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节选)/老舍 同步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茶馆(节选)
老舍
康顺子提着个小包,带着康大力,往里边探头。
康大力 是这里吗?
康顺子 地方对呀,怎么改了样儿?(进来,细看,看见了刘麻子)大力,进来,是这儿!
康大力 找对啦?妈!
康顺子 没错儿!有他在这儿,不会错!
王利发 您找谁?
康顺子 (不语,直奔刘麻子去)刘麻子,你还认识我吗?(要打,但是伸不出手去,一劲地颤抖)你,你,你个……(要骂,也感到困难)
刘麻子 你这个娘儿们,无缘无故地跟我捣什么乱呢?
康顺子 (挣扎)无缘无故?你,你看看我是谁?一个男子汉,干什么吃不了饭,偏干伤天害理的事!呸!呸!
王利发 这位大嫂,有话好好说!
康顺子 你是掌柜的?你忘了吗?十几年前,有个娶媳妇的太监?
王利发 您,您就是庞太监的那个……
康顺子 都是他(指刘麻子)做的好事,我今天跟他算算账!(又要打,仍未成功)
刘麻子 (躲)你敢,你敢!我好男不跟女斗!(随说随往后退)我,我找人来帮我说说理!(撒腿往后面跑)
王利发 (对康顺子)大嫂,你坐下,有话慢慢说!庞太监呢?
康顺子 (坐下喘气)死啦。叫他的侄子们给饿死的。一改民国呀,他还有钱,可没了势力,所以侄子们敢欺负他。他一死,他的侄子们把我们轰出来了,连一床被子都没给我们!
王利发 这,这是……?
康顺子 我的儿子!
王利发 您的……?
康顺子 也是买来的,给太监当儿子。
康大力 妈!你爸爸当初就在这儿卖了你的?
康顺子 对了,乖!就是这儿,一进这儿的门,我就晕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地方!
康大力 我可不记得我爸爸在哪里卖了我的!
康顺子 那时候,你不是オ一岁吗?妈妈把你养大了的,你跟妈妈一条心,对不对?乖!
康大力 那个老东西,掐你,拧你,咬你,还用烟签子扎我!他们人多,咱们打不过他们!要不是你,妈,我准叫他们给打死了!
康顺子 对!他们人多,咱们又太老实!你看,看见刘麻子,我想咬他几口,可是,可是,连一个嘴巴也没打上,我伸不出手去!
康大力 妈,等我长大了,我帮助你打!我不知道亲妈妈是谁,你就是我的亲妈妈!
康顺子 好!好!咱们永远在一块儿,我去挣钱,你去念书!(稍愣了一会儿)掌柜的,当初我在这儿叫人买了去,咱们总算有缘,你能不能帮帮忙,给我找点事做?我饿死不要紧,可不能饿死这个无依无靠的好孩子!
王淑芬出来,立在后边听着。
王利发 你会干什么呢?
康顺子 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做家常饭,都会!我是乡下人,我能吃苦,只要不再做太监的老婆,什么苦处都是甜的!
王利发 要多少钱呢?
康顺子 有三顿饭吃,有个地方睡觉,够大力上学的,就行!
王利发 好吧,我慢慢给你打听着!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还没忘,想起来心里就不痛快!
康顺子 可是,现在我们母子上哪儿去呢?
王利发 回乡下找你的老父亲去!
康顺子 他?他是活是死,我不知道。就是活着,我也不能去找他!他对不起女儿,女儿也不必再叫他爸爸!
王利发 马上就找事,可不大容易!
王淑芬 (过来)她能洗能做,又不多要钱,我留下她了!
王利发 你?
王淑芬 难道我不是内掌柜的?难道我跟李三爷就该累死?
康顺子 掌柜的,试试我!看我不行,您说话,我走!
王淑芬 大嫂,跟我来!
康顺子 当初我是在这儿卖出去的,现在就拿这儿当作娘家吧!大力,来吧!
