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7课《雷电颂》精品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7课《雷电颂》精品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4-09 09:1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电颂》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学习重点: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使用的修辞和象征的手法。
【自主预习案】
1.课前谈话,拉近距离
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注音)。
睥睨 污秽 犀利 迸射 播弄 虐待
雷霆 踌躇 鞭挞 罪孽 拖泥带水 稽首
2、说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
(2)电!你这宇宙最犀利的剑呀! ( )
(3)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
毁。 ( )
(4)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 ( )
(5)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
上去呀! ( )
(6)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 )
(7)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 )
(8)哭,哭有什么用?眼泪,眼泪有什么用? ( )
3、用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
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
【课内探究案】
一、激情导入,了解背景。
1、同学们喜欢吃粽子吗?有没有人向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的来历呢?端午
节是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的《雷
电颂》。
(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2、学生齐读课前导读,抓住“独白”解释引入“舞台说明”,让学生齐读并
概说形象。
如此激昂的独白,这样一幅囚徒形象的屈原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请看课后“参考资料一”。看后请简洁的语言概述一下屈原的遭遇。
4、学生简说剧情。
二、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1、屈原一心为国为民却遭受奸人陷害被楚怀王囚禁于牢笼,那么此景此时
的他将会在反复地召唤风雷电中抒发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结合文
下注释自由地大声读课文。
2、师询问有无朗读上的字词障碍。
3、主人公屈原在反复地呼唤风雷电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幻灯片)
——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对黑暗的痛斥和摧毁黑暗的热望。
三、再读课文,解析内容。
1、那么,屈原又是借助于哪些事物来表达这样的感情的呢?请男女生轮读
课文,注意要读出慷慨激昂、悲壮的感情。
2、纠正读中的错误。
3、可点拨引导理解屈原对事物的两种 态度,找出东皇太一诸神的形象。
4、一些作家在作品中往往借助于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自己抽象的思
想和情感,这种写法就是象征的手法。譬如玫瑰象征爱情,蜡烛象征无
私奉献的教师,小草象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那么,屈原在内心里
赋予这些事物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讨论、引导、明确:(幻灯片)
风雷电——变革现实的力量
东皇太一诸神——无德无能的统治者
四、跳读课文,品味语言。
此文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屈原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对黑暗社会的
痛斥和要摧毁黑暗社会的愤懑之情。那么,你是从那些句段中体会出来的

(修辞、表达效果、指导朗读)
五、总结全文,延伸课外。
1、简说背景,明确作者。
如此激越的文字,诗化的语言,是不是屈原所写呢?——郭沫若。
这是郭沫若在国名党反动派们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
的“皖南事变”之后创作的。郭沫若借屈原这个艺术形象,借屈原之口来
表达了自己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对蒋介石反动派的愤恨之情。
2、小结全文,引向课外。
此篇独白不仅展示了屈原的性格和情怀,也反映了郭沫若对光明未来的
追求,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恨。可以说,是古今两位大诗人的激情和而为一,
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文化大餐,也是我们在激情的诵读中感悟到了诗人那炽
热的爱国之心。郭沫若、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
课下收集两位大诗人有关的资料和作品,于阅读交流中感悟他们的爱国情怀,
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
六、梳理感受,练习写作。
1、合上课本,我们回想屈原的那番独白,内心一定会产生许多感触,我想请大家是不是也把这些感受形成文字写作日记本上呢?
