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六单元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教案+课件(40张)+检测(无答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第六单元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教案+课件(40张)+检测(无答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4-08 13:25:01

文档简介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七子之歌》的音乐,同时滚动展示组诗《七子之歌》每一部分的诗句并用地图配合。?
(叙述)闻一多先生所作《七子之歌》表达了近代中国被列强侵占的港澳等七个地区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情感。
虽然1945年随着抗战的胜利,广州、旅顺大连、威海卫、台湾均已回归,但是港澳仍被英葡占领,台湾也随着1949年蒋介石政权的失败与大陆再次分离。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祖国统一之路也同时开启,让我们一起走进——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PPT展示地图配以文字,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问题)结合以上展示,同学们思考港澳问题和香港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
设计关于“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过程以“连连看”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指导学生看教材第一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最后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答案,
(叙述)不知同学们注意到没有,“一国两制”形成过程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最初是针对哪一个问题提出来的?(学生回答“台湾”后引出问题二:)?
问题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是什么?(这一问学生非常熟悉)???
(叙述)当然,我们之所以说“一国两制”是科学的构想,还在于它已经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实践。?
三、统一之路
(一)港澳回归
(播放视频)观看录像《百年中国------香港回归》。(看完录像后,引导学生结合录像及教材内容理清香港回归过程中的几件大事,并展示在大屏幕上。要特别让学生留意中英会谈过程中中方的立场,注意让学生体验香港回归的喜庆气氛。随后指出香港问题的解决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指导学生看教材中反映澳门回归的图片。)?
合作探究一:港澳顺利回归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何在?(这两个问题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与课件提供的材料,小组合作讨论,展示。)?
(叙述)如果说港澳回归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光荣,那么海峡两岸的统一则是我们魂牵梦萦的企盼······?
(二)海峡新潮?
(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岸关系有了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结合课本稍作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叙述)我们身边也有很多海峡新潮的例子(展示几组反映海峡两岸交流的照片,引出探究二)?
(合作探究二)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则材料探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从历史依据、根本保证、正确方针、经济联系、人心所向、榜样借鉴等方面思考)
然而,在这股暖流之中也不时会有寒流冲击,······?(演示)在大屏幕上展示李登辉、陈水扁及国际反华势力的图片?,提出问题:目前阻碍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叙述)对此,中国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针对“台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问题及解决策略)合作探究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各小组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进行信息交流、思维碰撞,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报告讨论结果,由教师点评、总结。)??
【随堂巩固】“考考你”
?【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小结本课内容。?
(结尾)配乐播放余光中《乡愁》,学生带感情朗诵。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评测练习
1.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②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③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④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一国两制”方针是我国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是,在驻军问题上,国家在对台方针中为什么指出台湾可以有别于港澳( )
A.为尽快实现两岸统一,中国可以不在台湾驻军
B.因为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台湾军队也是中国的军队
C.因为美国实力远远超过英葡 D.台湾军队有能力保护台湾安全
3.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不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论。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C.“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
5、“炎黄子孙不忘本,海峡两岸一家亲。”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一诗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
材料三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摘自《反国家分裂法》
(1)材料一中“割台湾”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2分)
(2)材料二表达了台湾民众什么情感?(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为实现祖国统一实行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2分)
课件40张PPT。 在这座充满现代西方文明气息的城市里,1925年,一位年仅26岁的中国人饱含爱国热情地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组诗——《七子之歌》。 她,就是纽约,City of New York广州湾: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 旅顺大连: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 威海卫: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 台湾: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 但是:英国仍然占据着香港;
葡萄牙仍然占据着澳门;
蒋败逃台湾,两岸分离。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课标要求: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认识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1842年《南京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 界香港岛九龙失去香港的历程…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抢走澳门…统一之由:港澳台的历史 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占领我国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台湾…统一之由:港澳台的历史 问题探究: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台湾问题纯系中国内政,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对台湾拥有不容置疑的主权。
港澳问题是西方国家强占中国领土导致的历史问题,对中国而言属于恢复行使主权问题。雏形酝酿形成保证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1981年叶剑英“九条方针”80年代后邓小平全面阐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4年,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代表中国的,
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统一后,台
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
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
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为威胁。
……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
自己来管。
--------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并存,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思考:下面这段话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哪些内容?1、香港回归香





程统一之路——港澳回归2、澳门回归的历程:1987年4月,中葡签署
《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12.20澳门回家了材料一: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
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材料二:“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
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材料三: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结合材料分析中国成功收回港澳主权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联合声明》确认,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把香港交还中国。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高;
关键因素: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群众基础: 港澳同胞渴望回归;
法律依据: 《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港澳回归的原因合作探究一香港、澳门回归有何重大意义?(1)对港澳:洗刷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港澳历史新的一页。
(2)对中国:在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3)对世界:为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

( 4 )对人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两岸关系
有了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统一之路——海峡新潮1979年元旦,80年代以来,1992年,1995年,2005年,
2008年,我们身边的台湾品牌大陆首批
记者赴台 海峡两岸师
生锦绣江苏
夏令营赠台大熊猫
团团 圆圆大陆居民赴
台湾旅游首
发团上海世博会
台湾馆台湾水果零
关税进大陆海峡两岸
动漫展海峡两岸
大学生辩
论赛海峡两岸书
画作品展海峡两岸
电影展大陆同胞为
台湾莫拉克
风灾捐款台湾同胞
为汶川地
震捐款台湾领导人
访问大陆两岸人民
黄帝陵祭祖两岸三通
时代海协会与海
基会第七次
会谈材料一:中华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福建人民和台湾人民讲的都是闽南话、住的房子也是闽南式的,药材都是同样的药材。情同兄弟姐妹,血同缘,根同宗,大家同日同月。
——摘自连战在厦门大学的讲演 材料二: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以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数字,今年前三季度,两岸贸易额达2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16%……两岸“三通”有望获得重要进展。
合作探究二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两则材料探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从历史依据、根本保证、正确方针、经济联系、人心所向、榜样借鉴等方面思考)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经济联系加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中国综合实力的强大。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港澳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历史依据:

根本保证:

正确方针:

经济联系:

人心所向:

榜样借鉴:寒流…陈水扁 “一边一国”国外反华势力南海争端问题钓鱼岛问题
目前阻碍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1、“台独”势力的猖獗
2、国际反华势力的干预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坚决立场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坚持一个中国【合作探究三】
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
那就是中国。
中国——我们的母亲,
是我们唯一的立足点。
——柏杨
思考: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
②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
③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突出标志,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1、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
主权的各种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 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方面接受
D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考考你 2.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
A、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 社会制度不同
C、 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D、 各自的权限不同
3、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B、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
C、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
D、特别行政区原有社会制度不变4、香港、澳门回归后,实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原则,中央政府行使:A、对香港领导人的任免权C、制定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法B、外交和驻军权D、最高司法审判权B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将来,
乡愁 是一条长长的桥,
我去那头,
你来这头。
愿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