康大力 掌柜的,你要不打我呀,我会帮助妈妈干活儿!(同王淑芬、康顺子下)
王利发 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太监取消了,可把太监的家眷交到这里来了!
李三 (掩护着刘麻子出来)快走吧!(回去)
王利发 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刘麻子 我不是说过了吗?等两个朋友。
王利发 你呀,叫我说什么才好呢!刘麻子有什么法子呢!隔行如隔山,你老得开茶馆,我老得干我这一行!到什么时候,我也得干我这一行!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篇写康顺子“提着个小包”暗示了她外出找工作的情节,“往里边探头”说明她胆怯,体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落魄困境。
B.刘麻子再见到康顺子已经认不出来她了,认为康顺子奔向自己是在捣乱,这说明刘麻子对自己做过的坏事心安理得,不害怕康顺子。
C.康大力是庞太监买来的孩子,对养母康顺子很孝顺,而称庞太监为“老东西”,这表现出他对康顺子的爱和对庞太监的憎恶。
D.王淑芬的两个“难道”表面上看是责备王利发不看重自己,抱怨自己在茶馆里的活多,实际上是希望留下康顺子母子。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顺子母子的对话表现了庞太监的残忍,他受侄子欺负的事情说明了恶有恶报的道理,暗示了康顺子母子当年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
B.节选内容虽然篇幅短小,但以小见大,较为明确地展现了时代特征,表达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C.王利发劝刘麻子离开茶馆时说“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他把“挨巴掌”形容为“挨脆的”,语言带有地方特色,十分风趣。
D.文本中出场的这些人物都是小人物,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来塑造他们的人物形象,并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请简要概括文本体现的主要矛盾冲突。
4.王利发对康顺子的称谓前后发生了三次变化,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摆龙门阵的“摆”,也就是“铺开来说”的意思。“摆”这个字,原本就有铺排陈列之意。比如摆摊、摆阔、摆架子,都非铺陈排比不可。蜀人司马相如和扬雄,便是铺陈排比的老手。他们的作品,叫作“赋”。赋这种文体,后来不流行了,但它的精神,却为后人所继承,并在“龙门阵”这种民间形式中发扬光大。
龙门阵就是川渝市民的“赋”。龙门阵不同于一般聊天、吹牛的地方就在于它和“赋”一样极尽铺陈、排比、夸张、联想之能事。但作为市民的“赋”,则还要闹热麻辣、绘声绘色、有滋有味。即便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也要添油加醋,摆得七弯八拐。A___________。茶馆的魅力,便在于此了。龙门阵之所以必须到茶馆里去摆,则因为只有在茶馆里,顶尖高手们才有用武之地,听讲的人也才能真正一饱耳福。
茶馆日夜开放,茶客多半有闲,此为“得天时”;茶馆环境宽松,可站可坐可躺,时时茶水伺候,摆者不累,听者不乏,此为“得地利”;茶客多为龙门阵之“发烧友”,目标一致,兴趣相同,摆者有心,听者有意,一呼百应,气氛热烈,此为“得人和”B__________,龙门阵自然百战百胜,越摆越火。
5.分别在文中两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7.文中画框部分的语句幽默轻快,这一表达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_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_____学生,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1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三、基础知识
11.对下列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A.用反复和谐音变换的手法,使句子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B.这句话表现了人物对“改良”的失望和不满。
C.“良”和“凉”同音,“冰凉”是说“改良”无法取得成功。
D.这里全用短句,很好地表现了人物当时愤慨和失望的心情。
1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家》中,以陈姨太为首的长辈借口在家生孩子有“血光之灾”,会冲犯高老太爷的亡灵,强迫瑞珏到城外分娩,致其难产而死。而真正害死瑞珏的是残酷愚昧的封建礼教。
B.孔明屯军五丈原,派人挑衅魏军,后者并不出战。孔明就用大盒子装了女子的饰物和衣服,并写了一封信送给司马懿。司马懿看后非常恼怒:“孔明视我为妇人耶!”立刻发兵迎战。
C.哈姆莱特请求霍拉旭在戏剧《捕鼠机》上演时,集中精神注视国王克劳狄斯。王子认为如果国王在听到戏词后,隐藏的罪恶仍不露一丝痕迹,就证明他们见到的鬼魂是恶魔。
