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结合图示,描述河谷的演变过程,分析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及特点。
2.结合图文材料,认识河流凹岸和凸岸,分析聚落选址与河流的关系。
学习任务目标
问题式预习
一、河谷的演变
1.判断图1中河流三段河谷a、b、c的位置与图2中三幅剖面图的对应关系。
提示:a—②;b—③;c—①。
2.根据下图中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完成下表。
阶段 初期 中期 后期
侵蚀类型 以向下和向_____侵蚀为主 向下的侵蚀作用_____,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继续向河谷两岸侵蚀
地貌特点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___”形 河流凹岸______,凸岸______,河道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______
源头
减弱
V
侵蚀
堆积
槽形
二、冲积平原的形成
[连一连]将上图中字母所示位置形成的地貌及其成因连线。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简述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提示: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简述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提示: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大。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3.简述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提示:河流冲积平原:聚落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微点拨]河流侵蚀的三种类型
(1)下蚀:加深作用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冲走,使河谷加深。
(2)溯源侵蚀:加长作用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河源向后退,河谷的长度增加。
(3)侧蚀:加宽作用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使河谷展宽。
[微点拨]结合“凸凹”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
下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便于记忆,也不易混淆。图中m、p处为凸岸,n、o处为凹岸。
[微判断]
(1)冲积扇自顶端向扇缘,地势逐渐降低,沉积的泥沙颗粒逐渐增大。( )
(2)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河流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 )
(3)曲流是河流侵蚀作用形成,多形成于河流上游地区。( )
(4)河漫滩多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 )
(5)河流的入海口处都会形成面积广大的三角洲。( )
×
√
×
√
×
[微点拨]冲积平原地区不一定都是聚落分布密集区
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水运,适宜聚落发展。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任务型课堂
[探究活动]
河流袭夺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称为河流袭夺。读某地的山河分布图,甲河、乙河同为外流河。
河流侵蚀地貌——河谷
(1)河流袭夺依靠的侵蚀作用主要是_______。
提示:溯源侵蚀(向源头方向的侵蚀)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将会发生袭夺的河流及发生的位置。
提示:分水岭西侧河流即甲河所在区域地势较低,河流落差较大,侵蚀力较强,甲河将会袭夺乙河。②处有甲河流支流的源头靠近分水岭,切穿分水岭的可能性最大。
(3)袭夺发生后,甲河流速、流量将会有哪些变化?
提示:流速加大、流量增加。
[评价活动]
下图为金沙江某河段某地质时期内的阶地发育与河谷地貌演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段河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 )
①河流上游 ②风力作用 ③河流两岸 ④冰川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图示地质时期内,河谷的发育过程主要是( )
A.下切—抬升—堆积—崩塌
B.崩塌—沉积—抬升—下切
C.下切—沉积—侧蚀—沉积
D.下切—侧蚀—沉积—下切
3.阶段3发育期间,若气候、地壳板块相对稳定,该河段( )
A.河流流速显著加快 B.溯源侵蚀受抑制
C.河流水位明显下降 D.河流含沙量增大
√
√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河段阶段3出现了堰塞湖相沉积,推测主要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且各阶段均有河流沉积,故该段河谷沉积物主要来自河流上游和河流两岸,B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河流早期以下切为主,后侧蚀加强,河床展宽;受堰塞影响,出现湖相沉积;后可能冲破堰塞体或达到相对均夷后,地壳抬升,河流重新下切,D正确。第3题,阶段3出现堰塞,相当于局部侵蚀基准面抬高,河流流速将减慢,溯源侵蚀将受到抑制,河流水位将上升,河流含沙量可能减小,B正确。
一般情况下,急流流经平坦地区时,易形成曲流。嘉陵江属典型的山区河流,山高谷深,滩险流急,并在南充一带出现罕见的深切曲流群。南充青居曲流是世界两大曲流之一,中国唯一359°曲流。曲流在青居古镇东面的上码头折向西,往南,再北上,形成了罕见的地貌奇观。下图为青居镇位置及曲流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嘉陵江深切曲流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
A.地壳抬升—流水下蚀—流水侧蚀
B.流水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侧蚀
C.流水下蚀—地壳下沉—流水侧蚀
D.流水侧蚀—地壳抬升—流水下蚀
5.符合青居曲流弯道ab处河床剖面的是( )
√
A B C D
√
