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巧迁移
——语用“语义逻辑”题解题指导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准确理解词语。
2.让学生在对词语的比较、辨析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的选择与使用。
3.了解“语义逻辑”问答题的答题要点,培养正确解题、规范答题的能力。
【考情分析】
2024年新课标1卷高考语用创新命题“语义逻辑”
文中内容是否符合逻辑 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属于开放性试题,试题也提醒考生要把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学习运用联系起来,并不断总结其中的规律。
知识链接:
以“恢复疲劳”这句话而论。有人说,这个话不合逻辑,“疲劳应当消除,怎么倒要恢复它呢?”话不能这样说。汉语里边,一个动词后头跟上一个名词,中间的关系可以多种多样。不一定像有些书上所说的那样,非得都是像打靶一样让某一种动作射向某一种东西。也可以正相反、有让某一种动作离开某一种东西的意思,例如“逃荒,“逃反”,“逃难”,“逃学”。当然,“恢复”是“失而复得”的意思,跟“逃”字本身就含有离开的意思不一样,但是“恢复疲劳”可以解释为把身体和精神从疲劳中恢复过来。这可以跟“救灾”,“救荒”,“救火”比较:不是要把荒、灾、火从什么危险之中救出来,而是要把人从灾荒中救出来,把人和资财从火里救出来。
——吕叔湘《语文杂记》第100条“‘恢复疲劳’及其他”黃399页
【真题再现】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 甲 )也很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其实,( 乙 )。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恢复疲劳”,有人说不合逻辑,有人说可以使用。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看法明确,答一点得1分,答两点得3分;其他理由有说服力即可。)
方法点拨——“语义逻辑”之语义相反
1.找到词语的反义词;
2.正面表态就反向分析理由;
3.反面表态即正向分析理由。
【典型例题】2025届高三肇庆市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
拥抱、握手等身体接触行为都会促进个体体内催产素的释放。催产素又被称为拥抱激素,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当一个人去爱和感受到被爱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体内分泌催产素的感觉。①这种激素具有促进社交、让人愉悦。②它会引发我们的同理心,③让我们渴望亲密接触,④并且更愿意关爱他人。⑤人与人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都是靠催产素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另外,拥抱时体内的皮质醇会马上降低。皮质醇是人体内肾上腺皮质释放的一种糖皮质 激素,又称为压力荷尔蒙。我们可以理解为皮质醇就是“鸡血”般的激素,是精神刺激、压力情绪背后的罪魁祸首。科学研究表明,童年时代身体接触的多少与长大后的身心健康 A拥抱会促进触碰双方的血液循环,可以缓解压力,增强免疫力,使人获得放松和安全感,同 时能减轻孤独感。对于婴幼儿的心理发展来说,拥抱也发挥着 B 的作用。心理学研究发现,(甲),心理素质要比缺乏这种行为的孩子健康得多。中国人的习惯里是很少拥抱的,即使与家人之间也很少有亲密的身体接触,久而久之, 就可能出现了“肌肤饥渴”。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些孩子在小时候极少得到母亲拥抱、亲昵,长大后会形成一种潜在而又深刻的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渴望感,有的是对身体接触的渴望:渴望被抱紧,被爱抚,甚至被摸一下头或者头发。而另外一些人则喜欢抱着被子、枕头或者毛茸茸的玩具。他们往往感觉到孤单、不被爱、自卑,容易与人产生隔阂。而如果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能充分享受到母亲的亲密接触,就不会形成“肌肤饥渴”,而会对所获得的爱感到满足,这对培养日后的情绪平衡能力、自信心以及关爱别人的能力,(乙)。
22.文中画波浪线的“肌肤饥渴”,有人说可以替换成“肌肤饥饿”,有人说不能替换。你的看法是什么 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不能替换:
①“饥饿 ”与“饥渴 ”虽然都是生理感受,但二者意蕴不同,相较于前者,“肌肤饥渴”还隐含渴望、期盼这样的心理感受;
②用于文中,与下文多个“渴望”相呼应,更契合文本语境。
可以替换:
①“肌肤饥饿 ”与“肌肤饥渴 ”都是以生理感受喻指中国人在生活中缺少拥抱这样的亲密接触;
②用于文中都希望人们重视拥抱的积极意义,二者语义相近。
[看法明确给 1 分,理由有说服力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方法点拨——“语义逻辑”之语义相近
1.解释近义词词语的语义;
2.正面表态就正向分析理由,忽略语义区别,强化同义性;
3.反面表态即反向分析理由,夸大语义区别,强化不同性。
4.可以结合文本语境,回答理由。
【巩固提升】
乒乓球比赛中,如果解说员说“中国队大败日本队”你认为是哪一个队赢得了比赛?说说你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中国队赢,日本队输:
①“中国队大败日本队”与“中国队大胜日本队”这两句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②“败”这个词在汉语里比较特殊,有“打败”之意,所以是中国队赢,日本队输。
中国队输,日本队赢:
①“中国队大败日本队”与“中国队大败于日本队”这两句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②“败”这个词在汉语里比较特殊,有“被打败”之意,如果说中国队大败于日本队就是中国队输了。
[看法明确给 1 分,理由有说服力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课堂小结】
聚焦语用三大命题趋势
1.新考向,创设新命题点:
高考语文语用题的命题点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命题者重视考查考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在考查语言的基础时有进行创新,因此我们需要特别关注旧命题和新命题的融合。
2.新考法,创新命题形式: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出题越来越灵活,考查的内容还是原来的那些考点,但是会改变形式、设置新情境、考查新角度,这时候考生就要培养应对新考法的能力。
3.跨板块,强化大学科思维:
虽然高考语文试卷分成了四大板块,但近两年的高考逐渐打破了这样分类的壁垒。比如语言文字运用也会选择散文、小说、科普文、论述类、新闻等。
4.面向生活,总结其中的规律:
教考要把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和语言学习运用联系起来,并不断总结其中的规律。
备考方略:
强基固本\优化技巧\灵活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