D.葛朗台提出打算帮弟弟还债,德·格拉桑自告奋勇要替葛朗台见债权人,向他们收回债券,把付款日期往后推,只是要葛朗台在清盘总数上多付一笔附加费。提议被葛朗台拒绝了。
E.《茶馆》中的小丁宝虽然年纪轻轻,却有胆有识。她讽刺小刘麻子要开办的是缺德公司,警告王利发茶馆要被占。而她为王利发求情,剧终为王利发哭泣,又体现出她善良的一面。
1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茶馆》中,王利发从清末挣扎到民国,从民国又挣扎到日本人横行的年代,北京城有许多家茶馆破产歇业了,他却奇迹般地坚持下来。
B.《红楼梦》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掀翻了自己的箱子并当面冲撞领头抄检的王善保家的,体现了她对封建主子及其帮凶的蔑视和自尊自重、敢于反抗的强烈个性。
C.鲁迅先生在《药》中安排了华老栓一家和夏瑜一家一明一暗从平行到融合的两条线索。既突出了群众的愚昧麻木,也揭示了革命者的悲哀。
D.《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终前料得魏延必反,便授予姜维一锦囊,嘱咐他在魏延反叛时打开,后来姜维依计行事,让马岱出其不意斩杀了魏延。
E.乔特鲁德没有参与十恶不赦的谋杀,在克劳狄斯的淫威下,乔特鲁德毫无选择余地,虽然她有无情的一面,但她也是一位善良的母亲,本质上也是个受害者。
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粗熟语使用的正误。
14. 唐铁嘴惯于搬弄是非,看别人因自己的咂嘴弄舌而起纷争,他在一边幸灾乐祸。(________)
15. 不是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康六也抹不下脸卖自己的亲生闺女。(________)
16. 我的这点小钱跟您庞总管相比,只不过是以升量石罢了,哪敢跟您相提并论!(________)
17.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之战中,潍坊的白衣天使们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打赢这场阻击战。(________)
18. 司马徽深知弋人何篡的道理,远离政治、军事纷争,隐居山林,落得个逍遥自在。(________)
19. 茶馆里的那位卖小玩意的老人,听说两家因一只鸽子大动干戈,老气横秋地说:“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 (________)
20. 真正聪明的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平时不见其锋芒,在关键时刻却能举重若轻,化解难题。(________)
21. 正所谓“月晕知风,础润知雨”,唐铁嘴说的“兵荒马乱”和庞太监说的“搜查谭嗣同的余党”,让茶客们预感到将有灾祸发生。(________)
22.下列关于《茶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四爷是旗人,但是他对腐败的清王朝不满,对洋人更加痛恨。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出狱后还参加义和团。他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B.松二爷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C.刘麻子、唐铁嘴、秦仲义、康顺子等人,是一群兵痞无赖,他们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算命骗人、敲诈勒索。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D.崔久峰是一个旧民主主义者。他从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到“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体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反映中国难以救治的黑暗事实。
23.下列对于《茶馆》和《雷雨》的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 A.《雷雨》中的鲁侍萍是一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其性格特征是善良、正直、刚毅顽强。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她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了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B.《雷雨》中,周朴园要给鲁侍萍一张五千元支票“作为补偿”,表现了他急于想用金钱来解除鲁待萍对他的名望地位造成威胁的那种紧张、恐惧心理。
C.《茶馆》讲述了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八方应酬,最终却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的故事;同时也表现了秦仲义、常四爷、刘麻子等一些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