解析:第4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初始,该地地形平坦,河流侧蚀作用明显,形成曲流;后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强烈,曲流深切。第5题,读图可知,a处于河流的凸岸,流水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河床坡度平缓;b处于河流的凹岸,流水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床坡度较陡。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侵蚀方式主要有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不同河段或河流的不同时期,河流侵蚀方式不同,地貌也不同。如图所示: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
[探究活动]
湄公河上游流经我国的横断山区,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流域范围较为狭窄,流入中南半岛后,地形的限制相对较小,流域范围较大,中下游地区分布着平原地形。在河流的入海口附近,形成了湄公河三角洲(右图)。湄公河流到下游入海口附近,当地人称为“九龙江”,湄公河三角洲又称为“九龙江平原”。
(1)描述湄公河三角洲的特点。
提示:大致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河道曲折,河流分汊很多,有众多沙岛。
(2)分析湄公河上中游修建水库可能给湄公河三角洲带来的影响。
提示:上中游修建水库使河流向下游输送泥沙数量减少,湄公河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会使三角洲发育减缓,甚至会因海浪侵蚀而后退,也会造成土壤中盐分增加等。
[评价活动]
黄淮海平原自古就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下图为黄淮海平原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黄淮海平原冲积扇大小不一,影响冲积扇形态大小的因素主要是( )
A.堆积区水网密度 B.沉积物颗粒大小
C.沉积物供给数量 D.堆积区降水总量
2.沿a—b、c—d两线的地形剖面可能是下列图形中的( )
√
√
解析:第1题,降水量大,汇水面积大的地区,挟带的泥沙更多,沉积物供给数量更多,能在离山口较远的地方沉积,冲积扇形成的面积较大,C正确;堆积区水网密度、堆积区降水总量不会影响上游挟带的泥沙数量,A、D错误;沉积物颗粒大小影响冲积扇的地势变化,对冲积扇的面积影响不大,B错误。第2题,a—b一线是从冲积扇顶部到冲积扇底部,因此a—b海拔不断降低;c—d从冲积扇边缘经过冲积扇内部再到冲积扇边缘,因此c—d海拔先升高再降低。故选A。
沣河是黄河支流渭河右岸一级支流,位于关中盆地中部西安市的西南部,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下图示意沣河中下游某段发育状况。据此完成3~5题。
3.推测形成图示废弃河道的主要原因是河流( )
A.受气候影响逐渐干涸 B.搬运作用增强
C.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D.溯源侵蚀加剧
4.该河流在演化过程中的流速变化是( )
A.没有变化 B.先慢后快
C.逐渐变快 D.趋于缓慢
5.图中M地貌可能是( )
A.冲积扇 B.三角洲
C.“V”形谷 D.决口扇
√
√
√
解析:第3题,沣河流域为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地表径流注入河流,因此河流不会逐渐干涸,A错误;图示河段处于泛滥平原,河流流速较慢,搬运作用增强说明流量变大,不会导致河道废弃,B错误;曲流河段,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河道发生偏移而废弃,C正确;该河段位于沣河中下游,河流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溯源侵蚀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该段河道溯源侵蚀不会加剧,D错误。第4题,图中泛滥平原沉积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砾岩、砂岩、泥岩,砾岩形成最早,泥岩形成最晚。一般而言,河流流速快则沉积物颗粒大,流速慢则沉积物颗粒小,所以河流流速经历了由快到慢
的变化。第5题,冲积扇形成于河流出山口,而该河段处于泛滥平原,地形平坦,不可能形成冲积扇,A错误;该河段没有湖泊也未在入海口附近,不可能形成三角洲,B错误;该河段处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应发育“U”形谷,C错误;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加之曲流发育,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又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水补给集中,易发生洪涝而决堤,形成决口扇,D正确。
洪(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区别
(1)从位置上区分:洪(冲)积扇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湖)口附近。
(2)从组成物质上区分:洪(冲)
积扇组成物质复杂,颗粒物有
大有小,三角洲多以粉砂状物
质为主。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探究活动]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下面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1)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2)。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分布,形成沿河聚落带。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较肥沃。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
提示: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原因:河谷地势低,气温较高,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评价活动]
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宫室遗址分布在( )
①河流右岸 ②河流左岸 ③被堆积的河岸 ④被侵蚀的河岸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有( )
①便于观测水情 ②利于取水灌溉
③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
解析:第1题,根据河道中表示河流流向的箭头可确定河流向东流,顺着河流流向,宫室遗址在右岸,②错误,①正确;另外,宫室遗址位于河流凸岸,是流速较慢易产生堆积的河岸,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第2题,河谷受河流堆积作用影响,土壤肥沃,靠近河流利于取水灌溉,适宜农业发展,②③正确;河谷处能够较好地观察水情,但不是村落布局的主要原因,①错误;图中没有矿产资源的信息,④错误。故选B。
THANKS