2、练习写感受。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阅读
1通读全文,说出下列事物各象征了什么。
风、雷、电:-----
洞庭湖、东海、长江------
“东皇太一”等众神:------
有形的长剑:------
无形的长剑:------
2 文中的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雷电颂》中的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迁移运用
突喊,哭跃,悲哀极度的舞蹈,“血脉愤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狂歌,挥动着,旋转着那些表现热情灿烂的千万个旗帜;震吼着,嘶哑着那为苦闷窒破了的喉咙;鼓荡起,冲发起,吹嘘其平地的狂飙横澜。……呵!呵!这不是在那万头攒动中的精诚!呵!呵!这不是在那幽暗地狱中的火光明耀!这如醉如狂的举动与声音,正像在刀斧手下逃脱出来的无数囚徒,赤手光膊与狰狞的“伍伯”作最后的斗争,激发的,热化的火焰已烧透了我们的心腑,我们不能再正襟叉手在良时中闲磕牙,我们也不能安安静静在陇上辍耕着唱着“月儿光光”的歌曲。
太空中射来了一支毒箭,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人们都中了“狂疾”。朋友们!人们的活剧便是在“狂疾"中的挥发与挣扎!只是优游而不求呼唤;只是逍遥而不能愤怒;只闲挥涕泪而不去一试刀剪的锐锋,这是多末卑柔荏的生活!……但因此便发生了这不可平息的“狂疾”,然后可以创造出开辟出足容得我们盘桓的快乐的花园,然后可以有雍容安暇的时光够我们去消遣。而“狂疾”的一日不好,你便须一日与狂魔相激斗!……这才是人生活剧的真趣味;真表现,真精神!
黯阴的空中只有层叠与驰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灰云;那深墨的,那如铅笔画副上烘染的,如打输了交手仗的武士的面色的,如晶亮的薄刃上着了一层血锈的部分,如美人失眠后的眼角的青晕,低沈下多少惨恻的哀意,都由那灰色层云中弥漫了我们的心头!
卷地的狂 ( http: / / www.21cnjy.com )飙,爽利的冰雹,倾落的骤雨,震惊的疾雷,呵呵!千万铁甲中的金鼓的鸣声,无量数的健儿呐喊,看呵!葱绿的树木也不在慢舞纤腰了;坦平的道路也不能任人家自由践踏了,只有淋漓下的悲壮的高调趣音,从地狱的中心随了飞来的霹雳喝磕,喊动;——喊动这已死的地球上安睡着的婴孩!
不要安静的!不需安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我们要实现吐火的梦境,我们要撞碎血涛的洪钟,我们要用这金蛇般的电光遍射出红色的光亮,要用震破天地的雷霆来击散阴霾。这样情热的当中,岂容得踌躇,恐怖!这疾风暴雨的日子里,正是狂歌起舞的时间!为要求精如日星的生活,为要求灿如朝花的将来,我们便情愿狂醉,情愿在水火中相搏战,情愿将此混沌的世界来重行踏反,重行熔化,重行陶铸。
好剧烈的一场烈风暴雨!……
好快活的人生的活剧!……
好一曲悲壮的歌声,那余音哀厉是永远长存在人人的心中!
1 第一段中 作者把烈风比作( ),( ),( )( )
2 第三段的"毒箭" 是指-------------
3 第六段中的三个 “情愿” 表达了“我们” -------
4 文中把烈风雷雨铺天盖地递降临的情景比喻为---------,从而突出了---------------
5 仿照第四段的形式,写一段文字,要求以“彩云”为对象(原文以“灰云”为对象),写四个句子。
--------------------------------------------------------------------------------------------------------------------------------------------------------------------------------------------------------------
6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得,其描写对象分别是什么?
--------------------------------------------------------------------------
7这篇抒情散文与《雷电颂》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
答案:
1 狂歌 旗帜 喉咙 狂飚横澜
2 刺目的闪电
3 征服世界、创造未来的意志和决心
4 好快活的人生活剧 大自然的雄壮美
5 示例:东方是片片斑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云南;那浅淡的,那如彩笔蘸着清泉泼染的画布,如刚做完了游戏的孩童的笑脸,如湛蓝的大海上漂着一层杏花瓣,如美人出门前刚刚涂抹的层层红晕。
6 按自然景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烈风、毒箭、灰云、雨雹
7 都运用了想象和象征;都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