D.《茶馆》中,崔久峰曾经对王利发说过“有那么一天,你我都得做亡国奴!”这表明年轻时干过革命的崔久峰已经对时局彻底绝望。
E.《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场景(周家客厅和花园)内集中展示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复杂的矛盾纠葛,暴露了周氏家庭的罪恶。
参考答案
1.答案: A
解析: “‘往里边探头’说明她胆怯”说法有误。“往里边探头”是因为这个地方“改了样儿”,她不太确定自己要找的地方是不是这里,所以探头看看清楚,并非因为“胆怯”。
2.答案: A
解析: “暗示了康顺子母子当年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说法有误。根据康大力的表述“那个老东西,掐你,拧你,咬你,还用烟签子扎我!他们人多,咱们打不过他们”和康顺子的表述“他们人多,咱们又太老实”可知,他们当年不敢反抗是因为双方力量悬殊,自己没有反抗的条件。
3.答案: ①作为被贩卖人口的康顺子母子和贩卖人口者刘麻子之间的矛盾冲突;②作为被欺压对象的康顺子母子和残忍暴虐的庞太监之间的矛盾冲突;③作为晚清太监的庞太监和在民国时饿死他的侄子们的矛盾冲突。
解析: 首先是康顺子母子与刘麻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康顺子母子都是被贩卖的对象,而刘麻子是靠说媒拉纤、贩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正是由于这些黑心的人口贩卖者的存在,才导致了这些被贩卖者悲惨的命运;其次是康顺子母子与庞太监之间的矛盾冲突,康顺子母子是庞太监买来的,处处受到庞太监的剥削欺压;最后是庞太监与他的侄子们之间的矛盾冲突,作为晚清太监,庞太监在民国失去了势力,最后被他的侄子们活活饿死。
4.答案: ①内容上,王利发对康顺子的称谓由“大嫂”变为“您”,又变为“你”,再到后来变为“太监的家眷”,反映了王利发对康顺子的态度从热情、尊重到不耐烦再到嫌弃的变化。②形象上,塑造了王利发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人物形象。③主旨上,揭示了康顺子作为底层人民悲惨的命运,体现作者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有利于揭示主旨。
解析: 本题要求分析三次称谓变化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从戏剧的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主旨等方面来分析。王利发一开始称呼康顺子为“大嫂”,后改称“您”,充满了热情与尊敬,这时候的他还不明白康顺子前来的用意;当康顺子请他帮忙找工作之后,他便称呼康顺子为“你”,少了几分尊重,多了一些不耐烦;再后来当王淑芬坚持留下康顺子母子之后,他感叹又要添两张嘴吃饭,称呼康顺子为“太监的家眷”,充满了鄙视与嫌弃。这三次称谓的变化,反映了王利发对康顺子态度的转变,也反映了王利发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特点,揭示了康顺子这类底层人民悲惨的命运。
5.答案: A这样的“作品”,非得上茶馆不可;B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
解析: A处,结合后文“茶馆的魅力”及“龙门阵之所以必须到茶馆里去摆”可知,此处说龙门阵必须在茶馆摆,前文把龙门阵比喻为“赋”,即一种作品,故此处可填“这样的‘作品’,非得上茶馆不可”之类的内容。B处,前文说龙门阵摆在茶馆里的优势有哪些,后文为结果,则此处是对前文优势的总结,故此处可填“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得”之类的内容。
6.答案: 龙门阵和“赋”一样,极尽铺陈、排比、夸张、联想之能事,这是它不同于一般聊天、吹牛的地方。
解析: 解答此题,应先找出主干句,再把其他成分合理调整,改写成相应的短句,注意不要丢掉信息,不得改变原意。本句的主干句是“龙门阵极尽铺陈、排比、夸张、联想之能事”,然后将其他成分提炼出来。一是“它和‘赋’一样”,即“龙门阵和‘赋’一样”;二是“不同于一般聊天、吹牛的地方就在于”,因为此句不能单独成句,根据前后语意可将其调整为“这是它不同于一般聊天、吹牛的地方”。最后调整语序作答即可。
7.答案: ①大词小用,反差带来幽默效果。“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百战百胜”常用于较大的话题,如家国治理、战争谋略等,此处用于摆龙门阵,郑重其事而显得幽默。②谐音双关。“龙门阵”本指闲谈,在此处作者把“龙门阵”的“阵”与战斗中排兵列阵的“阵”联系起来,一语双关,为幽默化的表达创造了巨大的空间。③排比句式,四字短语,使得节奏轻快。三个句式为“……此为……”的句子构成排比,气势充沛;“摆者不累,听者不乏”“摆者有心,听者有意”等四字短语的使用,令语言轻快,节奏感强,朗朗上口。
