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2-21 10:3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训练(三)
一、选择题
1.著名历史学教授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以下选项,能够说明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这一观点的是
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
A.诸侯割据混战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南北对峙局面
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
A. 司母戊鼎 B. 鱼纹彩陶盆
C. 甲骨文 D. 冰裂纹瓷器
4.“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满(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 B.发明翻车 C.修筑都江堰 D.开凿灵渠
5.《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秦始皇颁布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书法艺术发展 B.规范国家法律
C.促使交通更加简便 D.巩固国家的统一
6.中国历史悠久,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古人类距今约
A.170万年 B.70万年 C.20万年 D.3万年
7.右表为某同学在进行历史复习时整理的单元知识框架,其拟定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主题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石器时代
原始农耕
远古传说
A.原始社会与文明起源 B.集体群居与农耕定居
C.人类进化与神话传说 D.早期国家与阶级产生
8.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与此相对应的是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子兵法》
9.以下成就和祖冲之有关的是
①《缀术》②《水经注》③《九章算术》④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都城建在( )
A.河南登封 B.河南安阳 C.陕西咸阳 D.陕西西安
11.《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是指西周管理地方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12.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这次农民起义是在哪种教派思想的影响组织下反抗当时腐败的王朝政权( )
A.道教 B.太平道 C.兵家 D.法家
13.西晋时,鲁褒在《钱神论》中说:“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视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这说明西晋的社会风气是( )
A.民勤乐业 B.清谈论道 C.兄友弟恭 D.唯利是图
14.据《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然而,河南郑州的郑国(诸侯)大墓先后出土了五套九鼎八簋。这说明当时( )
A.中央权力扩大 B.青铜器种类丰富
C.地主阶级产生 D.旧制度走向瓦解
15.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作者在《史记》中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传记 D.由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16.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那是因为夏朝( )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刑法
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
17.“他们已经知道选取砾石或石英,打击成为有棱角的石片,当作武器或生产工具来使用。”据此推断“他们”可能会
A.使用打制石器 B.保存人工火种 C.种植农作物 D.铸造青铜器
18.下列图示反映该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文明起源 B.社会变革 C.国家统一 D.政权分立
19.看图识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从图的ABCD中选出,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位于何处?
A.A B.B C.C D.D
20.图一ABCD中的哪一处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A.A B.B C.C D.D
21.远古先民建造的干栏式建筑位于图一ABCD中的哪一处?
A.A B.B C.C D.D
22.在图ABCD中,哪一处原始居民在生活中使用了红底黑色纹饰的彩陶?
A.A B.B C.C D.D
范晔《后汉书·宦者列传》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23.东汉时,有一位宦官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促成了书写材料的改变,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他是( )
A.祖冲之 B.张仲景 C.蔡伦 D.王莽
24.这位宦官“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来改进造纸工艺,使纸具有的特点是( )
A.原料易找,生产困难 B.生产困难,易于推广
C.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D.用途广泛,价格便宜
二、材料题
25.阅读如表内容判断:
修建时间 主持人 作用
郑国渠 战国(秦国) 郑国 灌溉关中平原的400万亩土地,使关中平原成为粮仓。
秦长城 秦朝 蒙恬 巩固了北方边防,成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选“正确”;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选“错误”;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选“未涉及”。
(1)这两项工程都是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
(2)蒙恬是关中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功臣。
(3)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4)郑国渠因主持修建者叫郑国而得名。
(5)这两项伟大工程表明中华民族有惊人的智慧和力量。
26.国家的有效治理是历代王朝的重要课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武王灭商之后,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诸侯虽系王族或其姻亲,但与天子或其他诸侯之间等级森严。诸侯需要从王远征,以捍卫西周天子至高无上的王权和至尊的天下共主的地位。
——摘编自周书灿、郭文佳、张秀兰《西周王朝的天下格局与国家结构》
材料三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反映的是何种制度?指出该制度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王绾与李斯向秦始皇提出关于地方治理的主张。秦始皇最终的决定对后世有何影响。
27.秦汉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到武帝时,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和平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摘编自刘云柏《中国管理思想通史》
材料三 根据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并命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管,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摘编自禹平等《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用主父偃之计”指的是什么?这一措施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与材料三,指出秦汉两朝在思想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并概括二者的共同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28.考古发现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考古发现的化石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课文
(1)图一是某原始人类的复原头像,该古人类被命名为什么名字?在哪里发现的?
