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C.人身依附关系 D.主仆关系
5.17、18世纪先后发生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处死了国王 B.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C.革命武装打败了王党军队 D.都扫除了封建专制统治
6.下图是1867年英国不同阶层家庭在总人口和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图,该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 )
A.人口迅速增长 B.大众教育普及 C.生活方式改变 D.贫富分化明显
7.从以下材料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1811年,移居英国的德国机械师柯尼希和保尔发明了用蒸汽机带动的滚筒纸平版印刷机。该印刷机可每小时印1000-1200张,是原来印刷机的5倍。
1814年,英国著名的《泰晤士报》首先采用了蒸汽印刷机。19世纪中期,《泰晤士报》的发行量从1815年的每天五千份涨到了五万份左右。
1817年,柯尼希和保尔返回德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家蒸汽印刷机制造厂。
A.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德国 B.英国报纸业普遍采用蒸汽印刷机
C.德国的机械师改良了蒸汽机 D.蒸汽机的应用促进印刷业的发展
8.“所有的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他们被他们创世主赋予某些不可割让的权利,其中包括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这段文字出自哪部文件( )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共产党宣言》 D.《大宪章》
9.工业革命使得资本家获取了大部分的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而广大工人生活贫困,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由此可知工业革命( )
A.促进了城市人口增加 B.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C.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0.《十二铜表法》的条款虽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它的颁布仍然被看作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B.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 D.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11.“一年分为12个月,平年为365日;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为366日;历年的平均长度是365.25日”。这一内容由凯撒修改古埃及的历法而成,出自( )
A.太阳历 B.阴历
C.夏历 D.儒略历
12.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英属殖民地……与宗主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才最终赢得了独立。“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指的是哪次战争( )
A.斯巴达克起义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大革命
13.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C.确定共和政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制定宪法,消除了种族歧视局限
14.从地图中提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习的能力要求。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亚历山大东征 B.罗马共和国扩张 C.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D.拜占庭帝国达到鼎盛
15.凡雅典公民都可以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如执政官、将军、议员、陪审员等,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公职的取得有赖于公民权利的赋予,而非君王之类权势者的任命和恩赐。材料反映了雅典
A.全民参与政治 B.民主政治发达 C.完全崇尚法治 D.权力相互制约
16.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材料介绍的是( )
A.三角贸易的商品 B.三角贸易的经过 C.黑奴贸易的影响 D.黑奴贸易的背景
17.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是( )
A.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
B.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C.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D.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村规模越来越大
日记是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料,以下是一位航海家日记的目录回答问题。
作品目录序文 驶向茫茫黑夜笼罩的海城 海上漂着陆地的蛛丝马迹 上帝保佑我们看见了陆地 那里的国王有很多金子 那些人是从天上来的 附近还有很多岛屿可以占领 他们就会盛情接待我们 这里有世界上最美丽而平坦的岛屿 这么美丽的景色让我不知先到何处我以王后的名命名这个岛 我相信古巴就是日本 他进入一条景色宜人的河流 寻找国王居住的城市 海军元帅到来的消息已传开了 他非常确定E 3经到达了大陆 有很多黄金,还有珍珠 这些土著人想回到天上去 我发现他们没有什么信仰
18.该日记里提到的“那些人”是指( )
A.西班牙人 B.印第安人 C.菲律宾人 D.非洲黑人
19.该日记作者的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B.16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
C.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 D.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
殖民侵略和其在全球范围的扩张是我们学习资本主义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据此回答1-2 题
20.“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 )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21.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描述了下列哪一种情况?( )
A.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B.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
C.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印第安人
D.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二、综合题
22.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是他们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来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材料二 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定都巴比伦。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
(1)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奔波往返”者主要是什么人?并列举出他们“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一个例子。
(2)请写出材料二中“他的东征”有什么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谈谈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有哪些。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豪《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了哪些重要启迪?
(3)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历史带入了什么时代?你能说出它有哪些成就吗?(请举2例)
三、材料题
24.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材料二
史实1 英国棉纺织品出口 1776—1780年每年为60万英傍,1797-1880年则增加到4143万英傍: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790年增至760万吨,1836年有增至3000 万吨。
史实2 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和死亡。
(1)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引起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写出材料中反应的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5.14世纪中叶,欧洲兴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一 (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这一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材料三 “这一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常味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和镇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
(1)据材料一,指出“运动”的名称?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运动兴起的经济动因。
(3)材料三中,这一运动中的思想巨人“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其中被誉为“文学三杰”的是?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
地中海示意图
古代地中海世界部分重要史事年代尺
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从“地中海是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海”、“地中海是文明交流的伟大之海”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结合年代尺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A B D D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A A B D D B C C
题号 21
答案 A
22.(1)阿拉伯人。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2)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3)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
23.(1)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任意答三点即可)
(2)问题: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
启迪: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蒸汽时代;蒸汽机车、火车、轮船
24.(1)生产方式: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到大机器生产,社会经济结构: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近代工业社会
(2)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的发展,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
25.(1)名称:文艺复兴;思想:人文主义
(2)经济动因: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3)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26.示例一:地中海是思想文化的智慧之海
阐述:古希腊出现许多哲学家,成就突出,如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提出“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观点,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有重要意义。古罗马时期和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成就突出,如《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综上所述,地中海世界历史上思想文化繁荣发达,“智慧之海”名副其实。我们应与时俱进,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促进社会进步。
示例二:地中海是文明交流的伟大之海
阐述:地中海世界出现过许多地跨三大洲的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达到鼎盛,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如将中国造纸术传入欧洲,保存了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并传入欧洲。
由此可见,地中海世界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场所,是促进人类文明的“伟大之海”。我们应促进国家合作,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