解析: 句子中“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百战百胜”常用在较大的话题中,如家国治理、战争谋略等,而在文中却郑重其事地用来形容摆龙门阵,这种大词小用的写法带来很大反差,具有幽默效果。“龙门阵”在文中指的是市民之间绘声绘色、有滋有味的闲谈,而由文中“龙门阵自然百战百胜”可知,作者在此处采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将“龙门阵”的“阵”与战斗中排兵列阵的“阵”联系起来,使语言表达更生动、活泼、幽默。语段使用了排比句式,“……此为‘得天时’”“……此为‘得地利’”“……此为‘得人和’”是三个结构一致的句式,构成了排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气势充沛,加强了表达效果;使用“摆者不累,听者不乏”“摆者有心,听者有意”“一呼百应,气氛热烈”等四字短语,活泼灵动,简洁明快,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8.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
根据文章内容,从第一段的开头第一句话可知,强调的是中国戏曲艺术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排除A选项和B选项,根据语言表达的简洁,可以排除D选项。
故选C。
9.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
无疾而终:指人因衰老而自然死亡。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名垂青史,意思是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
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博采众长:意思为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照猫画虎:意思是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
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根据语境意第一空应是戏曲的灭亡,据此排除B选项和D选项;
根据语境意和成语意第二空应为功业巨大,永垂不朽,据此排除A选项。
故选C。
10.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
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试题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符合主流价值观。
首先,从语法角度分析,“眼花缭乱”作定语成分,应该是“令人眼花缭乱”,所以排除A选项D选项。
B选项和C选项的区别在于B选项多加了“这样”。
C选项两个分句,主语都是承前省略主语“戏曲的创新”,显然不能做“探索”的主语,
而B选项第二个分句“这样”是可以做“探索”的主语的,所以B选项的表述最准确。
故选B。
11.答案: C
解析: C.“‘冰凉’是说‘改良’无法取得成功”错,分析牵强,不符合李三的身份和思想性格,李三是茶馆佣人,表达的是对政治不满。政治的改良没有让社会好转,反而让百姓的生活越变越差。故选C。
12.答案: BD
解析: B.司马懿并未发兵,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样笑曰:“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D.提出这个提议的是德蓬风庭长,而不是格拉桑。故选BD。
13.答案: AD
解析: A项,“日本人横行”应为“美军和国民党特务横行”。D项,张冠李戴,“姜维”应为“杨仪”。故选AD。
14.答案: ×
解析: 咂嘴弄舌:形容贪馋的样子。此处指的是口舌,搬弄是非,使用错误。
15.答案: √
解析: 抹不下脸:碍于脸面或情面。使用正确。
16.答案: ×
解析: 以升量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此处是说不能相提并论,使用错误。
17.答案: √
解析: 枕戈待旦: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使用正确。
18.答案: √
解析: 弋人何篡:旧喻贤者隐处,免落入暴乱者之手。使用正确。
19.答案: ×
解析: 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此处用于老年人,望文生义。
20.答案: √
解析: 大巧若拙: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使用正确。
21.答案: √
解析: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使用正确。
22.答案: C
解析: C.秦仲义、康顺子不是兵痞流氓。故选C。
23.答案: AC
解析: A.“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错误。鲁侍萍,三十年的悲惨遭遇、痛苦已经使她尝尽了人间的酸辛,也把她磨炼得坚强勇敢。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对冷酷的现实,却没有清醒的认识,把自己的厄运归之于“命”。C.“秦仲义、常四爷、刘麻子等一些社会底层人物”错误。秦仲义是民族资本家,常四爷是八旗子弟,不属于社会底层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