(2)图二及材料二说明该古人类已经掌握了哪一项生产生活技能?这项技能掌握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3)该遗址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三、综合题
29.请分析材料,探寻精神文明。
材料一相传,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1899年,王懿荣在达仁堂买药,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
统编历史教材七上
(1)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是什么?由此,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2)材料二出自谁的言论?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说说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怎样的特征?
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史记商君列传》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一次变法的内容?这次变法运动代表了哪一新兴阶级的利益?
(2)材料一中的哪项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哪一措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对你有何启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C D A A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D A B A D B A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C D C C
1.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再政治上,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因此,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项正确;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修筑长城,焚书坑儒属于经济上、军事上和思想上巩固统治的措施,排除ABC项。故选D项。
2.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B项正确;诸侯割据混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民族政权并立是在宋辽时期,排除C项;南北对峙局面是在南北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3.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可知,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如著名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A项正确;鱼纹彩陶盆新石器时期的半坡人遗址出土的,排除B项;甲骨文是商代晚期最主要的文字,排除C项;冰裂纹瓷器最典型的要属宋代官窑和哥窑的青瓷,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开凿了都江堰,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根据“江水初荡谲,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及所学知识可知,“李太守”是指李冰,其主要贡献是修筑都江堰,C项符合题意;东汉时,王景治理黄河,排除A项;东汉时期,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排除B项;秦朝时期,史禄主持开凿灵渠,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5.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等,这些措施都巩固了国家统一,D项正确;ABC三项并不是秦始皇颁布措施的目的,排除。故选D项。
6.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所以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本题答案为A。
7.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石器时代、原始农耕、远古传说”等内容反映的是夏朝建立以前,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属于中国境内原始社会与文明的起源,A项正确;集体群居与农耕定居只表述了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B项;人类进化与神话传说与原始农耕无关,排除C项;早期国家开始夏朝,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韩非子》是他的著作总集,C项正确;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排除A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仁”,德治等,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排除B项;兵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孙武,传有《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D
【详解】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写了一部数学著作《缀术》,后来传到日本、朝鲜被用作教材。故①符合题意;北魏的郦道元著有《水经注》,介绍全国的河流1252条,主要还介绍流经地区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等,与祖冲之无关,②错误;《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是当时世界上最简练有效的应用数学,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故③不符合题意;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年。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0.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定都咸阳,C项正确;河南登封、 河南安阳、陕西西安,都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所建都城的地点,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据题干“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D项正确;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排除A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B项;秦朝创立郡县制,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末年,政治黑暗,民生凋敝,冀州巨鹿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建黄巾军,提出“致太平”的理想,184年,张角领导农民起义爆发,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项正确;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与黄巾起义无关,排除A项;兵家、法家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学派,与黄巾起义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的皇室及许多大臣是大地主、大贵族出身。西晋王朝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当时的很多大贵族、大地主在治国方略上缺乏雄才大略,而是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西晋人鲁褒作《钱神论》讥讽西晋时期奢靡腐败、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结合材料中《钱神论》“惟钱而已”等字眼,可以推断西晋的社会风气是唯利是图,D项正确;材料中《钱神论》是在讥讽西晋时期奢靡腐败、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民勤乐业、清谈论道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材料中《钱神论》是在讥讽西晋时期奢靡腐败、唯利是图的社会风气,兄友弟恭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14.D
【详解】据材料“天子用九鼎八簋……河南郑州的郑国(诸侯)大墓先后出土了五套九鼎八簋”可知,诸侯僭越礼制,用天子才能用的九鼎八簋,体现了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中央权力扩大,而是王室衰微,地方权力变大,排除A项;题干中只提到了九鼎八簋,看不出种类丰富,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产生,地主阶级拥有大量土地,但题干体现了诸侯僭越,不能得出地主阶级产生,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在《史记》中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传记,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主要依据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夏朝时期,形成了完备的国家机器。夏朝修建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了军队,并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夏朝是我国的早期国家,B项正确;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产生封建制度,与夏朝无关,排除AD项;西周实行了分封制,排除C项。故选B项。
17.A
【详解】根据“打击成为有棱角的石片”可知“他们”使用的是打击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所以“他们”可能会使用打制石器,故选A;旧石器时代保存的主要是天然火种,排除B;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还不会种植农作物和铸造青铜器,排除CD。
18.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这一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D项正确;文明起源开始于原始农业的兴起,排除A项;社会变革是春秋战国的特征,排除B项;国家统一开始于秦朝,与题干内容明显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9.B 20.A 21.C 22.D
【详解】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最早古人类是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年。根据B的地理位置,可知位于云南省。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的、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A处是北京周口店。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代表。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通风防潮。C处地理位置在浙江省附近,是河姆渡居民所在地。
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半坡村,是黄河流域的代表。半坡原始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彩陶多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D处是黄河流域,有西安的文字,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所在地。
23.C 24.C
【解析】2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经验,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扩大了造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C项正确;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排除A项;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著作是《伤寒杂病论》,排除B项;王莽建立了新朝,排除D项。故选C项。
24.根据题干材料“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及所学可知,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扩大了造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C项正确;“生产困难”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材料未涉及用途广泛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25.(1)错误
(2)错误
(3)未涉及
(4)正确
(5)正确
【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两项工程都是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该题表述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阅读题干的图表可知: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秦长城是秦朝修建的。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恬是关中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功臣,该题表述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郑国是关中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功臣。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该题表述在表中信息中没有涉及,题干中的图表中只涉及了秦长城修建的时间、主持人和作用,没有涉及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国渠因主持修建者叫郑国而得名,该题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阅读题干的图表可知: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两项伟大工程表明中华民族有惊人的智慧和力量,该题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阅读题干的图表可知:郑国渠灌溉关中平原的400万亩土地,使关中平原成为粮仓,秦长城巩固了北方边防,成为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因此该题的表述是从表中信息中得出。
26.(1)制度:禅让制;作用:选拔贤能,避免内部纷争,促进社会进步。
(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王族和姻亲;诸侯与天子之间等级森严,诸侯需要服从天子命令;通过分封制强化了中央权威。
(3)主张:王绾主张分封诸子为诸侯王,以管理偏远地区;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影响:秦始皇最终决定采用李斯的建议,推行郡县制。这一决定对后世的影响是: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详解】(1)制度:据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禅让制,即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作用:由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实行禅让制,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可以选拔贤能,避免内部纷争,促进社会进步。
(2)特点:由题干材料“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诸侯虽系王族或其姻亲,但与天子或其他诸侯之间等级森严”可知,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分封对象主要是王族和姻亲;由题干材料“天子或其他诸侯之间等级森严。诸侯需要从王远征,以捍卫西周天子至高无上的王权和至尊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可知,分封制度下诸侯与天子之间等级森严,诸侯需要服从天子命令;通过分封制强化了中央权威。
(3)主张:由题干材料“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可知,王绾主张分封诸子为诸侯王,以管理偏远地区;由题干材料“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可知,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最终决定采用李斯的建议,推行郡县制。这一决定对后世的影响是: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7.(1)实行“推恩”。作用: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措施:秦焚书坑儒;汉尊崇儒术。目的:加强思想控制,以维护统治
(3)特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作用:根据材料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结合所学知识,“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措施:根据材料二“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可知,材料指的是焚书的措施,“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指的是焚书坑儒的消极影响;根据材料三“设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指的是汉武帝在长安设太学,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这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采取的“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
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这两个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以维护统治。
(3) 特征:根据所学知识,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郡县制是为巩固统治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的措施,焚书坑儒是在思想上的措施;汉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疆域进一步拓展,汉武帝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在思想上采取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国家。由此可知,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8.(1)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已经学会用火;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使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详解】(1)名字:根据材料一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该古人类被命名为北京人。
地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该古人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
(2)生活技能:根据材料一图二灰烬和烧石等化石和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的使用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使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北京人遗址的发现为科学家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它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该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9.(1)甲骨文;商朝。
(2)孔子;“仁”
(3)多元一体特征。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根据材料二“为政以德,……《论语·为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出自孔子的言论。孔子的思想后来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3)根据以上反映的甲骨文、孔子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30.(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新兴地主阶级
(2)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耕织);确立县制
(3)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要像商鞅那样勇于改革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时期、变法:根据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鼓励耕织、奖励军功、确立县制、废除贵族世袭特权等都是商鞅变法的内容,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阶级:结合所学可知,商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2)措施: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一可知,“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发展,由此可知,商鞅变法中“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这一措施促进了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可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影响:据材料二“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4)启示:综合上述材料,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可见改革是强国之路;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可见改革是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再结合今天的改革,可见我们要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断与时俱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